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黴菌性食管炎是怎麼回事?是怎麼引起的?

任翔宇970


門診上有一個這樣的患者,自訴這段時間吃飯時吞嚥疼痛,自己懷疑得了食管癌,大夫囑其去做胃鏡檢查,報告回來後診斷:黴菌性食管炎。我們總聽說“反流性食管炎”,這個名為“黴菌性食管炎”的疾病是怎麼回事?

黴菌性食管炎其實屬於感染性食管炎的一種,因其主要是由於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導致,故又名念珠菌性食管炎,白色念珠菌是一種真菌,廣泛存在於正常人口腔、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女性陰道里,正常機體會有少量念珠菌的存在,一般不會引起疾病,有些患者長期口服藥物(免疫抑制劑等),以往食管疾病反覆不愈,導致機體免疫力低下而發為本病。

黴菌性食管炎的發病免疫力低下是其誘因,比如某些疾病治療用藥不當,長期大劑量抗生素的使用;長時間激素治療能溶解大量中性粒和吞噬細胞,增強了真菌毒力;免疫抑制劑的使用也必然為黴菌感染提供了“有利條件”;老年人腸胃功能減弱帶來營養不良,還有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型手術後免疫力低極易發生黴菌感染。這種病的主要症狀有吃飯時吞嚥困難,甚至疼痛,有的患者因吞嚥困難而不敢進食,可導致營養不良。在電子微鏡下觀察到食管粘膜上出現顆粒狀白斑,白色假膜形成,縱行排列,明確診斷需要進一步細菌刷檢塗片,如果找到念珠菌等真菌即可診斷,診斷明確後一定要接受正規綜合治療。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