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晚明三大疑案之——梃擊案

梃擊案的前後經過相信大家在之前就早已熟知,是發生在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的一場有關太子朱常洛被刺殺的政治事件。事情的起因,無不就是皇位之爭。

晚明三大疑案之——梃擊案

歷史的真相要用歷史本身去回答。我們先看一下梃擊案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當時,萬曆帝的皇后無子嗣,王恭妃生子朱常洛,鄭貴妃生子朱常洵。開始,因鄭貴妃得寵,萬曆帝想違背“立嗣立長”的祖訓,冊立朱常洵為太子,引發國本之爭,遭到朝中大臣和東林黨的反對, 不得已只好冊立朱常洛為太子。

後來有個叫張差的人,手持木棒闖入太子的居所——慈慶宮,並打傷了守門太監。張差被審時,供出是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引進的。時人懷疑鄭貴妃想謀殺太子,但皇帝不願深究,最後以瘋癲奸徒罪將張差處以凌遲。又在宮中密殺了龐保、劉成二太監,以了此案。

在這裡,張差的證詞直指鄭貴妃,那鄭貴妃究竟是不是指使張差梃擊太子的人呢?還是說是太子自演自導的一出苦肉計,目的是藉此陷害鄭貴妃。

晚明三大疑案之——梃擊案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案發當天的情況,張差手持棗木棍,進入紫禁城,直奔慈慶宮。慈慶宮位於東華門皇宮內,張差在整個過程中,手持兇器,穿過東華門,途徑文華殿,其間竟然一個守衛也沒有。太子府邸沒有守衛可以說的過去,因為萬曆皇帝不喜歡太子,太子老師上課都要自帶飯食,但是太子府邸沒有守衛,難道東華門紫禁城也會沒有守衛?文華殿也會沒有守衛?而且那個張差絲毫沒有迷路直奔慈慶宮而去。這是一個極不尋常的現象,可以說是百年難得一遇。讓我們陰謀論一下,在整個梃擊過程中,有人事先支開了守衛。那麼事先支開的守衛究竟是誰呢?我們暫且不表先往下分析。

整個梃擊案中獲利最大的究竟是誰?毫無疑問,就是我們的太子爺朱常洛。

這時候可能就有人問了,你啊,朱常洛是受害人啊,都差點被人打了,怎麼能是最大的受益人呢?不要著急,我們先來看看萬曆皇帝的態度。

萬曆在整個慈慶宮廷議的態度,先是斥責了褚臣離間他和太子的關係督促迅速處死張差、龎保、劉成三人,不要連累他人(責以離間父子,諭令磔張差、龐保、劉成,無他及)。隨後向太子表達愛意(“此兒極孝,我極愛惜。”),之後的一句話特別關鍵,"諭曰:“自襁褓養成丈夫,使我有別意,何不早更置?且福王已之國,去此數千裡,自非宣召,能翼而至乎?”"翻譯一下,我把我兒子從小養到大,假如我有另立他人的意思,我為什麼不早立?而且現在福王早已經去了他的封地,如果我不宣召他,難道他還能長翅膀飛到紫禁城裡來當太子麼?隱含意思,”你們這些大臣就別逼我了!我早就已經沒有立福王的意思了,你們還想怎樣,還要揪著立儲的事情不放?給我搞了一個勞什子梃擊案!我已經二十五年沒上朝了!我只想安渡晚年還不行嘛?“

晚明三大疑案之——梃擊案

其實萬曆皇帝在這裡已經很明確的說明了萬曆在這裡的表態是什麼意思!他之前從來沒有這麼強烈的表示過堅定立朱常洛為太子的決心啊!可以說就是聽到萬曆的這一句話,太子心中的大石頭才終於落了地,讓他明白了他父親之後不會在有廢他改立福王的想法了。所以說,就是在這次的慈慶宮廷議,太子才終於清掃了後顧之憂,藉著梃擊案的機會,讓萬曆在文武褚臣面前,表了態。他還可以順水推舟做一個老好人,原諒鄭貴妃,救了父親的情人,給了萬曆一個臺階。

所以說,梃擊案的發生,受害者不是那個被瘋漢毆打的明光宗,而受益最大的卻是他,事情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