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純樸不二 美揚心中——讓我們一起追憶

筆者按:

2016年 11月 11日是漳浦二中八十週年校慶。在 2015年時,本人因編撰《南天一柱楊世懋》一書到福建省檔案館查尋史料,發現館藏有“漳浦縣私立純美初級中學”(簡稱“純中”)早期檔案共二十四件計二千多頁的資料。2016 年 3 月漳浦二中楊文裕書記,陳國民副校長及我一行三人到省檔案館複印“純中”早期檔案。按照檔案館管理規定,只能遴選部分。最後,歷經三人共同研讀,篩選其中八件內容,按百分之三十,共複印二百多頁。今將其中部分稍加梳理,以饗社會各界,若有不妥之處,敬請指謬。

一、愛國僑領 捐資興學

楊純美先生從小僑居印尼萬隆,為了生計,初為學徒,辛苦勞作,稍有積蓄,步入賈途,馳騁商海 , 驟成鉅富。

他發家致富後,位卑未敢忘憂國,全身投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運動。在萬隆,純美先生加入同盟會,領導僑社同仁積極籌措革命經費。他率先垂範,屢次獻金累計達 3100 兩 白 銀。 革 命成功後,民國南京政府對其愛國義舉褒獎並贈予一枚金質“華僑革命義捐一等獎章” 。純美先生與中山先生患難與共,私交甚篤,這為其以後報效國家,創業辦校奠定較好基礎。從省檔案館編號為 7716號的文件中可直接査到,純美先生時任“僑務促進委員會委員”。

純樸不二 美揚心中——讓我們一起追憶

1934 年,純美先生開始有意回國辦校,當是時,日本軍國主義者正緊鑼密鼓地實施侵略中國旳《田中奏摺》陰謀 . 東北淪陷 , 淞滬會戰剛結束不久。明知戰爭的陰雲正籠罩多災多難的家國,中日大戰一觸即發,可是純美先生報國之心矢志不移 , 他投入30 萬銀元建成純中 . 為了使學校能永久正常運轉 , 他圍墾二處海灘為魚塘及造田,連同以前在白竹湖開墾數百畝地的農場作為校產,還在廈門中國農業銀行存入10 萬元作為學校辦學基金 , 這些從 1936 年11月16 日廈門中國農業銀行與他的覆函中可從看出。

籌建“漳浦私立純美初級中學” 初期,他委託鄉賢楊早達先生成立學校董事會,匯款的戶頭也根據辦學要求及吋更換法人代表。先生遠居海外,國內學校擇址、申辦立案等諸多事宜均由校董會董事長楊早達先生從中斡旋。涉及校舍選址,教學設備購置,校長教員聘任,以及校印利用,課程設置等工作。經上通下達,多方奔走而按時得到妥善解決。“漳浦私立純美初級中學” 也在多方的不懈努力下,於1936 年秋順利獲准開學 , 一簇啟蒙教化,廣育英才的文明聖火至此在鴻儒江畔生生不息,世代相傳。

如今,漳浦二中(原純美中學)即將迎來八十二華誕慶典,八十二年風雨征程,八十二載春華秋實。二中師生繼承純美先生創校精神,薪火相傳,絃歌永繼。

純樸不二 美揚心中——讓我們一起追憶

二、以人為本 五育並舉

“純中章程”共八章七十條,從辦學宗旨,辦學理念,辦學目標等出發,非常詳實完備。制訂了一所學校的管理規章制度和近、中、長期的奮鬥目標。讓行家學者看了佩服得五體投地,今特選數則。

第一條:本校依據國民政府頒佈中學法之規定,遵照中華民國教育宗旨及其實施方針,繼續小學之基礎訓練,以發展青年身心,培養健全國民,併為研究高深學術及從事各種職業之預備。

第二條:本校遵照教育部頒佈中學規程第二條之規定,實施各項訓練:1、鍛鍊強健體格;2、陶融公民道德;3、培養民族文化;4、充實生活知能;5、培植科學基礎;6、養成勞動習慣;7、啟發藝術興趣。

第六條:本校之教學科目為公民、體育、童子軍、國文、英語、算學、生理衛生、植物、動物、化學、物理、歷史、地理、勞作、圖畫及音樂各科概照部頒時間教學。

第十條:各科教學方法,注重啟發學生觀察思考之能力,及主動研究之精神。

第十六條:本校校長及專任教員均須住宿校內,與學生共同生活。

第二十一條:考查學業成績,分為五種:

1、日常考查;2、臨時試驗;3、學月考試;4、學期考試;5、畢業考試。

在此不一一列舉,“純中”從創辦之初,時局紛繁不定;開辦後又飽受動盪之苦,幾經坎坷,幾經磨難,但其章程貫徹始終,矢志不移,一脈相承。

八十二年來,二中人在校主創業的基業上,在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日益完善壯大。代代二中人把校主的追求和寄託,轉化為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師生和睦共贏。尊師愛生孜孜以行,學校教育質量不斷提升,獲得施教區民眾的肯定和支持。

純樸不二 美揚心中——讓我們一起追憶

三、篳路藍縷 廣招賢才

1934 年,純美先生從南洋歸鄉後,與地方有識人士商議辦學之事宜,定校名為:“漳浦縣私立純美初級中學”,聘請楊早達,楊聯元等十五位校董,成立董事會,以楊早達為董事長,擇址在清代佛曇縣丞置舊址營建校舍。

從省檔案館材料“漳浦縣私立純美初級中學二十五年度(1936 年)第一學期職教員一覽表”可看共有七位教職員,分別為:校長李克柔,教導主任鄭亨觀,訓育員陳銘勳 ,教務員兼會計李繼志,校醫楊允立,事務員丘寅明,管理員兼女生指導葉臻聰。

校長李克柔時年三十五歲,漳浦縣馬坪人,畢業於北平燕京大學教育系,歷任漳浦縣教育局長,廈門雙十中學教導主任等職,當時任省立廈門中學教導主任,學識和經驗豐富,同時擔任算術 、歷史課程,每週任課十課時。

純樸不二 美揚心中——讓我們一起追憶

教導主任鄭亨觀時年二十六歲,南平人,廈門大學教育系畢業,歷任南平松溪等139縣縣政府督學,擔任公民、國文課程,每週任課十四課時。除校醫楊允立不任課,其他人員都任課,在此不一一標明。

至於當時學生,我們從省檔案館材料“漳浦縣私立純美初級中學二十五年(1936 年)度各級學生簡表”可知第一學期如王寶碧、藍利貞等,共有 111 名學生,分成二班。

1936 年,“純中”向閩南各縣張貼廣告招生,當時閩南僅十多家中學,集中在廈門、泉州、漳州三都市,漳浦縣城原有一所縣立初中,因經費問題和軍閥擾亂於 1936 年夏停辦,“純中” 剛好這時創辦,使漳浦縣中等教育不至中斷,為閩南各縣高小畢業生提供一個新的升學機會。第一學期學生來自惠安、同安、長泰,龍溪、海澄、漳浦、雲霄、詔安、東山等縣。學校開學典禮校主純美先生親臨講話,訓勉學生刻苦學習,立志成為國家社會有用人才。

純樸不二 美揚心中——讓我們一起追憶

四、尊師重教 待遇豐厚

據有關資料:在 20 世紀 30 年代初,大中小學教師的平均月薪分別為 220元、120 元、30 元,而當時一個縣長的工資才 20 個大洋,一線巡邏民警才 7 個大洋,駱駝祥子拉車一個月最多掙 2 個大洋!而國小老師一個月可以拿到縣長的 1.5倍。在北京,一個大洋可以買 45 斤大米,30 斤食用油,20 張公園門票,一個四口之家,一個月 12 塊大洋可以達到很好的生活水準,魯迅先生買一套 500 平方米的四合院,花一千個大洋,也就是一個小學教師三年的工資。

從“純中”二十五年(1936 年)第一學期職教員一覽表,也是新學校第一學期教師月薪(大洋)可以知道:校長李克柔 80 元,教導主任鄭亨觀 60 元,訓育員陳銘勳 50 元,教務員兼會記李繼志 50 元,事務員丘寅明 37 元,管理員兼女生指導葉臻聰 22 元。

學校初創,百業待舉,已花費純美先生大量的精力和資金,可以說是傾資辦學,能給受聘教職工這樣的待遇已經不錯。

再從“純中”三十五學年度(1946 年)下學期教職員一覽表可看,此時校長李克柔月薪 360 元,教導主任黃衛國月薪 220 元,工資已大漲。

從比對中,民國時期對教師待遇的重視和投入值得今人仰慕,民國教育依仗典雅古樸的民初之風和波瀾壯闊的“五四”之風,又有賴於一大批民國學人的風度、氣質、胸襟、學識和情趣,開歷史先河,創亙古未有之格局!

純樸不二 美揚心中——讓我們一起追憶

五、遵章立制 進德修業

在“純中”檔案中藏有大量的學生名冊、成績、學籍和畢業證書等,大到與教育廳長的信函,小到一個學生入學的資質,都需報批於教育廳,可以說事無鉅細,一覽無餘。

純中創立之初,訂立校規,嚴格執行,制度管人,弘文立教,蔚然成風。在歷屆全省會考中成績名列前茅,“純中”聲譽大著,各地學生蜂湧而來,辦學效益蒸蒸日上。

文以載道,歷史需要傳頌。撫今追昔,漳浦二中源遠流長。至今令人思之念之。

純樸不二 美揚心中——讓我們一起追憶

楊建良:1968年出生,福建省漳浦縣佛曇人,漳浦二中高級教師,中國書畫研究院研究員,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鴻瀚書畫社秘書長,漳州市政協文史研究員,漳浦縣政協文史研究員,《金浦報》特約作者,佛曇文化研究會理事。

純樸不二 美揚心中——讓我們一起追憶

審核:林惠玉

監製:楊坤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