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有些人宁愿花几十万,也要进银行做两三千的工作?

卡卡241625800


我有几位亲戚和同学都是在银行工作的,而且时间跨度也比较大,我来谈谈自己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题主所说的花几十万进银行应该是在以前,现在我还真没听说过。而且银行的工资并不是每月两三千,可以说大部分在银行工作的工资都要高于当地的平均工资。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拿着高工资,因为他们的收入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和绩效挂钩的。我的堂姐在某邮政储蓄银行工作,她之前的工资一度很高,但大部分是因为她每年都能拉来很多储蓄业务,而且以前银行的福利也不错。只是最近几年工资明显下降了很多,而且任务也不少,工作量反而增加了。

不过,她们银行里确实有那种掏钱或者靠关系进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图稳定。没办法,现实生活中,那些有点门路和能力的人哪个不是想方设法把子女往国字头里塞呢?你觉得他们都傻吗?

除了那种贪图安稳,想要给子女谋个铁饭碗的人,还有一种人不可忽视。对于那些本身就有门路的人来说,先进入银行系统只是一个开始。(不管有些人承不承认,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他们混得远比一般人好)我们普通人看到的工资、奖金对于人家来说真的不算什么,有时候先一步掌握某项政策信息带来的利益会更大。

当然了,大部分基层银行工作者并不轻松,工作时间长,任务重,还很操心,万一发生什么纰漏就需要自己来补上。而且节假日基本无休,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什么连续的假期。

当我们看到一个看似不合理的现象时,往往不了解它背后还有什么。或许是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有差异,或许是人与人之间的圈子不同。


夜雨如书


喵女王观点:主要是认知的问题,对事业单位和权威的崇拜和迷信。时代在变,很多旧有的认知都跟不上时代的巨轮。还有不得不承认,银行有很多隐形福利。

这个问题,在我的经历里面,感受到东北地区可能常见一些。

举个例子,我的朋友有一个家在东北,他给我讲在他们家那里,除了国家政府机关公务员、学校、医院这样的事业单位之外,还有就是虽然改制了但还是国家控股的银行这样的单位,其他的工作在家乡人的眼中都不叫工作,这体现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以来,大家在脑海里形成的固有观念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和对权力、权威的一种迷信和崇拜。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局限和狭隘的体现。因为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

我一个在四大行之一总行的朋友告诉我,从去年开始,他们很多的隐形福利已经减少了很多,比如住房公积金减半。去年一年也有裁员。各地的银行都出现了裁员潮,特别是在被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情况下,未来银行的前景也未必很好,也会面临很多变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越来越成为更多人的理财选择,可以实现理财投资的基本功能,并且更为方便和快捷。时代变化的太快,现在实体的行业没有哪一个能保证说一直稳定,很多时候越追求稳定,越难以实现稳定。依靠一样事情就会陷于被动。现在如果一切都稳定舒适,未来可能更加不舒适。

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适应时代的需求才是最根本的办法。所以在我看来那些花几十万要进银行或者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有很多是父母的意愿,但这种选择的背后,体现了僵固的思维,体现了和时代发展的不同步,不能实现有效连接。

还有不得不承认,银行有很多隐形的福利,比如可以有更为便利和宽容的贷款政策,我在北京和内蒙的银行朋友都有几十万元的消费贷额度,对政策和一些信息更早知道,有更多的优质信息渠道,关于信贷和投资。

我是职场喵女王,用专业的能力和美丽的态度行走职场,关注我,助力职场,一路UPUP~~~~


职场喵女王


我是一名银行员工,我觉得我可以从几个方面深入的去讨论一下这个话题吧。

首先,先不说其他待遇,就说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2、3千这个数字是基本工资。就拿我们银行举例子,我们每个月的工资是分两次开的:上半个月发的工资是基本工资加岗位补贴,下半个月发前一个月的绩效奖金。就我所在的城市而言,绩效奖金平均为基本工资的60%。这样算下来,一个银行基层员工每个月的工资应当4K左右。绩效奖金多少的影响因素是比较多的:1、针对某几项指标的绩效兑付比率。2、地区分行的机构经营情况。3、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对该地区银行业影响比较明显。

其次,关于在银行工作的隐性福利问题例如:解决户口、养老福利等等。我所在的银行,今年总行本部面向全国各机构进行的数次内部招聘的章程中,明确说明不负责解决户口问题。因此我推断其他国有银行也同样不会轻易的为外地员工解决户口问题,尤其是一线城市。而养老福利方面,今年来政府开展“职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等政策,与银行和其他国有企业的“企业年金”大相径庭,因此其实银行的养老福利已经没有了明显的优势。

第三,由于银行业属于比较敏感的行业类型,内控制度相对严格。银行从业人员禁止以任何形式参与开办、经营其他企业,甚至是个体工商户都不可以。相当一部分岗位对员工出国都有一定的限制。在这里我要说一下,可能如果您说其他国企员工或者国家公职人员,在这个方面也有同样规定,那您就想错了。国有银行在这方面的限制是真的严格,丝毫不流于形式。我一名同事的父亲给他进行的大额转账,由于同事将这部分钱放入投资理财产品中,第二天就被内控合规部电话调查。

限于篇幅问题,我做一个总结:1,银行基层员工是从事服务行业,可以说是“金融民工”。2,银行职员收入中,绩效占的比重很大,因此效益不好的银行,基层收入真的不高。3,按照现在的发展形式来看,银行转型的阵痛期还远远没有结束。4,员工招聘越来越正规化,想花钱进来有些难了。


YSTYD


银行有正式编制的员工,工资不会才两三千的,基本工资有可能,加上各项补贴和奖金,绝对比当地平均工资高不少。

\n

很多地方确实有花几十万进国企事业单位,拿几千块工资这种现象,不限于银行。很多人觉得他们傻,做了笔明显赔本的生意,或者说他们思想狭隘贪图稳定,其实则不然,花那么大代价进国企事业单位,一定有所图,只不过图的未必是钱罢了。

\n

第一、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稳定,旱涝保收,不必担心裁员。大部分父母其实没有太多望子成龙的想法,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顺利地度过一生,而国企事业单位正好能满足他们这个愿望。国企事业单位,如公务员、银行、医生、教师等工作,不犯大错误基本不会被开除,哪怕你工作能力不佳,也能在岗位上混混日子,算是铁饭碗了。所以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稳定工作。

\n

第二,拥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在择偶方面有极大优势,社会地位高。小城市有这样一种现象,月薪1万的私企员工在相亲市场上受欢迎程度远远不如月薪五千的公务员,这是因为公务员工作稳定,意味着收入稳定。私企职员现在赚1万,谁知道企业能活多久,万一倒闭了下一份工作谁知道能赚多少。另外稳定工作能准点下班,方便照顾家庭。

\n

第三,稳定工作一般比较清闲,有赚钱想法的靠副业也能赚钱。我老家的亲戚,孩子重点大学毕业,家里给安排了个高中音乐老师的工作。高中学生都忙高考,音乐课不受重视,音乐老师占着编制领着工资,还没什么工作。这姑娘闲着没事就在网上直播自己唱歌和做瑜伽,无心之举却混成了个小V,直播一个月能赚几千块。所以,副业能有点气候,也能赚钱。

\n

看上去不合逻辑的事情未必真的不合逻辑,只是里面的门道你不知道罢了。


孙建波


这个现象从侧面反映了人们社会认知问题,当然从企业福利上看,相对于在别的企业工作,银行确实有不少让外界垂涎的隐形福利,但这一现象多数在二三线城市较多。

”银行就是印钱的地方,你说好不好?”(即使银行印钱,也不是给你花的)

在很多父辈的的观念里,银行编制内的职位算是”金饭碗”,工作轻松、环境优雅、收入稳定、行业体面、福利高,相当于一项长期稳定的投资。安安稳稳,不奢求荣华富贵一生,但求衣食无忧一世。

如果倒退30年,这项投资是非常明智的,但在当下,就会出现如提者类似的质疑。

记在本月初,刷爆网络引起大家热议的关于《,五大银行裁员2.7万人……》的文章,让大家猛然醒悟,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银行也不再是铁饭碗了。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从自动存取柜员机的出现,移动端支付平台的普及,让一众银行柜台人员下岗了;科技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金融行业的变革,目前各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逐步研发投入使用,谁知道在未来的5-10年内,又将有多少铁饭碗被打破消失?

这个世界,最永恒不变的原则就是“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发展的前提是打破匀速前进的舒适圈,快马加鞭,一骑绝尘。

这个打破,包括思维定式、知识结构和行为模式,打破习惯性心理防卫,建立接纳思维,接纳一切新事物新方法,快速适应和学习。这样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未雨绸缪,而不至于当变化来临的时候,却不知所措。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精英菌点个赞哦~


无忧精英网


不得不说,花几十万进银行有点夸张了。我的同学进银行工作,通过网上投递简历,随后去武汉参加笔试、面试、体检等花费的车费、住宿费、服装费、体检费和餐饮费等不超过2000元。

大家说银行难考,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身边的同学接二连三地被银行录取,以前有学姐说银行有两次面试,她过了二面,结果体检没过,没有被录取。过了一年,另外两个学姐考银行,前期准备一个月(做试题),面试中有很多985、211的学生,而我们只是二本院校的学生,结果还是被录取。

等到我的同学在大四这年参加银行考试的时候,提前两天慌慌张张地准备,竟也过了笔试。当时接到通知笔试的短信,她很纠结去不去考试,因为前面完全没有准备。我告诉了她,我知道的学姐的经历,她也有点害怕去考一次得花车费、住宿费,却考不过。后来,她抱着尝试的心态去了。不知道是她的运气好还是题目变简单了,她现在在银行上班,每天朝九晚五,过着平淡、稳定的工作。

不过进银行的时候确实可以凭关系进去,因为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会问你家里是否有人在银行工作。

银行的工资两三千只是底薪,不管是柜台还是放贷人员都会有提成的,只有大堂经理的工资较低,但是工资轻松啊。银行、学校(教师)、政府(公务员)这是多少人都想进的工作单位,隐形福利多、五险一金齐全、工作稳定。

只能说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有的人想要轰轰烈烈的人生,而有的人只想要平平淡淡地生活。但是很多年轻人进入这些稳定的企业,没过多久就会厌倦。所以,不管做什么决定都要慎重、考虑清楚。


——END——

你对于银行的工作有什么看法呢?你是否想过进银行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说个真实的案例。

我一个亲戚,他们夫妇很早就为女儿打算好了未来。就是把女儿送进银行工作。再把家里的存款都存到她那里去,动用一些关系,很快能成为客户经理,不用坐在柜台前那么辛苦推销业务了。

为什么他们这么想让女儿去银行里呢?

第一、工作稳定。

在他们夫妻看来,女孩子不需要赚太多钱,况且银行收入也不会像两三千那么低。

不同地区、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岗位的工资肯定是不一样的。

作为独生女,家里人都希望她能够安安稳稳的,找个事情做做就可以了。

愿意花几十万进银行的,家里肯定有些资源关系,以后的业绩也不成问题。

国有银行,是国家的企业,基本上是不会倒闭的。

朝九晚五,上下班规律,还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第二、工作体面。

在银行工作,体面程度仅次于公务员了。这才是家长们眼里的正经工作。

有个段子讲,为什么每次坐地铁,总能听到别人打电话谈几千万的项目?

这中间一定有一类人是银行柜员。

虽说现在柜员的日子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福利也在减少,还有裁员风波。

但在家长眼里好像自动忽略这些状况,在体制内就是非常体面的。

不过,作为从工行辞过职的人,我觉得在国有企业里工作,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我曾经是做安全运维这一块的。工作轻松,天花板很低。有时偷偷懒也毫不影响整个部门的运作。换句话说,就是没什么存在感。

如果你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有冲劲,我建议你还是不要留在银行。


作者简介:贺嘉老师,长江商学院CEO班演讲教练,教过1000+高管的演讲,现在想带你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人。


贺嘉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哈哈,整个题目最大的bug就是“两三千的工作”。

进了银行,如果是有编制的正式员工,在中国哪个地方都不可能是两三千的工资。在哪儿,都是会高于当地平均工资的。

在银行,你可以做柜面的工作,可以做信贷,可以做股市期货等等。在小一些的银行更累、但是收入更高;在大点的银行呢,就更类似于企事业单位,需要一步步往上走,职位越高、工资越高。当然,这个提高的幅度大于一般的国有单位。

以我的一个朋友为例吧,她在平安银行工作,每年的收入算上工资、年终奖、一些补贴等福利,基本上年薪在30万以上,她还是刚工作两年的员工,可以说还是很不错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想法其实往往源自于保守。

现在从国企、央企、事业单位跳槽出来的人,何其多?其实,待在银行还是出来,这件事全看个人的态度啦。没有谁是谁非。

选择进银行,相对稳定性更高,毕竟我国不像欧美,银行不会说破产就破产、说裁员就裁员,银行的工作可以说是很适合不少更愿意以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为中心的朋友。

不进银行也有道理,现在支付宝和微信,几乎占下了半壁江山,银行的生存空间不大,为了自己的职场发展,出来闯到也有道理。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希望您可以给我点个赞!花不了多少流量哒!相信我!嘿嘿嘿!


不哈韩的小韩


我觉得这应该与大众对银行等事业机构与权威单位的盲目沉迷与迷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入银行工作,给一般的感觉,就是薪酬福利高、待遇好,工作压力不大但工作稳定性很强,甚至会存在不少隐形的灰色收入。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以往的银行机构,确实会存在这样的问题,而银行工作也成为了一种铁饭碗的职业,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类民营银行、各类支付工作的快速崛起,银行的铁饭碗工作似乎也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作为银行内部,实际上也分为不少的部分与机构,而对于非常普通的职位,同样存在较强的优胜劣汰过程,内部洗牌的风险不少,以往的铁饭碗也显得不那么牢固了,而一般人的传统思维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要再用以往的思维来思考工作。


郭施亮


说银行工资两三千,那题主还真是不了解行情啊。银行职员现在可算是高薪职业呢,笔者有同学刚毕业第一年月薪就1万+,而且是税后到手1万+。不过,听说工作也确实是很辛苦,压力也大,一年以后就跳槽出来了。

笔者没在银行干过,不过关于银行的好处,也是听过一些的,大致分享一下,说不定正好能解答题主的疑问呢?

1. 首先,还是要再澄清一遍,银行的工资可不一定低,很多银行的业务员除了固定工资,还会有提成的,拉存款,买理财产品这都是有提成的,之前也是听说很多家里条件不错的孩子,进银行之后,家里每年存一大笔钱,自己都不用专门去跑业务,就能保证业绩第一,提成最高,工作轻轻松松的。家里给不了那么多帮助的,自己努努力也能有不错的成绩和收入。还有福利,普通的那些福利就不说了,之前也是听一位朋友的朋友,银行不是会有那些抵押贷款还不上,扣押了房子之类的情况嘛,说是优先行内职工购买,而且有内部优惠价,类似的这种福利应该也是有的。

2. 稳定,虽然是老一辈的人爱说的词儿,但确实还是有很多人在意这个,银行工作,算得上是稳定的铁饭碗。好像这些单位的孩子在找对象的时候也稍微占点优势?

3. 再有的话,大概就是大企业的优势了吧,比如落户指标比较多,类似的一些竞争性的福利也比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