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从北大、清华申请到哈佛等世界名校会不会受到歧视?

用户68286120


首先,任何中国人到美国学习、工作和生活,即便加入了美国国籍,也别指望宣传中的绝对公平与平等。相比奥巴马当选前,美国的种族歧视已经改善很多,但仍然存在,而且又有了抬头的趋势。这一点不会因为北大清华的身份而有所不同。华人科学家经常被以各种理由调查,升迁机会等待遇也会弱于美国白人。

其次,中国的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在全世界绝对是首屈一指的,美国也不会比中国更好,所以北大清华的学子到西方名校不会受到歧视。尽管如此,西方要凭实力说话,不会因为谁的北大清华身份给予优待。

再次,仅就教育而言,西方普遍存在“后发优势”,基础教育比较轻松,重在引导启发,本科基本确立研究方向,所以研究生教育很厉害。中国的孩子绝大部分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死在了起跑线上,寒窗十年,走到大学(本科)已经找不到学习的兴趣和方向 ,像刚逃出笼子的鸟,普遍比较放纵。所以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拿不到学位证乃至毕业证。跨专业考研现象普遍,也说明了学习目标的混乱。为文凭而不是研究或者兴趣去跨专业考研,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很多高校招聘教师都会考虑应聘者本科、硕士、博士学习经历的连贯性,尽量回避跨专业的高学历者。


羌韵飞雪


从宏观来看,不会受到歧视。个例情况下,肯定也有歧视,但数量会非常少。比如,有人就是种族歧视,歧视你的中国人身份,那受到他的歧视就很正常了。(不要以为好学校的学生都是品学兼优,同样也存在各种奇葩:歧视、精英主义等。)

哈佛大学每年从中国录取几百人(本科很少,研究生和博士比较多),而且,几十年以来,中国人在美国校园里出现也属于正常事情,所以,也不会有特别奇怪的感觉。



另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这都是中国最顶尖的高校,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能进入这样的学校读书,那都是超好的学习能力、超高的智商水平!在这些基础素质上是不落下风的。

哈佛大学有一套完善的学生录取流程,申请者众多,录取率非常低,在5%左右,有的专业甚至会到千分之几。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能脱颖而出被录取,说明是有超人的地方,有一等一的能力,毋庸置疑。




以上。

欢迎点赞、关注,青云一语,持续输出教育、留学干货!


青云一语


显然不会。

全世界范围来看,在本科阶段,能与北大清华比拼智商的只有印度理工。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国家的本科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因素:1.本科之前的基础教育水平,2.人口基数和应试难度造成的智商筛选。所以中国和印度才是最强的生源。

因此,在本科阶段,北大清华的水平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基础学科,比如数学、物理。要知道北大数院每年都会招进来很多IMO(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其数量比起哈耶剑牛这样的学校只多不少,毕竟中国队的实力有目共睹。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基础教育的难度,全球领先。

很多去了美国名校学理工科的,其实是有利有弊。好处就是美国名校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视野。94年的沈汇涛,2016年的清华特奖,堪称头牌了,但是去了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大学生做科研的时候发现,很多博士生才接触到的实验,他们本科就接触到了。

但是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视野广就意味着牺牲深度,上海中学头牌聂子佩,拿了IMO的金牌,去了MIT,他的好友,同样是满分金牌的韦东奕去了北大数院。几年之后发现韦东奕的数学功底更加扎实,比如算功之类的,但是聂子佩接触了前沿的数学问题。

但是像清华的姚班,搞计算机的有不一样,这个院系是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回国创办的,课程设置就很国际化,全英文授课,可以说和斯坦福之类的计算机系也八九不离十了。

以上是偏学术领域。

应用领域的话,比如商科文科之类的,哈佛耶鲁相对来说确实更加国际化一点,不过也分情况,很多有背景的家庭同样会选择本科四年在国内维护人脉,到研究生阶段再出去,这种考虑自然是为了日后长久的闷声发财了。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希望留下你的赞和关注,来支持小编写出更多优秀的原创,谢谢!


佩子临


理论上不会,实际上不好说。亚裔学生申请哈佛等世界名校,特别是美国常青藤的院校,会受到或多或少的歧视。

1.普林斯顿的社会学家做过研究,在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里一个亚裔要比白人小孩高出140分,才能有同等入学机会。

美国很多公立大学招收的少数族裔都是有相应比例的,比如学校里亚裔的比例不能超过学校总学生的百分之多少,而我们亚裔学生录取的比例相对是很低的。打个比方,学校有1000人,规定亚裔只能有20%就是200个人,而白人有70%就是700人。所以,我们一向都是自己人跟自己人在竞争,我们的中国学生在学习上会付出比白人学生两三倍的努力;而白人学生却常有时间进行丰富的课外活动,打打橄榄球,搭讪拉拉队的女孩...

2.美国名校研究生申请,比较注重你的本科院校。

在开始审核申请材料前,他们手里都有各个国家的学校排名列表,他们会查你所在学校的排名。在中国,除了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中科大、厦大等几所学校,其他大多数学校都相差不是很大。比如你们的GPA同样是3.5,你来自你们国家前200院校里面的前十名本科院校,还是来自排名150的院校,他们是会区别看待的。所以如果你是北大清华,在很大程度上会比国内其他学校来说容易。

3.在美国,大学歧视华人学生(低录取率)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说法有失偏颇

客观来讲,相对于拉丁裔和非洲裔学生,华人的成绩是和白人是最接近的,在教育上是从来未被列入需要帮助的对象。在很多情况下,美国大学都会控制不同种族的学生比例,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文化的多元化,这在美国很多州都是有法律备案的。这种情况下,能不能说是歧视呢,不好说。反正就是华人学生是优中选优,能进到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都不会差,往往都是名校中的佼佼者。

4.丰富多元的学习生活,能助你一臂之力。

在美国,名校的考官比较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你可以完善自己的科研实习背景,用有深度、有内容、有延续性的科研实习经历向美国名校招生官展现出你出类拔萃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这样会大大提高你的录取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