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人参果——人在福中不识福,福也救不了!人参果为何畏五行?

人参果——人在福中不识福,福也救不了!人参果为何畏五行?

——象眼中盲人


人参果——人在福中不识福,福也救不了!人参果为何畏五行?

《西游记》大仙留故友,行者窃人参这章节也别有一番风味。人生情态上说呀,其实就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唐僧有眼不识宝,草还丹、人参果闻一闻就能活三百六十岁。他却因与镇元子有过交往,得以恩外对待,这是一般散仙小神连得以见一见都是难的事。悟空叫出那个万寿山五庄观的土地神,土地神说,“大圣错怪小神也。这宝贝乃是地仙之物,小神是个鬼仙,怎么敢拿去?就是闻也无福闻闻。”可见,献上两颗人参果与唐僧品尝,那是多大福气的人呀。

人参果——人在福中不识福,福也救不了!人参果为何畏五行?

可偏偏,这唐长老呀,肉眼凡胎好事看成了坏事,于是就真成了坏事。真就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假如唐僧能识的此宝,那也就不会有清风、明月两仙童分吃人参果,因为人参果有个保质期,好宝贝都蹊跷哈,原著说它久放不得,若放多时即僵了,不中吃。而且,又畏五行,所谓畏五行就是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于是,二仙童便一人一颗啯啜啯啜的吃了。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呀,结果,隔墙有耳,恰好八戒就在隔壁厨房咕哝着也弄吃的呢,本无事,变成了小事,这八戒耳朵听到人参果,嘴一说变成了更大的事,就是行者窃人参果。窃了人参果,看似变成了好事,得吃了果子,结果清风、明月又得知了少了人参果,骂贼便开始,又变成不好事了,无事生小事,小事生成大事,只到推倒人参果树。

人参果——人在福中不识福,福也救不了!人参果为何畏五行?

这一线下来就是说明,看似仁心善意,未必不是祸端恶事。是谓福中不知福,有宝不识宝,祸事少不了。所以,最后孙悟空,要求治活人参果树妙方时,首先,想到找到的是“福禄寿”三星。为何呀?意思是呀,有福不识福,福也救不了。可见,善心如果没有智慧学识作保障,定是让祸事钻缝子。仙家尚且如此,俗人又还有例外嘛,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真的有前程吗,未必吧,就怕好事坏事连分清也分不清。这才可悲。


其次,紧接着的一章,三岛求方,甘泉活树,也就仅仅正面说了一个处世的忍字诀,开篇诗言:处世须存心上刃,修身切记寸边而。常言刃字为生意,但要三思戒怒欺。

这个心上刃,就是“忍”字;而边寸就是“耐”字。三思戒怒欺,儒家修身有言,三思而后行便是。

人参果——人在福中不识福,福也救不了!人参果为何畏五行?

那为什么人参果畏五行呢?要表达何意?

这就要说人参果的来历了,人参果树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的灵根。按神话混沌阴阳五行的演变生成过程而言,五行乃是混沌分开,天地开辟之后的产物。这就是先后天的问题了。庄子有个寓言,叫混沌之死,是说,倏与惚都是混沌的好朋友,二人经常到混沌的那里做客,一天,倏对惚说,人呀都有七巧,混沌却没有,何不帮混沌凿开七巧,二人就开始帮助混沌凿窍,等七巧都凿开,结果混沌就死了。啥意思呢,就是先天的混沌状态是自然的产物,而一旦加上后天的人为智巧,先天就被破坏了。

人参果——人在福中不识福,福也救不了!人参果为何畏五行?

所以,镇元子,顾名思义,镇守元气的,被称为与世同君,镇元大仙只供奉天地,三清四御都不供奉。就是说,抱元守一,就是守住灵根,一旦阴阳五行的,就已经远离长生久视之道了。所以人参果是灵根可以长寿但是畏五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