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致敬逆行者」愿所有人健康自由地生活在阳光下

「致敬逆行者」愿所有人健康自由地生活在阳光下

“愿所有人健康自由地生活在阳光下。”

心存着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她默默地收拾行囊,告别家人,在1月26日,大年初二的凌晨四点和三位同事一起踏上驰援武汉逆风而行的征程路。这条路,很远,也很艰难。疫情之初,她主动请缨:“如果需要支援武汉,让我去吧!科里其他医生孩子还小,别让‘孩子们’去啦!”她说:“治病救人是医者天职,奔赴疫区义不容辞。”把厚重的背包扛上肩,挥一挥手,没有回头。她,就是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韩永艳。

“这次医院派韩永艳作为辽宁省第一批医疗队员驰援武汉,主要是基于她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她尤其擅长呼吸系统急重症抢救治疗。”朝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朴立峰介绍。

“国家有需要,医生和军人同样有义务和责任,这是职责和使命所在!支持她,过去她支持我卫国戍边,今天我同样支持她抗击疫情,逆行武汉,我为她骄傲!” 韩永艳的丈夫张海东曾经是边防军人,铁铮铮的汉子在妻子离开的那一瞬间,眼含泪花,有一种自豪,亦有一丝不舍。

带着院领导和同事们的殷殷嘱托,带着家人温暖的祝福,年近五十岁的韩永艳瘦弱的肩膀毅然担起援鄂重任。朝阳市第一批驰援武汉四人医疗小组里她的年龄最大,医疗经验最丰富,责任也是最重的。一起出征,共抗疫情,生活中她就像大姐一样时刻照顾着年轻的师弟师妹。

「致敬逆行者」愿所有人健康自由地生活在阳光下

1月29日,经过前期学习培训,韩永艳正式进入到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济合医院一线工作。熟练地穿好防护服:白衣,白帽,白口罩,白手套,护目镜,从上到下,严严实实。摆一个必胜的pose,定格一个难忘的时光,告诉自己,也告诉同胞:武汉加油!中国必胜!

从早上八点进入病区,再到晚上八点多出来,汗水慢慢湿透衣衫,再慢慢被身体吸干,面孔被防护罩勒红的印记,就像一个红色的烙印,镌刻在武汉人民的心中。历史将会铭记,这一群穿着白衣的天使在人间散发着永久的芳香。

「致敬逆行者」愿所有人健康自由地生活在阳光下

面对病房里重患异常期盼的眼神,韩永艳总是会耐心地安慰:“不用怕,过几天您就好了。”

第一天归来,倒头而睡,明天还有更艰巨的任务。韩永艳认为,休息好,再奋斗,是她送给患者最安心的礼物。对于韩永艳,从小就一直生活在东北的她对武汉冬天的湿冷气候很不适应。病区里到处是浓浓消毒水气味,每天工作下来嗓子又干又痒。也许最尴尬的事情就是纸尿裤了,在武汉疫区这是医护人员必备的用品。如果从隔离区出来,上一趟厕所就意味着要废掉一套防护服,穿着纸尿裤上隔离病房,工作好几个小时不上厕所,只是为了不浪费防护服。在这里,防护服实在是太珍贵了。有时候上白班,韩永艳基本上一天都不喝水,为的就是节约使用防护设备。

1月31日,正月初七,清晨的武汉蔡甸区还有一些寒意。早晨韩永艳匆忙吃过早饭,赶紧坐上宾馆的车到达医院,她心中始终惦记着昨日入院的一名重患。这是她正式进入医院的第3天。前一日,一位79岁的患者刚刚入院,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已经6天了,病情非常严重。按流程迅速换上防护服,快速走到病患床前,她急于想知道这位老大爷的变化。最坏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老大爷呼吸困难加重了,呼吸急促32次/分。吸氧3L/分血氧饱和度83%. 已经不能进食。韩永艳立即给予面罩吸氧,吸氧5--7L/分。建立静脉通道,甲泼尼龙静点,同时向主任汇报上述情况,联系重症监护室会诊。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状态好转,呼吸24次/分,心率由120次/分降至101次/分。她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致敬逆行者」愿所有人健康自由地生活在阳光下

当结束一天的工作任务,走出隔离病区,在更衣室换衣服的时候,韩永艳遇见几个小护士,都是97年的,充满着无限青春朝气。白嫩的脸上有着同样的红色印记,她们却没有任何怨言,而是扬着乐观的笑脸跟她说一句:“阿姨您好,辛苦了。”

那一刻,韩永艳瞬间流下眼泪。望着她们坚定而美丽的笑脸,她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她们也是父母的宝贝女儿,也是应该撒娇的小公主,可是面对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原本爱整洁爱干净的她们却选择了抗病前线,与病魔厮杀。

“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她们真的心疼,这是我来鄂第一次流泪了。”她说“希望疫情很快就过去,让我们共同努力,战胜疫情,愿所有人健康自由地生活在阳光下,我们行!”

「致敬逆行者」愿所有人健康自由地生活在阳光下

「致敬逆行者」愿所有人健康自由地生活在阳光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