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秦可卿诉说病情,为何宝玉万箭穿心而秦夫贾蓉却说他媳妇的病多吃些就好了?有何含义?

春日之虎


秦可卿病了,凤姐在贾蓉的陪同下去探病,宝玉也跟着一块儿去了。

听到秦可卿的病情,宝玉十分难过,而蓉哥儿却无动于衷。这两个人的反应很奇怪。本来媳妇儿病的这么厉害,当丈夫的应该更加焦虑,是不是?可是贾蓉居然跟没事儿人似的。反倒是和秦可卿没什么关系的,贾宝玉难过到不行,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来看一下。


我们先从宝玉这里来分析。

首先,宝玉呢,本来就很怜惜女孩子们,特别是聪明俊秀的女孩儿。他还有一个著名的女儿论,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是无价的宝珠,总之在他眼里那些女孩儿都是可爱的,令人怜惜的。虽然秦可卿已经嫁了人不是女孩儿了,但是在宝玉的眼里,她聪明、伶俐,妩媚、温柔,仍然是一颗宝珠。这样的美人儿病的这么厉害,宝玉当然会心疼了。


另外,宝玉曾经在可卿的屋里午休。他做了一个梦,梦游了太虚幻境 。在警幻仙子的授意下与一名叫可儿的仙女有了肌肤之亲。其实这大概是一个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小男孩儿的一个性梦。秦可卿这种妩媚风流,风姿绰约的少妇,正是宝玉这么大的小男孩儿性幻想的对象。宝玉应该是十分仰慕,喜爱秦可卿的,这时候他猛然听到秦可卿说了自己的病情,心里自然是十分的难过。

我们再来说一下贾蓉的反应。

贾蓉把王熙凤,贾宝玉带到秦可卿的屋子里面以后,面对病重的妻子,贾蓉的表现十分的冷漠。秦可卿本来是躺着的,看见凤姐来了,讲究礼节的她急忙要起来。躺久了的人猛的起来势必会头晕,凤姐急忙去扶她,可是贾蓉呢,他就在一边站着,根本就不管。

秦可卿对凤姐说道了自己的病,说病成这样,也好不了了,凤姐和宝玉都觉得心酸难过。而贾蓉站在一边一点反应都没有,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个做丈夫的如此冷漠绝情呢?要知道,秦可卿,贾蓉这对儿小夫妻又是郎才女貌,又是正值少年,本来应该是如胶似漆,分外缠绵才对呀,现在他们的关系却这么奇怪,这么冷淡,我想不外乎是因为以下这两个原因。


一、贾蓉秦可卿本来感情就不好。

蓉哥儿呢,是大少爷的脾气,根本不会体谅人照顾人。他可能觉得妻子病不病的和他没有什么关系,大不了死了以后自己再娶一个就是了。

二、贾蓉此时已经知道了父亲和妻子的奸情。

焦大醉骂的时候,贾蓉是在一边的。贾蓉那么聪明的人,就算以前不知道,听到焦大醉骂以后,也会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么,这样的奇耻大辱,搁谁谁也受不了。可是贾蓉又没有办法。迫于贾珍的淫威,他不敢把这件事儿挑明。而且贵族之家也讲究个面子,为了家族的荣耀,他也不能把这件事儿讲明白了。所以对这件事儿贾蓉只能忍。结果,受了侮辱的贾蓉在妻子面前就摆出了这副漠不关心的嘴脸。

可怜秦可卿妩媚风流,聪明伶俐,最后却落得了一个悬梁自尽的结局。真是让人感到惋惜。


烟雨江南话红楼


面对秦可卿的病情,宝玉和贾蓉的情绪反应截然不同:一个是万箭穿心般的痛;一个是淡淡回复众人。为什么反差如此大呢?我觉得应该从这样一些方面来梳理一下原因所在。


一、宝玉的本性如此

宝玉的经典名言就是“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在宝玉的心里,所有女孩儿都是极尊贵的,都是值得用真心去怜惜的;在宝玉的眼里,所有女孩儿都是“美”的化身,是不容玷污和糟蹋的。哪怕是疾病也不能毁了他心中的这份对“美”的膜拜。

晴雯病了,宝玉为她操碎了心,一个丫头都能做到这份上,足以看出宝玉待人的那份“情深”了。虽然秦可卿已成了小媳妇,但是在宝玉的心里她不似其他结了婚的女人那般丑陋,那般不可理喻。她还是一颗无价的“宝珠”。因为秦可卿也是极标致的一个人,第五回有过这样的说词:

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众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这么一个容颜好、处事好的秦氏谁不喜欢!

秦可卿不仅人好看,而且是个有情调的人。

秦可卿房间里的布置与众不同,引起了宝玉的幻想,引发了宝玉神游太虚幻境的奇遇。秦可卿也成为了宝玉梦里意淫的对象。

再者,宝玉面对花草的凋零,草叶的枯萎都会伤心落泪,何况是这么一个极标致的女子!

因此,宝玉在听到秦可卿的那一番话后,心里如万箭穿心是不足为奇的。只因宝玉本性如此。

二、贾蓉的表现,事出有因

从秦可卿生病以来,作为丈夫的贾蓉一直表现得不大上心。从没听他说过一句暖心的话,也没见他做过一个暖心的动作。

凤姐和宝玉来至房内看望秦可卿,她想勉强挣扎坐起,无奈头晕撑不起,这时贾蓉并没有去扶一下,还是凤姐拉住秦可卿的手,才稳当坐着。贾蓉也不曾去安慰过。

贾蓉的种种表现在外人看来,确实有点不合常理。倒是他父亲的关心有点过:又是忙着请医,又是内心焦虑不已,弄得心神不宁的。

对于父亲与媳妇有染一事,贾蓉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上次焦大骂“爬灰”,贾蓉也听到了,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只是装作不知道罢了。有哪个男的愿意老婆给他戴个“绿帽子”,而且还是一顶这么大的“绿帽”。即便这样,贾蓉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事,慑于封建家长的权威,他忍了。如此一来,他对秦可卿没有爱了,连那点夫妻情也只是装装而已。所以,秦可卿一病,贾蓉的这种淡淡的回复不足为奇。

再有,贾蓉很年轻,又是这么一个大少爷,不懂事、不会照顾人也是情理之中的。另外,父亲贾珍风流这一点,他也是从小耳濡目染的,不知不觉也被“熏陶”了,所以风流的因子也潜藏在他的内心。秦氏一病,他觉得对他也不会造成多大损失,所以才那么淡淡的答复。


平姐悦书


故事发生在《红楼梦》的第十一回中。

宁国府的贾敬过生日,但他是一个一心修道的人,认为自己“不日就要飞升”,便不肯回家再沾惹凡尘。于是,就只剩下宁荣二府里的人自己庆祝了。

恰巧,正赶上宁国府贾蓉的妻子秦可卿患病不起,而王熙凤又和她关系甚好,所以王熙凤便由贾蓉领着,去探望开导秦可卿一番,宝玉也跟着去了。

当秦可卿对王熙凤表示自己很难熬的过年去的时候,宝玉感觉到自己“如万箭攒心”,不知不觉的流下了眼泪。

宝玉为什么这么难过啊?

我认为,首先,是因为宝玉的“女儿观”。宝玉认为,女儿就好比是一颗珍珠,但是一结了婚,便变成了死珠,甚至是鱼眼睛了。虽然秦可卿是宝玉的侄儿媳妇,已经结了婚,可是秦可卿年轻貌美,也还没有“染了男人的气味”,所以,在宝玉的心中,她仍是和女儿一般的尊贵。如今病成这样,怎能不让他难过呢?

其次,秦可卿还是宝玉的性启蒙者。当然,这只是在宝玉的幻想中的。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宁府尤氏设宴请荣府女眷们赏花,宝玉就是在秦可卿的房间里睡的午觉。

秦可卿屋子里的摆设与字画,大多与性都有点儿关系。于是,在睡梦中,宝玉开启了他的性启蒙,而幻想的对象就是秦可卿。这对于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子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只是,并不能说宝玉就由此爱上秦可卿了。在宝玉醒后,他并没有对秦可卿有任何其他的表示,只是和袭人偷试了云雨情而已。

最后,还因为宝玉认定的贾府将来的当家人,就是秦可卿。

比如,后来当宝玉听说秦可卿死了时,“哇”的喷出一口血来,就是因为“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听到她的死讯,不禁急火攻心。而贾母也认为秦可卿“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所以,当宝玉听秦可卿说自己的病情危重时,怎么能不痛心呢!

那么,为什么秦可卿的丈夫贾蓉,对此却表示无动于衷呢?

唯一的原因就是,他早已知道了他的父亲贾珍与妻子秦可卿有染。

焦大既然敢当着宁府里上下人等的面,骂他们“爬灰的爬灰”,那就说明,这件事在宁国府是尽人皆知的。

贾珍与贾蓉这对儿父子俩,的确是荒淫无耻到了极点,以至于他们和尤二姐、尤三姐有了“聚麀之乱”,闻之令人作呕。

然而,他们只是把尤氏姐妹当作一对“尤物”来看待。但当贾珍与贾蓉的正妻乱伦时,在贾蓉来说,就变成了难以接受了。

但是,在封建社会的大家族里,父权是高于一切的。贾蓉对此,就只能是“假容”了,而心中的不满,也就只能对秦可卿发泄出来。





谁和蒲公英有约定


秦可卿诉说病情,宝玉万箭穿心是因为秦可卿是宝玉的梦中情人!

这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一段就表达得很清楚,在梦中,贾宝玉在“警幻仙姑”的殷切关怀和指导下,与一个叫可卿的仙子发生了关系,一时间缠绵悱恻,如胶似漆,难解难分。

贾府那么多漂亮女子,为什么宝玉第一次做春梦梦到的是可卿而不是其他人呢?只能说明秦可卿是宝玉的梦中情人。世间许多饮食男女也许都做过类似的梦吧?

后来听到秦可卿死亡的消息,宝玉只觉得心如刀割一般,忍不住哇地一声吐出一口鲜血,这就更证明了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感情非同一般。



尽管《红楼梦》的主线是宝钗戴三角恋,尽管金陵十二钗花红柳绿,各具风采,且个个出类拔萃,可毫无疑问,在贾府的所有女子中,秦可卿无疑是最有女人味的一个。

也就是说,从男人的角度来看,从综合素质上来说,秦可卿是贾府所有女子中最女人的一个。

《红楼梦》中描写秦可卿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其鲜妍妩媚似宝钗,婀娜风流如黛玉,行事温柔平和,被贾母誉为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之人。可见其不但长得美,且为人处事,人理待道无人能比。

秦可卿临死曾托梦给王熙凤,“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繁荣之时,不要忘了落败之日,应多置祖茔房地,以备不时之需等”,更体现出了秦可卿目光长远的当家理家才能,远在王熙凤之上。

秦可卿卧房的摆设曾让宝玉赞不绝口,什么武则天的宝镜,赵飞燕的金盘,安禄山的木瓜,寿昌公主的卧榻,同昌公主的连珠账,西子浣过的莎衾,红娘抱过的鸳枕等等,充满了情趣。可以说秦可卿是一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

用现在的话说,秦可卿是一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美丽女人,是一个出门如贵妇,卧房如荡妇的美貌女子,综合素质远不是黛玉,宝钗,湘云等这些小女生所能比的。这也是秦可卿能够成为宝玉梦中情人的原因。这也是秦可卿死后,贾珍哭得死去活来的原因,因为贾珍太爱秦可卿了,可能比宝玉还爱。


至于贾蓉说秦可卿的病多吃些就好了,只不过是搪塞之词,其实在他心里,巴不得秦可卿早点死呢。

因为秦可卿和贾珍之间的奸情暴露了,这也是秦可卿得病的原因。

没脸见人,忧郁呀!

应该说,贾蓉在娶到秦可卿这样的媳妇后是非常幸的,因为秦可卿实在是比贾蓉强太多太多了。

秦可卿死后,贾珍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道我这儿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这既是对秦可卿的肯定,也是对贾蓉的否定。

结婚后,贾蓉过了一段非常甜蜜而幸福的生活,贾蓉非常爱自己的妻子。

可这种幸福实在是太短暂了,因为自己的爱妻竟然不知什么时候与自己的父亲搞在了一起,这让贾蓉情何以堪呀?



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当贾蓉知道爱妻和父亲的这种不伦关系后,打从心里恨死了秦可卿,甚至恨死了自己的父亲,恨不得他们被天打雷劈,都早点死。

当然,贾蓉也非常明白秦可卿得病的原因。

所以,贾蓉说他媳妇的病多吃些就好了,只不过搪塞之词罢了。


行业动态观察


秦可卿其人,在贾府这样一个数百号人的大家族中,一直都是温柔平和的存在。她是孝顺的晚辈、美貌的妻子、贤惠的儿媳、好相处的妯娌、亲近的同龄人……

每个人提起秦氏可卿,都赞不绝口。可唯有一人,明明是她最亲近的人,对她的态度却含混不清,让人摸不着头脑。

秦可卿刚发病,贾珍上天下海费尽力气找来了名医张友士,贾蓉待张友士给可卿诊脉过后,到外屋问的第一句话竟然是:

“先生看这脉息,还治得治不得?”

作为丈夫,这样冷静直白的问法,到底是盼着她死呢,还是盼着她死呢?

贾敬过寿,秦可卿的好闺蜜凤姐去探病,悄悄拉住贾蓉问病,而贾蓉竟皱皱眉头回答说:

“不好么?婶子回来瞧瞧去就知道了。”

话毕扬长而去。丈夫对妻子的病况不闻不问就罢了,对客人探病的举动也不陪同,再加上他微微皱眉的举动,不知是不满于王熙凤探病还是秦可卿的病因?

秦可卿死后,作为丈夫的贾蓉存在感就更低了,全篇对他的描述只有他奉父命去领取五品龙禁尉文牒。他心情好坏,他悲恸与否,他是否哀泣,并没有只言片语的描述。

从贾蓉的种种表现来看,他对父亲和妻子之间的私情是有所觉察的,只是为了所谓的宁国府颜面,为了父子夫妻之间仅存的安宁,也为了自己心中隐蔽的龌龊,他选择了视而不见,甚至是助纣为虐。

面对一个美貌无双、温柔平和却对自己不忠的妻子,贾蓉就算心再大,也不会过于关心了吧。所以他和秦氏可卿的关系就成了:

“他敬我,我敬他。”

看似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完全不像是夫妻之间应有的情分和相处方式。

面对琏二婶子和宝二叔诚挚关心的眼神,秦可卿感动不已,而贾蓉只觉得如坐针毡。美丽的妻子哀伤强笑着说:

“这如今得了这个病,把我那要强的心一分也没了。公婆跟前未得孝顺一天;就是婶娘这样疼我,我就有十分孝顺的心,如今也不能够了。我自想着,未必熬的过年去呢。”

贾蓉心中明白秦可卿的病因,是因为焦大揭破了公公和儿媳之间的丑事儿,让秦可卿自觉事情败露,无地自容,羞愧惊惧之下一病不起,而贾蓉不置可否的态度,正说明他不在乎这件事儿。只要秦可卿自己能过得了这个坎儿,想通了,看透了,她还是宁府蓉大奶奶!

贾蓉和秦可卿之间是相敬如宾,贾宝玉对她是暧昧期间的恋恋不舍,而贾珍对她却是赤裸裸的占有欲!

而贾宝玉,入太虚幻境后,在警幻仙子的主持之下,秦可卿已经是他的妻子,秦可卿教导他男女之事,对他来说有非常特别的意义。眼看着秦可卿没了生存的欲望,宝玉瞬间就有了一种乍失伴侣的孤独失落之感!

贾宝玉是天生的多情种子,对待女性怜之爱之,貌美柔顺的秦可卿是他的初恋,也是他第一个动了欲念的女子,眼看着原本体态婀娜的女子形容枯槁,红颜白骨,越发的憔悴,心情怎么会不悲恸万分?

曹公安排贾蓉和贾宝玉叔侄俩对待秦可卿病情,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意在说明丈夫和妻子之间,必须眼中有彼此,心中有爱情,才足以支撑起一段婚姻。


如意间


诚邀!

因为宝玉真正关心女儿(虽然秦可卿已经不是女儿之身),更何况秦可卿还是宝玉的性幻想对象。想到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即将香消玉殒,他肯定禁不住悲从中来。贾宝玉是一个博爱的人,“情不情”,非常敏感,连花花草草都那么爱护,更何况如花似玉的女人呢?

但是贾蓉不是这样的人。更要命的是,秦可卿和他的夫妻关系不好,自己的妻子和老爸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他怎么会舒服呢?如果秦可卿死了,他倒可以真正摘掉这顶帽子了,高兴还来不及,他又如何会伤心呢?


半瓣花上阅乾坤


按照历史推断,秦可卿是前朝皇帝未临幸的妃子,老皇上驾崩之后,按照宫规应殉葬,或是发配伊利沦为官妓,因秦可卿父亲的运作,才将秦可卿下嫁到贾府,给贾荣为妻。后被其父贾珍霸占,此事难以启齿,姑抑郁成疾。估计秦可卿与宝玉是为知己,通晓此事,所以贾宝玉对秦可卿的病很是难过。而贾荣所言多吃饭,是掩盖家丑,为其父行径做包庇。



李郎文创汇


宝玉生性痴花,“若言女儿,先漱漱口净嘴”,而秦可卿乃熟女、丰姿欲滴,令宝玉魂牵,故谓担心;其夫贾蓉,惯寻花问柳,对可卿“老妻”何来心情?不过口惠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