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评价抗日英雄饶国华?

风雨向阳花


饶国华,字弼臣,(1894~1937)国民党抗日骁将,1894年12月7日出生在四川省资阳县东乡张家坝的一户普通人家。

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饶国华加入了新军,从一名伙夫做起,一点点升为班长,排长,连长,后来又转隶到川军第二师刘湘部任连长。


饶国华,为人耿直,性情豪爽,做事谦虚谨慎,治军严谨,赏罚分明,且骁勇善战,所以深得师长刘湘的器重。不久就被提升为营长,团长。

1935年10月,饶国华又被提升为国民革命军第145师师长。

饶国华身为国民党军官,但他始终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国难当头,他发誓:“只要抗战爆发,我就要立在战争的最前线。”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报国心切的饶国华立即主动请缨要求上战场杀敌。同年9月27日,饶国华所在的第21军奉命出川抗日。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就这样饶国华带着豪言壮语率领部队步行两千多里山路,从川北前往安徽广德抗日前线。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广德。

进入战区后,饶国华亲自视察前线战备情况,不顾鞍马劳顿与士兵一起修筑工事,他鼓励士兵大敌当前,一定要浴血奋战,奋勇杀敌,坚守阵地。并立下誓言:“誓与广德共存亡,不许倭寇逞凶狂”。

11月23日,饶国华与日军先锋队展开激战,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由于敌军火力太猛,饶国华部伤亡惨重。无奈饶国华请求支援,但是援兵却迟迟不到。

11月27日,日军又出动大批飞机,在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向饶国华的川军展开猛烈的轰炸。川军的武器装备实在太差了,敌我差距悬殊,敌强我弱,在这种情况下,饶国华率领部队奋力抵抗,昼夜奋战,又坚持了几天。这时候川军即将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而且是人困马乏,伤亡也越来越多。


就在这种危急关头,饶国华的下属团长刘汝斋竟然为了保存实力,率一个团的兵力擅自撤离了战场。本来就寡不敌众的饶国华现在更是兵力大减,饶国华的145师只剩下一个营的兵力,下属临阵脱逃,这让饶国华情何以堪,在被敌军丛丛包围的情况下,饶国华怒了,这是中华抗日将士的愤怒,望着眼前剩下的那些疲惫不堪的下属,饶国华做出来最后的誓言:“我从七七事变以来,就一直希望有机会到抗日战场上杀敌,一雪国耻,还我河山,收复失地。如今这个愿望实现了,我从四川出来带领你们来到这里,驱逐日寇。在这个战场上,胜则生,败则死。不成功便成仁。这就是我们的誓言。”说完这句话,饶国华第一个冲向了敌军。

又是一夜激战,饶国华的部队已经弹尽粮绝,几乎就是到了全军覆灭的地步。

第二日凌晨日军以全面控制了战场,这时候日军试图要劝降饶国华,但是饶国华誓死不做亡国奴,他决定杀身成仁,留取丹心照汗青。

就这样国民党抗日骁将饶国华举枪自裁,结束了他年仅43岁生命。

饶国华死后,陪都重庆降半旗志哀,国民党政府表彰他为抗日骁将,并追封他为陆军上将。

新中国成立后,饶国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并在成都为他铸了铜像,抗日将领饶国华的英雄事迹从此被载入史册。


任驰赢天下


饶国华,国民革命军陆军145师师长,四川资阳人。1937年11月,安徽广德保卫战打响,激战中双方均损失惨重,国军补给中断,饶所部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据点,饶国华率部反攻失败,日军派使劝降,饶断然拒绝,誓与守城共存亡。给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将军写了绝命书后举枪自戕,以死殉国。享年43岁。

饶国华绝命书写到:兵败,职唯有不惜一死,以报甫公知遇及川中父老之情。本部扼守广德,掩护友军后撤集中,已达成任务。我官兵均不惜牺牲为国效力,忠勇可嘉深以为慰。广德地处要冲,余不忍视陷于敌手。故决与城共存亡,上报国家培养之恩,与各级长官爱护之意。今后深望我部官兵奋勇杀敌,驱寇出境,还我国魂,完成我未竟之志,余死无恨矣。

饶国华为人正派朴实,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与战士同甘共苦,居陋室、穿布衣、吃粗粮,也备受各级长官器重。且治军严谨,赏罚分明。他作战骁勇,每战必身先士卒,颇得士兵的爱戴。

广德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热血将军,在广德城设立了一条以他名字命名的国华路。

饶国华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认饶国华中将为上将。

198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饶国华为抗日烈士。


假行僧老巩


1937年12月1日,国民革命军第145师中将师长饶国华在广德保卫战中,率部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在十字铺附近被日军包围,饶国华拒绝敌人劝降,宁死不屈,举枪殉国,年仅43岁。将军慨然成仁何其悲壮!饶将军是抗战以来牺牲的第一位川军高级将领。

饶国华,四川资阳人。辛亥革命后加入新军。为人正直,作战勇敢,逐渐成长为川军旅长。1935年升任师长。后任145师中将师长。

抗战全面爆发后,饶国华部出川抗日。在送别大会上他誓言“决心率所部效命疆场,不驱逐倭寇,誓不还乡”。忠孝不能两全,出川前,他给年迈的老母亲举办寿宴,并扫墓祭祖;家国不能两顾,他忍痛惜别怀有身孕的妻子,毅然踏上抗战征程,一别竟成永别。

1937年11月,饶国华部行军2个月到达安徽前线。淞沪会战后,日军分兵进逼南京。南路进军路线为太湖-湖州-广德-芜湖-南京,意图切断中国军队的后撤路线。广德为安徽东门户,关系南京安危,饶国华部奉命驻守。

日军华中派遣军第11军牛岛贞雄部在湖州与中国军队展开激战,172师副师长夏国璋阵亡。不久,泗安几经争夺,最终失陷,日军牛岛师团进逼广德。

饶国华亲率433旅在广德前方阻击日军。敌人调集飞机、大炮对我方轰炸,在战斗中不断增兵,饶国华部在敌我兵力悬殊情况下浴血苦战,伤亡惨重。不久,敌人炸毁我方的补给路线,饶国华部陷入重重包围,广德失守。

广德失守后,饶国华部仅存一营兵力。饶国华奉命组织反攻,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面对敌人的劝降,饶国华抱定决心与广德共存亡。他给23集团军总司令刘湘的遗书中写道:



12月1日凌晨,饶国华将军举枪殉国,慷慨成仁。

广德之战,推迟了日军进攻南京时间,主力部队和伤员得以顺利转移。

饶将军殉国后,追赠陆军上将。他的遗体被运送回川,以国葬魂归故里。饶将军是热血儒将,更是铁血烈士,忠魂不朽。


岁月是一条河流


饶国华是四川资阳人,辛亥革命后投身川军,刘湘担任师长的时候,他是一名连长。据说为人俭约,信奉佛教,布衣粗食,数十年如一日,人送雅号“饶菩萨”。治军以十六字为训:武勇忠贞,良心血性,明义知耻,遵礼守廉。

1937年9月,川军奉命出川抗日,饶国华时任第145师中将师长。他给妻子留下一封书信:“余此去,为国而战,义无反顾。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老母年高,望尽心奉养。”部队抵达东战场时,恰逢日军登陆金山卫,沿太湖南岸直趋浙皖边区,企图侧翼包抄南京。11月下旬,第145师在安徽广德一带阻击敌人,终因武器窳劣,抵挡不住,甚至发生部分官兵溃逃现象。30日,饶将军深感自己无颜以对国家民族,洒泪写下绝命书,内有“刘儒斋(团长)不听指挥,以致军败,不惜一死,以报甫公(刘湘)”等语,随即拨枪自杀。



事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为陆军上将,发给治丧费一万元。蒋介石先后撰写了两副挽联,其一:虏骑正披猖,闻鼓鼙而思良将;上都资捍卫,冒锋镝以建奇勋。其二:秉节之来,捍国卫民方倚舁;存仁而达,唁生吊死倍哀思。

后来,将军遗骸灵柩远回原籍资阳,国葬于出生地附近甘溪沟。四川各界同胞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勇将,在成都中山公园(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内,铸造饶国华铜像一座,并坚立“饶上将国华纪念碑”,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字。


虽然饶国华参加过“追剿”红军内战,但他在民族抗战的生死存亡关头,挺身而出,悲愤殉职,依然值得我们敬仰。1983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饶国华为革命烈士。资阳县人民政府还拨出专款修茸了饶将军陵墓。


冯杰


以前在成都经常去抗战纪念雕像那里,我们也叫“老兵背枪”!

整个抗战中,四川人民为抗战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先后出动补充兵力三百多万,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慷慨捐躯,他们都是有一颗热血爱国之心,整个抗战中伤亡达六十多万。

抗战之前四川金木水火土五大天王内斗死去活来,但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们先国家后私仇,摒弃前嫌,刘湘将军以下杨森,邓锡候,饶国华,王铭章等将军纷纷投身抗日前线。不畏装备简陋,兵员素质差,还有各战区的冷落,爱国之心激励他们奋勇抗战!

饶将军弹尽粮绝自杀成仁,值得后备敬仰,将军千古


用户72597395995卜算


饶国华可称为烈士但却并非英雄,因为他管不了自己的部队,大敌当前他手下军官却拒绝执行他的命令,放弃阵地一个个率部逃窜,使他不战而丢失所有的阵地,你说他能算英雄吗?但他却勇于承担责任,在其部下抗命撒兵的情况下他举枪自杀,以身殉国也算死的壮烈,所以也可算为烈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