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王阳明为什么三拒皇命?

海海哥哥


讲故事:

话说公元1519年,中国最后一位圣人王阳明利用月余平定了江西省宁王朱宸濠叛乱,把朱宸濠扔进了囚车准备押送回京。


可是贪玩的老板明武宗朱厚照恰巧在此时准备到南方玩一圈,又怕旅游这个理由不合适,听说王阳明拿下了朱宸濠,手下太监出主意:“皇上,不如让王阳明把朱宸濠给放喽,您再御驾亲征一次,岂不完美?”“好好好,准了!”

当时的大太监张忠即刻委派锦衣卫手持皇帝的手牌赶往江西。大圣人王阳明深知朱厚照的本性,不能让皇帝胡闹。大将军带着皇帝的手牌到了江西,王阳明不见。非常镇静地跟手下弟子说了一声:“一个手牌而已,又不是圣旨。我是文官,不受武官统领。你去见一下,我不出面,顺便给锦衣卫带五两金子!”

可是按照当时的官场习俗,亲见锦衣卫需要孝敬一大笔钱,所以锦衣卫断然拒绝了那五两金子。第二天,王阳明才见锦衣卫,拉着他的手说:“我王某人没什么本事,您是我见过最正直无私的官员,他日我一定写文章对您歌功颂德,作为当代优秀官员典范全国推广!”

一语中的,锦衣卫不缺钱就缺名了,当时锦衣卫就感动了梨花落雨:“虽然我没完成任务,但是我交了王大人这个朋友!”骑上马走了。


王阳明知道一波还未平息,定然会一波又要来侵袭,所以压着朱宸濠即刻北上。刚到了广信,大太监张忠这次派出宫里两位宦官前来送信。王阳明见了这两位宦官说:“我手上有宁王在位时给宫里各位公公送钱的账本,两位是要宁王呢,还是要账本然后销声匿迹呢?”

两位宦官对自己收钱的事当然心知肚明,拿着账本对王阳明感激涕零,回张忠处禀报只说王阳明不放人。张忠即刻又派东厂太监第三次要人。中国人事不过三,王阳明知道这次不能硬碰硬了。即刻摆出笔墨纸砚,要张忠的手下人白纸黑字写下收据,签字画押,谁把人带走谁负责。如若朱宸濠出去率领其余党迅速再次叛乱,谁把人带走谁负责。

张忠的手下哪有这个胆量,谁也不敢签字画押,王阳明说:“那就请你们张公公来签字画押吧!”张忠自然不敢露面,要露面早就露面了,此事就不了了之。

这就是著名的王阳明三拒皇命的故事。三拒皇命根本原因就是怕皇帝朱厚照胡来,扰乱百姓生活,劳民伤财,只有心中时刻装着最大多数老百姓的福祉才能称得上为圣人。


保哥讲论语


首先说一下这件事的背景,要想说明白这件事先要交代一下各位主角,下面有请各位主角登场

第一位是皇帝朱厚照

这个人估计很多人耳熟能详,有名的荒唐皇帝,简单介绍一下,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朱厚照,那就是花季少年,青春叛逆期,不务正业只想着玩,而且爱好打仗,曾经偷偷的跑出关外跟鞑靼的小王子干了一仗,还赢了,这件事争议很多在此不做讨论

第二位是大太监张忠

张忠开始只是个御马太监,在豹房做事,是朱厚照的铁杆狗腿子,八虎完蛋后上位,很受宠幸,不仅如此,这个非主流太监还想要杀死皇帝,最终没有得逞

第三位是宁王朱宸濠

这位仁兄可谓苦大仇深,他是朱权的玄孙,朱棣靖难时被骗去兵权,约定好了平分天下,最后大魔王食言了,不仅如此,连一块好地都没有给他,后来又连续打压,从此之后,这一系便与朱棣的后人结下了大梁子,朱宸濠之所以谋反,很大一部分是出于这个原因,可怜他志大才疏,加上仓促起兵,仅三十五天就被王阳明平定了



王阳明平定宁王叛乱仅用了三十五天,报捷的文书递上去了,被张忠给压下了,因为他正在鼓动朱厚照御驾亲征,两人一拍即合,叛逆少年便带着大军出发了,谁知路上又收到了报捷文书,这样便师出无名了,张忠这个机灵鬼给朱厚照出了个主意,让王阳明交出朱宸濠,然后把他放到鄱阳湖上,让朱厚照再打一次,小朱闻言大喜,立即吩咐照办,此时王阳明押解着朱宸濠已经开始北上。

张忠先是派了一个锦衣卫去要人,锦衣卫出示了威武大将军印,这是朱厚照自封的,按当时的规矩,锦衣卫办事是要收好处费的,王阳明只给了他五两银子,锦衣卫大怒,正要发作,王老先生对他说,我知道大人你是个清正廉明的人,有口皆碑的,你也知道我学生很多,我会给你写一篇歌颂的文章,让大家都知道你的清廉的,胡萝卜加大棒,锦衣卫有点怕,脸上还得笑嘻嘻



第二次,张忠派了两个太监去,王阳明派人找出了朱宸濠所有的账册,找到了这两个人私通宁王的证据,这两位仁兄被吓的不轻,只能灰溜溜的走掉了

第三次张忠派了个大太监和人马若干,让他无论如何要把人带回来,大太监气势汹汹的来了,王阳明拿出了一张纸写了一篇文书,让他签字画押交割人犯,并言明厉害,宁王虽然失败,但余党众多,保不齐就在路上被劫了呢,公公你要想明白这可是要掉脑袋的,这个人不敢签字画押,再次走掉了

可惜最后朱宸濠还是被放到了鄱阳湖上让朱厚照荒唐了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