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茶禪一味”的“味”究竟是個什麼味呢?

馬路飛歌9


淡,由濃而淡。淡味過一生。茶是由苦濃而漸淡,色漸褪,味漸清。禪是從對生活的濃塵中逐漸擺脫,清心淨守。生活持素樸之態。二者都求個淡字。不求人生至濃,求心靈淡泊。


青木皮


什麼是“禪茶一味”?這還是個比較專業的問題,不懂禪,不懂茶的人,是根本不可能知道的!

禪宗,是佛教裡最貼近中國文化的宗派,也是最被學人接受的法門。



禪,講究自強自立,要有獨立思想!佛教最早的自耕自種的禪林模式,就是禪宗祖師們的身體力行。

禪法裡說:依靠外物,終究不能成道。此事他人代不得,無論對方是誰!

阿難尊者,身為佛陀釋迦摩尼堂弟加隨侍弟子,自身又博聞強記,號稱多聞第一。然而直到佛陀涅槃離世,他還還未開悟成道。



茶,在中國傳統裡是最親近百姓的精神物品。不管東西南北,家貧還是家富,都有愛茶喜歡品茶之人。

而茶要怎麼喝,它有很多講究。不同的茶,不同的泡法,就會有不同的味道。但是無論什麼茶什麼泡法,最重要的一點,卻是要你自己去品味!

“禪茶一味”,在這裡說的是他們有共同的道理,都是需要自己去品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赤誠子


“茶禪一味”的“味”,不是舌根所品嚐到的酸甜苦辣的“滋味”,而是“旨趣”“意義”的意思。“茶禪一味”的意思就是茶和禪有相同的旨趣。那麼,這個“味”,也就是這個“旨趣”,究意是什麼呢?為什麼茶與禪有相同的意義呢?



到底什麼是禪?從佛祖拈花微笑禪宗出現那天起,它就是離語言文字的,因為它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述。它是不立階梯,不分層次,不借助任何東西直接登堂入室,直指人心的,所以語言文字等任何手段,都只是“戲論”“影子”,都需要再進一步,都不是“本來面目”。所謂“從門入者,不是家珍”,“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禪本來是無功用行,以心傳心,以心印心的。但傳至中國後,祖師慈悲,於無階梯處立了階梯,就多了“參話頭”這一舉措。這相當於足球比賽中的臨門一腳,只要時節到了,自然會破門而入。“參茶味”,即如“參話頭”一樣。本以為臨門一腳,球可入網,等破參了,才知道球本就在網中;本以為“參茶味”可以明心入禪,等破參了,才知道茶和禪本是一味。



佛祖拈花微笑,“花”即是妙明本心,即是禪;青青翠竹,無非法身,“竹”即是妙明本心,即是禪。那麼,為什說“茶禪一味”,而不說“花禪一味”,“竹禪一味”呢?

這就得先介紹另一個詞:“繞樹經行”。古時參禪的人是不睡覺的,困了就繞著樹走,邊走邊參。為什麼參禪的人不睡覺?因為“眠心所”意識是斷絕的。參禪是不斷意識妄想的,沒有了意識妄想,也就沒了禪。針對臥輪禪師的“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偈語,六祖慧能回覆一偈:“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因為妄真同源,煩惱即是菩提,沒有了妄想煩惱,也就沒有了菩提禪心。



所以參禪是不能睡覺的。這時候茶的功能就體現出來了。困了,不必圍著樹轉圈,喝上一口香茶,醒神驅眠,所以說“禪”與“茶”有著天生的緣份。

茶是禪門必不可少的平常之物。風花雪月是禪,鍋碗瓢盆是禪,柴米油鹽是禪,行住坐臥是禪,穿衣吃飯是禪,但是,哪個也替代不了茶在破參中所起的作用,所以說“茶禪一味”,而不說其它。


那邊仍是孤獨


佛教崇尚飲茶,有“茶禪一味[1]”之說。“茶”泛指茶文化,而“禪”是“禪那”略稱,意為“靜慮”、“修心”。“一味”之說則是指茶文化與禪文化有共通之處。這個共通之處在於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所謂塵心洗盡興難盡,世事之濁我可清。茶,品人生浮沉:禪,悟涅盤境界。


從餘詩語


禪茶一味中的味是返甘,也就是甜味。一壺好茶得之不易,若想達到品後滿口生津,象口中有一縷縷甘甜的泉水,時不時的就湧出來的效果。。你就得下功夫練習茶道,用好茶好水好器,用心去調控好時間火候和手法。等練習到一種境界時,方能泡出一壺好茶。所以叫功夫茶。方出禪味返甘。修禪打坐,就要調心調火,火重口苦,火輕寡淡無味,調到正好方為妙境,生金津玉液,長本牲靈苗。如同返甘是驗功的標準。此為不傳之密。所以只言禪茶一味也。


zws67


一杯茶,一次禪。

一杯茶,學會拿與放——有些時候,過於執著會傷心,過於奔波會傷身,學會和生活握手言和,安於當下,不畏將來,坦然面對;有些事,不再耿耿於懷,有些人,開始學會放手。正如楊絳所言: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一杯茶,力行簡與繁——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一杯茶裡,一次收斂和蘊蓄,至沖淡,至平和,然後,在自我的心境裡海闊天空。此刻,喝茶的人無意追逐物質層面的繁盛,只在精神的高地,兀自風雅,靜享喜悅。

一杯茶,體悟濃與淡——濃極為淡,如水從容。做人需淡,淡而彌香。不爭、不諂、不豔、不俗。淡中真滋味,淡中有真香。一杯茶裡,從他人那裡,一步一步過渡到自我的生命裡,深知“熱鬧處最寂寞”的人生況味,一切刪繁就簡,一切自然而然,聽著心音,走向生命寬容和清純。

一杯茶,看透冷與暖——眼見得杯冷了,眼見得席散了,眼見得人走了。有些心事,只適合安放在一杯茶裡,有些話只說與懂得的人聽,有些事情只能自己來煎熬,茶涼了,續上,一個人的冷暖,一個人的世界,終會醒來。

一杯茶,坐看浮與沉——草木之間,升起,落下,一杯茶道盡人生本無定,時浮時沉,自在最好。以心為壺,藏浮沉於心而不驕不燥,與天地共一色,與山海一體,星辰大海,海枯石爛。

錢鍾書說: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並非全因為澡洗得乾淨,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

一杯茶,一輩子。


減法生活


所謂茶禪一味中的味,其實就是指精神體味。先說對茶的體味。茶,有二分。一是吃茶或者叫喝茶。二是品茶。茶現如今已成為高檔消費品了。談生意,談戀愛,朋友聚會聊天等都會到專業場所消費,但那不是品茶。茶只是聚會的介質。真正的品茶,需要靜心,並通過過程得到精神體味的。比如,對茶類的知曉,比如綠茶是不發酵的茶,青茶是半發酵的茶,紅茶是全發酵的茶。而每種茶的泡製方式又是有別的,綠茶水溫,投茶方式與青茶的水溫,紅茶的水溫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整個品茶的過程就是靜心操作細心體味的過程。而禪,就是佛教的專用語,他要求弟子排除雜念,靜坐感悟,唸經悟德修為的過程。茶和禪雖說理念不同,但是,都需要靜心感悟,這是殊途同歸的。所以,才有了茶禪一味的感知。(^V^)


皛川



“茶禪一味”的四重境界

大凡茶樓、茶店、茶館、茶室,常見“茶禪一味”或“禪茶一味”四字。也常常和人聊起“何為茶禪一味?一味究竟是哪一味?”

有人說是苦味,有人說是清味,有人說是空味,有人說是無味……

莫衷一是。

明海大和尚在《茶與禪》書序中寫道:遇水捨己,而成茶飲,是為佈施;葉蘊茶香,猶如戒香,是為持戒;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為忍辱;除懶去惰,醒神益思,是為精進;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為禪定;行方便法,濟人無數,是為般若。

日本茶道大師千宗旦在《茶禪同一味》書中闡述:“茶禪一味之魂在於以茶為悟道之助緣。唯有專於茶道修行,方為茶道本願,點茶全在禪法,工夫在瞭解自性。”

此為意境也。

三重境界:茶即禪禪即茶的悟境。

禪門有個著名的 “吃茶去” 公案。唐代趙州觀音寺從諗禪師,人稱“趙州和尚”。他愛茶到了惟茶是求的地步。據《五燈會元》記載:

從諗禪師問新來僧人“曾到此間否?”

答曰:“曾到。”

師曰:“吃茶去。”

又問一新來僧人。

僧曰:“不曾到。”

師曰:“吃茶去。”

後院主問禪師:“為何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

師曰:“吃茶去。”

趙州和尚給曾到者、未曾到者和院主每人一碗茶。

這碗茶就是和尚的當下之心。劃除一切疑惑與分別,塵勞與妄想,無放無離;

這碗茶也是和尚的開悟之心。行住坐臥,心身融一,見聞覺知,根性融一。

這碗茶還是和尚的自在之心。用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的話註腳,即:茶道之本,不過燒水點茶,拿起放下。

於無心處參禪,修平常心是道。歇息一切妄想與分別,發明本心,瞭然自性。當體即空,當下即悟:

茶即禪,禪即茶也。

四重境界:無我無茶無禪的化境。

華嚴經雲:如如法性,是佛證境,十方國土,是佛化境。

說到化境,就得追溯到禪宗的起源了。

《問佛決疑經》記載了“佛祖拈花、迦葉一笑”的典故。是時,佛祖敷座靈山之頂,對參加法會的人天大眾說:“我不久就要涅盤了。你們有什麼法要問的,儘管來問。”這時大梵天王就上前,先獻上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花。然後啟請佛祖:“世尊,您五十年來為大家講說了各種法門,普度眾生。還有沒有未說出來的最上乘大法呀?”

佛祖坐在寶座上,手拈大梵天王供養的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花,一言不發。靈山會上人天大眾默然不解。這時,佛祖的弟子大迦葉破顏一笑。佛祖這才開口說:“我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咐囑給大迦葉。”

這就是禪宗的由來。佛祖與大迦葉以心傳心,心心相印。大迦葉受了佛祖衣缽,開創禪宗心法,成為西天禪宗第一祖。

我在想,如果佛祖在靈山會上拈的不是一朵花,而是端起一杯茶,大迦葉還能不能心領神會,展顏一笑呢?

再後來,西天禪宗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一葦渡江,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成為中國禪宗初祖。至六祖慧能以一首偈:“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完成了西天禪的中國本土化。他的得法弟子青原行思在江西開創了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南嶽懷讓在湖南開創了臨濟宗、溈仰宗。形成“一花開五葉,禪風遍中華”的興盛局面。

而伴隨了禪門上千年的中國茶,也從唐時的餅茶煎茶法,發展到宋代的團茶點茶法。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下令罷團茶改散茶,捨去工藝繁複、儀軌繁多的點茶法,而採用簡單直接的散茶沖泡法。他提出的“真茶、真味、真香”之茶說,深得禪宗“明心見性,直指人心”之妙理,頗合“茶禪一味”之真旨。

千百年來,無論茶發展出綠、白、黃、青、紅、黑等多少類,無論禪分成曹洞、雲門、法眼、臨濟、溈仰等多少宗,也無論世世代代喝茶修禪的人是在物、意、悟、化哪一境。茶就是那杯茶,禪還是那個禪。

茶禪一味,一味禪茶。

若還要問,何為茶禪一味?

佛說:“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

這正是:

無言無相亦無法

無我無禪亦無茶

燒卻碧巖百千偈

且向趙州吃茶去

(馬路飛歌原創文章,發表於農業考古"茶文化專刊"。)


馬路飛歌9


這得從宋代說起!

宋代,飲茶之風盛行,更是名人雅士相聚在一起的理由。

而對於那些佛學師傅們,很多都是在山林之間採茶、製茶、泡茶、喝茶!

從採茶、製茶、泡茶、品茶之中,頓悟禪意。

從禪意之中,再去不斷的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製茶和品茶。

其實,宋代的那些佛學大師們,很多都是製茶、品茶的高手。

我們喝茶,都在乎於心靜,泡茶的每個動作都需要潛心的去體會,直到到達自己的最好狀態。

禪意之中,心靜也許是最基本的。

茶禪一味之中的味,我們更認為是一字多語的意思!

茶,茶葉的味道,香氣、滋味等

禪,味字,口未,莫言,心靜,在萬物純淨之中頓悟。

茶中參禪,禪中品茶!


泓蘊號茶業


“茶禪一味”的“味”究竟是什麼味呢?我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還是講一講十三年前雲萱我親身經歷的一段感悟吧:茶禪一味 悟道如水~

茶人做茶數年,每日見形形色色的人,品形形色色的茶,看形形色色的茶書,日子過的匆匆。


茶人自稱雅茗居士。店內壁掛心經,案供觀音,卻不燃香。手執佛珠,每日素食,卻不受戒。每有茶客見之,問:你佛弟子否?茶人難以作答。茶人自覺六根不淨,諸惡未戒,不敢稱是佛弟子,只好信口說:我奉茶道。然何為茶道?茶人又說不出所以然來。是故,一人獨處時常想:什麼是茶道?

茶道是什麼?   

有人說:茶道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文化;   

有人說:茶道乃修身養性之道;      

又有人說:茶道分為武夷茶道與閩南烏龍茶道。是烏龍入宮、是關公巡城、是韓信點兵,是如何如何泡茶怎樣怎樣的過程,在某某茶博會上,某某舉行某某的茶道表演,茶人聽了只覺得糊塗。


據書說,福建茶業界元老張天福先生把茶道精神總結為:儉、清、和、靜;日本茶人的茶道四諦是:和、敬、清、寂;又見有書說茶道乃:和、靜、怡、真。如智者見山,仁者見水,茶人對於茶道的理解似盲人摸象。      

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趙州和尚說:吃茶去!


吃茶?依茶人最初的理解:一為提神、解渴,稱之為渴飲;二為茶癮,每日必喝,寧可居無竹,不可飲無茶;三為品飲,每日必品,每品必得,品出百般優劣,千種風味;四為心品,用心品飲,品出種種感觸,種種境界,而獲種種心得,而成種種文字。然以上種種終稱不上道。


偶一日,福州鼓山湧泉寺的一位和尚來買茶,茶人見和尚面目慈祥,舉止端莊,遂與之閒聊。不料兩人性情相和,話語投機,竟視如知己。  

和尚出家前為檢察官,掌管犯人之生死;茶人做茶前從事餐飲,常造殺業。   

和尚因出家受戒而吃齋,茶人因品茶漸惡葷腥而好素食。


和尚以佛結緣,送茶人以佛經,佛書;茶人以茶結緣,供養和尚以茶葉,茶具。      

和尚與茶人說佛法,茶人與和尚論茶道。

和尚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茶人道:水不是茶,茶就是水。     

和尚道:老實唸佛證菩提。   

茶人道:用心泡茶得真味。


和尚道:明心見性,度化眾生,是佛陀。   

茶人道:遇水捨己,濟人無數,為茶飲。    

和尚道:心就是佛。     

茶人道:茶就是水。


兩人相視一笑,原來茶湯中有佛法,佛法就在茶水裡。茶與佛,其道不同,其理相通也。    

和尚與茶人和掌道別。茶人悟而得一聯:  

兩頭是路 品幾杯頓悟茶道

四大皆空 坐片刻難得壺途


請木匠製成屏風置於店堂過道中,路人皆道好聯,卻不甚解其意。     

後和尚雲遊舟山普陀寺修行,從此了無音訊。茶人仍每日見形形色色的人,泡形形色色的茶,看形形色色的書,日子過得悠悠。



備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