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做好“加减乘除”法 管理创新再出发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做好“加减乘除”法 管理创新再出发

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发区在管理体制改革上迈出重要步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组织机构逐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明显改善。

规范管理,在职能职责上做“加法”

今年2月22日,开发区出台《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村干部底线管理办法(试行)》,在服务中心工作、重点工程建设、征地拆迁、村企关系、信访维稳、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40条管理底线,将“踩线”行为管理落实到村干部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做好“加减乘除”法 管理创新再出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办法从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实绩等多个方面细化量化“底线”,把重视党建工作、严格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布置的工作任务、按要求执行村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等多条最基本、最关键、最关注的履职“底线”作为考核硬性指标。同时设立年度考核评议制,督促村干部恪守“底线”,使“底线”成为促使村干部想作为、真作为、有作为的动力。

开发区坚持党员管理做加法,对文明城市创建、“三条廊道”建设等重点工作,把党员干部工作完成情况,实行加、减分制度,列入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在深化完善党员干部队伍“入、管、出”集成管理的同时,构建严进畅出、过程抓实的党员干部质量管理机制。开发区还实行挂牌上岗制,对干部职工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将机构设置、主要职责、工作流程、人员岗位“四上墙”,做到“有牌子、有办事流程图、有工作人员去向牌、有工作人员职责、有工作人员桌牌”。

整合资源,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

为让群众真正体验到管理机制改革的高效,开发区对现有工作流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开发区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审批管理新模式,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项目,实行“帮办服务、一窗受理、信息共享、同步审批、统一发证”,切实改变以往办一件事要跑多个部门、重复提交证明资料的现象,实现了跨部门审批联动和无缝对接,各项行政审批时间整体缩短30%以上。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做好“加减乘除”法 管理创新再出发

开发区经发局全力推进“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减少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开发区财政局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财政资金审批电子化改革,实现财政审批业务和OA政务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所有资金网上审批,并修订了《金华开发区财政资金审批管理办法》,彻底改变以往资金审批手续繁、时间长、材料多、效率低的现象;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积极探索实施简化住所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证照分离”、自助服务终端等举措,使全程电子化登记范围不断扩大。

强化服务,在提高效率上做“乘法”

开发区党政办积极利用 OA办公系统,启动内部审批流程再造,堵点在哪里,手术就动到哪里,破解“签名流水、审批多章”的积习,同时设置文件处理“红黑榜”,以提高办事效率。去年12月19日以来,开发区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全过程录入“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同时大力推进配套机制建设,出台了3个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了一个覆盖开发区全域的项目库,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项目管理机制。开发区创建办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通过实行网格分块管理、项目实施推进、结对协同共建,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各方参与、上下联动、“7+X”组团包干的文明城市创建管理模式,以推动长效机制建立。市综合执法局开发区分局实施执法队员“1+X”网格管理责任制,通过“零口供”执法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开发区妇工委建立“5+N”工作机制,明确妇联领导成员工作职责,同时通过“扁平化”管理,有效提高信息沟通和决策执行效率。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做好“加减乘除”法 管理创新再出发

以人为本,在内部管理上做“除法”

人是一切要素的核心,管理体制再怎么改,人不到位,最终还是“无米之炊”。自2017年以来,开发区主动探索机关部门合署办公机制建设,先后推行高新技术产业局与服务业发展局合署办公,经济发展局与高新技术产业局合署办公,创建办与宣传部合署办公。

职能整合的面越广,所触及的部门利益越多,受到的干扰就越大。部门整合、职能合并,相同的两三个部门合到一起,中层干部必然多了出来,而干部的调整和精简,也涉及许多人的根本利益。“宁伤感情不伤工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态度坚决,只要利大于弊,就要坚决去做,不能因为干部的私利影响群众民生的改善。为使探索顺利进行,开发区把机构优化整合作为工作重点,将部门先合进来、工作开展起来。通过内部管理机制的梳理和调整,开发区让更多的干部职工沉到了基层一线,把群众反映强烈、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把惠民利民的好事办好办实。

作者|吴璇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做好“加减乘除”法 管理创新再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