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重磅!這家保賠協會從勞合社搶過馬士基800船船殼險業務!

GARD近日從保險公司XL Catlin group“搶過”馬士基集團AP Moller-Maersk旗下超過800條船的船殼險(hull insurance)業務。恐給未來的航運/海事領域的保險市場來帶巨大的變化。

重磅!這家保賠協會從勞合社搶過馬士基800船船殼險業務!

保險內幕網首先以Gard 此前已經與馬士基有過多年合作基礎的XL Catlin保險公司手上搶過馬士基船殼險業務進行了報道,後經信德海事網從其他渠道瞭解到,Gard的確從倫敦勞合社 XL Catlin接過了旗下大部分船隊超過800艘船舶的船殼險業務。

後經信德海事網與馬士基集團證實,回覆到,“我們確認從2018年6月1日開始,Gard將成為我們海上船殼險業務的主要保險人,我們與 XL Catlin此前有著長期的非常友好的合作關係。但是在最近的續保業務上,我們發現Gard能夠通過給予我們更好的保險條款,並能更好地牽頭引領我們的船隊船殼險項目。”

信德海事網查閱資料顯示,世界特殊保險和再保險市場——勞合社2017年全年虧損總計達20億英鎊。勞合社稱,2017年是近十年來全球自然災害代價最高的一年。在經歷了此前自然災害相對較輕的幾年之後,2017年下半年,幾起特大自然災害相繼席捲全球,勞合社市場因此承受巨大理賠壓力。勞合社2017年重大理賠金額達到45億英鎊,較2016年增長了一倍之多(2016年全年理賠額:21億英鎊),因此導致勞合社2017年承保損失達34億英鎊(2016年承保利潤:5億英鎊),綜合成本率高達114.0% (2016年綜合成本率:97.9%)。

因此,有分析人士向信德海事網表示,在經歷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所帶來的損失之後,馬士基與 XL Catlin 的“決裂”或許是海上保險與更寬泛的保險市場正變得越來越強硬的信號。

根據來自 Lloyd’s market的消息稱,XL Catlin尋求大幅度的增加保費,而航運低谷時期,馬士基也並不願意接收這樣的請求。

重磅!這家保賠協會從勞合社搶過馬士基800船船殼險業務!

據信德海事網瞭解,馬士基集團旗下的馬士基航運作為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承運人目前經營著(包括租進船舶)大約750條集裝箱船舶,但其實馬士基集團旗下不光有集裝箱海運業務,另外還在海工領域擁有一些海工船舶、鑽井平臺以及拖輪以及海上救助打撈船舶等,此外該集團旗下還經營碼頭業務。

龐大的船隊以及公司規模,馬士基集團無疑具有較強的談判底氣。

以下航運諮詢機構VESSELSVALUE為信德海事網提供的馬士基集團旗下的自有(亦即不包括租進船舶)船隊情況,此外需注意,Maersk tanker已經從馬士基集團”內售“給了馬士基家族旗下的馬士基控股。

重磅!這家保賠協會從勞合社搶過馬士基800船船殼險業務!

另外有媒體報道,馬士基保險董事總經理Lars Henneberg透露,我們與XL Catlin 是在一種友善的條件下“分手”的,這是雙方共同的選擇,並且目前我們仍就一些碼頭上的業務在繼續保持合作。

位於挪威的Gard在航運業內更多的是以一種保賠協會(P&I Club)的身份為人們所熟知,(延伸閱讀:→國際船東保賠協會集團(IG),是個什麼“黑”社會!?;【小知識】保賠協會簡史 及承保險別),但實際上Gard這家“保賠協會”此前已經在船殼險以及海工能源保險業務上有涉入。據信德海事網瞭解雖然Gard此前曾涉入過一些馬士基集團的租船業務方面的保險業務,但Gard與馬士基在保賠業務方面的接觸並不多,馬士基此前與 Britannia, Standard, Skuld 以及Shipowners’ Club有更多的業務往來。

重磅!這家保賠協會從勞合社搶過馬士基800船船殼險業務!

為更好的掌控風險以及降低保險成本,馬士基集團於6年前成立了 Maersk Insurance。2017年Maersk Insurance錄得稅前利潤約為890萬美元,較先前幾年有大幅減少。

勞合社是馬士基保險公司最大的再保險人,其中海上保險佔比48.7%,能源板塊佔58.3%。

對於Gard從XL Catlin 手上“搶過”馬士基集團旗下的大部分H&M業務,有相關人士向信德海事網表示,傳統的固定費率保險人做H&M業務,協會做P&I業務的情況一直在改變,固定費率保險人也開始承保保賠險,協會也開始涉入船殼險業務,甚至收購固定費率保險人的情況也有發生。類似的情況並不是在今天才發生,不過Gard本次從XL Catlin手上拿走馬士基的這一大批業務,的確也相當“扎眼”。

信德海事網法律顧問,星瀚律師事事務所的海商法專家對此向信德海事網評論表示,挪威保賠險提供商Gard從馬士基獲得800艘船殼險業務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是Mutual Hull模式更有吸引力、Nordic Insurance Plan更有吸引力,還是自保模式更有吸引力? 猜想很多,但無論如何有一條不便的就是: 服務品質不降低的前提下,成本降低了。

眾所周知,財產保險的費率是產品線效益跟保險人總效益和稅費政策與市場承受力的妥協,針對行業巨人來說,

有針對性的賠付率和費率,才是進入合作的談判基礎,他們多數不願意為行業低效同行分擔分險,卻樂於保險人開出更便宜的費率,提供專屬服務。在考慮成立自保公司Captive Insurance、加入行業自保方案Captive Homogeneous或多元自保方案Captive Heterogeneous的同時,大企業也會樂於享受現成保險巨頭所能夠提供的全方位高效服務,往往權衡了經營自保的風險和效益後,選擇最終向現成保險人購買具有針對性的保險計劃。

因此,我們判斷Gard可能是在保險安排方面提供了非常接近自保業務的方案,保證馬士基在較好年景能夠獲得分紅,且服務水平不低於甚至高於以往。至於能否證明Mutual Hull優於Coventional Hull、Nordic Plan優於Institute Clause,大家還是見智見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