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本文首發於“書影斑斕”(ID:sybl-1975)

文 | 書影君

01

如今流行跨界,每個人都不安分在自己本行裡待著。

書影君見到了馮小剛做導演不過癮,跑去做演員,還得了個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也聽說過法學教授開演唱會、運動員做綜藝明星、主持人出書當作家。

就連和尚也不安心吃齋唸佛,跑到電視臺當嘉賓做“藝僧”。

這不,著名喜劇演員黃渤,也做導演了。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8月10日,黃渤的導演處女作《一出好戲》上映。觀眾反響熱烈,普遍讚譽有加。豆瓣上目前已有12萬人打分,評分7.4。

這部戲,據說黃渤準備了八年之久,我看完之後第一印象,就是感覺黃渤不是憑藉自己的名聲來圈錢糊弄觀眾的。

影片佈景、數字特效、人物造型都十分出彩。而黃渤自己也為影片付出了極大的心血,拍攝過程吃了足夠多的苦頭(荒島背景,拍攝難度可想而知)。

蓬頭垢面、鬍子拉碴、面黃肌瘦,就是黃渤在影片中的真實狀態。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影片的劇本,我相信黃渤也耗費了自己極大的精力,和極多的腦細胞。因為這部兩個小時的影片中,涵蓋了歷史學、經濟學、地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等眾多龐雜的專業知識。

試問,國內有幾個導演,拍一部商業片,願意這麼折騰自己?

在討論問題時,有些人不太講邏輯,習慣把所有事情一鍋燴地來說。

所以,書影君在評價黃渤導演的這部電影時,首先需要說清楚幾個基本問題。

1.黃渤是我喜愛的一箇中國男演員。

2.一個人做事肯吃苦,和他做好了這件事,兩者沒有關係!

3.看電影,是個人感受非常主觀的一件事。你說好,就是好!我說不好,就是不好!兩者並行不悖,不矛盾,沒有誰對誰錯。

4.一部好電影,首先要能講好一個故事。

5.評價一部電影好、一個演員好,有很多種方法,但唯一不能用的方法就是:誰不說好誰就是蠢和壞。

如果以上觀點我們能達成共識,可以繼續交流。

02

首先說一說影片的基本故事背景。

一個公司30人,上有領導下有保安,一起組織出海搞團隊建設。

此時太空隕石撞擊地球,100米的巨浪將他們乘坐的水陸兩用大黃鴨汽車拋到了一個孤島。而這場隕石墜落的天災,也是30人死心塌地留守孤島的原因。因為預測外部世界都毀滅了,孤島從此就是他們的全部世界。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沒有信號,也無法逃離。

每個人現實中的身份屬性、財富積累被擦淨清零,社會關係重新組織,社會資源重新分配。

這就是這部影片的基本故事背景。

黃渤野心很大,他要通過一部影片,在孤島末世的背景下,完成如下主題思想表達:

一、講述時間跨度長達幾萬年的人類進化史。

二、在蠻荒世界的生存壓力下,人性如何變異扭曲。

三、黃渤和舒淇的愛情故事。

一部兩個小時的商業影片中,要塞下如此之多的思想幹貨,難度可想而知。

那麼,黃渤做到了嗎?不著急,我們慢慢來說。

03

一、先說第一個主題,看看黃渤版的人類發展簡史。

1.原始社會。

30人被困荒島,在失去重歸外部世界的希望後,如何生存下去,便成為首要問題。

於是,具有野外生存技能的司機兼導遊小王(王寶強 飾演),自然就成為了這個落難團隊的救世主。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他能爬樹摘果、下海捕魚,他飼養過猴子,知道如何使一群“烏合之眾”守規矩、聽指揮。

他為大家找到了可以遮風擋雨的山洞、找來淡水和野果子,他的捕魚技能為大家帶來生存必須的營養。

在荒島拓荒紀,可以為大家解決禦寒和果腹兩項基本生存問題,小王成為了當仁不讓的“王”。

社會規則便也由小王制定,每天大家統一外出勞動、捕魚,按勞分配食物。

但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因為在團隊中的統治地位,小王自然不再需要外出勞動、採集食物,成為依靠被管理者奉養的“脫產幹部”。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而以小王為代表的統治階層中,還包括了一些依附權勢者。比如“論小王統治合法性”理論的創造者文人史教授,比如依靠奉獻稀有資源(美女露西)以換取小王庇護的“狗頭軍師”老潘(王興 飾演)。

這些人依附在小王周圍,形成了一個既得利益集團。他們的共同目標,從帶領大家生存下去,漸漸異化為努力維護這個原始階級社會的穩固,並嚴酷打擊馬進(黃渤 飾演)這樣的異己。

2.經濟社會。

此時,在拓荒時期失去領導地位的張總(於和偉 飾演)及身邊人,那些現實社會中的成功者,獲得了一個改朝換代的機會。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張總意外發現了一個擱淺在岸邊的輪船,船上不但有充足的住房,而且食物、燃料等生存物品一應俱全,就連紅酒、餐具等享受型物品也應有盡有。

關鍵船上還有生產資料:漁網。

張總私底下拉攏馬進等人入夥,許諾共同尋找回陸地的方法。並在一次公開場合,提出了一個新理論:“人之所以為人,不能僅僅停留在滿足生存需求,而應該追求精神需求和更高級的社會管理模式。”而這些,就是他能帶給大家的。

在張總的煽動下,一部分人跟隨他出走,並在輪船上開始了荒島社會的2.0版本:資本社會。

在這個社會中,因為生產資料漁網的出現,可以捕獲許多魚,於是帶來物質的極大豐富。而張總利用自己經商多年形成的經濟思維優勢,以撲克牌為貨幣,制定了一套貨幣流通體系,並鼓勵人們以物易物,進行商品交易,促進了商業雛形的產生。

但是,馬進與小弟小興(張藝興 飾演)卻是這個體制的反對者。他們以為張總會帶領他們回到現實世界,卻發現張總其實是利用他們來對抗小王,並提供廉價勞動力,利用商業規則來盤剝底層勞動者。

談判不成,黃渤和小興憤然出走。

3.科技烏托邦

片中有一條故事線,就是馬進在出發時知道自己買彩票中了6000萬,但避難荒島無法返回大陸,使他心急如焚。90天的彩票兌獎期,就這麼一天天倒計時地折磨著他。他掙扎過、抗爭過(自制小船試圖劃回陸地),但最終隨著90天的結束,幻想破滅。

於是,馬進開始利用從天而降的無數海魚(天上為啥掉魚,書影君至今想不通),以及小興的電器修理特長,開始升級他的荒島社會3.0版本。

他所建立的新社會,書影君稱為“科技烏托邦”。在這裡,科技進步、人人平等、按需分配、各盡其能。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當輪船上的探照燈重新通電亮起時,馬進猶如摩西降臨一般,在光環映襯下,俯視腳下人群,為他們勾勒出一幅尋找新大陸的美好願景。

而人們信奉他這套理論的回報,就是孤島上電力的恢復(人們手機可以充電啦)、人群關係的重新和諧,以及對未來美好精神家園的期許。

馬進帶來的第三次社會升級,主因就是科技革命。電力在荒島上降臨,猶如互聯網在現代社會降臨,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因為掌握了新科技,壓制異己的暴力手段都改進了。

小王的原始社會,需要首領自己強壯,因為他要靠自身的武力來擊敗敵人及反對者;張總為代表的經濟社會,統治依靠身邊的打手,以及普通人看不懂的經濟調控甚至剝削(比如後期張總搞的貨幣超發和通貨膨脹)。

但在馬進創立的科技時代,暴力也升級換代了。只要威脅一個人不再給他提供電力,對方保證乖乖聽話,根本不需要依靠暴力血腥鎮壓。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看到這裡,我想到了以色列歷史學家赫拉利新出版的《今日簡史》一書中,就表達了對掌握海量大數據的高科技公司的擔憂。這些科技巨頭,可以利用技術操縱選舉、影響政治、影響人類思維甚至情感,最終可能成為新一代統治者。

二、再來說說人性之惡這個主題。

許多人拿《一出好戲》與經典反烏托邦影片《蠅王》做對比。兩部影片的背景,都是人群脫離現實社會,落入荒島求生。在法律及道德約束消失、求生本能爆棚的環境下,人性中殘酷血腥的動物本能開始激發,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成為荒島上的唯一普世價值。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而兩者不同的是,《蠅王》故事設定一開始人們還維持著現實社會的規則與彼此的關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存的嚴酷,人性開始轉為惡。而《一出好戲》則恰恰相反,眾人剛踏上荒島,便立刻將現實社會的規則約束拋棄,跑步進入了原始社會。隨著劇情的發展,社會形態才開始逐步升級。

從邏輯上來講,我個人覺得《蠅王》更為符合客觀規律和真實人性,而《一出好戲》的故事設定則有些像歷史教科書了。

張藝興飾演的小興,一直作為馬進的跟班,老實可靠,對馬進言聽計從。自從跟著馬進創立了科技烏托邦,便開始迷戀上孤島救世主的迷幻感覺,並逐漸“黑化”。

在現實社會中,他倆人都處於社會底層,屬於典型的人生失敗者,是同事老闆嘲諷鄙視的對象。而在孤島上,在他們創造的科技烏托邦中,兩個人尋找到了被人需求與崇拜的感覺。

正如小興所比喻的,現實世界裡,他倆就是一坨屎,而在這坨屎被冷凍住時,人們就會當成冰激凌。只要不在現實世界裡融化掉,誰又在乎他倆這個冰激凌其實是一坨屎呢?

於是,在司機小王意外發現陸地世界並沒有消失,每隔12天還有一艘遊輪路過荒島時,馬進和小興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將小王“精神病化”。以小王精神不正常來否定其言論的真實性,試圖掩蓋真實,繼續糊弄任人擺佈的一眾人群。

這種人性之惡,影片表現的淋漓盡致。即便經過數萬年進化和文明洗禮,但人類始終無法擺脫體內與生俱來的動物基因。一旦環境達成,動物性立刻會從人類體內狂奔而出。

這不是道德問題,也不是法律問題,而是一個生物進化的現實。

三、最後說說黃渤和舒淇的愛情故事。

馬進在劇中一直喜歡公司的同事姍姍(舒淇 扮演),但姍姍即便自己離過婚,依舊不拿正眼看人生失敗者馬進。荒島之上,馬進和姍姍的愛情戲一直尷尬地進展著,我看不到一點心動、一點愛情,只看到一個不那麼壞的小痞子在不斷糾纏一個美女。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所謂愛情,就是一個人願意為對方付出甚至犧牲自己,而劇中馬進對姍姍的愛,僅僅表現在為對方打魚、疊千紙鶴,以及跳一段舞蹈。

馬進這種對愛情的理解水平,更像是中學生對愛情的懵懂無知。以為願意給對方一塊自己珍貴的糖,就是愛情。

04

至此,再次重申文章開頭所說的幾條共識。

黃渤是我喜愛的一箇中國男演員。

評價一個人的作品時,不應該摻雜他為這部作品付出了什麼,更不應該摻雜對他本人的喜愛或厭惡之情。

看電影很主觀,你認為好就好,我認為不好就真不好!並行不悖,沒有矛盾。

所以你不要和我爭論,我也喜歡黃渤,希望他的電影好看。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我們應該回到影片本身、故事本身來評價。好電影要講故事而不要講道理,那麼我們想一想,《一出好戲》的故事講清楚了嗎?基本邏輯通嗎?人物設定合理嗎?

很可惜,在這三個標準上,我都看出了問題。

黃渤導演的這部影片,所要表達的命題太過深刻與弘大,影片中道理講得太大太滿,於是出現瞭如下問題:故事形式模糊不清、角色單薄站不住、劇情發展硬傷多。

先說第一個問題。

影片開頭,巴士客車在海上遇到巨浪時沉入水下,並跟隨巨鯨衝出水牆的特效畫面,令人歎為觀止,此時我感覺這是一部喜劇科幻片。

但接下來荒島之上的社會進化,又讓我覺得這是一部有深刻思想的黑色幽默片。

隨著一大堆海魚從天上傾盆而下,我聞到了濃濃的魔幻現實主義影片的味道。

最後,30號男女,身穿病號服一樣的條紋衫,在陽光下迷醉共舞的鏡頭,又讓我感覺這是一部烏托邦式的藝術影片。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如此混亂的影片類型,讓我無所適從。

觀看一部電影,觀眾是會有一個情感預期的。看周星馳、沈騰的喜劇電影,我就是捧著爆米花準備哈哈大笑來的,你突然冒出一個女鬼貞子,嘴裡還大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搞什麼鬼?

今天看到一篇影評,居然列舉證據一大堆,言之鑿鑿地斷言,《一出好戲》是恐怖片。除了馬進,其實所有流落孤島的人都死了,整個故事都是受災難刺激得了精神分裂症的馬進幻想出來的。

當然,所有觀眾也被導演黃渤騙了。

哎呀,電影要看到這個份上,除了淪為少數高智商人群的專屬,普通觀眾咋還再好意思看?反正看了也是錯,看了也看不懂!

再說第二個問題。

從天而降的那場魚雨,幫黃渤建立了“科技烏托邦”的經濟基礎,但影片完全沒有交代,這些魚都是從哪裡來的。

張總帶領一部分人出走,去建立經濟社會。靠武力輕鬆維持統治的小王,為何不繼續依靠武力阻止張總的叛變?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小王在影片開始就說了,整個島上他都看遍了,沒有發現出走的道路。那麼小王為何沒有發現那艘如此顯眼的巨大輪船?

馬進和小興一句“小王瘋了”,人們就全信了?基礎何在?小王為何也開始配合著大吵大鬧、瘋瘋癲癲?

30號人荒島生存100多天,飲食營養完全跟不上,卻沒有明顯的面黃肌瘦、蓬頭垢面。相反,姍姍甚至天天衣衫整潔、光彩照人。常識何在?

不一一列舉了。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一部電影,如果在細節上犯了常識性錯誤,或者故事邏輯不通,觀眾就會覺得很“扯”。而一但觀眾有了這種“扯”的感覺,他對影片就沒有代入感了。

書影君就是在影片中這樣奇葩細節的再三提醒下,開始走神,並四處觀察觀眾的。

讓觀眾出戏走神,這是一部影片的大忌啊。

最後說第三個問題。

因為劇中人物的主觀意志要服從於導演的意圖表達,於是每一個人物的思想脈絡、喜好厭惡、性格轉變,便缺乏了合理性和邏輯一貫性。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這部有30個演員的群戲中,我看到的不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張張握在導演手中的牌。打出哪張牌,不是這張牌自己想打出去,而是導演讓它出去,整體劇情需要它出去。

福樓拜在創作小說《包法利夫人》過程中,當他寫到包法利夫人之死時,甚至伏案痛哭到不能自已。這個人物的死,不是作者能左右的,實在是人物性格發展至此,不死都不行啊!

但是反觀影片中的人物,且不說那些次要演員如何只發揮了背景作用,就是姍姍、張總等幾個主要角色,他們的行事邏輯、做事風格、喜好厭惡,前後完全看不到統一。一會兒陰險狡詐、一會兒軟弱無比、一會兒又從善如流。

他們都是一個個人偶,在導演黃渤的手中擺來擺去。演員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05

也許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源遠流長,所以我們推崇立意深遠、格局弘大的作品。動不動就是人類發展史、上下五千年。

文藝作品追求大格局沒錯,但往往會忽略掉個體的人。

黃渤導演,你唱得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我們習慣於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但目光卻從來不習慣注視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我們習慣於宣揚情懷、揹負使命,卻總也講不好一個最簡單的故事,一個關於人的故事。

書影君始終認為,一部好的影片,導演不會賣弄自己的高智商和情懷,以多數觀眾看不懂為榮。也不應該揹負過於沉重的責任感,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擰巴來與世界較勁。

而一位合格的導演,首要的標準,就是能給觀眾合理地、完整地講好一個故事,這就足夠了。

再次重申,黃渤是我喜愛的中國男演員。

我對黃渤初次執導的新片《一出好戲》的評價是,打“國產經典影片”這座江山,黃渤有功勞、有苦勞,也沒有欺世盜名、糊弄觀眾。他是真誠的!

但是,很可惜,江山沒有打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