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书法怎么练才能进步?

红尘思维修心


《提高书法水平,一练好笔画,也练好结构》

提高书法水平的首要功夫,在大众看来主要还是要打好结构基础功夫与笔画功夫是关键。当然,对于不同的书法类型,书法基本功夫中,笔法功夫与结构处理技巧重要性又各不一样。对于工笔楷书而言,既要写好笔法同时还要练好结构的处理功夫!从这个角度,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分清工笔书法与传统书法的不同也许首为重要!

一、工笔书法练好笔法功夫是入门基础;

正如前面的分析,传统书法发展到现代,书法风格有了太多新的内涵。除了“丑书”让人不能理解之外,真正的新生现代书法还是有的。一种那就是大名鼎鼎比如现在的工笔楷书,也就是以田英章先生为代表的“田门”书法(搞出个田门,实现有点象反祖,哈哈!)

这种工笔书法要求的是“工笔”,所以笔画就成为一门专门功夫。然后配合结构方法,我们就可以写出如同高级数控机床雕刻出来的金属艺术吕一样的书法作品。

当然真正值得说是人品与技术都称得大师的还是“启功书法”。

二、只要是书法,结构技术是成败关键;

最讲究书法结构技巧的书法大师莫过于启功大师!也许多因为现代规范简体字的流行,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欣赏精工整洁的书法风格。现在众多的社会大众学习工笔楷书的原因可能也在于此。

回头分析启功书法,启功书法是一种新书法,甚至算得上一种书法史上的一种发明。他这种书法甚至于只能产生于现代社会而不会产生于过会。其中的原因就在于,黄金分割法则是现代定量数学的研究成果。

启功大师是一个追求内心自由的人,围绕他的“黄金率”,他的书法风格可谓自由自在。作品也呈现出不一样特点,甚至说他的书法作品,美的程度是大相径庭。笔者搜集大量启功作品来比较,总体上可以这样结论,启功大师精心准备的书法作品,是真正的亦庄亦谐好作品。比如启功大师那些牌匾题字。

看到启功大师这种书法作品,你能说不是精品吗?

当然笔者也将大量的结构方法总结为十种原则,通过这十种结构原则,我们大多可以书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三、章法不只是书法作品谋篇布局方法,更对书法结构、书法笔法的影响巨大;

说过笔法与结构,再来看看章法对书法的影响。在理论上,所谓章法,就是指整幅作品的谋篇布局。看似与书法的基本技能好象没有太多关系,其实不然。

在章法排列过程中,笔画多笔画少的字外理方法反倒与规范字的书写规范相反。人们天天写字,所有的字都会在田格本中写得一样大小,而在书法中,笔画多的字要写得大,反而笔画少的字要写得小。其中的主要原因莫过于,笔画之间体现的疏密程度保持一致,而非字的大小保持一致。

四、书法是一门理论与动手技能都必须过硬的学问;

笔画功夫不可荒废!一字一画,按部就班,书法当作修身养性功夫来练习,功成名就自有时日。

学书法也许不追求功成名就,但是如果能够早一点写一手好字,也不是坏事。

有句话说得好,技术活,有个特点就在于,你能想明白却未必能写出来。这就是书法的动手功夫。没有足够的时间加以磨炼,你的操作能力就永远是有限的!


创新炎黄


练了半年就这水平,没信心了 ,没人教,自己买的字帖瞎乱练的,请指正


不觉书者6619


题主所言,应该是硬笔日常书写的能力。写字也好,书法也罢,说到底无非是想把字写漂亮。取法乎上,就当成硬笔书法练习来说一说。

从宏观上,书法世界的两大主题就是学悟与实践。学悟主要就是看法帖作品,读书法理论,悟法度技巧;实践主要就是临摹作品、践悟技法、养成习惯。理论学习与实践体悟是推动书写能力的两挂车轮,相互关联制约,缺一不可。

从书学过程来说,就是临摹――创作――再临摹――再创作的过程。临摹是书法人一生的功课,书法技艺的精进臻善,就是靠不断的读帖悟帖临帖。不管是学田英章还是吴玉生,司马彦还是荆霄鹏,先临进去,把笔法、结构搞清弄熟,把字给写像。迩后还要跳出来,不跳出来永远都是临摩,跳出来才是创作。创作就是要既融入别人的特点、又添加自已的东西。一边实践创作,一边要博览众书,总会找到吸引你的新奇点、新激情,于是再去临摹,如此形成一个循环的闭合回路。

从技法技巧上,就是笔法、结构、章法三个重点。书法内涵博大精深,而最重要、最精华的,还是在书写过程本身。不论是现论学习还是动手实践,笔法、结体、章法始终是最核心最关键的。学悟过程、临摹过程、创作过程,都要将笔法结构其作为核心的东西来对待,多读,多悟,多写,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非难,不为不成。书法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学养过程,不可急功近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毅力,贵在用心、坚持。



抱庸妄谈。


抱庸詩書


对于练书法,我还是有一些小小的心得的,可以一同分享:

首先.想写好字得要有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耐心练下去;第二是心态,要有把字写好的愿望,有这种心态就会在书写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提醒要把笔画和间架结构写好一点,时间长了就会越写越好;第三,每天需要安排20分钟到一个小时静下心来专心写一些字,只有静下心来才会更快地纠正不足;

如果你只是追求把字写好,以上三点坚持哪怕一个月都会有很大提升,这个阶段就不要刻意追求什么体了,只追求写工整,美观,哪怕所谓的江湖体都是可以的。那如果是追求书法艺术就需要从选体开始,逐一对笔画,轨迹,间架结构系统地临摹和掌握了,那可能每天一个钟的练习时间可能是不够的。

从你传的图片看,你需要先写好最为基础的点、横、撇、捺、横折弯钩等偏旁部首,汉字的特点其实就是偏旁部首的组合,单个偏旁部首的突破并不困难,练好后再组合你就能提高一个台阶了,另外,练字需要从正楷练习,正楷练到一定程度,写行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如同先学走路再奔跑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学走路就学跑步,有可能也行但会费很大劲。

以上体会希望能帮到你。有于在户外用手机回应,不能附上习作,有机会再探讨。


200倍放大镜


练了两本帖子《雁塔圣教序》,《倪宽赞》。

个人的感觉就是,不能着急,也不要相信网上的速成法,在我看来老祖宗几千年的艺术怎么可能速成,速成充其量是写大字。要从笔画入手,静下心来练。我从拿笔手抖开始到现在可以悬腕,约几个星期时间,每周写一次,一次约一小时。

说来惭愧,本人水平尚欠佳,以上仅个人见解。附硬笔,软笔,还望指教!




Darkchest


学习书法贵在有兴趣:俗语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书法有兴趣时,你的进步速度就会很快。以我个人的感觉,我是从小就是喜欢书法的,因为小时候,我父亲给我一本字帖,我看到里面的字很好看,就不由自主的学了起来,后来学习庞中华老师的字,到后来临帖等等。所以,建立兴趣是第一步。

其次,就是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古人有“临池学书”的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学习书法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你不坚持,而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样是练不出好字来的,我个人来说,本来就是一个耐不住性子的人,小学时,贫玩,经常跑出去找小伙伴出去浪,学习书法只是偶尔时间,所以进步不明显,只记得有一断时间,那是我上大学时候,我觉得书法是一个非常对自己的性格有帮助的爱好,我就静下心来,临帖。不要笑我傻,我经常把古人当成自己的朋友,比如颜真卿,欧阳询等人,我有时候会想像他们,写书时候的身影,和表情,然后我也随着他们一起笑,一起兴奋。因为书法是有感染力的,当你完全把自己和他们联系在一起时,就会体会到学书的快乐。所以,那断时间,我感觉自己进步得特别明显。建议有所以的书法爱好者们,不要灰心,不要放弃 。

然后,就是学习书法的一些技巧,有些人说学书法,有没有什么捷径,我觉得没有什么捷径,但是要“学之有道”,这个“道“是”门道“,建议看下田蕴章老师的”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的系列讲课,就会对书法学习有更深刻的了解,他的视频在网络上都有,可以下载下来,每天看一集,这样就会每天都会有进步。当初我学习时,感受很深,其中当老师讲到学习书法要从楷书入手时,便感觉很有道理,因为我们从小也是学习楷书的,所以,楷书是金字塔的底,其他书体则是上层建筑。

最后,祝所有的书法爱好者,学有所成。加油!


残夜明月


有一定书法基础,想再提高,就谈一下我自己习字时一点点经验。

一直要抱有住这份热情,千万别在春花秋月的时光里丢掉了激情或者对这份爱好失去了温度,这个太重要了。

我喜欢看古帖,也看近代大、小名家,或者“无名之辈”的,再或者文人的字,我真是在看,不能说是欣赏,因为我没有那么高的鉴赏能力,但是这些字很深的印刻在了我的头脑里,我练习时会搬出来我看过的佳作来比较,这使我十分受益。

我不是天天习字,临帖是必要的,但不必埋头苦练,多交流,多看看书评。

只是我一家之谈,仅以参考。




苏说果语


书法要提升就要下功夫!

谈及书法功夫,会有人说多临帖、多练习。的确,时下不少人谈论学书感悟,便是每天晚上临帖两小时,或早上临帖一小时;或者学习书法要坚持天天临帖,功到自然成。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对。

从一个人学习书法的过程来看,书法提升就是要不断增强运笔、意念、字外三种功夫:

一是 运笔功夫

学习书法掌握毛笔时的手从颤抖到不颤抖、运笔时的手和胳膊从不稳健到稳健、毛笔从不听使唤到听使唤、这就是运笔功夫,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功夫,强化它主要靠临帖,临帖的次数和时间越长功夫就越深。运笔时的手和胳膊稳健了、毛笔听使唤和运用自如的时候就有了运笔功夫。因此,学习书法要能静下心来、按捺住性子认真临帖。


二是 意念功夫

书法的意念功夫主要通过读帖强化。默看碑帖不是简单的视觉作用,而是通过视觉与大脑对所临之帖的笔画、结体及形与神的特征进行琢磨和理解。用视觉并经过大脑的琢磨和理解,大脑对所临之帖的笔画、结体和形与神的特征的意识和看法就不是浅薄的、表象的,而是由浅入深,形成深刻的影像,长此以往便有了意念功夫。当有了一定的运笔功夫,便能起到增强悟性及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 字外功夫

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不仅技巧性很强,能给人以外在的艺术美感,而且包容书家自身的思想道德、气质、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素养。无论临习哪一种碑帖,之所以能够形成多多少少与前人碑帖不同的风格,就是因为这一书风不仅蕴含有前人的书法艺术特色,而且包含有临帖者的综合素养。因此,学习书法就要在循序渐进地苦练运笔功夫和意念功夫的同时,不断强化思想道德和文化艺术方面的休养。

三种功夫的提升贯穿于书法学习由临帖入门到升华并创作登高的全过程。三种功夫在任何学习阶段都要同时强化,只是根据实际和发展的需要侧重不同而已。

匆忙回答,与君共勉之。


写一手好字


正确方向,兴趣,正心,“明”师指导,文化与技法兼修,多读、多写、多看、多悟,这些就是快速提高书法水平的方法。

先找一种自己喜欢的字体及字帖(最好是经典正书)。

寻找精于你喜欢字体的“明”师,最好的是他能手把手教你(如拜师、培训),或者听他的书法讲座、看他的书法教学视频。从基本笔划开始练起,再练结字,并遂字突破。慢慢熟悉笔性、纸性、书写节奏,懂得选笔选纸用墨;接下来临习篇幅,学会基本章法,并创作习作。“师傅领进门,修行靠各人”。要提高书法水平,还需你的天赋、性情、悟性、时间、文化、理论、技法的成熟,审美欣赏能力的提升,先精于一体,再触类旁通,博采众长。



另外书法的好,很难评判,不是你能办展览或作品入选国展就算好,还是大部分书法爱好者公认的好才是明符其实的真好。

书法文化博大精深,书法技法如同读书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过程,其中不排除跳级或留级,爱好书法的我自认为只是书法的小学生阶段,但能认识以上学好书法的各个因素,才有以上说明,不足之处敬请指导。



使志安宁之秋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自己一定要有信心,如果自己对自己都没信心,那就进步得慢。学习书法,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临帖,坚持临帖,就能把书法学好学出名堂。如果不临帖,写出来的字就是自由体,自由体字毫无法度和神韵,明说了,自由体字,俗!



看得出题主学的硬笔行书书法。学行书书法,建议题主临《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也可临庞中华的硬笔行书字帖;还有就是选择临卢中南和田英章的硬笔行书字帖。

上图为田英章硬笔行书作品。

上图为田英章硬笔行书教程(局部)

总之,学习书法,坚持临帖就能进步,反之,就进步不了,或进步得慢。

题主临帖,应先临出形似,再临出神彩。从问题描述中发出的作品可以看出,题主还是有一定的用笔基础的,如果坚持临帖,用上几个月的功夫就会大有成效。

在临帖的同时,还要善于读帖,善于领悟,只有这样,进步才快!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