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宝宝体重一定要按照月龄标准达标吗?

新手妈妈成长记


一般而言,月龄达标表只是一个参照物,有一个误差范围,如下表:

宝宝在这个范围内的话,就是达标了,当然有的宝宝可能略高或者略低于表格的数值。



如上图三岁以内的男孩,一般偏离正常范围的也在+2SD和-2SD的范围内,到±3SD的很少,如果到这个范围了建议还是去咨询医生或者营养师。

附上女孩的范围指标供参考:



我是双宝妈育儿经,教育硕士,两孩妈妈,欢迎点右上角关注我,定期分享育儿心得。

双宝妈育儿经


宝宝体重一定要按照月龄标准达标吗?

答案是不一定,每个宝宝的情况不一样,标准只是大部分儿童的平均标准,很难做到整齐划一。

体重存在个体差异

1、早产儿

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是早产儿,他的体重就会滞后一些,但是到1岁左右基本就追赶上来了。我朋友的女儿就是早产儿,出生时4斤多,现在12岁都快1米7了,比同龄的小朋友都高很多。

2、巨大儿

有的孩子出生时是巨大儿,他的体重开始比同龄人要大一些,但是后期等活动范围大了,他的体重自然会降下来。我同事的孩子就是这样,他出生时10斤重,到2岁多看着就不是那么胖了,现在10岁了,打乒乓球、练跆拳道都是一把好手,练成了一个大高个。

3、我家二宝的体重也没有按照月龄达到相应的标准,忽高忽低的。

二宝在月子里才长了350g,到3个月又追上了标准,达到了15斤。到5个月的时候达到22斤,因为腹泻了2周多,到6个月又成了20斤,到7个月23斤。后期体重基本在23斤附近摇摆,到现在快1岁2个月还是23斤。

虽然宝宝的体重不达标,但是身高增长趋势一直良好,各项动作发育也完全正常。3个多月会翻身、7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1岁10几天会走,大动作能力完全没问题。精细动作、语言能力也按照每个月龄的标准稳步发展。

所以体重不完全符合标准非常正常,只要身高持续增长,按照生长规律缓慢上升就是正常的。

体重标准会根据情况更新

2009年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参考标准是根据2005年第4次九市儿童的体格发育调查得来的数据,具有参考意义,并不是强制执行的标准,有误差很正常。


2017年的标准是根据2016你那9市儿童发育调查数据研究制定的,和2009年的标准就有一些差异。


这是因为随着对营养的重视,重新采集的样本发生了变化,这个标准数据也会发生变化。

如何判断宝宝发育是否正常

1、平时养成给宝宝绘制身高、体重生长曲线图的习惯,只要身高的生长曲线缓慢上升就可以。

2、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各项机能发展不落后,就说明是正常的。

新晋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青云计划获奖者,获多平台原创邀约。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凝妈悟语


《儿童生长发育参考标准》只是参考,可以有1~2个标准差。

1,每个宝宝生长发育进度是不一样的,南方和北方的孩子,农村和城市的孩子,早产儿和足月儿,这些都会体现宝宝生长发育的差异性。

2,《儿童生长发育参考标准》,只是一个调查和统计学样本,2017年和2009年釆集的数据都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年随着大众营养意识的加强,宝宝身高和体重增长都让数据整体提高了一些。




3,只要你的宝宝能吃,能睡,大动作发展正常,宝宝健健康康很少生病,这就表示宝宝发育很好,妈妈就不需要过于纠结参考图表的问题了。

4,早产儿在宝宝2岁以内,都是要按照纠正月龄来计算的。比如说宝宝早产2个月,你就不能与人家正常足月儿来比较,这样没有参考价值。

5,宝宝的体重和身高,都与父母的遗传基因有很大关系。父母体型偏胖,宝宝偏胖的概率是60%,而宝宝的身高遗传自父母的概率为70%左右。

如何判断宝宝体重增长正常呢?

1,利用宝宝体重增长标准公式来计算:

💟6个月以内的宝宝:出生体重+月龄×0.6,比如说宝宝5个月,出生体重3.5公斤,那么宝宝正常的体重标准应该是3.5+6×0.6=7.1公斤。

💟7~23个月的宝宝:出生体重+月龄×0.5,比如说宝宝20个月,出生体重3.5公斤,那么宝宝正常体重标准应该是3.5+20×0.5=13.5公斤。

💟2~7岁的宝宝:年龄×2+8。比如说宝宝已经4岁了,那么正常体重应该是16公斤。



2,宝宝生长发育的时间规律:1岁之内宝宝生长发育最快,然后随着宝宝年龄增长,生长发育将会越来越慢。这是因为宝宝1岁之前,生长激素不分白天黑夜地分泌。

一般来说,宝宝1岁时的体重是出生体重的3倍左右;到宝宝2岁时,体重是出生时的4倍。宝宝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体重2公斤,然后一直维持到宝宝青春期二次发育。

3,宝宝体重增长正常与否,还与宝宝的睡眠时间是否充足,营养摄入是否均衡,宝宝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

①,宝宝睡眠充足:尤其是1岁之后的宝宝,必须保证在晚上9点之前上床睡觉。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集中在晚上9点~11点,以及凌晨1点~凌晨5点这个时间段。

②,宝宝6个月以后除了添加辅食,还要坚持母乳喂养或喝奶粉,因为母乳和牛奶的营养成分非常均衡,通常宝宝体重增长就比较稳健。

③,宝宝体重增长还与宝宝发烧,感冒、拉肚子等生病因素有关。妈妈照顾的好,宝宝生病少,体重增长就更加稳健。


爸爸不讲理


宝宝体重一定要按照月龄标准达标吗?

并不是,月龄标准只是用来参照的,实际上还有一些宝宝体重是在标准之外的,但是体检各方面非常标准。

尤其是6个月内的宝宝,叮麻一朋友,宝宝6个月以内体重很重,胖嘟嘟的,胳膊像莲藕一样一节一节的,但是宝宝纯母乳喂养,吃的不是特别多,妈妈饮食也很注意,妈妈自己也很好奇为什么宝宝为这么胖,怀疑饮食含有激素导致的,去医院检查,宝宝除了胖点没别的问题;现在孩子已经2周岁了,高高瘦瘦的特别漂亮,据说从1周岁以后婴儿肥就自己消失了。

还有个朋友,夫妻俩都很高很壮,宝宝1周岁的时候已经比同龄人胖了10多斤,高了5cm(同龄人是我儿子);现在宝宝3周岁了,仍然比我们高了5-6cm,胖了近10斤,体检各方面正常。

所以说,每个宝宝不同时期的发育是不同的,网上各种身高体重参照表,用来参照看看就好,不要有太大负担。

下述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可以看一下,只要在±2SD都属于正常,如果±3SD的话,建议查找一下原因,是不是喂养不当导致的?还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如果超过±3SD的话,建议就医检查,看看是否有异常。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儿,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我会继续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孕育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๑>؂

叮麻育儿


不一定。宝宝身高体重标准只是在大数据统计出来的一个参考,只要不是偏差很大,宝宝健康无恙,无需强求按月达标。

标准本身也会更新变化

标准是根据数据统计的时间范围、地域区别、人群采样等因素去做一个平均参考值,所以可以看到同年龄段的标准在不同年份也会更新变化,只要是采样统计而来的数据,误差是必然的。

附表:7岁以下男童体重标准值(kg)

附表:7岁以下女童体重标准值(kg)

个体差异必然有别

基因不同,父母有些胖有些瘦,有些高有些低;宝宝饮食、营养状况不同,早产儿、母奶喂养周期等等,都会影响宝宝在不同阶段的身高体重,出现偶尔偏离标准值的情况再正常不过了,我们不是机器人,按月达标的成长标准,怕是按程序编写的机器宝宝能做到吧。

正确测量方法

1、宝宝体重测量方法

1)小被单将孩子兜住,称重,减去小被单及包括尿布在内的一切衣物重量,即为婴儿体重。

2)家长抱着婴儿站在磅秤上称体重,减去大人的体重,即为婴儿体重。

体重测量公式:

6个月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6-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公斤)

注意事项:所测得的数据应减去婴儿所穿的衣物及尿布的重量。每次测试时先让宝贝空腹,并且排去大小便,否则容易与宝贝的净重体重出现误差。

2、宝宝身高测量方法

给宝宝脱去衣服并去掉尿布,如果是新生宝宝应在熟睡时进行。让宝宝脸朝正上方。一人用手固定好宝宝的膝关节、髋关节和头部;一个人把一本书轻轻抵住宝宝的头,将另一本书抵在宝宝的脚掌后,最后把两本书都立稳后,将宝宝轻轻移开。这时两本书的距离就是宝宝的身高了。两三周测量一次即可。

宝宝身高增长规律:

新生宝宝——平均身长约50cm

1-6个月内——每月平均增长2.5cm

7-12个月内每个月平均长1.5cm

2-7岁身长=年龄×5+75(cm)

平时家长应及时关注宝宝的生长情况。标准值仅做参考,偶尔偏差时不必过多担心;如果出现较多偏差,应注意孩子是否挑食,营养不均衡,或者缺乏相关微量元素,如严重偏差,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乐宝游戏


题主的这个问题有深度,这个需要涉及到这个表格的来源

一:我们先来看看每个月龄的身高体重标准值是怎么做出来的,


一般是卫生部根据一定的人群基数展开调查研究得出。人群基数的范本本身就可能有误差,主要在三个方面

1:范本基数,如果只调查了1万个孩子,那得出的结果就会有误差。全国几亿个孩子都来参照他这个标准,结果就不太一样。

2:如果调查的这一万个都是城市的孩子,偏高的,那参考这个表格的其他孩子肯定都变矮。因为城市孩子营养相对更好。


3:地区的差异性:南北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不同,参照标准如果是全国统一的那就有很大差异。

所以这个参考值只是大概的一个范围,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要在那个月龄达到那个标准的

二:每个孩子生长速度不同,有的孩子可能前三个月飞速增长,后三个月又只长一点。那妈妈要是根据这个标准参考,估计要焦虑了。

三:那怎样才能知道自家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呢?

1:要建立自己孩子的生长发育对照表,即生长曲线图。

以下两个表格是,首都儿科研究所制作出的生长曲线图。


使用说明:

1:曲线图横坐标为月龄,范围为0-36月,最小刻度为1个月;

2:纵坐标为体重(kg)、身长(cm,躺着测量),其中纵坐标下半部分为体重刻度值(最小刻度为0.2kg),上半部分为身长刻度值(最小刻度为0.5cm)。

3: 具体使用方法:(妈妈每个月都要测量记录宝宝的身高体重)

①选择小儿性别对应的曲线图。

②根据小儿月龄在横坐标上找到相应点向上画出垂直延长线,

③然后再根据纵坐标找到小儿相应体重或身长数值,并向右(或向左)画出水平延长线,水平延长线与垂直延长线的交叉点用“●”或是“×”表示出来,即为小儿体重或身长在生长标准曲线中所处的位置。

④如有多次测量结果,每次测量结果均用上述方法进行标记,并将相邻两个标记用直线连接,连接线即为小儿自身的生长轨迹。

4:怎么看自己制作好的自己宝宝的生长曲线图

①:只要在这个表格的上下两条曲线之间,那宝宝的发育就是正常的

②:如果你宝宝的生长曲线是一直向上的,那就说明宝宝发育的很好,一直都很稳

③:如果曲线是平的或者是向下的,那妈妈就要想一想,宝宝这个月是不是吃的少了,喂养不足引起的,还是宝宝生病了影响到。


郭郭亲子


您好,首先非常高兴能够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关于宝宝体重是否一定要按照月龄标准达标,我认为没有一定的必要性。

因为每个宝宝的体制和生长环境都不一样,比如南方和北方的孩子不一样,农村和城市的孩子也有差异,甚至还有像我家早产儿,一开始体重只有1.5kg。

我的女儿宝宝就属于早产,一开始的适合体重只有1.5kg。但因为是早产,所以符合实际情况。在医生和我的积极干预下,2个月后宝宝体重开始追赶正常宝宝,现在14个月宝宝的发育已经达到足月儿水平.

宝宝体重不一定要按照月龄标准

所以宝宝不一定一定要按照标准来,而是妈妈应该关注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按时给宝宝画生长曲线。并定时查看宝宝是否发育正常,如果遇到养瘦了或者养的过了,就要积极改善养育方式,让宝宝生长发育回到正常水平,这才是妈妈需要关心和做到的。

最后希望妈妈都能够把宝宝养的健健康康的,没有营养不良更不会养的肥胖。不知道什么是宝宝生长曲线,可以查看我最新文章。

我是一名中级营养师,专注宝宝喂养的科学做法,关注我,从0到1教你0-12个月宝宝喂养技巧。


宝宝喂养宝典


宝宝体重一定要按照月龄标准达标吗

其实没有这个必要的,现在通用的月龄标准只是一个用来参照的数值,只是为了给爸爸妈妈一个宝宝发育情况的参考。实际上每个宝宝的个体不一样,生长条件不一样,最终就会导致发育情况不一样。

现在网络上面的宝宝身高体重参考标准,其实都是根据国家卫生部妇社司组织相关专家,制订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而来。男孩和女孩的发育情况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个标准也只是一个参考,只要孩子的身高体重不是查的很多,身体也没有什么病症或者不适,精神状态也比较好的话,爸爸妈妈就没必要过分担心了。

宝宝发育是否正常的另外参考

很多爸爸妈妈发现在带宝宝去医院体检的时候后会有检测宝宝头围这一项,说起身高体重,这个比较直观的反映了宝宝的发育情况,至于头围的话,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其实正常宝宝的生长发育都遵循着一定规律。身高、体重、头围都是衡量宝宝是否发育正常的客观指标。

体重是直接衡量体格发育和反映宝宝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身高是反映宝宝骨骼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头围则是与宝宝大脑的发育相关,宝宝头部过小时,很有可能是发育不全。如果过大,则有可能是脑积水或其它疾病。


开心爸爸的日记


您好,我是杭州玛莉亚妇产医院母婴服务,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每个宝宝体重存在个体差异

1、早产儿: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是早产儿,他的体重就会滞后一些,但是到1岁左右基本就追赶上来了。

2、巨大儿:有的孩子出生时是巨大儿,他的体重开始比同龄人要大一些。但是后期等活动范围大了,他的体重自然会降下来。

3、正常足月儿:很多正常足月儿也没有按照月龄的标准稳步发展,忽高忽低,这都是很正常的。

虽然宝宝的体重不达标,但是身高增长趋势一直良好,各项动作发育也完全正常。3个多月会翻身、7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1岁10几天会走,大动作能力完全没问题。精细动作、语言能力也按照每个月龄的标准稳步发展。

所以体重不完全符合标准非常正常,只要身高持续增长,按照生长规律缓慢上升就是正常的。

如何判断宝宝发育是否正常

1、平时养成给宝宝绘制身高、体重生长曲线图的习惯,只要身高的生长曲线缓慢上升就算正常。宝宝的发育也是存在阶段性、持续性的,不要为了一时的不达标而烦恼。

2、宝宝精神状态良好、睡眠充足、大动作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等各项机能发展不落后,就说明是正常的。

有遇到任何的孕产和育儿知识都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您解决孕期和产后过程中带来的烦恼与困惑。


杭州玛莉亚问答中心


孩子经历了从母体娩出过程的艰难挣扎,终于降临人世间,

哇哇的啼哭声向父母宣告:我来了!

爸爸妈妈如获至宝,分娩之痛就此丢开,孕期结束。

养育孩子从此开始。

孩子的体重与公开发布的月龄体重标准不同怎么办?

婴儿的体重标准是统计数据,反应的是某段时间、某个月龄段孩子的身高体重平均值。具有参考价值。


婴儿的体重指向孩子的发育水平,是孩子一个时间周期之内摄取量是否充足的一个硬指标。相对于婴儿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数值。

但是是不是一定要比照一些机构公布的0——12个月婴儿的体重标准值,这个有待商榷。

事实上,临床医学上面,有意义的体重数值在于孩子某段时间的一个体重增量是否正常。


比如,孩子出生后的体重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即便是足月儿,体重的差距也会比较大。

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周,母乳喂养的孩子通常都存在体重下降的问题,

通常认为,这个时间段孩子体重的下降最多达到出生是体重的10%;

那么对于一个出生时体重3000克的宝宝来说,在他出生后的第一周周末,他的体重是下降的,最大值是下降了300克;这个是正常的。

但是之后,也即是从孩子出生后第二周开始,孩子的体重进入相对稳定的增长阶段。

一般来说,孩子的体重在第二周末又回到了出生时的体重。

这之后,随着母乳的稳定分泌和哺乳的熟练,孩子的体重稳定增长。

如果妈妈的母乳是充足的,孩子在出生后的前三个月内,每天的体重增加应当在14—28克之间。

所以,家长要懂得婴儿体重标准数值只是一个参考,重要的不是现在的体重是多少,

而在于,孩子的体重在怎样增加。每个时间段之内,孩子体重的增加数值是否正常。


婴儿前三个月的体重增加数值应当在14—28克左右/每天;3-6个月期间,体重的增加至会下降,基本达到14克左右/天;6个月之后,体重的增加还会减缓一些。

6个月之内,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体重的增加值间接的反应了一个问题:

你的孩子吃饱了没有?


所以,这个月龄段孩子如果体重的增加数值比较低的话,就该看看孩子对于母乳的摄入量是否不足了。

摄入不足,体重的增加一定缓慢。

如果确实存在母乳喂养孩子吃不饱的情况,还是要尽快搭配配方奶粉。

在孩子出生后的各器官生长发育期内,一定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营养。

但是要注意区分,婴儿期有三个飞速生长期:2-3周的时候是第一次、之后就是6周左右、第三次在孩子3个月左右;在这三个时期,孩子对乳汁的需求量比平时要多,所以会不停的想吃奶,这是身体发育之所需,婴儿的多次频繁吸吮乳头,也会刺激妈妈的泌乳量增加;有时候这种频繁吃奶,会让父母疑心是不是妈妈乳汁分泌不足。

这种时候,可以借助于孩子体重的增加值来判断一下。

随着这个飞速发育阶段的过去,孩子逐渐又恢复如常。


因此,喂养孩子的过程中,在婴儿期内,孩子一段时间之内的体重增加量是否正常才更加的有意义。

————————————————————————————————————

我是芯妈,与孩子共同成长;与您共同探索孕育养儿之道。每日遇到新问题,每日解答新问题;互帮互助,敬请关注[芯妈心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