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同样是资本主义的伊朗为什么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

sing1626903


这里面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应该有很大的矛盾,国家间的主要矛盾应该存在于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国家间的矛盾根源是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可以是安全利益的冲突,也可以是经济利益的冲突,其中可能导致激烈矛盾出现的主要是安全利益的冲突。伊朗和美国之间的矛盾就是安全利益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巴列维国王执政时期的伊朗,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在安全利益上当时的伊朗与美国是一致的。

但是,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伊朗开始谋求通过自己的什叶派领导者地位来实现地区权力。伊朗的这一诉求与美国主导下的中东地区权力秩序无疑严重冲突:伊朗希望通过什叶派宗教势力和自己的地区强国地位,建立起伊朗主导的中东秩序,而美国希望通过以以色列、沙特等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等核心盟友建立起自己主导的中东秩序。我们从伊朗的极端反以、沙特等逊尼派阿拉伯国家与伊朗的对抗,可以发现美国主导的中东秩序与伊朗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巴列维时期的伊朗与美国是亲密盟友,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与美国激烈对峙,资本主义制度在伊朗并没有发生变化,如果说有变化,那么变化就是从民选角度看,伊朗变得更民主了。革命前后美伊两国关系的剧烈变化显示: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伊朗的国家诉求变化所导致的地区权力冲突,而不是什么社会制度的变化。


照理说事


国际间只要记住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利益。美国和伊朗关系不好是必然的,有些人说因为他们之间有过节,那是纯粹扯淡。越南与美国有没有过节?日本与美国有没有过节?国与国之间不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和需要是最关键的。

美国与伊朗关系不好主要是四个方面。

第一、美国选择以沙特为代表的逊尼派作为盟友,就已经天然把逊尼派对立面的什叶派伊朗作为对手了。逊尼派国家众多,而且拥有更大的石油储量。可以方便欧美控制石油价格,尤其战时更加关键。逊尼派地区又是欧亚咽喉所在地,尤其苏伊士运河。这种重要的战略地加上逊尼派的实力自然成了欧美战略选择的首选。

逊尼派与什叶派历来都有正硕之争,还有宗教势力的版图之争。所以选择一方作为盟友,很可能会与另一方交恶。

第二、欧美选择了逊尼派做盟友,那什叶派天然就会与欧美死敌苏联或俄国走近。这样一来,这个矛盾就不可调和了。关系就会持续恶化。逊尼派也会乘机借助欧美实力扩大自己的宗教版图。矛盾会更加恶化。

第三、伊朗传统上属于白人国家,按理说应该与欧美更亲近。然而中古波斯人与斯拉夫人、印度白人,历史上的古罗马人其实是一个体系。都属于R1a这个基因。日耳曼则主要是R1b。在历史上两派一直在争斗,今天同样像一个魔咒,仍然在对峙。更有趣的是最早那个波斯也就是大夏,他们属于日耳曼和黄种联姻对象这个体系。是后来被白匈奴灭了,改变成新的波斯。西方人在深层面里有没有这种历史因素和情节其实很难说。西方社会深层的秘密组织、秘密教会的看法和认识也是关键的。

第四、近代历史恩怨,近代英美一直与伊朗政权保持合作关系。但美国1953年策动政变推翻了伊斯兰议会投票选出的摩萨台首相政府,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1979年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动了伊斯兰革命,穆斯林占领了美国大使馆,也就是著名的伊朗人质危机。至此美国伊朗断交交恶。伊朗在伊斯兰革命之后由一个很世俗开放的社会迅速变成一个宗教气氛浓厚保守的社会。伊斯兰革命前人们的穿着还很时尚,而伊斯兰革命之后的伊朗则完全宗教化了。不过伊朗人似乎一直都对必须戴头巾,按宗教规定生活有意见,尤其女性。

伊斯兰革命前的伊朗

现在的伊朗






第五、世界似乎一直都是两个体系在角逐。比如阿里和腾讯,阿里可以理解为沿海支的二黎帝舜集团,腾讯可以理解为内陆支的唐陶氏帝尧集团。世界好像也是这样的,就像一个魔咒。很神秘。


國病


伊朗虽然在政治体制上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有许多相似地方,比如实行三权分立,有建立在普选基础上的总统,有议会和法院,但在实际的政治体制运行过程中,伊朗国家的最高权力并不属于总统和议会,而属于伊朗最高宗教领袖和由宗教学者组成的宪法监护委员会,伊朗实际的最高领袖是宗教领袖,伊朗的政治体制是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是当今国际社会中少数的“政教合一”体制。

美国的政治家们一直坚持“美国优先论”和“美国特殊论”,在处理对外关系时甚至不惜以“先发制人”来维护美国国家利益,因此美国不会单纯的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来决定对外关系。美俄之间有矛盾,甚至美欧、美日之间都有深层次的矛盾。

在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前,美国和伊朗之间曾经保持过长期的密切友好关系。巴列维国王推行了亲西方的改革,当时称为“白色革命”,在中东许多重大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

伊朗伊斯兰革命时期爆发后,亲西方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伊朗新领袖霍梅尼号召民众向美国政府示威,于是就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德黑兰人质事件,数十名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人员被扣押,美国政府拒绝了伊朗新政府提出的包括遣返巴列维国王回国受审的要求,继而采取了强烈的反制措施,包括冻结伊朗人在美国存款,终止向伊朗进口石油,驱逐部分在美伊朗人,两国关系陷入冰点。

1980年后开始的两伊战争,美国选择支持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给美伊关系再度蒙霜。1988年的伊朗“655航班”被美军机击落,美国政府拒绝道歉,伊朗与美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进入21世纪后,伊朗核问题又成为美伊关系新的节点,双方一度剑拔弩张,2015年7月,伊朗核问题在伊朗与伊核问题六方达成协议后,基本上都到解决。

近年来,有一种新观点是伊朗的反美只是形式的反美,与朝鲜的反美不同。伊朗2009年举行总统大选时,在美国本土甚至设置过投票站,在美伊朗人也一直积极努力奔走,试图改善美伊关系。


青年史学家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欧洲列强侵入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地区,伊朗逐渐沦为沙俄和英国的殖民地,引发伊朗人民的起义反抗。

1921年,军官巴列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了巴列维王朝,并于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美国此时已经入主中东,为了获得伊朗的石油利益,大力扶持巴列维王朝。此时的美伊关系属于蜜月期。

由于巴列维王朝太依附美国,在外交上,对伊朗的美国军事人员享受治外法权,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审判,而是交给美国处理。这种特权犹如《美日地位协定》规定“美军在日本犯罪,审判权归美军掌握”一样。但后来附加了由日本调查的词汇。


在伊朗则不同,伊朗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因此遭到强烈反对。1977年,宗教领袖霍梅尼带领人民发动了伊斯兰革命,并于1979年,推翻了巴列维王朝,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巴列维流亡美国,又引发了伊朗人的愤怒,发生了扣押德黑兰美国大使馆人质危机事件。这次事件由于伊朗人的强硬立场,导致美伊关系的政治危机,美伊断绝外交关系,美伊交恶开始,中断了美国对伊朗四十多年的控制。

伊朗美国虽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政治体治是不同的。美国总统是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有否决国会三分之二以下决议的权力;

但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总统虽是政府首脑,但武装部队总司令由伊朗伊斯兰教宗教领袖担任,日常军事工作由武装部队司令司职。总统每四年一换届,而宗教领袖没有限期。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前任宗教领袖霍梅尼;后任宗教领袖哈梅内伊于1989年6月上任至今。

1980年,伊拉克与伊朗因为阿拉伯河疆界为导火索进行两伊战争,一共打了八年。在这次战争中,美国是支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可惜两伊战争没有胜家。两国战争国力衰退是美国的理想结局,

美国在中东的政策就是哪个国家都不能太强,太强了,影响以色列的生存,就找借口做掉你,伊拉克就是个例子。

萨达姆本人是阿拉伯复兴党成员,党章宗旨是反帝,反殖和反犹太复国主义,没早日打掉伊拉克,机会没到。伊拉克两伊战争后,国力恢复了,侵略了科威特,萨达姆以为美国曾经帮助过他,不能插手,没想到美国早就端枪等的不耐烦了。

美国不是不想做掉伊朗,并不是因为伊朗有俄罗斯的屁护,武器有多先进。关健有一点,没有被历史学家所正视。

伊朗虽然是穆斯林国家,但他不是阿拉伯国家。他的民族是波斯人。目前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库尔德人占5%,阿拉伯人只占一小部分。历史上波斯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发生过多次民族战争,种族之间是有怨恨的。

用波斯人牵制阿拉伯人,制造波斯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民族矛盾,减少阿拉伯人对以色列人的联合进攻,再用以色列强大的国力,和沙特盟友之间的关系,搅和中东地区不得安宁,是美国中东政策的一盘阴棋。这一点也许不被大家所认知。

因此,美国与伊朗虽然矛盾重重,但矛盾的一面得到利用,这种关系还会持续下去。


英汉微视


美国伊朗国家的予盾还要从石油说起。

1908年伊朗发现石油以后,1909年,英国人在伊朗的阿巴丹成立了英国一一波斯石油公司。”从那天起,伊朗的石油就引起了世界各列强的垂涎。在二战时,德国入侵苏联两个月后,美苏军队进驻伊朗,保卫阿巴丹的练油厂,以及波期湾通向苏联的补给线。由于当时的伊朗礼萨汗国王同情纳粹,很快被同盟国废黜,并逃到南非。他22岁儿子穆罕默得.礼萨.巴列维继位。由于伊朗的石油在英国的的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国将其视为维系英磅坚挺的生命线,英国把伊朗紧紧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连美国都无法指染。由于伊朗和苏联接攘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冷战后,同苏联争霸的美国,十分担心伊朗倒向苏联。在伊朗同英国的利益纷争中,美国采取了偏袒伊朗的利场。随着伊朗国内越来越高涨的民族主义兴起,强列要求石油产业收归国有的呼声越来越高,亲英的政治家接连被暗杀。不甘心失去伊朗石油利益的英国人,在内阁通过了对伊朗的做战计划,此时英伊的冲突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1950年6月,伊朗军队己经和苏联军队在边境开始发生冲突。美国担心,占中东石油产量40%的阿巴丹油田落入苏联的势力范围,损害其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因此,在1951年,美国给了英国20亿美元的战略补偿,平息了英伊两国争端。此后、美国开始逐步取代英国在伊朗的位置。

在伊朗摩萨台首相推翻巴列维国王的行动中,由于美国担心同英国冲突很厉害的摩萨台会倒向苏联,和英国发动了支持推翻摩萨台的军事政变。计划成功后,巴列维国王重新恢复了了在伊朗的统治。这是美国第一次在伊朗的战略行动,不但计划成功,也获得了战略上的空前成功。从此,不但确立了美元在中东石油中的霸权地位,还把苏联的影响力成功的摒弃在中东之外。直到苏联解体,苏联的势力范围也没有前进一步。

1979年4月1日,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动的宗教革命,彻底的打断了美国的“好梦”。霍梅尼提出将按照“穆罕默德”的设想重建伊朗,并宣布,“既不偏向东方,也不偏向西方,我们要建立一个既不中立,也不结盟的共和国”。对内彻底实行伊斯兰化,对外提出输出革命的口号。1979年11月.4日,霍梅尼支持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大使馆,扣押使馆人员做为人质,并要求引渡流亡在美国的前国王巴列维,并收回他在美国的财产。这就是著名的伊朗人质外交事件。

美国担心人质的安全和入侵阿富汗的苏联,所以没有对伊朗采取全面的军事行动。1980年4月,美伊断交。美国总统卡特,几经摇摆后,采纳了军方的营救计划,代号为“蓝光计划。由于负责营救的8架直升机,一架故障直接返航,一架因故障迫降在伊朗境内,使营救计划的失败,让当时美国在国际上颜面尽失。后来美国的人质,虽然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得到了了解决。但是,从此以后,两国关系陷入严重的对立之中,直到三十七年后的今天,就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依然在遣责着伊朗的导弹计划,在外交上和伊朗保持着敌对的关系。伊朗依然坚持对美国正义,强硬的立场,毫不妥协。

美国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战略价值利益观凌架于他国之上,已经有了很多次的失败教训。如:伊朗失败的教训,至今战乱不止的叙利亚内战,还有今天依然不得安宁的伊拉克等等。美国不但没有吸取经验教训,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这样一意孤行下去,只会事得其反,会招致越来越多的反感,与抵制。

关于伊朗的核计划,其实对伊朗来说,真不的能算是一个什么新鲜的话题。在巴列维国王时代,伊朗就曾经发展核计划,并得到了美国的支持。然而,自从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以后,由于和伊朗的意识形态,战略理念发生冲突后,就开始乱舞制裁的大棒,对伊朗迎面砸下,百般的刁难,进行一次又一次无理的制裁。真的可以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来形容”美国。

其实,在小编看来,伊朗最大的“错误”就是妨碍了美国在中东的石油霸权和全球战略的推行。如果伊朗规规矩矩,乖乖的就范,屈服于美国的霸权主义。不但有胡萝卜吃,还会得到甜甜的糖果和美丽的赞誉。如果真得成为这样的现实,美国就能通过中东的石油,能更好的控制世界经济,更好的遏制,打压,破坏,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也能在世界上收获,剪到更多的羊毛。然而,想像的事物都是美好的,而现实却是“骨”感的。因为,当今的世界已经呈现出多极,一极独大的时代注定一去不复返了。


相忘江湖71941665


二十一世纪居然还有人用这样简单的零和思维看待国际关系。。。那么让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问题中的概念吧。

关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Capitalism )对于当今国家的意识形态而言其实是一种不够严谨的定义。如果按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Socialism )这样的机械概念来划分世界,那么我们将会得到这样的结论:除我国、朝鲜(不论你承认与否)、古巴、越南、老挝之外,全世界的其他国家都是某种程度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冷战思维,而这也完全无法解释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和矛盾。

关于矛盾、问题与世界阵营划分。事实上,我们不能否认当今世界仍旧存在着阵营与结盟,也不能否认这种体系往往还是以西方为中心视角的。在这样的世界观中,往往存在着“自由世界”极其对立面,当然还有无足轻重的附庸。当然,这样的划分并不绝对,划分的标准并不完全以是否自由民主为准。诸如沙特这样的前现代国家也被认为是“自由世界”阵营的,这不能不说是对这样的一种世界观的讽刺,而这也将引出我们接下来对这样一种世界观本质的探讨。

关于伊朗。伊朗现在全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霍梅尼在1979年建立的神权民主国家。神权,是说伊朗现在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其国教,教士精英治国。民主,是说伊朗实际上在世俗政权构建方面基本是西方式三权分立制。但是,伊朗和地区强国沙特、以色列等的矛盾、和美国及整个西方的矛盾,都不是基于几乎相同的民主制度,而是由于宗教、地缘优势、战略利益等复杂原因。

关于阵营以及其实质。现代国际关系的实质,在我看来,其实离不开心理认同和国家利益这两种。越南与我国显然有着共同的历史认同和意识形态,但国家利益的要求使得这两个国家注定不能相向而行。同理,伊和美国的关系也可以这样分析。


公民康明诚


同样是资本主义的伊朗为啥夕有很大的矛盾呢?首先需要知道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伊朗的简单建国史。作为伊斯兰国家的伊朗以前是个被美国支持的王国政府,后来发动了伊斯兰革命运动,推翻了王国政府,并且囚禁了美国驻伊朗的外交人员,建立了在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虽然美国外交人员后来被全部放回,但结下的仇恨使终相伴到现在。

在长期的国家政策上,美国一直不承认伊朗的国家政策,一味的指责伊朗的社会制度和国家体制,功击几乎所有的国家利益,长期对伊朗实施全面制裁,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冰点,并在数十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过改善。

虽然伊朗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伊朗逢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从建国到现在从来不曾向美国低头,并且对美国的有着强力的抵制态度。这么多年来,两国从来不向对方试好,更增加了仇视的倾势。


幸福地带2


(本文由经纬观天下原创,独发今日头条)

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该协议是全球核不扩散体系的一个关键要素,更是确保中东和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欧盟称该协议是外交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除了退出协议,特朗普还宣布将对伊朗实施“最高级别”的经济制裁。从特朗普就任总统至今,他经常破坏奥巴马的工作努力,甚至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取消前任政府的重要决定,他的信誉实在是岌岌可危。那么,特朗普为何要去严重刺激伊朗?

美国正在进行再工业化,现在的美国能源消耗更少,人力需求也更少,并且正在开采国内的页岩油资源,其已成为能源投资的热点地区。逼迫伊朗撤出石油市场则意味着会有额外收入,中东出现石油之战会成为美国石油工业的造富之梦。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再需要承担其在中东的存在成本。但离开并非那么简单,资金需要采用新的形式返回美国。特朗普在布一盘经济棋局,瞄准伊朗之前,就先通过美元对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国家发起金融打击。在重要的金融市场制造混乱,让全球投资者相信只有美元加息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让世界上的所有热钱都涌向美国。

接下来,特朗普可能对伊朗采取持续施压的战术。因为他的外交策略侧重制造紧张局势,这种策略既能维护美国在所有地区的存在需求,反过来又是控制贸易流量和保护利益的最佳借口。如果伊朗没有被美国的经济制裁或者军事打击给击败,美国还可趁机挑起叙利亚乃至整个中东局势的严重恶化,斩断其他国家的中东利益。如果中东发生重大战争或者政治动荡,其他国家的投资项目必将遭受空前影响。所以,即使退出伊核协议会惹恼进口伊朗石油的所有国家,特朗普也在所不惜。

相信特朗普不想承担世界警察的言论,就一定会付出无法估量的代价。即使伊朗是厉害的军事对手,美国的利益野心也绝对不可低估。美国7000亿美元的军费预算比去年高出11%,美国没有忘记支出危机会带来金融危机,那么如此高额的军费就足以验证其对全球主导地位的强烈野心。今天的美国产业基本上只能提供武器,因为其他的一切商品,美国都在一直进口。因此,即使是“大国”的总统,也会变成一个平庸的销售经理,利用一切机会去推销武器。希望他的经济野心与单极秩序,都会被历史磨盘给彻底碾碎。


经纬观天下


伊朗是宗教世袭独裁专制下的资本社会,是宗教最高领袖高于一切的制度,所有的经济,文化及一切社会活动都要由最高,领袖决定。美国是民主国家所有的经济文化及一切社会活动和国家重大事项都要征求民意。


羽194000350


美国和哪国有没有矛盾和意识形态有关系吗?有,但是不是重点,重点是听不听话,给不给美国人当狗,听他的比如沙特,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等等旧封建国王制美国都支持,不听话的管你什么主义,一律想办法颜色革命换听话的上台,不行了就直接打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