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企事业单位职工都要缴纳社保,为何退休后养老金差距很大?

企事业单位职工都需要缴纳社保,为何养老金差距很大?

首先我们要知道,企业职工和事业单位职工虽然都是实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是二者的缴费基数和缴费金额是不一样的,或者说二者缴费金额差距很大!

2014年企业退休职工与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养老待遇差距很大,并不是由年份决定的;事实上,现在企退职工和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待遇差距也不小。

从2014年10月起,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需同企业职工一样,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满足最低15年的社保缴费年限,在69岁(或55岁)退休后,办理退休手续并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验证,由当地社保部门统一计发,按月领取养老金。

企事业单位职工都要缴纳社保,为何退休后养老金差距很大?

在2014年以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是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退休职工的养老待遇由财政发放,很多人称之为“退休工资”。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又把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叫做“上班”,在企业工作叫做“打工”。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与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待遇差距较大,涉及到一个养老金替代率的问题。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实行改革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退休工资”与他们在职时的工龄和职位有很大联系,职位、职级越高,工龄越长,养老待遇相应就越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一般能达到80%~95%,也就是他们退休后的养老金能占到在职工资的80%~95%,而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的平均水平只有50%左右。

企事业单位职工都要缴纳社保,为何退休后养老金差距很大?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在上世纪90年代实行改革,建立个人账户并开始缴费,因此很多人并不了解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才实行3年左右,正处于平稳过渡期,不同工种和单位类型的职工养老待遇差距较大,受到很多人关注。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虽然企事业单位职工适用同样的养老保险制度,但又涉及到一个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问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高低影响着参保人每月的缴费金额和退休后的养老保险待遇。

考虑到政策的强制性以及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多数企业都是按照最低标准给员工缴费的,如去年本地社会月平均工资为5616元,最低缴费基数为60%,因此大多数企业就按照3370元的最低缴费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员工缴纳3370的8%,企业缴纳3370的12%。

企事业单位职工都要缴纳社保,为何退休后养老金差距很大?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来说,鉴于单位的行政和公益性质(或者政策福利性)等其他因素,职工一般都是按照最高的300%的缴费基数参保的。如果社会平均月工资为5616元,300%的缴费基数就是16850元,职工缴纳16850的8%,单位缴纳16850的12%。

职工参保费用缴得多,退休后拿到的自然也多,这也基本符合养老保险“多缴多得”的原则!

关注重庆中公,了解更多公职考试、民生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