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营养都在汤里”,坑了多少宝宝?你还敢这样喂宝宝吗?

民间有种说法:“营养都在汤里”,因此很多家长喜欢给宝宝熬鱼汤肉汤喝。认为营养都在汤里,给宝宝光喝汤。有的家长认为汤水的营养丰富,因此只给宝宝喝菜汤、肉汤、鱼汤,甚至用汤来泡饭。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并没有把最好的给宝宝吃。

“营养都在汤里”,坑了多少宝宝?你还敢这样喂宝宝吗?

我们的营养专家做过实验,用鸡、排骨、鱼等常用炖汤原料分别炖煮6小时后,测其营养成分,发现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也就是说,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在“渣”里,,再怎么煮,汤的营养也不如食物本身的营养多。还有的家长把青菜、水果煮一煮,给宝宝喝汤,觉得这样就可以补充维生素。其实,经长时间煮过的青菜、水果已损失了大量的维生素和营养素。

当然汤也不是一无是处的!肉类经过炖煮,一些可溶性的肌浆蛋白、氨基酸、短肽类溶进汤里,部分氨基酸比如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能让汤呈现出特别的鲜味。这种鲜味能刺激食欲,偶尔喝点汤能开开胃。

而且汤里的氨基酸分子小,易吸收,偶尔病后体虚、食欲差的时候喝,比起不能正常进食,它还是能补充到一些营养的。

这是肉汤,素汤更不必说了,素汤基本等于水加菜,喝菜汤跟喝水的性质是差不多的。

好了,知道了汤的真实营养,现在就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给宝宝正确喝汤呢。

一岁以内不建议喝?

一岁以内的宝宝消化功能和咀嚼功能都还没有发育成熟,不能吃过硬的食物。于是有些宝妈就做各种汤类给宝宝当作平时的辅食,每天都给宝宝喝大量的汤。其实一岁以内吃的食物含水量本就很大,比如奶、稀粥、烂面等水量足够了,额外进食汤水,宝宝肚子里装不下那么多东西,自然别的食物吃的就少了。所以,1岁以内的宝宝并不适合常常喝汤,当然偶尔喝一两口没有问题,只是不要加入常规辅食里去。

1岁以后,可以适当喝,有时候吃的食物偏干,配点汤喝,能让食物更好“下咽”。

经常给宝宝喝汤会有什么危害?

“营养都在汤里”,坑了多少宝宝?你还敢这样喂宝宝吗?

一、越喝汤宝宝越瘦

汤中不仅没有太多的营养,还特别的…占!肚!子!本来宝宝能吃一碗饭,加上汤估计吃半碗饭都够呛。汤喝多了就会影响宝宝摄入其他有营养的食物,长此以往宝宝只会越来越瘦,严重时还会出现营养不良或贫血的问题。

二、咀嚼能力减弱

4~6个月:添加泥状食物;

8~9个月:添加颗粒状半固体食物;

10~12月:添加细、软、烂的食物;

1~2岁后:逐步进食固体食物。

不提倡家长经常喂宝宝喝汤,就是担心宝宝会错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咀嚼锻炼。毕竟咀嚼运动可以促进牙、颔、面的正常发育,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增强代谢。而且宝宝通过反复咀嚼食物,还可以刺激味觉,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发音。若咀嚼不充分这些功能就会减弱,严重时还会影响宝宝今后牙齿排列和脸型。

为啥不建议宝宝经常喝菜汤或果汁?

“营养都在汤里”,坑了多少宝宝?你还敢这样喂宝宝吗?

有家长曾问:“宝宝可以经常喝煮的菜水或水果汁吗?”

其实,并不推荐家长经常给孩子喝菜水和果汁。原因有三:

❶ 经过水煮的菜水中除了色素,几乎没有营养。因水煮过程中破坏了蔬菜中的维生素;

❷ 果汁味道虽好,但会使孩子厌恶甚至拒绝白开水。当宝宝出牙后,因只钟爱果汁,则会增加口腔清理的难度,对牙齿健康生长不利;

❸ 果汁和菜水的介入,会使孩子不喜欢吃味道清淡的米粉和奶粉,影响生长发育的营养供给。

当然,也不排除蔬菜和水果的好处,家长可以给宝宝做菜泥或做水果泥给宝宝补充维生素。

给宝宝喝汤要避免的3种情况

“营养都在汤里”,坑了多少宝宝?你还敢这样喂宝宝吗?

一、不要长期给宝宝吃汤泡饭

汤泡饭实际是一种不健康的吃法,因为它会使宝宝省略掉将食物咀嚼、软化、分解的过程,这种“囫囵吞枣”的饮食习惯,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宝宝的消化系统功能。

二、一定要注意汤的温度

给宝宝喝汤一定要注意汤的温度,因为宝宝口腔和食道粘膜非常娇嫩,一旦被烫伤便容易出现黏膜损伤,这时如果有致病菌侵入,那宝宝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所以,给宝宝喝汤前一定要放置适合的温度后,再让宝宝饮用。

三、勿给宝宝喝补汤

 宝宝是需要各种营养来保证良好的生长发育,但也没必要给宝宝食用人参、枸杞、冬虫夏草等补品,更不要熬成汤给宝宝喝,因为婴幼儿的体质不适合吃这类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