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马家寨村有个好少年叫辛璞田

辛璞田,又名绍卿、田河,字瑾涵,号赤生,1903年出生于河北省安新县马家寨村(今属河北雄安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也是一位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马家寨村好少年

马家寨村隶属于安新县端村镇,在辛璞田出生的时候,马家寨还是白洋淀中一个四面环水的村落,如今却已成了一个平原村庄。说起马家寨,可是白洋淀淀边远近闻名的造船村。马家寨原名马村寨。据传,原为马氏建村,起名马村。宋代曾有驻军在这一带防守,形成寨垒,故名马村寨。当时,宋朝御辽名将杨延昭(杨六郎)在这里操练水军,以船作战。当时,马村寨还修了四个寨门,所以又称四门寨。明朝永乐年间又有古北口外人迁至,遂改名为马家寨。

马家寨的造船业兴起于什么时候,现已无从查考,但有个传说却印证了马家寨造船业历史的久远。据传说,很早以前,当年的安新县城南关有个魁星阁,魁星是传说中专门点状元的一位神仙。魁星手里拿的笔尖正对准马家寨,一位莽撞的过路神仙一看,这个村以后要出状元,顺便用手把笔尖捏扁了,便成了现在造船用的工具(锛、凿、斧都是扁的)。马家寨没有出状元,却出了许多造船的“木匠状元”。今天的马家寨依然有造船业存在,除了制造白洋淀所用的普通渔船,还为北京颐和园、北海公园等处建造游人乘坐的画舫,亦是远近闻名。

马家寨村有个好少年叫辛璞田

辛璞田的祖父是清朝末年的武举人,曾经担任过保定府的七品武官,辛璞田幼时就已退职还乡。辛璞田的父亲在北京的一家绸缎庄做事,小有文化。辛璞田从小聪明伶俐,讨人喜爱,尤其是受到祖父的特别疼爱。白天他诵读四书五经,练习书法,晚上学习武艺,练长拳短打,从不间断。他看到本村的人多以捕鱼、织席、水上运输为生,不少人生活艰辛,便起了为穷苦人争平等的念头。

四面环水的马家寨水路交通非常便捷,船只是水村与外界交通的主要工具。村里驾船往返保定、天津贩卖鱼虾、苇席的人,给这个淀中水村带来了外界的消息,使得年少的辛璞田萌发了去外面求学闯荡的动机。1916年,辛璞田考入安新县最高学府——新安高等小学。那时,他的祖父已经去世,父亲经商又不景气,家里的生活比较困难。但辛璞田自知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在校孜孜苦读,而且为人富有正义感,在同学中间很有威望。

投身五四运动大潮

1918年,高小毕业的辛璞田从水路搭本村渔船来到天津,考入直隶省(今河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直隶一师”)。直隶一师在当时是一所比较有名的学校,主要培养中小学教员。根据民国政府教育部的规定,师范学校学制分为本科和预科。预科招收高小毕业生,学习一年后升入本科第一部,四年毕业。辛璞田考入预科一年后即升入本科第一部五班,并很快被选为班长。学校的学生会成立后,他又被推为学生会的委员。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反对签署巴黎和约的学生爱国运动,其势如暴风骤雨席卷全国。在此形势下,天津各学校也纷纷成立了学生会。辛璞田被选为直隶一师的学生代表,积极投入了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各界救国联合会的筹备工作,并同于方舟、邓颖超等人一起发动、组织天津广大青年学生和爱国同胞展开游行示威斗争。5月7日,在以辛璞田天津学联的组织领导下,天津爱国青年举行了第一次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辛璞田始终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并带头高呼口号,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精神。坚强的革命斗志和非凡的领导才干使辛璞田脱颖而出,成为天津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

游行过后,辛璞田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认识到了宣传发动群众的重要性。为此,辛璞田组织成立了以直隶一师为核心的演讲队,并亲任队长。他经常冒着军警的追捕上街演讲,呼吁抵制日货,拒签巴黎和约,争回国家主权。一次,他到针市街一家经营日货的大商店进行抵制日货的演说,慷慨陈词、晓以大义,经过三天的唇枪舌剑,终于使这家商店封存了日货,取得了抵制日货的初步胜利。为了唤醒大众,激发群众的斗争热情,辛璞田还创办了校刊《新开河》,校刊的主要宗旨是声讨大总统徐世昌和收回青岛,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辛璞田在校刊上以“田河”为笔名,写了许多进步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天津学生的爱国活动引起了直隶省政府的恐慌,于是,直隶省长曹锐、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下令先后逮捕了学生代表周恩来、于方舟及各界代表马千里等15人。政府的高压行径不仅没有吓倒革命群众,反而激发了革命群众的斗志,为营救革命同志,辛璞田挺身而出,口诛笔伐,对压迫学生运动的统治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中,辛璞田与邓颖超、于方舟、江浩(江著源)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天津也不例外。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天津出现了两个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青年组成的革命团体,一个是由周恩来等人组建的觉悟社,另一个是由于方舟等人于1919年9月创办的“新生社”,辛璞田加入了新生社。他们一起研究马克思主义,探讨中国的出路。1920年4月1日,新生社创办了《新生》杂志,通过刊物,宣传新思潮,还讨论了在天津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全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刊物。1920年10月,根据李大钊的建议,新生社改组为“天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创办会刊,介绍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情况,宣传革命主张。不久,于方舟又将研究会改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

1924年3月,经李延瑞介绍,辛璞田加入了成立不久的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6月,青年团天津地委在直隶一师设立支部,由辛璞田担任书记。从此,他组织领导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青年团的队伍中来,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由于辛璞田的出色表现,1925年年初,经江著源、于方舟、李显声(李锡江)等人介绍,辛璞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任命为顺直(“顺直”是一个历史地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北和天津、北京两省一市的区域,清代在此设立直隶省和顺天府,此后人们就用“顺直”来称呼这一地区)省团委会委员兼天津团委会委员。他还以个人名义加入了中国国民党。

领导天津“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天津本地的《大公报》《益世报》及时作了详细报道。31日晚,中共天津地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先发动学生,再联络其他团体,唤醒市民,一致行动,声援上海的反帝爱国运动。6月1日下午,已担任天津学生联合会委员长的辛璞田召开学联紧急会议,通告市民立即行动起来。他指出:“此次惨案,正是我们和帝国主义者徒手相搏之第一幕”,“我们要准备好实力,大家团结起来,勇敢地、不妥协地、此起彼伏地向帝国主义继续作斗争。”6月4日,学联再次集会,辛璞田等人经过讨论决定全市学生罢课,举行示威游行,组织演讲。第二天,天津全市中等以上学校万余名学生和各界群众在南开操场召开大会。辛璞田在会上报告了天津学联援助上海的8项议案,会后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活动。

随着“五卅运动”的不断深入,运动的重点由学运逐渐转移到工运,印刷工人、海员和纱厂工人相继罢工。8月11日,天津裕大纱厂工人罢工,遭到了当局的镇压,500多名工人被捕。与此同时,属于奉系的直隶军务督办李景林命令直隶军务督办公署和督察处以维持秩序和召开紧急会议为名,逮捕了辛璞田等人。后来,参加运动的被捕工人和学生都被放出,但对辛璞田等人仍然拘押。

12月24日,属于冯玉祥系统的国民军孙岳部攻进天津。第二天,在中共天津地委的要求下,孙岳将辛璞田等人释放出狱。出狱后,辛璞田马上参加组织国民党省党部和市党部,并出任国民党天津市党部委员。1926年初,辛璞田的好友王象乾(安新县邵庄子村人)曾赴天津探望,满耳听到的都是对辛璞田威武不屈的赞扬之声。他记得辛璞田曾写过这样一句话:“劳动,即是生活;牺牲,即是精神;流血,是为社会留下痕迹呢。”

英勇就义浩气长存

1926年冬,辛璞田受中共北方区委派遣,到内蒙主持军运兼管直隶口北10县(宣化、赤城、万全、龙关、怀安、怀来、延庆、阳原、蔚县、涿鹿)的农运工作。当时,口北地区正处于非常残酷的时期。奉系军阀成立了旗产、官产清理处,借此欺诈百姓,广大农民苦不堪言。1927年5月3日,辛璞田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延庆县32个村6000名贫苦农民举行起义。农民起义获得了胜利,口北10县的农民运动迅速地开展起来。

1927年冬,辛璞田赴北京汇报工作时,不料交通站被敌人破坏,出了叛徒,他不幸被捕。1928年1月19日,奉系军阀陆军军法裁判处以“共产党派赴绥远调查军情,密报共产党中央机关,以便辅助北方军事工作”的罪名,将辛璞田等9人判处死刑,随后押赴天桥刑场执行。

1948年,辛璞田烈士牺牲20年后,中共冀中区党委在他的家乡马家寨村修建了辛璞田烈士纪念碑。时任中共冀中区党委副书记金城亲自撰写了碑文:“璞田同志毕生革命,为党,为民族,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顽强坚定,不屈不移,成为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前进的榜样。”1996年3月,中共安新县委、安新县人民政府为辛璞田重修烈士祠,以弘扬烈士功绩,教育后人。(杨亚蒙 段彦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