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A股有什么办法阻止以套现为目的的公司来IPO?

苏有885


套现也是大股东的权利。你卖100股也叫套现。证监会好歹还设定了大股东大额交易的规则。一个资产1000元的公司。年利润500块。一上市资产就能达到5万元。少奋斗10年呢 傻子才不卖呢。关键是这样的价格是怎么来的?一说就是庄家 机构与大股东的配合 这就触犯到法律了证监会就该出手了 如果我们都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都不买账 他拉个毛啊 主要还是投资者没有投资经验 尤其是我们散户众多 有的买完股票了,还不知道公司是干什么的 总不能让政策来保护我们的无知吧


绿茶7806


三条可以拯救中国股市:

1.股票总数控制,目前3500多家,退市一家上市一家,所有的人都盯着上市公司,如果敢弄虚作假立即退市,退一家上一家。

2.解禁股上市,能突破历史最高价就可以解禁,否则不能解禁,比如中石油如果能突破48.6元的历史最高价,就可以解禁股上市,避免新股上市的疯狂操作。

3.再融资,分红如果超过首次融资的,允许再融资,如分红没有超过首次融资的数额,严禁再融资。

多讲点有用的,少讲傻话,少挨骂!相信你能行!


Youth201690224


自古以来,IPO似乎都带有“套现”的属性,毕竟股票公开上市了,就可以自由买卖。要说有什么方法阻止恶意IPO套现,那可以借鉴一下欧美发达国家的股市政策,毕竟人家的股票市场历史很长,也很成熟。

制定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

美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制度为“注册制”,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而将发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

从注册制的解释来看,在美国上市会比在中国上市容易,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所以很多国内大公司都会选择到海外上市。一是不用排队那么长时间,不然黄花菜都凉了;二是上市对于业绩要求没那么严格,亏损多年照样可以上市。

上市虽然相对容易,但退市制度是非常严的,在美国,股票换手率通常不高,如果公司经营不善,就会出现股价极度低迷,很容易触发退市机制。简单地说,就是如果这只股票的交易持续低迷就会触发退市。

相对于A股的财务造假才罚个几十万实在是太轻了,可以更加严厉一些,只要发现公司有造假的行为就退市,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也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不然造假的代价过轻,就会有很多上市公司铤而走险。

严厉的退市制度可以很好地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也给一些不怀好意想着上市圈钱的公司打个预防针。

投资者自己要做好防范风险的工作

其实,作为散户的我们,有些事情是控制不了的,比如说大股东要套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在几千个上市公司中找到一些优质的股票来进行投资,尽管不能保证100%准确,但至少风险会低很多。

对于一些不怀好意的上市公司,我们就要拒之远之。



复利奇迹捕手


A股主板市场并不是没有办法阻止上市公司原始股东套现,比如原始股东三年期限售行为。所以,对A股不要错误的解读。当然,现在主板市场对上市公司原始股东套现行为的制约并不凸显,没有当前科创板合理。

金老师认为A股主板市场可以效仿科创板的制度,科创板对于原始股东、核心技术人员的套现行为作出了很多限制,比如一年期只能在二级市场出售股票比例小于1%,如果大于1%需要自行寻找认购者,并且做出了更长时间限制的制约,还做出了更严格的退市制度。

A股是为企业融资的重要市场,近些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原始股东不断的减持股份、质押股份,很让普通投资者吃亏。所以,阻止上市公司原始股东套现,一直是中小投资者所期待的。在这里金老师认为有两点:

1、A股市场上市公司阻止过度套现行为的必要性。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制约上市公司大股东、原始股东套现,二级市场未来的融资能力势必会大打折扣,为实体经济“输血”的作用也就不复存在。金老师认为效仿科创板制度是可行的,但对于A股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时间而言,以及已经有过大幅减持的上市公司,效果可能并没有现在的科创板明显。当然,对一些新上市的上市公司会有凸显的效果。

所以,对一些上市公司时间长的公司,要加以业绩表现、分红表现、科研贡献。既然上市公司占用了市场最好的资金,也就有着为市场做出最好贡献的准备,规定盈利效果,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如果未达标,原始股东、控股股东、核心技术人员不得在二级市场套现。

2、企业上市最大的功臣是谁?当属创业者。所以,对于创业者有套现改善生活的需求,也不为过。所以,在业绩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在二级市场低比例套现,也是有激励作用。

总结:金老师认为效仿科创板,以及利用业绩规定和完成以后的低比例套现许可,能有效防止公司套现而来IPO。


厚金说


应该实行总量控制,连续三年业绩下降的,控股股东五年内不得减持,发生一起违规减持一律追究当地证监部门负责人的监管责任,没收减持股东的减持股金并限制十年内不得再次减持。


深海蛟龙34


随着近几年IPO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最早一批上市的公司已经到了限售股解禁的时刻,这些限售股解禁对市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看到指数一旦出现一个上涨,那么就会有股东跳出来宣布减持,这导致了股市一直难以上涨起来。

那么如何才能阻止以套现为目的的公司进入市场呢?

第一,限制大股东减持个股股票,改为转让。由于大股东的持股数都是非常巨大的,而二级市场大多都是散户,所以如果承受资金量特别大的话,最终会导致股价的一个不断下跌。而大股东和其他大型资金的股权转让,相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会更加公平。

第二,根据业绩分红来分配减持比例。比如说一只个股当年的净利润是两亿元,分红一亿元,那么大股东减持就可以根据手上持有,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比例乘以这1亿元(如持有5%股权,则只能减持0.05*10000万=500万)。这样做第一能够保证大股东对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第二能够保证二级市场的股民权益。

第三,延长限售股的限售时间。现在大多数的限售股进入市场之后,三年之内都会有一个解禁。那么适当延长限售股的限售时间,或者是根据总股本的比例限制逐年解禁。这样第一能够保证股权投资者的利益,第二也能够保证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

总得来说:A股目前的主要功能属于一个融资功能,当企业进入市场上市之后,资金已经融入到个股的公司当中,已经完成了一轮直接融资。A股能承受的融资份额本来就有限,这个份额如果能够给其他未上市的公司,将会对经济起到更大的作用,而不是让前期的大股东限售股解禁之后套现离场。


关注点赞,腰缠万贯,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盘手梁勇


没有规矩何成方圆,减持套现泛滥成灾,今年股东高管减持超过15年牛市,这样的股市有什么希望,有的专家还天天喊健康牛市,慢牛可期,如果真的有慢牛,股东还会不断减持,就是违规也要减持。

高管股东缘何违规也要减持,一方面在于处罚很轻,很多违规减持只是发一个警示函关注函,面对数百万甚至千万元减持所得警示函和关注函有意义吗?提醒股东要合规减持增加法律意识有用吗?难道他们真的不懂减持法规,实际上就是知法犯法。

另一个是短期股价涨幅不小,或者估值较高,担忧预先发布减持公告影响股价下跌,降低减持套现收益,在处罚不到位下,自然选择先斩后奏,减持股份再说,

减持泛滥成灾在于减持规定太宽松,我一直质疑jianchi制度为什么不与美国144A条款看齐,ipo要与美国看齐,惩罚造假、退市制度、集体诉讼机制减持规定则要与美国分道扬镳,这不是选择性失明吗?有利于IPO的要与美国看齐,有利于市场更加健康运行有利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坚决不与美国制度一样。

144A条款规定,美国年度减持一般不超过总股本1%,我国减持规定可以有大宗交易、竞价交易和协议交易,年度最高减持可以达到12%。是美国的多少倍。

面对减持泛滥成灾,还有专家呼吁进一步放宽减持规定,不知道这些专家是怎么想的,

我一直呼吁再度修改减持规定,要参照美国144A条款,严格限制减持比例,加大违规违法减持处罚力度,违规违法减持一律回购股份。

不修改减持规定,减持泛滥成灾就不可能改变,毕竟减持有法可依,


杜坤维


其实这个问题真不难阻止,成熟发达的资本市场(比如美股)经验和制度我们完全可以学习借鉴!为什么国内企业不遗余力都致力于上市?跟国内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不合理有很大关系,为控股股东上市后套取巨额获利留下了很大空间,并且这种套利所担负的违法风险微乎其微!只有公司上市之日股票全流通,降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解禁和利润挂钩,亏损企业不允许解禁,提倡企业利润现金分红,业绩不稳定、亏损企业不允许增股扩股发债,加大违规违法处罚力度,让不怀好意的上市公司得不偿失,自然而然就阻吓了许多奔套现而来公司的念想!总之方法很多,我们一众小散都知道症结所在,何况有那么多专业人士!怕就怕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平凡的散户


对于中国这样以套现为目的的ipo,必须要限制解禁股的套现,可以考虑优先分红,譬如原始股按1.5倍分红,另外,还可以规定锁定期结束,原始股每年套现不得超过所持股权的百分之一,


无欲无为


问题是管理对此认为理所当然,而股市大盘一涨,就认为金融风险来了,极尽一切手段强按下去,你你看这几十年,哪次反弹不是管理层摁下去的,发社论,风险教育,半夜加印花税,各种喊话,查融资,等等真的是极尽一切手段,而无论怎么跌,他们就借口不干预市场,从不做声,立场无比坚定的执行ipo常态化,中国股市怎么可能会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