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2046
足球怎么盈利,如果只靠足球运营,在中国就没有球队能够盈利。
目前中超中甲球队几乎全是地产商或者地产商相关的球队在运营,可以说,大部分的球队运营商就是为了向政府拿地。
一般一个城市的球队都是代表了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中体育文化产业的重要业绩,政府都会在政策上大力支持。而足球队需要什么,除了一个比赛的球场外,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建设训练基地,这个低价甚至是政府划拨的训练基地才是很多地产商梦寐以求的。在市区附近拿到一块好地,时间越长,土地升值价值就越高。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球队就会向政府申请新的土地作为青训基地等等,原来的训练基地会通过各种形式得到开发。
地产投入足球的另外一个盈利模式就是依靠足球对地产进行很好的形象宣传,扩大地产品牌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很多中甲球队只是经营的一个区域市场,在全国其他城市都没有自己的地产业务,冲上去了也很难对自己的地产业务有更大帮助,而维持在中甲,对于一个区域的市场来说影响力已经足够了。
所以冲超并不一定是很多中甲球队的想法。首先冲超需要大额投入,深圳、卓尔都是号称5亿左右的投资还在没有冲超成功,即使冲超成功保级成本也基本在2到3亿元。如果只是中超一轮游,冲超和保级费用就接近7亿左右,就是地产商,现在日子也不好过,谁还愿意拿那么多钱去玩一年。
另外小球队虽然在中超的曝光率大大增加,但并不能给球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除了开支增加,其他的都增加不了多少,所以对很多球队来说,冲超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恒大是中超玩的最溜的,依靠球队为恒大做了太多免费的宣传,恒大的新闻曝光度实在太高了,比在哪里做广告的效果都好,这也就是恒大为什么5年账面亏损近38亿还在疯狂投资足球的原因,许家印依靠恒大提升了自己的品牌价值,球队怎么亏不要紧,恒大价值和许家印身价却在不断上升。
但恒大这种玩法是其他球队玩不起的,特别是很多中甲的中小型球队。所以他们如其花巨资冲超一轮游,还不如保留在中甲,保持和政府的良好关系,只要不降级就行,自己就有继续去拿地的可能。
谋子
如果是一支正常的球队,正常盈利的俱乐部,谁不想升级到更高级别的联赛啊?但是,在当今足坛,还真有很多俱乐部不想升级的,并不是他们胸无大志,而是因为他们没钱啊!
大家可以看看C罗转会尤文图斯这个案例,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葡萄牙巨星加盟到尤文图斯,意大利菲亚特的部分工人就有抵触情绪,因为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还不是拿集团公司旗下菲亚特公司的资金去填补空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人的切身利益。
说到中甲俱乐部不想冲超,今天我也来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在咱们中国,就没有一个足球俱乐部是靠球队来盈利的。一般投资球队的都是房地产开发商,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做企业品牌宣传,还为了向国家多拿地。
其次,我们都知道,足球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运动,级别越高的联赛就越花钱。一支中甲联赛的球队,冲超和保级的费用可能要超过7亿元,但是球队带来的盈利却微乎其微。开发商的老板不傻,与其砸巨资冲超巨亏,还不如保持现状,能达到宣传盈利,能拿下地皮就好。毕竟现在房地产开发商的日子也不好过。
广州恒大是中超联赛的霸主,统治中超那么多年,给恒大集团做了很大的品牌宣传,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吧?其实恒大球队同样是年年亏损的,最近5年时间就亏损了38个亿!不过没关系,恒大集团可以通过其他项目来填补足球俱乐部上的资金空缺。但是其他小俱乐部就不行了,因为背后的投资方财团根本就没那么雄厚。
一般来说,很多中甲球队都不具备冲超的资质,无论是球队实力,还是各种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设施。而不冲超,在中甲联赛也能宣传企业品牌,也能赚钱。球员和企业都没那么累,干嘛要冲超?
让足球飞
运营足球俱乐部,组建一支足球队要烧钱的,中甲球队在房地产上的影响只是一个地域市场,对企业来说,这样的影响力已经足够了,很多中甲俱乐部不是不想冲中超,只是因为囊中羞涩,烧不起这些钱!
中甲俱乐部的资金有限,可以通过足球俱乐部的运营向政府要钱要地,得到变相的政策倾斜和扶持,一旦有资金强势介入,中甲俱乐部也是有可能冲中超联赛的。
如果只靠单纯的足球运营,球队是要亏损的,中甲和中超联赛靠的是球队广告效益盈利,靠房地产的开发来开疆扩土攻城掠地。
恒大淘宝的老板许家印,对这种运营方式深有体会,靠着恒大淘宝球队的广告效应提高自身的价值,在球队上亏的钱可以通过房地产的开发和其它方式赚回来。
用户64077389477
现在确实有很多中甲俱乐部不想冲超,而且基本没有俱乐部能够盈利,现在冲超以后不仅更不能盈利,还会让投资人赔的更多。现在中国的俱乐部大部分都是房地产投资,基本没有自己独立的俱乐部,像欧洲五大联赛的会员制俱乐部更是没有,所以这些中国投资人投资足球自然是有目的的,静子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吧。
第一:向政府争取更多的资源
现在中国的足球并没有完全的职业化,所以很多球队根本就没有盈利能力,他不像某些欧洲球队或者NBA那样,球队依靠会员制或者自身经营自负盈亏,中国的球队每年最少也要上亿的经营费用,所以有企业接手球队也是替地方政府分担,所以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回馈企业,自然就会给企业更多的资源倾斜,最主要的就是球队的训练基地等方面,还有后期的一些拿地的便利,企业搞青训同样也会有很大的土地支持,这些也都从侧面补助企业的投入。
第二:能够提高企业知名度
企业除了能够得到政府的一些资源,还能够依靠球队进行企业宣传,这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广州恒大,通过投资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广州恒大地产从不知名的十八线房企,现在已经成长为中国最一流房地产集团,其中广州恒大连续的夺冠,对广州恒大集团的宣传作用太大了,这也是一些企业搞足球的主要原因,如果这个作用再失去的话,很多房地产企业绝对会第一个撤离,因为房地产企业就是无利不起早,没有几个真心搞足球的企业,但是河南建业除外。
现在中甲每支球队维持运营的话也要一两个亿,这个投资水平也就能够保持球队不降级,像武汉卓尔、深圳佳兆业等要冲超的球队,每年的投入都达到了五六个亿,就是这样的投资水平,都很难保证能够冲超成功,所以很多小投资的球队就不想冲超的事了,只要在中甲保持住不降级,就能够维持好和政府的关系,而球员也能够继续在球队效力,所以不冲超对各方都是很好的结果。
像中甲联赛的石家庄永昌、青岛黄海、北京北控等球队,这些就是典型的不想冲超的球队,石家庄永昌从中超降级以后还是有实力的,但是永昌集团并不想冲超了,所以就一直在中甲这么维持着,与其花费巨资冲超然后再降级,不如直接就在中甲待着,这就是这些球队最根本的想法,大家说呢?
大家好,我是静子,欢迎大家关注我哦,谢谢啦。
呵呵,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很多球迷的疑惑。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在中国靠足球不能赚钱,即使是广州恒大也不能赚钱,他们相反赔得最多。恒大老板许家印的话道破了一切:“投资足球是不赚钱的,可是通过足球我们品牌影响力扩大了。在央视一秒的广告是多少钱?你看看我恒大的比赛一播出就是90分钟。”许老板的账是这么算的。恒大在进入足球以前,哪是全国第一房地产企业?哪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呢?没投资足球的万科、碧桂园就这样被比下去了。当然,这里面也有资本运作的问题,想讲明白这个得需要三天三夜。有一点,靠足球,恒大火了,这毋庸置疑。
延边富德就没有冲超指标
那么,中甲俱乐部为什么有人不想冲超?因为在中甲联赛中,一年5000万是可以玩转的。可是到了中超之后,那个投入一般的小俱乐部是玩不起的。例如中甲的延边富德、辽宁宏运、上海申鑫、浙江毅腾等等,他们都去过中超,掉级的原因很大原因就是没钱。现在中超的贵州也是硬撑着,他们为什么掉级,与钱也是有关联的。投资人的意义在哪里?第一是类似申鑫那样的俱乐部老板有足球情怀,而延边和辽宁和当地政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浙江毅腾和绍兴轻纺城也联系在一起,同时他们四家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可以卖人生存。其实,如果有一笔资金强势介入,他们如果想冲超了,必然是像打了鸡血一样。他们也可以说是在韬光养晦,也可以说是在练级。
不去中超,是因为老板玩不起。盈利除了卖人以外,其余的方式已经不可能。
吉灵文体汇
投资人投资俱乐部,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大老板爱好足球,企业经营好了以后,愿意投资足球,同时提高企业知名度,通过足球传播企业品牌。二是国企责任。足球属于投资大,见效慢,甚至亏损的行业,但是足球又属于影响比较大的体育行业,一般实力企业无法承担运营压力,国企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有企业,能够也必须以实际行动对社会有所回报,投资足球就是如此。三是企业扩大影响提升品牌价值的手段。有些实力雄厚企业,属于地方性企业,可以借助足球的影响力,把企业推向更大区域发展。
至于说的有些中甲俱乐部不想冲超,确实在中甲联赛后期,表现的特别明显。联赛前段表现突出,位列前几名,但是后期缺乏后劲,显得好像功亏一篑一样。其实就是考虑到冲超后,企业无法承担高昂的运营费用。可能在中超打拼一年,接着就降回到中甲!
在中甲,一个球队运营费用几千万也就够了,但是中超不一样,没有几个亿是支撑不下去的,作为一般企业来说,是承担不起的。这也就是目前中超背后投资商都是国企央企以及大型企业集团了,比如鲁能上港恒大国安等。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球员不愿意冲超,因为有的球员水平在中甲还可以是主力,但是到中超就不够用了,可能要被淘汰,这样的话,有的球员就会出工不出力,不希望冲超成功!
种种因素集合起来,就形成一种怪现象,有的俱乐部年年喊冲超,但是年年不成功,也就习以为常了!
享受看球
其实没有球队不想冲超,相信任何一支中甲球队都希望能够向上攀登,成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顶级俱乐部。只不过有些俱乐部目前暂时还没有做好冲超的准备,具体来说就是各方面各个环节还无法达到中超的要求。如果强行冲超,并不一定对俱乐部未来长远发展有帮助,所以不少俱乐部在中甲会选择一种比较务实的态度,寻找最合适的时机冲超。
对于投资人而言,盈利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搞好青训体系,培养更多的年轻球员,或者给更多年轻球员成长的机会,将来如果能够转投到中超联赛的大俱乐部,相信老东家能够大赚一笔。另外就是以足球俱乐部为品牌,为集团其他领域的发展做铺垫,保证整个企业能够更好的运转和实现盈利。对于很多投资足球俱乐部的人来说,并不是单一想通过俱乐部赚钱,而是全渠道通盘考虑的选择。
申方剑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实际上涉及到体育俱乐部尤其是足球俱乐部的经营问题,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盈利这样的问题,其实在俱乐部这种类型的东东问世之初,就是个俱乐部会员们避之而不及的低俗话题……
为什么这么说?大多数俱乐部,尤其是欧洲那些百年俱乐部,最初都是作为非赢利的组织形态出现的,所以他们才以“俱乐部”而非“某某公司”的名义出现……俱乐部的几个显著特征,除了非盈利,就是会员制,包括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巴萨和皇马、就是会员制的……
在足球领域之外,俱乐部还广泛存在于网球、马术、高尔夫等领域,比如著名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其温布尔登俱乐部现在仍然存在,而且是不折不扣的会员制……
为什么讲这么多非盈利和会员制,其实是想说,盈利对俱乐部来说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商业性,或者说职业性,是体育俱乐部诞生之初就竭力要排斥的等而下之的命运。
当然,时光荏苒,时代在变迁,有的俱乐部坚持初心,百年之后仍然保持着小圈子的低调和非营利性,但也有很多俱乐部不得不开始商业化,皇马巴萨拜仁这种还能保持不被商业资本完全控制,而像英超的曼联曼城切尔西利物浦,则纷纷沦为资本的玩物,格雷泽家族、阿布、阿布扎比资本……纷纷走上前台……
体育俱乐部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足球职业化以来,俱乐部迅速成为中国足球的主流(之前多是以各省市体育局养着的省市队的名义出现),而且坦白说,那也是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走向“金元足球”主导的歪路。我们历数中国足球史上那些豪门,从万达到实德,从鲁能到恒大,莫不是以烧钱、天价投入作为前提的……“无烧钱、不足球”,成为主流,尤其是这种巨额投入往往还能获得地皮等政府给予的其他商业资源,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但我们不能说这就是足球俱乐部的主流,当盈利能力成为衡量俱乐部成功与否的标志,事情就变味了。足球俱乐部(或者说体育俱乐部)本身能盈利本来就是个很难的事儿,就算是我们把眼光放到足球之外、亚洲之外,真正能靠自身盈利的体育俱乐部,也就那么十个八个……
如果我们把盈利从俱乐部的生存价值中抽离出去,会发现其实可做的事儿还真不少,比如说推广和普及足球文化……而且大投入豪赌有大投入的玩法,低成本运作也有低成本运作的套路,如果不是把冠军作为衡量俱乐部成功的唯一标准(冠军也就只有一个),有些低调的俱乐部其实活的还真不错,比如欧洲联赛中那些著名的黑店,人家低买高卖,你能说波尔图就不成功?
回头说题主的问题,很多中甲俱乐部的投资人,可能是因为对足球的兴趣进入这个圈子,但运作了几年却发现自己实力有限烧不起,那保持低调、保级为本的运作方式也没有任何问题……要知道最近若干年以恒大和上港为代表的烧钱模式大大提升了中超俱乐部投资的门槛,这个烧钱的玩法,太没底线了……
玩不起中超,那就只好换种玩法了……
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在烧钱之外,能保持绝大多数俱乐部的正常运营,才是足球联赛正常的打开模式……
还记得若干年前群情激昂的五年80亿吗……让无数人高呼中超联赛的春天来了……如今呢,活生生的现实告诉我们,那条路不通……
不知道要折腾到什么时候,中国足球俱乐部才能重新回到理性投资而不是烧钱豪赌的正确道路上……
搬不动的小强
世界上大多数球队表面都是不盈利的,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球队存在,而且还能存在很长时间,其实道理很简单,足球是资本运作的游戏,盈利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世界各国联赛都是一个体系,有的球队在上游,有的在中游,又有的在下游。不同的球队有不同的玩法和定位,下面我就简单的讲一下我的看法。
如果仅仅把搞足球简单的理解为升级,或者一味的投入只为取得好成绩,那么是一种非常浅显的观点,别说中国足球,世界任何国家的足球联赛体系都一样,每支球队都有每支球队的作用和定位和自身的运营目的。至于题主所说的一些中甲俱乐部的盈利,只能说是方式不同,有的俱乐部表面上亏损很多,但是老板在其他领域又通过搞足球的效应又投出去的钱赚了回来。又或者该俱乐部当地政府部门注资使得球队成为形象工程也有很多。
放眼世界高水平联赛,那些不计划升级或者不计划获得更好成绩的俱乐部比比皆是。因为升级和夺冠意味着首先要进行很大的投入,但是不是每个搞足球的老板都有那么多的资金。有的中小俱乐部靠的就是培养球员将来将他卖给大俱乐部赚取盈利,比如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波尔图、南安普顿以及摩纳哥等球队。他们经常能够依靠自身产出很多实力很强的球员供更有追求的大俱乐部购买。但是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他们的经营模式。比如南安普顿,他们在英超联赛连续征战了6个赛季,而且年年成绩排到前10,不仅如此他们这些年卖出的人也是非常厉害。比如马内、佩莱、万亚马、范迪克这样的顶级球星。一边赚大钱,一边还能保持成绩的稳定。
对于中国联赛来说,因为国情的缘故,很多俱乐部搞足球其实更多的还是和其他目的有关。中乙、中甲的一些俱乐部压根就没有冲超的计划,有的俱乐部是政绩工程,背后依托政府的资源和资金来维持,而对于该城市而言,有一支球队也能很好的展现自己的形象,但是至于这支球队是随便踢踢维持成绩,还是努努力冲个中甲还是中超都是要看该球队老板或者政府的支持力度。比如有的队今年资金不充裕,就先维持,明年充裕了就冲超。
此外,还有一些俱乐部也是以做青训为主。比如此前的天津火车头。目前的中国足球联赛的贫富差距其实也很大,而且中甲和中超的投入规模差距非常大,有的中甲球队一旦冲超,想维持自己在中超的地位就必须把投入跟的上来,如果投入跟不上,还不如不冲超培养培养年轻人将来卖人赚钱。
毛罗
傻逼了不是!本来就是足球城,人才济济投入很少一部分,聚拢这些中超多余的好球员,每个赛季猛冲猛打,积分遥遥领先,而到了赛季中后半段,想冲超的和可能降级的队伍基本明朗,在一些我能左右你想要的结果的情况下,对方怎么办,没人傻对吗?所以这时候就是金钱出来说话的时候了,在巨量的金钱面前所有人都得闭嘴,于是大大的回报就来了。
你知道为啥不冲超吗?一旦冲超首先是投入会大幅度加剧,在目前国内中超队伍还没有几个不亏损的,所以投入的越多亏损的越多,所以投资人根本不想冲超,除非是当地政府给与真金白银的政策,很简单的道理比如给你几块地搞房地产,所以你球队亏的钱能从房地产赚回来。第二就是队员根本不想冲超,一旦冲超成功,队伍里头除极个别外,全部都得转会,因为阵容要省级,连外援都得换。所以队员没不可能干砸自己饭碗的事儿。比如广州一个队伍每每就在赛季结束前莫名其妙的掉链子,老板看到连胜势头过猛刹不住车,不得已找理由炒掉主帅(这是世界足坛千古奇谈,没有因为连胜太多被炒掉的)。
某岛城球队连续好几年在中甲最后的成绩就是第三名,有惊无险的保证不冲超,在没有冲超的队伍里头高居榜首,老板和球员小日子过得滋润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