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农村父母供三个子女大学毕业并在大城市安家,现父母老了,怎么办?

玥玥职场


这样的问题不值得问!也不值得回答!三个大学生?书读哪里呢?天、地、君、亲、师不知道?仁、义、礼、智、信不懂!十多年书白读了!成为硕士,成为博士又能怎样?人要敬老爱幼!要孝敬父母!爱国家,爱社会!这是必须的!是一个人的起码标准。


jizhuzhang


这么巧,我正好是农村父母,三个孩子也从大学毕业了,我把我的情况和想法说一下,供参考。

我三个孩子大学毕业时,老大曾经问我,老爸,我大学毕业了,回家找工作还是去外地找工作?

我说,不要回来,离我远一点,去更好的地方,去更好的城市,找更好的工作,让我来思念你们。

结果老大去了上海,入了美国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她本科专业学的是服装设计与工程,工作与专业很对口,工资待遇还是可以的。

老二也是个女孩子,受姐姐老大的影响,南理工毕业后来到上海工作,现在与其男友在新西兰,离我们更远。但每天能在微信与我们有说有笑,勾通良好。

老三是个儿子,在广东念大学,学的专业是纺织工程 ,大二有个暑假,女儿老二要他来上海做暑假工,入了一家培训公司教中学生英语,暑假四十多天,儿子挣了一万四千多元,出生以来,从没有自手挣过这么多钱啊,兴趣大增,回大学后,加班加点学英语,大三就过了英语六级,托福成绩也过了九十六分。毕业后重返上海,现在上海做英语培圳工作。回到问题上:

我和我老伴在老家时,没有想过自己以后老了要孩子们回家照顾自己,由于做生意的关系,走得地方比较宽,也比较很远,天津,北京 ,安微,江苏,浙江,广东,长沙,武汉都去过,了解到中国之大,比老家好的地方多得很,所以很鼓励孩子们长大后自己去打拼生活事业,去寻找更好的地方更好的工作。

我们对自己积极交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积极缎练身体,也建了自己的房子,搞了一些积蓄,准备了万一孩子们都不在身边,就夫妻二人互相照顾生存下去。

现在,三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找到了开心的工作,他们要求父母来和他们一起生活,我们只好放下自已原有的生意,与孩子们一起在上海生活。

我家的情况与上述问题描述的情况要好一点,如果是是面临问题所述的情况,我的看法是这样:

一,父母应该振作精神,树立活到老,做到老的观念,小车不倒只管推 ,做父母的人 ,如果天天要求孩子们孝敬自己,照顾自己,孩子会厌得不得了,不能只等着孩子们回家来照顾,应该自救自强,身体不好,积极医治,城乡居民都有医保,治病的大钱国家能解决大部份。

二,孩子们不愿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经济上也另买不起一套房来给父母居住,分开就分开,体谅一下孩子们的能力不足吧。夫妻俩在老家住着自己的老房子,不用再为孩子们操心操劳,自己解放了,自由自在,活得更开心。

三,活得好不好,关健是观念,有的人,既使身处牢房,如过去许多革命家,脑子里想的是明天的远大理想,想的是革命成功后怎样建设新中国,想的是篮天,飞鸟,白云,没有让阴暗消极画面占领自己的思想空间。

四,三个孩子如果对父母长期不管不顾,说明这些孩子思想道德,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修养还是很不全面的,应该加强学习,加快成长。

四,父母早期应培养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乐于贡献,献身社会,养成习惯 ,使孩子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有了这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思想,长大后不会变得自私自利,他们会关心自己的父母,也能正确处理自己与父母,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以上看法,回答完毕。





郭有标


大家好!我是平安(PingAn)618,不知道这么巧合,我正符合这个条件,很需要这样的答案,也很需要这方面的交流。下面我就试谈下我未来的打算,敬请各位朋友给予指导!

我家大儿子201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在大城市工作,很顺利!二儿子于2017年本科毕业,国考公务员,现在在税务局上班,一切顺利。女儿毕业后,参加工作,一切都很好。现在我已50多岁,还没有退休,将来退休了,我准备学习学习写作,搞好业余生活,充实自己,免得生活很单调。

现在我在干好工作的同时,每天坚持写悟空问答,坚持阅读头条,给各位老师的好作品点赞,加油助威。就是为了将来退休后能有个快乐的养老生活。不讲我现在的文章怎么样?不讲我现在的工作多么忙,每天坚持来回答悟空问答。在回答中学习,在学习中回答!将来我老了将要随孩子们一起生活在城市里,不给孩子们增添压力,不讲逢年过节,都要和孩子在一起。农村任何习俗礼节都随着时代、地点、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该简的简,该免的免。

如果若向题主所说的那种情况,是我的毛病我改正,是孩子们责任孩子改正,难道说不可以吗?


平安618


我到明天就51岁了,也三个孩子,夫妻俩一直在农村居住,没在城里买房了。

老大女孩,在菏泽读完大学毕业后,就回了家,在当地镇政府工作,已有了孩子,和婆婆一起居住在县城。女婿在郑州一家国企上班,可工作性质是全国各地来回跑,铁路施工。

老二也是女孩,考大学时想去南方,多次说服,才去了济南的大学,学了电商专业。毕业后和我商量,想留在济南,我思想保守,考虑到孩子在济南后,结婚生子,难以见面,就建议回家。在法院工作两年,自己做主辞职做生意。现在也成家居住在县城。

两个女儿生活的都很好。

老三是男孩,在烟台上大学,春节后也要毕业了。我给他说,没让你姐在外地发展,主要是怕年岁大了,身旁没人,寂寞,空虚。对你,就放手了,想着上哪发展都支持。春节前,考了研,也签约了烟台一家公司。

当时的想法是怕老了身边没人照顾,但这几年看到农村养老机构逐渐建立健全,对养老的后顾之忧也少了,怕不能很了。

养老,还是靠自己早打算。我很早前,就响应政府号召,出钱给妻子交了企业养老保险。我也有养老保险保险。我们夫妻又都买了健康险,年岁大了,钱上不用孩子负担。就是孩子养咱,也没多大经济和心里压力。


黄汝根山东菏泽


看了很多回答,我也想坦诚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农村父母供三个子女上大学毕业并在大城市安家,现父母老了怎么办?其实还是要依靠子女,虽然说不要把农村的父母们想得那么弱不经风的样子,但是老了总得有人照顾。当下许多八零后的家庭有许多就是这种情况,对于他们来说,现实的做法就是最好的答案。

农村的父母养育孩子不容易,特别是还在计划生育这一代以前的70后80后,那时候子女多,在家庭条件还不好的情况下,难能可贵的是许多农村的父母宁愿多劳累一些也要大力供应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我的一个邻居家里三个男孩,而且成绩都不错,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但这对夫妻省吃俭用,供养出了两个大学生,一个中专生,可是母亲累的已经去世了,所以说这样的家庭很不容易,现在看这三个孩子已经在城里都有了工作与家庭,供养自己父亲也都很尽心。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父母们用大爱的辛苦让这个家庭的孩子有了出息,那么必然出息的子女们也要懂得最基本的感恩,题中出现的三个子女嫌弃农村习俗多,连春节都不愿意回到农村陪父母,也不愿意父母到他们城市的家里去如果是真的,那真的是一个最反面的典型,一个不孝的典型,一个置父母与不顾的典型,让人很无语,这可不是正常人能干出的事!

农村父母以坚难之身供养这么多的孩子成家立业,反而落得无人照看的下场,与情与理都让人不能理解,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这样的父母完全可以以赡养的法律要回自己的应得的权利,但在法与情面前,这样的结果会更加的尴尬。

小编的建议是:一是找到相关的亲戚朋友对三个子女的行为进行规劝,把利弊讲明白,劝解他们好好对待自己的父母;二是三个子女主动担当应有的关心照顾义务,找回你们良心;三是如果三位子女没有什么反应,就应该让他们的单位知道这件事,自己的父母不管,这样的人看来需要在动用法律武器之前进行及时敲打。四才是最终要拿起法律这个终级武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定要记住,人都有老的时候,你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以后自己的子女就可能会那样对你,奉劝大家善待你那经常坐在村口,眼叭叭等你回来的年迈的父母,这可是做人最传统的美德,这可是做人最起码的良心!


闻鸡晓读


真是踫巧,我也是三个小孩的父親,早以大学毕业(两硕一本,两儿一女)在上广深定居(因工种不同)(能源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会计师)。我是农民沒有退休金,現在己有七十多了,大儿子给我买一套三室两厅,在珠海金湾定居,儿女们每月每人给我一千块钱作为生活费,目前身体比较健康,每年一到两次体检,没有什么大问题,可能还活得几年。


麻铁930


无独有偶,我跟郭先生的家庭情况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我是两个男孩。老大四川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任职,老二大学毕业在北京交通部工作。各人在所在地成家安家。他们母亲身体不大健康,跟老大一起生活,我不愿意跟他们一起,就胡乱跑,在老大老二家各住一段,长者二十多天,少者一个星期。在老家住一段,也就是一二个月,其它时间东跑西逛,冬天一般住海南。其实觉得很自由快乐。做人得想得开,不要这样不满那样也不如意,那是在害己害人。


阙耀中


我的一对农民父母拼尽全力供我们兄弟姐妹四个读书,如今,我们当然要做到让老父母后顾无忧。

现在父母身体还行,常住老家,种点小菜消磨时光,也不时地去这个那个子女家走走。

平时,我和妹妹因为离家近些,常回家看看,常回家干干。

自父亲六十五岁那年起,我们背着父母开了个会,共商约定如下:

每年四个人每人至少给父母多少钱的养老费。从我开始,按四个季度的顺序及时足额地给到位,绝对不能少给,保证老人的日常生活不差钱。当然,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多给,上不封顶,超出部分不必拼账谁多谁少。(目前个个都多给了。)

父母的医疗费。小病痛需要陪着看医生买药,谁方便谁去,一千以内的费用不计较。大病开销一千以上的共摊均摊,照料事宜共商,没有极特殊的情况不可推诿。

目前,每年过年多是小弟一家人陪伴,老人尚能打理事务。

以后父母仍可以留守但不能打理过年事务时,四个子女轮流回去陪伴过年。保证每年至少有一个子女回老家。也可以接父母去自己家。

当父母不能留守日常生活都需要照料时,轮流接到自己家照料。初步设想是,轮到谁家照顾的那一年,另外三家除支付正常分担的赡养费之外再各给一万以上的费用。毕竟老人年纪大了,说不准什么时候会离开,不让任何一个人感觉谁侥幸了谁吃亏了。

特殊情况协商解决,尽量尊重父母的意愿。

平时给父母打电话我都倡议分了工,保证每天都有联系,不能空缺一天。

相亲相爱一家人,同舟共济朝前走。


天地因我而一色


我大姨典型的农村老妈妈慈祥善良,丈夫早在十年前就去世了,现在75岁的大姨。身体越来越不好,这成为了远在异地他乡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非常惦记的事情。所以说每年过年的时候,让儿女们最操心的就是妈妈去谁家里,过年到不是说儿女们推脱过年的这个事情,而是我大姨这人比较倔强。过年就愿意待在自己家里,而且告诉我儿女们谁有时间就回来,没有时间也无所谓。有一次我大表哥为了让我大姨去她家里过年,提前一个月就把我大姨从吉林骗到了内蒙古。本想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过个年,可是快到过年的时候。腊月28谁也不知道的情况下,我大姨自己买了站票回到了家里。气得我哥哥嫂子连夜开车回到了吉林老家,没有办法陪着妈妈在那里过了一回年。

你们怎么好,你们怎么快活做妈的高兴,但是妈妈就是不喜欢你们的环境,我大姨总是亲人团聚的时候对自己的四个儿女说。后来我这四个表哥表姐也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每人每年都给我大姨拿6000块钱。再加上我大姨有自己的地租出去了,也能回来一点钱,所以说我大姨的生活过的也很滋润。

我能理解在外面上学的孩子成家立业以后,父母永远是自己的思念,你想一下含辛茹苦的农民父母把孩子培养成人作为儿女的,怎能不让父母享福呢?这是天下孝顺儿女的共同心愿。可是故土难离也是老人的最终想法,为了母亲父亲能够幸福,我想作为儿女的。如果劝不动父母跟你到城市里去居住,那么就多拿一些钱让父母有一个养老的收入,这样的话你们也就不用惦记父母的晚年生活了,这样也很好。


伊春美食美客


这种情况真替你感到不值,虽然你辛苦培养了三个大学生孩子,却培养了三条冷血动物。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学历再高又有什么用,用佛的话说,冥冥之中有天意,善恶到头终有报。用现在的话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我也是农村人,两女一子,也都大学毕业,如今在厦门自已做外贸,也在厦门买房,子女都很孝顺,小儿子今年也结婚了。我已经没有任何压力。子女要发货时来不及忙不过来,我就去帮忙,其它时间都空闲,可以说我现在是在享子女的福,比起你的情况会好很多,我看了别人也是三个大学生孩子父母写的文章,如你这种情况还是罕见,希望你的孩子能看到这些文章,学一学別人家孩子,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培养到大学毕业,真的很不容易,不懂得孝散父母,会招全社会唾弃的,树要皮,人要脸,别做一个受千夫所指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