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2019教育硕士(333)考试备考指导

在《亲爱的安德烈》中,作家龙应台的一句话引起了我们很多人的共鸣,“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在迄今为止的学业生涯中,我们收到了来自父母的鼓励与教育,来自学校老师的谆谆教诲,教育可以说是影响了我们的过去和现在,也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当你选择进入教育更高层次——教育硕士来学习的时候,无论最终你是否会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其实你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充满幸福感和充满希望的领域。

那么对于准备踏入教育硕士进行更高层次学习的同学们来说,可能对于什么是教育硕士,它会考查哪些内容,该如何高效率的准备教育硕士考研都存在疑惑,在这份都是干货的备考指导中,都会一一解答大家的疑惑。

一、了解教育硕士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具体到教育学而言,教育硕士属于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学硕士属于学术型硕士。两者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有所不同,教育学硕士侧重理论研究,教育硕士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一般来讲,学制是两年。

通晓教育硕士(333)考研

教育硕士考试科目一般是各院校参照国家统一大纲自主命题。

(一)哪些专业需要考333?

2019教育硕士(333)考试备考指导

以上这些专业333教育综合作为专业课一来考查,专业课二一般是院校自主命题科目,所以教育硕士研究生考试专业课为333教育综合+院校自主命题。

(二)考试概况

1.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2.考试形式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三)历年分数线

2019教育硕士(333)考试备考指导

虽然给同学们整理了近几年的国家分数线,但是这不是我们备考的目标,分数线只能被参考,一定要超越。

二、推荐参考书目

虽然333教育综合有国家统一颁布的考试大纲做指导,但是市面上又有各种版本的参考书,鱼龙混杂,以至于反而让同学们感到无所适从。所以,我们根据多年考研经验,结合333考试大纲及历年真题命题特点,给大家推荐以下参考书目: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是参考书目,同学们还需要涉猎其他的参考书,只有这样才能够跟深地把握教育硕士考试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从而能够在教育硕士考试中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四、教育硕士(333)备考小贴士

对于想要考取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们,如果要考333,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怎么准备呢?

(一)坚定初心

考研的过程当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当你的小伙伴纷纷工作了、当你的小伙伴纷纷出国留学了、当你的小伙伴纷纷出去玩耍了、当你的小伙伴纷纷中途放弃考研了,你是否都可以坚持自己考研的初心?如果一旦决定考研,我们就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二)确定院校

在坚定考研的初心之后,同学们就要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复习。关于院校的选择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未来想在哪里工作和生活?报考专业院校的实力是怎样的?自身的实力(是否跨专业、跨地域,我的自学能力怎么样,我的耐挫力怎么样等等),再此基础上来确定报考院校,千万不要好高骛远,要量力而行。

(三)查看院校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在确定目标院校之后, 需要我们去校官方网站上查看往年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尤其注意专业目录,因为在这个文件里你将了解本院校考查的科目有哪些,有无参考书等问题。同时也尽可能地搜集到报考院校的真题,结合真题来进行学习。

(四)开始备考

在确定报考院校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备考。备考的过程当中,同学们的复习一定要有具体的规划,大到一个星期一个月的学习计划,小到每一天的每个小时的学习计划,都要进行详细的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来复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可以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及时复习,这样才能使自己所学内容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和周围的同学寻求帮助。

最后,用一句话和各位准备或者已经奋战在2019考研路上的小伙伴共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才能最终成为考研大军的胜者。考研的道路上你并不是在孤军奋战,中公考研会陪伴你前进,与你并肩齐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