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荆州对关羽是个过客,而荆州却有一位天下宰相张居正

荆州对关羽是个过客,而荆州却有一位天下宰相张居正

荆州对关羽是个过客,而荆州却有一位天下宰相张居正

走进荆州古城,一定去访张居正。张居正的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但,对于他的故居何地?许多人并不熟悉。我有幸代表乐途旅游网,应鄂旅投之邀,随千万粉丝走进了湖北,走进了荆州,走近了张居正——他的故居,就坐落在湖北荆州东门。

荆州对关羽是个过客,而荆州却有一位天下宰相张居正

张居正故居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古城东大门内。荆州古城一条以张居正命名的街巷由来已久,顾名思义张居正故居就在这条街道上。由于历史原因,其故居毁于战乱。为了给后人提供缅怀、纪念张居正的场所,荆州市决定重建张居正故居。因“江陵碑苑”地理位置处于张居正故居附近,因此利用其闲置资源重建故居,并以其原有建筑景观布局。

荆州对关羽是个过客,而荆州却有一位天下宰相张居正

最早知道的张居正,是从电视剧中了解的。深入的去了解他,只有走近他,走近他的世界——新落成的张居正故居包括仿明清四重院落、西花园、照壁、张文忠公祠、文昌阁、神龟池、捧日楼、纯忠堂、南门广场等景观。还包括大学士府、九鸟苑、陈列馆、文化艺术碑廊、首辅论证群雕等。鉴于其生前功绩卓著,墓筑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石碑高一丈四尺,镌刻有“明相太师太傅张文忠公之墓”,有石雕、香炉、蜡台,以供奉 祭祀他的在天之灵。

荆州对关羽是个过客,而荆州却有一位天下宰相张居正

他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荆州对关羽是个过客,而荆州却有一位天下宰相张居正

正当张居正大力整顿吏治,实行政治革新的时候,御史刘台在神面前告了他一状,说他“专擅威福、罔上行私,横黩无厌”。张居正知道了,对神宗说;“臣之所处者,危地也;言者以为擅作威福,而臣之所行,正威福也。将巽顺以悦下耶?则负国;竭公以事上耶?则无以逃专擅之讥。”对那些攻击他的人以迎头痛击。

荆州对关羽是个过客,而荆州却有一位天下宰相张居正

万历五年,他的父亲去世。按照封建礼教,他应该回家“守制”。但他考虑到国事纷繁、主上年幼,仍然“吉服视事”,没有回家守制。这又引起了一些人的攻击,说他“忘亲贪位”。吏部尚书张翰甚至捶胸长叹道:“三纲沦矣!”但在他的坚决抵制和皇帝的支持下,这些攻击他的人,都一个个受到了撤职的处分。

荆州对关羽是个过客,而荆州却有一位天下宰相张居正

在数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张居正一向注意观察和思考社会现实中的诸多难题,悉心探究历代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张居正提出的改革主张主要有“省议论”(禁绝空言,讲究实际)、“振纲纪”(整肃风纪,严明法律)、“重诏令”(令行禁止,提高效率)、“核名实”(严明考课,选拔人才)、“固邦本”(轻徭薄赋,安抚民众)和“饬武备”(训练军队,严守边防)等。虽然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主张还未能付诸实施,但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出张居正改革的最初蓝本,可以说,这是张居正全面改革的前奏。

荆州对关羽是个过客,而荆州却有一位天下宰相张居正

纵观张居正一生,矢志不渝地推动有利于社稷和国家的改革,以霹雳手段彰显除旧布新的大无畏气魄,在短短10年间将万历王朝从破产边缘拉回中兴景象。张居正改革成功,得益于他善于营造有利于自己施展抱负的政治生态环境。

荆州对关羽是个过客,而荆州却有一位天下宰相张居正

或许,对荆州而言,关羽只是它的一个外乡过客,而真正令荆州骄傲的,恐怕还要数它自己孕育的著名政治家张居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