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谈了这么久的消费升级,真的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么?

最近资本圈传出了一条消息,拼多多的日订单已能和京东相比。这家拼单模式的电商兜售几元一件的打底裤、几十元一件的大衣。据数据显示它在三四线城市最受欢迎,它的目标消费群体是笃信一次买到不好的东西还可以再买,反正多买几次也比去其他网站便宜。

谈了这么久的消费升级,真的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么?

花钱的人是精明的。在同样喜欢卖“大牌同款”的名创优品店里,有人做过一次调查、一位消费者说,她会放心购买这个品牌的抱枕、收纳盒,但绝对不会买它的唇彩和护肤品。

她觉得有的东西可以首先考虑性价比,但另一些产品决不能“挑便宜”。这位消费者在口红上的选择是星辰,那是过去两年的风潮,好像用了它才能赶上潮流、作为无聊时的谈资。

网易严选刚上线时,严选以兜卖“大牌同款”产品为亮点,它会出售一些和superme、QNMLGB、LAMY的明星产品外形极为相似的商品,但价格却连它的一般都没有。如今严选用作宣传的,则是它的工厂都是知名大牌的制造商,它能给消费者带来更高性价比的商品

谈了这么久的消费升级,真的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么?

说到底,网易就是抓住了消费者想拥有精致大牌、但又没那么高消费能力的心理。作为中国互联网的头部公司,它也有足够的实力整合资源,比偷偷摸摸做仿款的小商家更容易做出品牌效应。

消费者也自有算盘,当他们意识到品牌溢价和中间环节的加价超过了某个界点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对原版大牌的价钱照单全收。

谈了这么久的消费升级,真的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么?

对于大部分处于=在“中产阶层”的人士来说,收入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我感觉还挺好,由于有一点闲钱和闲时间,他们就开始用一种比较廉价的方法模仿起了富裕阶层的生活方式,比如消费奢侈品牌、出国度假、各种讲求生活格调以及追求所谓的精神生活。

谈了这么久的消费升级,真的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么?

消费者显然已经不满足产品的基本功能,他们有着各种微妙的会左右消费的心理的功能。那些风头正旺的品牌正是抓住了这些心理,

正在努力“抓心理”的品牌也别忘了最基本的东西。听说仰望包角布已不再排长队,还有一些网红店已经没了踪影。当它们还只有一两家店时,爱拍照的年轻人还愿意为之排队。

谈了这么久的消费升级,真的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么?

但当它们扩大规模后,那种只靠营销、没有太多实际东西来支撑的神秘感将不再存在、是有人钟爱“打卡”拍照,但产品不能维持高水准,谁会光靠“打卡”拍照一次又一次去光临

谈了这么久的消费升级,真的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么?

说到这里可以说是,现在国内的中产阶级人士,身家与日常收入没有明显增长,但是他们不仅愿意买好的用贵的,还追求高品质的商品来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谓“内心戏太多”,根源就在于此了吧。

谈了这么久的消费升级,真的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么?

追本溯源,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全社会收入与得到的分配不公平,这是一个人人常谈却又令人深感无奈的话题。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全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就像是自然规律,实在难以改变。

谈了这么久的消费升级,真的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