03.05 李小龙在今天的格斗界,水平如何?

wobushinv


李小龙的确很厉害,它不仅有很好的身体条件,而且而经受了系统的武术训练,加上文化水平较高——在美国读大学学习哲学,脑子活、悟性高,见多识广,不但学习了中华武术的精华还借鉴吸收了外国搏击技术的精华,以中国道家思想为指导,开创了崭新的搏击技术——截拳道。应该说李小龙的搏击水平是比较高的。他有着一副灵活的中国人的身材,但是却可以和身材高大的欧美人对抗,这完全得益于他的灵活、技术和力量。

李小龙的三大绝技——勾漏手、沉拳和斧刀脚,独步武林。当年体重只有120磅的李小龙可以打出350磅的沉拳,可见它的力量并不弱。至于他的灵活,那是有目共睹的,他的步法、身形都是灵活中透着敏捷而不失矫健的。

李小龙成名后利用拍摄电影的机会与很多搏击高手切磋武艺。在泰国李小龙就和当时的泰拳王金刚奇切磋,事后,金刚奇说李小龙确有真功夫。所以说李小龙的功夫不是花架子,是有扎实功底的真功夫。

但是时代在发展,搏击技术也在发展,以李小龙的巅峰状态为准,放到现在的格斗界,他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肯定是第一流的。一家之言,欢迎点赞,欢迎关注。


江南不缺水


今天,从科学角度和一个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的格斗爱好者的角度,解答这个问题:李小龙在今天的格斗界水平如何?

在网上关于李小龙的格斗能力问题大概争论了有十年了。基本形成了两派,一派捧为天神,一派嗤之以鼻。

事实上这件事情很难有一个让所有人心服口服的定论,因为李小龙不可能活过来和你打。但是对李小龙这个人是可以定论的。

武术家可以分为搏击理论家、武术教育家、实战格斗家等等。并不是说能打就是硬道理,事实上在武术发展的过程中前两者的贡献往往远超第三类。

(罗伊斯·格雷西)

李小龙生活在一个体育理论井喷的时代。在他之前,很难说有什么成型的现代搏击理论,正规比赛中的体育选手也是依照教练的经验而不是科研成果来训练,因此我们在看50年前的搏击比赛录像的时候可以看出明显的“流派”风格。李小龙自己结合了咏春拳、拳击和其他传统搏击术的训练方法在现在看来并不能说是系统而科学的,但是在那个时代已经远超过许多同时期的武术家了。而李小龙在个人的研究领域形成的“截拳道”特色的训练和实战理论,也对于现代搏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格斗术的训练已经越来越系统和科学,但是格斗选手的训练依然都很难回避其中包含了李小龙的部分格斗理论这个事实。要知道能够影响到科学和系统的格斗术的武术家寥寥无几。从这一点上讲,李小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搏击理论家。

从实战角度来说,格斗遵循短板原理。现代格斗的选手必须从力量、耐力、抗击打能力、反应、速度、技巧等各方面全面系统训练。经过李小龙之后的几十年的发展,我们有了大量的辅助器械,有了科学的测算仪器。从理论上,现代营养学以及韦德训练体系对于力量、耐力和抗击打能力的训练方法有革命性的推动,而格雷西柔术也让格斗术的技巧有了质的飞跃。

假如把李小龙放到今天,他绝对打不过高水平的现代格斗选手。但是拿李小龙和现代格斗选手比是不公平的,因为李小龙没有学过上述这些,反而现代格斗选手的训练中借鉴了不少李小龙的理论。这就好像拿牛顿和今天的某个物理研究生去比一样,牛顿不懂相对论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你比牛顿懂相对论你也不是个伟人。

就算把李小龙放他自己的时代,他依旧不可能是最能打的人。首先他是个演员,大量的时间在拍戏和各类活动,不可能像专业格斗运动员一样保证训练时间和强度。其次他的武术方面的工作也是以理论研究和教育而不是训练为主。最后他的体重级别低,格斗家的脂肪含量一般都不高,因此格斗中体重体现出来的力量和抗击打能力,而这两者对格斗能力有决定性的作 用,“以弱胜强”只是一句外行话。

当然,纵然李小龙的格斗实战能力不是世界第一,从他的训练视频、记录等来看,也绝对不会太差。放在那个时代依旧可以称之为一个水平不错的实战格斗家,何况他的理论对于当今的很多顶尖水平格斗家都起到了借鉴的作用。因此,在武术发展的长河中,李小龙作为一个伟大的武术家是无愧的,他对于实战格斗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陈博 《从李小龙的格斗能力说起》


怀疑探索者


一些所谓的“龙迷”总是过分吹嘘李小龙的能力,而另一些人总是故意的侮辱李小龙,还编出一些段子添油加醋的贬低李小龙。小编觉得,应该客观公正的看待李小龙的真实格斗水平。

那么,李小龙的格斗水平到底如何?

这一阵在网上又看到有些人评论李小龙只是不入流的格斗水平,更有甚者说李根本就是垃圾。为此还拿出了彼德.阿兹,米尔科·菲利浦维奇(Mirko Filipovic),等一些K-1和MMA项目的格斗选手的视频。

我不像一些龙迷否认这些现在格斗界的顶级选手,个人认为在擂台格斗的规则下,这些人应是最强的。与李相比,这些大级别运动员在力量与抗击打能力上有明显的优势力;而李在灵活性与敏捷度上要强于那些格斗选手,李小龙毕竟不是专业的运动员,且在级别上也与上述人有很大的差异:李小龙身高1.73米,体重64KG;彼德.阿兹(三届K1冠军)身高1.94米,体重估计也有李的两倍了,但是也不能因为这样就把李说得一文不值。格斗能力不是单指的擂台比赛。说到K-1比赛,我倒是最欣赏安迪.哈格(Andy.Hug),一位旅居于日本的极真空手高手,96年的K-1冠军,病故于2000年。虽然他98年K-1决赛中曾败于彼德.阿兹,阿兹在比赛中凭的是自己的身高腿长与力量重击的优势,论技术安迪.哈格不输于当时的任何的站立格斗选手。

李小龙是格斗界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是现代格斗技巧的改革者之一。衡量他的价值只能看擂台格斗能力。

举个例子,拿张伯伦与现在的中锋相比,论个人能力奥尼尔很强,绝对强过巅峰时期的张伯伦(我感觉得姚明的个人能力都比当时的张伯伦强)。但是张的能力可以一个人在一场得到现在一个球队都不容易达到的数据——单场100分,55个篮板,甚至还让NBA因为他改变三秒区的大小,就凭这,说他是NBA第一中锋无可非议。

所以说这样的关公战秦琼的对比没有什么可比性。

李小龙是MMA的开山鼻祖,他在三十几年前就已经在倡导这种自由无羁的格斗方式,“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也正是截拳道精华的体现。如果看过UFC的宣传广告就知道UFC最早起源是因为李小龙.。美国UFC主席Dana White曾说李小龙是“MMA之父”。

李小龙在美国乃至世界武术节都是宗师的地位.当年李小龙把中国武术在美国发扬光大后,人们为了知道哪种武术最厉害,产生了把所有的流派聚到一块来比的想法.美国比较实际,谁打赢谁就是第一.这有点像我们的华山论剑.遗憾的是李小龙后继无人.

他提出的跨界训练与综合格斗,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具有前瞻性的理念,也就是现在MMA格斗的起源,且MMA现在比赛中用的分手指拳套也是他的首创,这样有利于使用擒拿手法与反关节技。李当时还提出要屏除门户,广泛学习,取各家之所长。他教他弟子时说过一个道理——如果两个人身体条件相仿,一个练了三年自由搏击,另一个练三个月自由搏击再练三个月的摔跤与柔术,后者能在实战中打败前者。这正是现在MMA比赛和各国军警格斗训练的理念——跨界训练和综合格斗。

在六十年代李小龙还没有太大名气——当时李小龙曾在弗罗里达街头为救一名华人少女徒手制服四名持刀歹徒,由此引起轰动。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实战中击败四名持刀歹徒与在擂台上迅速KO强大的对手哪个更难一些,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点不容质疑的就是李的实战能力。

好多人只看到K-1比赛中巅峰时期的彼德.阿兹用不到一回合便KO强大的对手,认为这是了不起,但是可能好多人不知道在真实的打斗中可能不到十秒钟就分出了胜负了,往往是一招击中要害就结束了。

格斗真正的起源其实是在战争中的搏杀与防身中的自卫。格斗一旦变成一种竞技运动,就不能在称之为格斗了,因为在真正的实战中是无规则限制的,我们不可以在各种搏击比赛中戳眼睛,索喉咙,踢裆部。格斗起源的本质与初衷就是以最快的方式击倒对手,是为了战斗或是防身,而非比赛。虽然我们中国人习惯于把练武做为强身健体的方法,这只是放大了它的健身功能而弱化了它的本质。

如果说实战格斗能力,最强的不应是那些UFC或者K1等各种比赛的冠军们,应是各国的特种部队的战士,他们受的训练不是如何击倒对手的方式,全是如何至人于重伤甚至是至人于死的法门,而且没有任何规则。因为在特定的场合是你死我活的教量,没有人会拿自已的生命开完笑。

这样说来,我觉得“克罗地亚战警”米尔科·菲利浦维奇(Mirko Filipovic)实战能力应是比擂台上更强(他是克罗地亚军警格斗训练总教官,大概是类似于林冲那样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米尔科在的比赛中被俄罗斯人PRIDE冠军----菲多用柔术和地面技术治的无可耐何,但是如果在街头的实际打斗中菲多未必是他对手,要明白,比赛中有拳套不穿鞋,有规则,有裁判保护。军队中的格斗训练给了米尔科更多的实际打斗经验,这不是格斗比赛中能比拟的。

在很多的国家军警格斗训练中截拳道是必备的科目,这倒不是在于截拳道有多高明的招术,而是在于它的理念。

然而这与我们畅导的格斗与搏击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要是杀人,最好的办法是用枪,搏击的目的是让人把体能与精神推向极限。”

至于李小龙的格斗水平,有不少的传说,那些说李小龙战胜泰拳王的故事我认为是一些龙迷们的谣传,至于在空手道大赛击败罗礼士也可能是误传,应是李在比赛中做表演嘉宾。但是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一文章(徐家杰,世界泰拳联盟技术委员会首席)对于李小龙和同时代顶尖泰拳高手是如何比较的(原文标题是《李小龙、亚披勒、乃佛三人的技术比较,孰强孰弱?》,原载《中华武术》。(大家可以在百度上找到此文)

这文章至少是专家对李小龙格斗能力的一个侧面肯定。不过我认为文中是在泰拳规则下的分析,如果是按综合格斗的规则或是街头无规则的打斗,李小龙定是要比那些同级别的泰拳王要高出一筹的。

有人说:李小龙只是一个“戏子”而已。

他们可能是只看过李小龙的电影,不了解李的全部。而且本身“戏子”这种封建观念看来是根深蒂固的提法就是对人的不敬。

现在好多人把李小龙拿出来与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相比,大部分电影爱好者可能更喜欢甄子丹的帅气,李连杰打斗的花哨动作和成龙特有的幽默,关于李小龙可能大部分人什么也没记住。

这不仅没有什么可比性而且也很滑稽,这归类就有问题,李与另三人不是一种。只是因为年代太久,太多人不了解李小龙。

可以说李小龙是一个演员,没有错。但是不夸张的说,李小龙之于功夫片,就像查理·卓别林之于喜剧片,希区·柯克之于悬疑片。他让外国人的字典中多了一个单词:“功夫”,同时也让中国功夫真正的走向世界。

说到功夫片不得不说一下现在很火的泰国人的托尼·贾,他的《寻佛》,《冬荫功》中的打斗场面十分出彩,他的个人身体素质也很出众,在爆发力、柔韧性、协调性都无可挑剔。但是电影总归是电影,是一种表演的艺术,而不是真正的搏击,更与实战有本质的区别。真正的泰拳比赛中不会有人来个空翻再接踢法,在实战中更没有人会敢拿花哨的动作当做看点,大家看的只是结果。

真正的泰拳不是这样子。看看顶级的泰拳手的比赛,比如K-1轻量级的冠军——泰国人播求(Buakaw),他所用的技法都是看似平淡无奇的简单实用招式KO对手:横扫踢与正蹬,但是越是简单的招式越是包含高超的技术,正所谓大巧若拙。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是李小龙截拳道的理念,也是武侠小说中常说的习武之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就是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把所有的动作都变在自己下意识的反射,而不受各种具体招式的束缚,这样才能自由无羁的发挥,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无招胜有招。

当年60至70年代的空手道冠军查克·罗礼士(三届国际空手道冠军),乔.刘易斯(他曾十度卫冕重量级冠军成功,武坛誉为“空手道界的穆罕默德.阿里”,被确认为是自由式空手道的宗祖),都曾师从李小龙学习武技,尽管有几种说法,有的说罗礼士在李死后否认是李的弟子,只是学习与切磋的武友。

至于是否是师徒关系我们暂且不论,但是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李小龙真的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只是不入流的格斗水平,这些格斗冠军为什么会与他一个只演戏的动作演员学习与切磋与学习?当时没有MMA,K-1,空手道冠军己经算是在格斗界已经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尽管那时的比赛远不如拳击比赛受欢迎,他们的知名度也不如拳王阿里高。

这就好比说现在的格斗冠军们——菲朵,米尔科,安迪.哈格,彼得.阿兹,雷米.本加斯基等人,有可能会去找李连杰,成龙或者托尼.贾去学习与切磋格斗技术吗?

据我所知,学习桑搏(俄罗斯摔跤术)出身的MMA冠军菲朵是和K-1四冠王欧内斯特.胡斯特切磋,学习站立技术(主要是针对米尔科,欧内斯特.胡斯特曾在K-1中两胜米尔科),相反的打站立式格斗出身的米尔科则是找了一位巴西的柔术专家来训练地面技,与柔术关节技。

“我不敢说是天下第一,但是也不承认我是第二”这句话究竟是何意?

很多人因为李小龙的这句话认为他是过于自大,目中无人,把天下所有的武者与格斗运动员都不放在眼里,认为自己天下无敌,因而来骂李小龙吹嘘自己。

其实这句话是李小龙的一句哲理深刻的励志名言。他是用哲学的辨证思想和西方成功学思想融合而成的一句名言。所以不要乱非议这句话。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自己不断追求不断超越自我的座右铭。

一个真正的武者不会过于自大,而无视所有有用的东西,但也不会没有争雄之心,认为自己比别人差。

这句话并不是专指格斗或搏击,而是一种人生理念。

“天下第一”与“第二”并非专指排名第一或第二。李小龙在大学是学习哲学的,哲学讲究一体两面的辨证统一,好比阴阳、正反、好坏、上下等都是相对的辨证的一体两面的。李小龙这句话里的“第一”、“第二”可以理解为相对的两个概念最好,最差。因为这个里面的“第一相对于第二第二是相对于第一”的。

所以这个话可以理解为我不敢说我最好但我也不承认我最差,或者可以理解为我不敢说我最好但决不承认我很差。再加上李小龙信奉成功学,成功学告诉大家每个人生来就是为成功而来的,成功学告诉人们要寻找信心不要自我设限。成功学也告诉人们上天赋予你的能量能完成你足够的所能想到的愿望,所以每个人可以随时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因此他决不会说他自己最好,但是他决不承认他自己不好。他有能力这样认为,因为他不断在挑战自己超越上一刻的自己。他的一生用实践告诉我们:事实上,一个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天才。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不仅是用于竞技与武技,也适用于一切其他领域。人总是在超越前人与挑战自我的基础上变得强大起来。

但是至少不是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李自吹自己是天下无敌。以此为由来攻击谩骂李小龙。

至于李说到自己是否厉害时,是有这样一段话:有人跑来问我:“李振藩——你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说:“噢,如果我告诉你我很厉害,也许你会说我在吹牛。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我并不厉害,你肯定知道我在撒谎。”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李小龙说话的含蓄(李小龙原名李振藩)。

也许在比赛擂台上,李小龙不如某些格斗项目的冠军,从某个角度说,李小龙的成就是那些纯粹的搏击运动员们无法超越的。他不仅仅是一位搏击高手,更是一位武术宗师,有着自己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对世界格斗界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吉林网


李小龙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顶尖高手中的顶尖高手。

了解李小龙不难。甚至于你只要看看李小龙拍的电影,就能看的出来。

还有,一个花拳绣腿的李小龙能在他身处的那个年代创立如此赫赫威名?当别人都是傻子吗?

这么简单的道理,总有太多的傻逼去质疑。




科技纵横666


咱们考虑问题要实际,要有根据。和李小龙交过手的人都说,挨上他一拳或一脚,那人基本就没有反抗能力了。所有和他熟识得人,没有不佩服的,罗礼斯当面叫小龙师傅。宾尼优葵德兹曾向罗礼斯学习。阿里多次拜访李小龙。更有詹姆斯德迈尔是他徒弟,他曾说,谁说李小龙不能打,来找我,我和你打。我们要了解李小龙,要听他的朋友怎么说,和他交过手的人怎么说,那些练武的人怎么说,然后来判断。就像印度的农妇打死花豹一样,任凭你怎么科学的计算,一个女人也不是花豹的对手。所谓奇人,是不能按平常人来衡量的。问题是我们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李小龙二十岁夸下的海口,他都实现了。他说他会成为好莱坞巨星,他成功了。这就是奇人。


易帜1


李小龙在电影和推广中国功夫上的影响力,能够跟他比肩的确实不多。

他在电影中出色而精湛的表演,向世界打开了推广中国功夫的大门。

然而,如果要单纯谈格斗,谈李小龙在当今格斗界的水平,必须有严格的限定条件:

第一,体重。

在格斗界,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硬指标。在数千年的冷兵战场和徒手搏斗中,无数战例表明:体重的优势太大了。因为它所代表的是抗击打能力、体力和攻击力。

所以,在一切以对抗为目的的格斗比赛中,都是采取了体重分级的方式。记得当年内蒙古的格日勒图,技术真心牛,但是仅仅只有65公斤级、171CM的身高,所以他在同级中巅峰时期几乎无敌,但是在大体重选手面前,基本上没有任何优势。

无视体重越级挑战的,成功的很少。最多一个数量级。

以李小龙的身体条件,在同级别中,可能会在前几名,但是跟大级别选手相比,不乐观。

第二,对抗。对于格斗运动员来说,长年累月高强度的训练,每天无数次的重复、科学的训练手段,职业选手的杀伤力和身体素质以及对抗强度,根本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而李小龙的并非专业运动员。李小龙真实可查的战例,并无太多出彩之处。

第三,规则。有人常说李小龙的无限制、以无法为有法。但是,如果没有了规则的限制,你以为拳击手不会踢裆戳眼吗?对于身体素质超出常人、经受过专业训练的格斗运动员来说,没有规则的他们,杀伤力可怕地惊人。

所以,对李小龙的格斗水平,要公平客观地评价。不管怎么说,都无法撼动他在影迷和功夫爱好者心目中的地位。

国人,还是需要尚武精神的!

最后,即便是被很多人神化的传统武术,在职业散打选手面前,基本上没有出色的表现,这几年打脸打得太多了。

另外要补充一点:如果把摔跤手也算上,只怕……摔跤手的厉害,圈内的人可能更清楚……


脂肪故事


无论是站立式还是综合格斗,李小龙都应该是佼佼者。如果李小龙活在当下,可以说是鲜有敢挑战者。对李小龙的评价,目前应该只有梁宏达最为公允。质疑李小龙的人说李小龙的功夫只是在电影中的表演,没有留下实战视频,那些质疑者把李小龙的电影等同于李连杰、成龙等的电影功夫表演,这是极其不公平的。梁宏达说的对,李小龙是为功夫而电影,而其他人是为电影而功夫,性质根本不同。

有人说李小龙的截拳道,只有理论而无具体招式和体系,这部分人就是根本不理解李小龙的武术哲学思想。李小龙曾经说过,无所谓门派和招式,一切为我所用,于我适用,就是截拳道。

哲学武术,李小龙是第一人。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今人有谁能及?

无论任何时代,李小龙都应该是金字塔最顶尖的格斗高手。


众论拳坛


李小龙把中国功夫挂满了世界,他就是功夫的代表,他创办了截拳道,是伟大的武术家,李小龙不但是功夫影帝,更是誉为世界七大武术名家之一。


李小龙一拳能打出400公斤的力量,和阿里的一样大,阿里的体重260磅,而李小龙只有130磅,可想而知400公斤的力量有多大? 而且他有很多实战,这些都是有真实记录,他最早是开武馆,后来开创了功夫电影,他不但是功夫之王,也是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我的崇拜的人,他把哲学思想融入到功夫里面,李小龙曾说:我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但是我也不会承认我是天下第二。


自渡宾


李小龙之前中国人就是东亚病夫,李小龙传奇般的让整个世界对中国功夫刮目相看,以至于以前很多老外见了中国人就不淡定了,生怕对手会功夫。老外都是务实的,李小龙多厉害他们心里很清楚。不要以为没拿过冠军评判李小龙。UFC现在最强搏击项目,几乎无限制搏斗,戴的手套是分指的,里面顶尖高手不把任何精通某一领域的人放在眼里,无规则之王,管你什么拳击、泰拳、摔跤、散打都能用,唯一规则就是不能打眼打喉咙和阴部。中国目前没有任何人进前十。李小龙被称为UFC之父。虽然他没拿过任何冠军,截拳道只是一门再普通不过的武术,然而他创造最强无规则格斗UFC。泰森不是很牛?也只是拳击,进八角笼无规则估计会被秒成渣,任何不懂综合格斗的某类对抗项目跆拳道、泰拳、散打王在无规则面前就是渣渣。目前中国没人能进前十甚至决赛资格都没有。那些动不动就喷李小龙的拿李小龙和这个那个比的我这么说,你们知道李小龙贡献多大多厉害了吗?比拿10个冠军都强。那些动不动就泰森无敌的,看看UFC秒杀视频你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高手了。UFC裁判必须非常迅速做出动作,因为10秒不到就可能出人命。一脚踢头速度比泰森出拳速度还快。很多选手都是一瞬间分出胜负。


235188


李小龙是一个武术家,哲学家,武打明星,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打,速度是没人可以比的,要搞清楚他是综合格斗之父,你觉得他到底能不能打,不是百分百打赢每个人,但是绝大部分都会是他手下败将那个是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