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東漢王朝:滅亡都是自己“作”出來的!

東漢末年分三國 烽火連天不休

兒女情長 被亂世左右

誰來煮酒 爾虞我詐是三國

——林俊杰《曹操》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精彩的一段歷史。歷來被史學家、小說家、權謀家和吃瓜群眾們所津津樂道。而之所以有三國這麼精彩的歷史,向前推,要拜東漢所賜。東漢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西漢以後的大一統王朝,至漢獻帝劉協亡國曆經一百九十五年。由漢朝宗室,漢高祖的九世孫劉秀所建立。定都於洛陽,位在西漢都長安之東,故稱東漢。與西漢統稱漢王朝,亦被稱為後漢。

東漢王朝:滅亡都是自己“作”出來的!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卻因橫徵暴斂,壓榨百姓而爆發綠林赤眉起義,光武帝劉秀趁機發展壯大,最終結束戰亂,恢復了大一統局面,建立了東漢王朝。即位之初便吸取西漢外戚、權臣干政至滅國的慘痛教訓,致力於整頓吏治,防範功臣、宗室諸王及外戚專權,對之更是多加限制。在行政體制上,一方面進一步抑奪三公職權,使全國政務都經尚書檯,最後總攬於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強監察制度,提高刺舉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隸校尉和部刺史的權限和地位。簡併郡縣,裁撤冗官。很大程度上加強了中央集權。同時重視經濟復甦。清查土地,新定稅金,振興農業,使人民生活逐步穩定下來。劉秀的種種舉措帶來了東漢的興盛,帶來了“光武中興”。

東漢王朝:滅亡都是自己“作”出來的!

後來的漢明帝和漢章帝,致力發展,使東漢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在漢章帝后期,開任用外戚之先河,外戚日益跋扈,後漢和帝繼位後掃滅外戚,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可是好景並不長。後期又發生了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宦官弄權,皇權旁落,戚宦之爭,使得朝政日益腐敗,而地方大族和豪強勢力大肆兼併土地,趁機發展個人武裝。到了桓靈在位的時期,更是昏庸無道、橫徵暴斂、買官鬻爵,農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荷,終於爆發了黃巾之亂,中央政府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平定了起義,州牧的設立和州刺史權力的提升,和卻導致了地方官員豪強擁兵自重。自外戚何進掌朝,十常侍弄權,董卓之亂又起,自此東漢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大幕,東漢政權變得岌岌可危。

東漢王朝:滅亡都是自己“作”出來的!

黃巾起義之後,董卓入朝,由於外戚和宦官的勢力已同歸於盡,導致董卓實際控制了朝廷和皇帝。為了更好的立威,使用權力。董卓廢掉了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即漢獻帝。董卓的諸多倒行逆施引起了關東地方諸侯勢力的不滿,紛紛以討董為名起兵。組成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十八路諸侯聯軍討伐董卓。但結果以失敗而告終。而董卓則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並且焚燒了洛陽。與此同時,各地的地方軍閥紛紛互相攻伐,以增加自身實力,東漢中央政府的威望蕩然無存。后王允設計,與呂布合力除掉董卓,但不久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捲土重來。劉協和群臣不得已逃出長安回到洛陽。處境悽慘無比。後曹操迎漢獻帝劉協遷都到許昌。之後曹操逐漸掌握朝廷權力。劉協變成了“傀儡”皇帝。 220年,曹丕篡漢,改國號為“魏”,東漢宣告滅亡,從此進入了波瀾壯闊的三國時期。

東漢王朝:滅亡都是自己“作”出來的!

能夠把一箇中興的王朝弄到滅亡,不單單是那幾位軍閥“大佬”造成的。滴水成冰,非一日之寒。造成最後的結果,是很多因素糾纏在一起,最後集中爆發了而已。劉秀立國之初,便打擊外戚,怕的就是重蹈西漢覆轍。然而最後還是有外戚在攪混水。西漢末年爆發農民起義,加速了西漢滅亡。東漢黃巾起義,又是歷史的再一次重演。宦官干政,禍國殃民,霍霍完了東漢王朝最後一點生命力。當權者沒有遠大的憂患意識,放任問題發展,直至最後失去了對問題的控制。日積月累,必然爆發。所以說,東漢王朝有最後的結果,完全是自己“作”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