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纵横广告-徐飞


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国家的经济肯定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在保GDP的大前提下,国家所有可能,或者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搞基建。那作为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把握这个机会呢?第一,可以从事基建方面的工作;第二,可以销售基建相关的产品;第三,如果自己本身有稳定的工作,可以在证券市场购买基建板块就指数基金或者个股。希望对你有用!


王子燕青


首先先请大家了解一下这25万亿基建项目具体是什么。

有些不了解内情的人会以为,基建就是基础建设,像修铁路,修公路,修桥梁之类的建设项目。我想说你要是这么想就错了,现在所说的基建已经大不同从前了。

现在的基建不是指传统的房地产,公路桥梁建设,而是指互联网基建,像有人工智能,5G,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等以科技为中心的建设。


而这些项目都是需要相关专业知识与技术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与老基建不同。所以作为普通人要想有抓住机会,就得多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相关技能,才能投入到这场建设当中。

至于要想炒股这方面就安上面所说的几个概念去选相关的公司股票就可以了,但是还是奉劝大家,股市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把自己当下的工作做好,用闲余时间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才是上上策!


勇往直前阿坤


我必须给“25万亿”泼一盆子冷水了!先不要被“25万亿”唬住!先冷静的认识一下“2020新基建”:

1.“25万亿”不是在2020年一年内完成的,只是一个“计划”的总规模,全部完成需要很多年,今年的项目总额预计在4-5万亿内。“25万亿”相对于2019年的“27万亿”、2017年的“45万亿”来说还是降低了。只是当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度而已,所以不用过度解读“25万亿”这个数字,别忘了我国的称号是“基建狂魔”。

2.基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机会并不是很大,普通人想要参入进去很难。

今年新基建的短期目标是为了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稳定就业,稳定宏观经济。长期目标是为了提高新兴行业的竞争力、释放经济增量。

3.在乘着基建的东风“把握机会”之前,先多考虑一下“风险控制”。虽然本次基建项目是传统基建和新项目基建的综和体,很难引起“存款贬值”和“楼市过热”,但是短期来看对普通人的“钱袋子”有“收缩”的效果,因此普通人还是多考虑一下如何预防“贬值”的问题。

4.2020年基建属于“新基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传统基建”。回想2008年的基建,大多围绕“传统基建”项目,比如铁路线、公路线、城市间高铁轻轨的建设。而本次新基建的主角是“新基建”,包括5G、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基建”是需要专业人才专业技术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参与进去,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找到“盈利点”。

传统基建只是新基建的“周边”,例如5G发射塔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新材料新能源“发电厂”建设等。

总结

因此我的建议是先冷静下来,不要被“25亿元”的庞大数字唬住,当前疫情防控之际,说句不好听的,“不赔钱就相当于赚钱了”。先把握好当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能力有资金的前提下多关注一下5G、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基金和股票就可以了。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中年老刘聊财经


“新基建”是指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版块的基础设施建设。

那么这些行业作为普通人能参与到的是哪些行业,尽量参与以获得行业红利。2008年国家4万亿刺激经济,很多从事地产的人获得旧基建红利!新基建普通人能参与的项目电动汽车充电桩需要早点布局参与,充电桩类似早年加油站土地资源有限需要提前布局。




充电桩运营引导者


此次基建不仅包括钢铁、水泥、煤炭、工程这些老基建,也包括5G、智能电网、工业互联、智慧城市、医疗等新基建。作为普通人,我们很难直接去投资这些基建项目,那么有什么途径去参与并把握这次机会呢?

个人认为买新基建或老基建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或基建类基金会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普通人很难直接去投资基建项目。

股票或基金投资门槛比较低,几千块就可以投资了,如果对股票有一定研究的可以选择股票;如果没有那就买基金,选择基建比重较大的基金就好了。基金由专业的基金经理管理操盘,省心省力!


小飞投资笔记


现在有13个省份,已经公布了今年的重点基建项目,其中7个省份之和就已经达到了25万亿,如果等待全部公布出来,怎么都超过了100万亿,可能还多!这又一次吹响了我国经济的前进号角,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还是焉知非祸?

1.未来这巨额的新基建投资,能带给我国经济多大的增长?还是能带给物价多大的压力,还未可得知。在一个大发展的时代,并不代表每个人都能赚取到时代的红利,如果你的进步速度比时代的速度更慢,那未来你就是失败者。在过去几次时代大变化过程中,命运就是一次次这么演示着,不断的螺旋上升,不断的轮回验证。

2.对于普通人来说,跟上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在这种突飞猛进的变化中,有时候只能看地利人和。那就是说你从事的行业是不是包含在新基建的直接受益行业中,你周边的资源能不能帮助你青云直上。如果你现在的行业不在其内,你还有没有机会,还有没有能力,还有没有资源能转换到这些行业中?

3.如果除了本职工作之外,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积极的投资,积极的参与这些行业中的龙头公司,看能不能分享他的红利。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进入证券市场,去做权益类的投资。但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那就要求你不断去学习,不断去进步。这可能是看到的唯一普通人能最快和最佳参与新基建的机会了。

4.此次新基建涵盖的行业还是非常多的,高度也是非常高的。有很多篇幅都在论述这个问题,德先生就不扩展讲了。但是如果去做投资,一定要找龙头型的企业,一定要找行业前三名的企业。不要去做那些梦想百倍增值的小概率事件发生企业。在中高风险的投资之中,要去找寻更稳健的公司,这才是有效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也就是巴菲特所说的价值投资方法。

5.我们此次新基建提出的目标,其实未来就想领先于世界,能让我国未来受益几十年。所以在未来移动互联的基础建设方面,高新技术材料的应用和研发方面,智慧城市的配套实施方面,将会有着巨大的机会。抓住这些机会,就可以保证我们不落后于时代了。

总结一下:面对时代机遇时,要么自己参与进去,要么自己投资进去。除了这两条道路之外,再不会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可能最后就是时代大发展的被抛弃者。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匀枫财技大兜底


实际上,普通人想直接去参与基建建设,这更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在相关领域找份工作而已,既没有资金实力,也没有资源去分享这庞大的基建计划。

我们可以通过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投资,在这25万亿基建计划中,“新基建”才是重头戏,“新基建”放在了5G、新能源汽车、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方面。


为你读书


首先,25万亿的概念需要清楚,不是特指2020年实施的,而是总的规划;

其次,25万亿规划当中,当前各地基建并未增加多少,只不过时间提前了;

第三、对于企业来说,有了更多的项目机会。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机会在于增加了就业;

第四、注意的是此次基建非传统老基建,而是补充基础基建、推进新基建建设。

具体来看:

1、所谓的“25万亿”,其实仅是一个重点项目投资规模,而且还是很多媒体统计的。这只是一个“计划”项目规模,其中包括前一年已经开工需要继续建设的、今年计划开工建设的、甚至处于备案审批阶段的项目总规模。而且这些投资规模并不会在2020年一年内全部落地,很多项目需要未来多年建设。例如河南省2020年列出了3.3万亿的重点投资项目,但仅仅在2020年一年内完成的投资计划只有8372亿,只有总规模的1/4左右。

2、实际上,如果按照总计划规模进行比较,今年公布的计划项目规模不仅没有增加,还有所减少。我们统计了云南、四川、福建等11个省市2020年公布的重点项目投资规模,总计约27.68万亿,相比2019年公布的27.74万亿,还减少了500多亿。此外,很多地区是加快了项目推进的节奏,目的是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

3、很多项目有了规划,而且也加快了节奏,那么就需要很多热人力和物力。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会有很多的项目投资机会,各处去招投标,而普通人来说,是增加了就业的机会,可以多出去找活儿干。

4、传统基建发力的同时,“新基建”会成为未来稳增长边际发力的主要方向。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指与高技术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多方面。同时,“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并“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所以,更广义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包括轨道交通、环保建设等补短板领域。

因此,现在的基建已经不是传统的老基建,比如公路、铁路、机场等,而是补充传统基建的基础上,推进新基建的建设,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郭一鸣


这次国家25万亿基建投资范围覆盖了铁路、公路,跨境电网,智能电网以及高科技产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方面。目的是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这一次的经济的升级是从高科技等新兴产业到传统产业全部都包括在内,这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有机会。

首先,对于普通人来说,增加了就业的机会,这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新增加的岗位会有很多。但是,这也需要大家加快提高自己的能力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新增加的岗位对人们的要求也提高了,你有没有能力适应新的岗位,升级之后的许多行业,对人们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只有加快学习,提高能力才能抓住机遇。

其次,对于相关的各行业来说,赚钱的机会来了,如果你是这些相关的行业,或者是相关的传统行业,面对这样的赚钱机遇,是不是能抓住,如果抓住了这次机遇,你就上了一个台阶。如果你没有抓住这次机遇,你的公司可能就被同行业淘汰了。对于相关行业的传统企业来说,只有在疫情期间完成自己公司的升级,疫情期间只有你的公司做好商业模式升级的准备,疫情过后你才能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如果在疫情期间你还在哪里绝望伤心,还在哪里的等别人给你机遇送上门,疫情过后产业升级的机会就与你无关。

疫情期间,笔者帮助一些企业已经做好的商业模式升级的准备,这些企业在疫情过后,就能迅速抓住新的机遇。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说财经,专业答疑,感谢关注

1 25万亿有点少,十年前的百万亿才是真正的机会。十年前,我们从4万亿开始,到开闸放水百万亿资金,进入基建和地产领域。也就有了我们现在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同时也开启了地产行业黄金十年,我们也进入了城市化加速推进的10年。与其说把握机会,到不如说跟着国家走,跟着趋势走。

2十年前地产拉动经济,百万亿资金流入地产领域,那些跟着国家节奏走,相应号召买房的,把存款变投资的,都实现了财富自由,成为了赢家,而存款不动和工薪阶层则需要面对钱贬值的问题。没有赶上十年前的百万亿开闸放水的机会,也是城市化和国家发展带来的机会

3这次25万亿,算是小版本的开闸放水。高科技和人工智能,工业4.0,5G物联网,基础建设等都是这次25万亿放水的投资方向,而这次疫情带来的经济暂停,也需要这么一次开闸放水来刺激经济和恢复生产,过去的基建说钢筋混凝土,现在的基建则与科技,医疗,教育的等基础建设有关,以前是硬实力的基建,而现在需要提升的是软实力的基建。


你觉得这次25万亿的软实力的基建投资,对于个人来说,可以把握到什么机会呢?

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每一次的趋势和方向,我们都看得到,但有多少人做到又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了,对于我来说,我当下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多存钱储备足够现金流,还有就是从现在开始发展一个副业,而不是依赖一份工资。

至于跟上趋势和未来,实现财富自由,这个就看运气吧,做好眼前事情,剩下的交给这个时代。投资房子,投资车子,最后都不如投资自己,你自己就是下一个十年财富的蓄水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