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前苏联军队在阿富汗的伤亡到底怎样?

川军团机枪手迷龙


阿富汗号称是帝国的坟墓,印度的燕云十六州,是中亚通往印度的门户。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山,就是印度大山的意思,有几十座高于6000米的山峰。

1979年圣诞节,勃列日涅夫派十万苏联红军入侵阿富汗,只用四天时间就摆平了阿富汗正规军。但陷入了十年的游击战,导致苏联红军损失惨重。

当时的苏联红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之一,总兵力在400万人以上。

苏联阿富汗战争中,苏联阵亡14453人,53753人受伤,417人失踪或被俘,415932人患病。 苏军在阿富汗损失飞机118架,直升机333架,坦克147辆,433门火炮和迫击。

由于阿富汗的高原地形和苏联槽糕的后勤与指挥,导致患病人数极其巨大,有41万人次患重病,连一位中将戈莫洛夫都得了肝炎。

导致重病的原因:

1,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巨大。使大部分来自寒温带平原的苏军不适应。

2,阿富汗高原缺水,导致苏军没有良好的饮用水供应,导致大量的肝炎和伤寒。

3,大量食物由苏联国内的国营工厂或农场供应,质量低劣。

4,高原地形,给养和药品困难。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曾经的美国和前苏联是世界上的两大超级大国,军事实力更是数一数二的,然而两者都遭遇了滑铁卢,先是苏亮在六七年代深陷越战的战争泥潭,接着就是前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他们真可谓难兄难弟呀!对于越战,我们还多少知道一些,但对于阿富汗战争,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比较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离我们并不遥远的阿富汗战争。

这个小兄弟不停老大哥话,后果很严重哟!70年代,苏联推行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地区的战略企图,从1973年起对阿富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渗透。但当阿富汗新的政府领导人阿明上台后,不再听老大哥的话了,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一下可惹恼了前苏联,前苏联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进行战争准备。

1979年,苏军凭借优势兵力和现代化武器,以突袭的方式大局入侵阿富汗。苏军兵分两路,一路上势如破竹,一周内,苏军基本完成对阿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领,并控制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朗的边境要地。苏军完成对阿富汗的占领后,先后实施了全面打击和重点清剿,但事与愿违,阿富汗反政府武装是越来越强大,这就尴尬了。

强大的苏军,陷入了阿富汗战争的泥潭。1981年,数个阿富汗反政府武装联合成立了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并开始接受美国、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国的军事援助,在全国点燃新一轮战争硝烟。阿富汗反政府武装由于外援以及地理优势,在战场上频频失利,苏军损失惨重,苏军就此陷入了阿富汗战争的泥潭。

战场的势力以及政治上的压力,迫使前苏联改变主意,急于脱身。旷日持久、边打边谈的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承受巨大压力。战场上的屡屡失利,阿富汗游击队的不断壮大,迫使苏联改变侵阿政策。在此情况下,苏联被迫接受1988年4月14日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并于同年5月15日~1989年2月15日分两个阶段撤出全部军队11.5万人。至此,苏联侵阿战争结束。

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前苏联先后有150多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苏军死亡12210人,伤35478人,失踪311人。阿富汗战争成了前苏联日夜不停的“流血的伤口”。总之,战争没有真正的胜利者,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密探零零发


苏联在阿富汗,“怎一个惨字了得”呢。苏联入侵阿富汗第一年,苏联士兵战死70人,损失一辆坦克、3架飞机与3架直升机;

苏联入侵阿富汗第二年,苏联战死1428人,损失18辆坦克与39架直升机;

此后多年苏联一直损失严重,而直到1984年,苏联在阿富汗损失最惨重,战死2365人,损失7辆坦克与49架直升机。

1979年到1989年,苏联一共损失480258人,其中13833人死亡,将近47万人受伤。


另外,苏联的克格勃等其他单位,阵亡9511人,因重伤死亡2386人,事故意外死亡1739人,病死817人,阵亡者还包括4位苏联的将军。

西方一直称“阿富汗战争”是“苏联的越南战争”,然而美国在越南的死伤损失,是苏联在阿富汗战场的四倍。

阿富汗几乎都是地形崎岖的内陆高原山地,自然环境恶劣,而且阿富汗人民风剽悍战斗力强悍,当年的英国、沙俄等纷纷在此折戟沉沙,阿富汗也被称作“帝国主义的坟场”。

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一场非正义战争,不仅仅没有让苏联达成妄图的霸权,反而损失惨重。苏联元气大伤,而且因为入侵阿富汗,苏联被世界各国所孤立,苏联也被迫改变了原本的战略计划,对全球格局影响深远。


澹奕


苏联入侵阿富汗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作战伤亡3.7万人,非战斗伤亡达到38万人,所以说阿富汗是苏联的噩梦,也是其加快解体的一个重要的原因。1979年12月25日,苏联集结10多万军队兵分6路入侵阿富汗,这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圣诞节战争”。


以我们正常的观点来看,当年的苏联有和美国等叫板抗衡的军事实力,但为何会损兵折将如此严重呢?尤其是和阿富汗这种军事力量非常弱小的国家作战,这不仿就得从入侵的开始说起。

阿富汗一直都是苏联在西亚地区的伙伴加哥们,但是美国也同样看重了这一地区,的确阿富汗紧挨伊朗、印度、巴基斯坦,这个位置对于苏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苏联为了确保自己中部的安全,同时在确保占领后能够向南扩张,染指印度洋,并获得印度洋的出海口,以进一步控制印度洋,这是苏联出兵阿富汗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苏联再以阿富汗为踏板,染指波斯湾,要知道那里可是世界石油的最大产区,控制这一地区就可以胁迫美国等西方各国,借以实现其战略利益。

但是美、英等多个国家早已看穿了苏联的这一计划和战略意图,于是大批的物资被明里暗里运到了阿富汗,大量的资金和武器装备的涌入,使原本只有2万余人的阿富汗游击队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张到30余万,而这是苏联在阿富汗常驻军队的近2倍。

于是各种小规模的游击战和偷袭战令苏联军队防不胜防,本来就运送困难的物资更是时常遭到袭击,10年的入侵时间,苏联军队直接战斗死伤3.7万人,而由于各种疾病造成的人员非战斗减员却到达38万,其中部分人员在治疗后死亡。

除了人员及装备的大量损失外,100多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投入,更为原本就内外矛盾重重的苏联雪上加霜,终于被迫无奈的在1989年撤军,最终迎来了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解体。


冰雹蓝天


从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到1989苏军全部撤离,这前后十年的时间里,苏军真正阵亡的只有1.5万人。所谓的苏军伤亡几十万人是包括了46万人的卫生损失,也就是生病造成的损失,而这些损失几乎没有死亡的,最多也就是受伤致残而已。

苏军在阿富汗的驻军最多达到12万人,以陆军第40集团军为主,下辖5个摩步师和1个空降师;还有一部分的边防部队;航空兵部队是空军第40集团军。

关于武器装备的损失如下:坦克147辆,装甲运输车、步兵战车1314辆,火炮和迫击炮433门,飞机118架,直升机333架,工程车辆510辆,军车1369辆。平均下来苏军在阿富汗每年的损失是坦克15辆,装甲车131辆,火炮43门,飞机和直升机45架,其实这对于一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一年的作战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严重的损失。

而关于1.5万人的永久损失中,直接战斗死亡99 00人,战斗受伤医治无效死亡2475人,失踪和被俘287人,事故死亡1795人,死于疾病833人。这同苏军总共前后投入62 万人的庞大兵力相比,苏军的损失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惨重。



如果不是苏军主动选择撤退,那些靠西方国家援助的阿富汗游击队根本不可能赶走苏军,而苏军撤离阿富汗更多的处于政治考虑,而不是所谓的损失惨重而被迫撤退!


战略论


回答有些长了,只想看数字的话阅读完第一段即可。

帝国坟场——阿富汗;

1979年打到1989年,前苏联入侵阿富汗,这场战争前前后后整整打了10年,1989年2月15日,苏联的最后一支部队终于从阿富汗撤出。

(别了 阿富汗)

在十年的阿富汗战争中,苏军参战军人先后达到62万人,文职人员也有2.1万名;

其中有13,833名苏军官兵死亡、53,753人受伤(其中很大一部分落得终生残疾)、生病者达415,932人,585名克格勃特工、28名苏联内务部工作人员、180名军事顾问、专家和翻译死亡。

根据1989年2月15日的统计,苏军有316人失踪,18人逃到其他国家,6人回国。

甚至在上面这份长长的死亡名单中,还包括四位将军的名字。

除了人员伤亡,苏联还损失了大量的装备武器,

其中包括118 架战机、333 架直升机、147 辆坦克、1,314 辆装甲运兵车、433门大炮和牵引车、1,138台无线电或指挥车、510辆工程车辆、11,369 辆卡车和油罐车 。

但这些并不是苏联在整个阿富汗战争中损失的全部;

在1989年12月,苏联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认为苏军侵阿违宪,“理应受到政治和道义谴责”,而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葛罗米科、乌斯季诺夫等人难辞其咎。

曾在阿富汗作战的“苏联英雄”们失去其头顶的光环,紧随而来的苏联解体、社会转型,让阿富汗战争的老兵(被称为“阿富汗人”)陷入生活底层,被称为“刽子手”、“罪犯”,遭到社会歧视,多数“阿富汗人”都自我异化。

调查表明,1/3以上的老兵都有严重的“阿富汗综合症”,需要心理帮助,其具体表现是:易怒、凶狠、罪感、失眠、有自杀或杀人倾向,等等。

媒体曾报道,1995年2月,已娶妻生子多年的“阿富汗人”弗·谢甫琴科与警察同事们一起打猎,突然对其同事开枪扫射。事后他叙述:他恍惚间感觉自己又身处阿富汗,其狙击手的本能突然复苏,周围全是敌人。

阿富汗战争以另一种方式在俄罗斯社会延续。

(活跃在战场上的“阿富汗人”)

战争结束后,苏联社会陷入动荡,大量“阿富汗人”充当雇佣军,参与到各地的武装冲突中,甚至有不少人加入犯罪组织。

不光如此,苏联的入侵行为给阿富汗带来了更是毁灭性的灾难,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也成为了灾难的受害者;

在整个战争期间,阿富汗死亡人数高达130万(大部分为平民),并产生了近600万难民,而在1984年,喀布尔政权已经将强制正兵线降低到了14岁。

战争的恶果还不止于此。1989年苏军撤离后,阿富汗迅速陷入残酷的内战。在短期内,阿富汗“崛起”为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产国(占全世界毒品生产总量的90%),使俄罗斯深受其害。

(阿富汗的罂粟田)

俄罗斯每年因阿富汗毒品而死去的人数,是苏军在阿富汗战争期间死亡人数的两倍。与吸毒、贩毒相联系的,还有卖淫、艾滋病、有组织犯罪等。俄罗斯社会因阿富汗战争而遭到了严酷报复。

这场战争所带来的严重并未因苏联的撤军甚至解体而终结,即便是近30年后的今天,这次战争还在深深的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化;

在战争期间,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圣战者”成为了反抗军的主力。

而基于冷战思维,美国大力扶持这些“圣战者”来与苏联对抗,而本拉登以及他的基地组织在那个时候开始崛起、壮大的。

在战争结束后,这些“圣战者”也开始向中东甚至南亚渗透,成为这些地区恐怖主义的主要势力。在阿富汗国内,与基地组织几乎同宗同源的阿富汗塔利班在连年的内战中脱颖而出,并占领整个阿富汗建立塔利班政权。

随着苏联解体,这些“圣战者”将仇恨的目光转向美国,随后美国发生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受到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的美国则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宣战,开始了漫长的反恐战争,并深陷阿富汗至今仍未脱身。

(911恐怖袭击)

而另一边,在中东地区肆虐一时的ISIS也和基地组织甚至塔利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说,当今伊斯兰世界的“原教旨主义恐怖活动”其源头都是那场“阿富汗战争”。


入侵其他主权国家,会让一个国家付出何种沉重的代价。

苏联用生命和鲜血付的这笔学费,至今还有人不愿从中吸取教训。

帝国坟场送走了英国人、苏联人又迎来了美国人。。。。。。。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有些跑题,其实想借这个回答说出对这场战争以及影响的个人看法,搞得冗长,望见谅。

喜欢的小伙伴请猛击关注并轻轻点赞,欢迎您在评论区说出你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听闻知事


苏联在占领阿富汗的十年中,累计投入兵力150万,阵亡12210人,受伤35478人。这是苏联官方给出的统计数据,但是据说非战斗减员数量超过了41万,损失了118架飞机,333架直升机,147辆坦克,1314辆装甲车,11369辆卡车,累计投入军费达460亿卢布。


1979年12月12日,苏联就通过了推翻阿富汗阿明政府的决议。克格勃曾试图下毒刺杀阿明失败,而阿富汗坦克的燃料在苏联的建议下已经卸下,以过冬维护和更新换代。阿富汗还在感激苏联人的慷慨,阿富汗高层在享用了克格勃提供食物后全体住院,阿富汗军队和政府陷入瘫痪。之后兵力高达10万人的第40集团军开始大举进攻阿富汗。

1979年圣诞礼物这一天,苏军分六路进攻阿富汗。仅用3个小时苏军就控制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12万阿富汗军队投降。3天后苏联宣布控制了阿富汗全境。并且扶持一个傀儡政权,但是依托阿富汗复杂地形而组织起来的地方武装与苏军的对抗才刚刚开始。

苏联和美国都曾打过阿富汗,但是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阿富汗还被称为了帝国的坟场。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

并不是阿富汗民族性太强,阿富汗这块土地已经被不同的民族征服了数千年了,阿富汗并没有多大的抵抗。月氏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都曾直接或者间接的统治国阿富汗。在中亚屡败屡战的巴布尔带着200人就轻易的征服了阿富汗。

苏联失败之处就在于他太看重阿富汗政府了,实际上阿富汗政府也就是一个大部落而已,根本没有能力控制阿富汗。阿富汗还处于部落联盟的国家,和现代社会结构完全不同。连封建时代的制度都不如。



对于一盘散沙的国家来说根本没有办法统治,沙俄在征服土库曼的时候,土库曼比阿富汗更加分散。所有的土库曼人都以抢劫为生,他们把抢劫叫做阿拉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们不但抢外族,更多的是抢自己人。没有一个能服众的土匪头子,就以为者没有可能建立一个傀儡政权。沙俄唯一能做就是对每一个部落进行征服,但是后来发现没用,部落首领两天就被换了。沙俄后来用了最极端的手段种族清洗,甚至不放过每一个妇女和孩子,最后统治起来倒是得心应手了,苏联解体时土库曼反而是最拥护苏联的的。

但是到了20世纪,苏联不可能再对阿富汗实施这种极端手段了。扶持傀儡政权是唯一的方式,但是连一个国家体制都没有的阿富汗,政府也就是一个形式而已,他们连自己打出来的政府都不服气,何况你一个外来人扶持的政府。就这样在复杂的地形,还有西方国家的援助下,苏联损失惨重,铩羽而归。


渔耕樵读


蘇聯-阿富汗戰爭是指1979年12月末蘇聯入侵阿富汗,導致長達共九年零三個月的戰爭。蘇聯原預計在3個月內結束,這次入侵被認為是其對外政策的重大失敗。

1973年阿富汗共和國成立後,蘇聯大力支持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等激進政黨,力圖使阿富汗在經濟上更加依賴蘇聯,令其反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密切關係的巴基斯坦。因此,雖然歷屆阿富汗政府雖然都曾嘗試改革,但均以失敗告終。1978年四月革命中,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殺了其第一任領導人,組織新政府並由黨總書記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國家元首(革命委員會主席)。新政府的無神論立場及其推行的變革引起民間反對者組織的武裝反抗。塔拉基在1979年9月被其副手部長會議主席(總理)哈菲佐拉·阿明在政變中所取代,哈菲佐拉強調國家自主性、外交獨立等,顯然並不是勃列日涅夫政府所中意的人選。在蘇方警告不效後,同年12月27日阿明與家眷等遭蘇軍特種部隊殺害,蘇聯支持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爾邁勒上臺出並出任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總書記。人民民主黨政府的內部鬥爭導致權威大減,反政府武裝日益壯大。卡爾邁勒隨即要求並接受蘇聯增加援助鎮壓反政府武裝,準備已久的蘇聯軍隊大舉入侵阿富汗。

到1980年代中期,對阿富汗抵抗運動提供援助的國家有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美國、中國和其他國家。美國認為阿富汗的衝突是冷戰時期中對抗蘇聯的重要鬥爭之一。中央情報局在1979年執行旋風行動,透過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作為中介,向聖戰者提供武器彈藥及資金,其中包括了著名的FIM-92「刺針」飛彈。該飛彈造成蘇聯空軍的作戰飛機大量損失。 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從1979年到1992年訓練了10萬名聖戰者游擊隊。在一些穆斯林國家中,一些組織開始號召志願者到阿富汗參與打擊蘇聯部隊的作戰。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年輕沙烏地阿拉伯男子奧薩瑪·賓·拉登的組織最後演變成恐怖組織蓋達組織。中國派出軍隊顧問到阿協助訓練聖戰者同時也在本國內開設訓練營。大批的中國產武器被轉交給聖戰組織。聖戰組織領導人高度重視破壞行動,常見的類型包括破壞電線、油管、廣播電台、政府辦公大樓、機場、酒店、戲院等等。從1985年至1987年,平均一年這類破壞行動發生超過600件。

在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地區,聖戰者每天發射800枚火箭彈。1985年4月到1987年1月,聖戰者發動了超過2萬3000起針對政府機關的攻擊事件。聖戰者的陣地多是在鄉村內,這些鄉村則會遭到蘇聯部隊的殘酷報復。聖戰者擅長使用地雷,這些地雷大多被埋在橋上和路旁來攻擊車隊。在1982年3月一枚炸彈在教育部爆炸,同時波及到周圍數座建築物。1985年9月4日聖戰者游擊隊攻擊在坎大哈機場起飛的巴赫塔航空公司客機,造成52人死亡。1985年5月由7個主要的反叛組織成立了七黨聖戰者聯盟以協調他們的軍事行動。該集團活躍於喀布爾周圍發動火箭襲擊,並進行軍事行動、打擊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政府。

10多萬裝備精良的蘇軍也未能擊敗阿富汗聖戰者,一些人稱阿富汗為「蘇聯的越南」。阿富汗政府軍士兵大批叛逃,喀布爾政權不得不於1984年強迫14歲的少年應徵(而蘇軍的中亞士兵也大批脫隊,被逼徵用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

另一方面,由於古老部落之間的敵對情緒和語言障礙,阿富汗各游擊隊難以形成擊敗蘇軍和阿富汗政府軍的統一戰略。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1988年5月蘇軍開始從阿富汗撤軍,1989年2月蘇聯軍隊完全撤出阿富汗。聖戰者們普遍相信是自己導致了蘇聯垮台,賓拉登曾聲明說「蘇聯的解體……歸因於真主阿拉的意志和阿富汗的聖戰者」。

除了死亡1萬4千人和傷殘5萬3千人外,蘇聯還損失裝備:

  • 118架戰機
  • 333架直昇機
  • 147輛坦克
  • 1,314輛裝甲運兵車
  • 433門大炮和牽引車
  • 1,138台無線電或指揮車
  • 510輛工程車輛
  • 11,369輛卡車和油罐車


FriedrichWang


1979年12月25日喀布尔时间16时30分(莫斯科时间15时),苏军向第40集团军下达命令后,第40集团军及所属第5、第108摩步师,第103近卫空降师,第56独立空降旅,第191、第860独立摩步团,计5.2万人,分两条陆路和一条空中走廊入侵阿富汗。战争期间又增派第201摩步师,第66、第70摩步旅,第15、第22特种兵旅,第345独立伞兵团,第191及另一番号不详的独立摩步团,以及6个独立营。全军拥有6000辆坦克、装甲车。并有配属集团军的4个航空团,3个直升机团。兵力增至顶点时为10.88万人,其中7.3万人为作战部队。阿富汗战争期间,苏军每年计有50亿卢布军费开支。有52.55万人曾在阿富汗服役,截至1989年2月,有64129人死伤或失踪,也就是说苏军在阿富汗服役人数中,每8人就有1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