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也许未来得借助潜水设备才能重返“家园”

也许未来得借助潜水设备才能重返“家园”

据科学家预测,如果按照目前气候变暖的速度,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米。如果不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不少位于海滨的遗产地会遭受灭顶之灾,当地居民也将失去自己的家园。也许某一天,人类只有借助潜水设备,才能参观曾经的家园。

海滨城市

会安古镇(越南)

会安古镇位于越南中部,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海港城市。从15世纪开始,荷兰、葡萄牙、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在此设立商站。

一直到19世纪,会安都是东南亚重要的贸易港口,其建筑和街道样式,受到本地和外国风格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土洋结合风采。1999年,会安古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曾经繁华的商业贸易已经衰退,旅游业成为当地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也许未来得借助潜水设备才能重返“家园”

△会安古镇。

然而,会安的大部分地区海拔都不超过2米,因此很容易受海平面上升、风暴潮、海岸侵蚀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报告,2020年之后,会安古镇中遗产集中的地区,每年都有可能遭受洪水袭击。

卡塔赫纳(哥伦比亚)

卡塔赫纳面朝加勒比海,是南美非常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通向南美内陆的重要通道。整座城市可以分为3个区:圣佩德罗、圣地亚哥和盖特塞马尼。圣佩德罗拥有大教堂和许多安达卢西亚风格的宫殿;圣地亚哥是商人和中产阶级的居住区;盖特塞马尼则是贫民区。已于1984年成为世界遗产城市的卡塔赫纳是哥伦比亚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也许未来得借助潜水设备才能重返“家园”

△卡塔赫纳。

但当地海平面年均上升高度超过加勒比海地区的两倍,再加上城市建设带来的地面沉降、欠发达的城市排水系统,卡塔赫纳成为加勒比海最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影响的地区。据推测,到2040年,整座城市25%的人口和住房会受到涨潮的影响。

卢嫩堡旧城(加拿大)

北大西洋沿岸的加拿大卢嫩堡旧城开埠于1753年,是英国在北美规划的殖民地住区典范。19世纪,卢嫩堡因农业、渔业、造船业以及贸易而兴盛,如今保留了其原始布局和完整的外观。城市整体结构呈井字形,类似英国本土的城市规划结构。因此,卢嫩堡旧城在1995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也许未来得借助潜水设备才能重返“家园”

△卢嫩堡旧城。

位于海边的卢嫩堡旧城同样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岸边土地有可能被永久淹没,而更多的风暴潮和洪水将对旧城中的木结构房屋造成严重破坏。

布吕根(挪威)

布吕根地区是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的一个旧码头。在14~16世纪中叶,这里曾经是汉萨同盟的一个贸易重镇,商人们在码头边建起整齐、美丽的木房子。历史上,火灾曾是这些木头房子最大的威胁。

也许未来得借助潜水设备才能重返“家园”

△布吕根。

但在1955年的一次大火灾之后,这里仍然保存着最主要的58幢建筑。这些老房子于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布吕根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残存的建筑大部分被用作艺术家的工作室。

全球气候变化,包括随之而来的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已经成为布吕根除火灾之外的另一大挑战。

桑给巴尔石头城(坦桑尼亚)

桑给巴尔石头城位于坦桑尼亚安古迦岛的西海岸,是东非斯瓦希里沿岸贸易城镇的典型代表,是19世纪香料贸易和奴隶贸易的中心。石头城的城市结构和景观至今未变,其中的建筑已有上千年历史,将非洲东海岸斯瓦西里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欧洲文化等融为一体。正因为如此,桑给巴尔石头城在2000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也许未来得借助潜水设备才能重返“家园”

△桑给巴尔石头城。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石头城中的海滨建筑都处于危险之中。而极端天气,尤其是降雨的增加,很有可能冲走石头城表面的涂层,甚至冲蚀建筑,给整个遗产带来不可逆的破坏。

标志性建筑

自由女神像(美国)

也许未来得借助潜水设备才能重返“家园”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由弗里德利·奥古斯特·巴特勒迪设计,是1886年法国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自由岛上。塑像主体是一位身穿长袍的女性人物,代表罗马神话中的自主神,她右手高举火炬,左手的册子上写有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日期。自由女神像在198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

也许未来得借助潜水设备才能重返“家园”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落成于1973年,由丹麦建筑师丁·乌特松设计,被认为是20世纪的伟大建筑工程之一,并于200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便利朗角的巨大基座上,由三组贝壳状相互交错的穹顶组成,四周是行人汇集的露台区。在迷人海景映衬下,整座建筑格外壮丽,熠熠生辉。

自然遗产地

加拉帕戈斯群岛(厄瓜多尔)

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由火山堆和火山熔岩组成。群岛处于三大洋流的交汇处,岛上气候凉爽、干旱,再加上长期与世隔绝,进化出科隆象龟、科隆陆鬣蜥、科隆企鹅等独有的奇特动物。达尔文正是在这里得到了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启发。因此,加拉帕戈斯群岛被称作“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陈列室”。它在1978年入选第一批世界自然遗产。

也许未来得借助潜水设备才能重返“家园”

△加拉帕戈斯群岛。

全球变暖在多方面影响了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态系统。海平面上升减少了土地面积,缩减了生物的活动范围;更严重的是,全球变暖改变了这里凉爽、干旱的气候,部分动植物可能因难以适应气候变化,或者因食物链断裂处于灭绝的边缘。

大堡礁(澳大利亚)

大堡礁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由数十亿只微小的珊瑚虫建构而成,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这里生活着400种珊瑚、1500种鱼类和4000种软体动物,其中包括多种濒危物种和独有物种,因此在1981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更是全球著名的旅游胜地。

也许未来得借助潜水设备才能重返“家园”

△大堡礁。

风暴潮和海平面上升将会侵蚀大堡礁上物种的生存空间,摧毁其栖息地和食物来源。近日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表示,海平面上升已经导致生活在大堡礁上的“荆棘礁裸尾鼠”灭绝。而2016年3月的报告显示,因海洋暖化引发第三次全球白化事件,导致中北部的珊瑚礁可能全数摧毁。

也许未来得借助潜水设备才能重返“家园”

△海平面上升,濒危遗产示意图。制图/吕寅

综观全球各大洲,到处都有处于同样困境的海滨城市,而除此之外,不少考古遗址、标志性建筑也面临类似的问题,甚至是许许多多生长在海边的动植物、地处海滨的自然遗迹,都危在旦夕。减缓全球变暖、保护共同家园,应当成为所有人的共识与责任。

| 好文精选 |

也许未来得借助潜水设备才能重返“家园”也许未来得借助潜水设备才能重返“家园”

●●●

以上内容由《世界遗产地理》整理

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