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战术分析:巴西战术微调收获黄金补时 越过生命线找回自我

战术分析:巴西战术微调收获黄金补时 越过生命线找回自我

巴西队补时2-0战胜哥斯达黎加,获得惊险首胜。本场比赛或将成为巴西队世界杯旅程的转折,不仅是一场至关重要的胜利,而且巴西通过战术调整扭转颓势,为之后的战术安排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并且第二粒进球还原出桑巴本色,对内马尔乃至整支球队都是极大的提振。可以说,巴西队在最后几分钟,第一球掌管了生命线,迎来曙光,第二球把握住了临界点,找回自己。

战术分析:巴西战术微调收获黄金补时 越过生命线找回自我

此役,巴西队有意加强了地面压迫,既是对上一场比赛的纠正,也与哥斯达黎加后场囤积重兵的防守倾向有关。上半场,巴西队给人的主要印象是场面占据主动,但是进攻难以立竿见影。主要问题体现在四个方面:

1、内马尔进攻线路相对单一,局限在左路,缺少内切、与中路的衔接很少。内马尔一旦失“内”,沦为“外马尔”,或许威胁就大打折扣。上半场内马尔多次左路的突然无球前插,算是半场进攻战术的一大亮点,但是没有太多收效。尽管他与马塞洛及热苏斯可以在左路形成局部配合,但很难轻易渗透对方防线。

战术分析:巴西战术微调收获黄金补时 越过生命线找回自我

2、保利尼奥限制在中场,参与进攻的作用不够显著。以第31分钟为例,保利尼奥抢断后快速前插,很快可以和前场进攻球员形成联络,或者直接威胁球门。保利尼奥的后排插上可以很快增加进攻层次,但是在上半场体现得很少,下半场虽然增加了参与进攻的主动性,几次威胁球门,但很快被换下。

3、锋线缺少支点。内马尔与威廉更多出现在左路和右路,热苏斯单前锋在禁区中作用不大,几次游离在禁区一侧,或后撤接应,禁区内缺少前锋直接面对球门。倘若有一个锋线支点来拿球做球,热苏斯的位置更加灵活,扯边接应边路,或者后撤衔接,或许作用更加突出。当然,对此巴西队之后有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战术分析:巴西战术微调收获黄金补时 越过生命线找回自我

4、缺少进攻线路的转移,右路威胁不大。由于上半场内马尔中路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库蒂尼奥天然成为进攻线路转移的重中之重,但是上半场巴西在两个边路灵活转移的次数很少,进攻主要局限在左路。而一旦当进攻转移到右路,威廉的边中结合也没有形成太大威胁。

下半场,巴西队结合上半场的问题,有针对性性做出了调整。热苏斯更多回撤接应拿球,内马尔增加了中路的活动范围,保利尼奥更多向前参与进攻,出现在禁区附近或门前包抄,并几次形成威胁。

用菲尔米诺换下了保利尼奥,意味着较大幅度的战术调整,但起初这样的安排令人质疑。首先保利尼奥的作用刚一凸显,就被换下。其次,菲尔米诺并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成为锋线支点,相反位置比热苏斯更靠后,成了衔接中前场的角色。但是后来随着比赛的进行,菲尔米诺能拿住球,而且快速插上,关键时候仍没有丧失禁区支点的作用。91分钟,就是菲尔米诺及时在禁区中充当支点,接左路传中在禁区后点将球回做,才促成了第一粒进球。

第二粒进球,在大局已定、哥队无力回天之时,哥队的防守已然疏松,巴西队的地面传接打出了少有的流畅性与穿透性,这支球队终于尽显桑巴本色。这个进球虽然更像是锦上添花,但意义不容小视,对之后巴西队找回自我本色、提振内马尔及诸将自信或起到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