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新生兒溼疹的原因及正確處理方法,建議新手父母收藏

剛出生的寶寶,皮膚褶皺較多,並不如電視裡看到的廣告寶寶那麼美好,這讓許多顏值控的新手父母倍感傷心。好不容易等到寶寶皮膚長開了,本以為可以天天對著可愛的寶寶了,誰知,孩子卻得了溼疹,臉上身上都長了紅色的小包,家長們就別提有多揪心了。

本文將從溼疹的症狀、病因和正確處理方法幾個方面,幫助新手父母全面瞭解新生兒溼疹。

新生兒溼疹的原因及正確處理方法,建議新手父母收藏

1、溼疹的症狀

初生寶寶剛剛染上溼疹的時候,可能並不會出現疹子,而是開始反常的哭鬧,尤其在晚上,會無法安然入眠。吃奶也會出現問題,不願意好好吃奶。這是因為,染上溼疹的寶寶,身上會感到非常癢。所以,當寶寶出現異常哭泣的時候,家長要關注孩子是否染上了溼疹。

這樣持續兩三天之後,寶寶臉上會出現紅色的丘疹,跟長痱子差不多。溼疹初期,丘疹和水泡會呈現肉紅色,但不久就會水泡破裂和潰爛,滲出液體並結痂。在較為極端的情況下,寶寶的皮膚會受到嚴重的傷害,甚至會影響他的正常生活。

此外,溼疹還可能出現一系列的併發症。最為常見的是急性狼瘡性肺炎。如果不及時加以護理,寶寶的溼疹可能會反覆發作,導致抵抗力變低,讓病毒和細菌乘虛而入,進一步感染寶寶的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

新生兒溼疹的原因及正確處理方法,建議新手父母收藏

2、溼疹的病因

新生兒溼疹屬於一種過敏性的皮膚病。而引起溼疹的原因多種多樣,最常見的原因主要有3種。

一是先天性遺傳。嬰兒溼疹是特發性皮炎的表現,特發性皮炎又叫異位皮炎、異位性溼疹、遺傳過敏性皮炎、遺傳過敏性溼疹等,這與遺傳過敏性體質有著密切的關係。孩子父母如果有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患兒就可能存在免疫系統異常。溼疹患兒血漿中的免疫球蛋白(IGE)含量高出正常嬰兒幾倍到幾十倍,而這,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還有些寶寶在溼疹發生時或發生後,會有支氣管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其他疾病發生,這和遺傳性過敏體質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二是過敏所致。溼疹最主要的過敏原是蛋白質。如果準媽媽在懷孕期間食用了過多的雞鴨魚肉蝦等高蛋白食物,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會增加初生寶寶患上溼疹的幾率。在哺乳期,如果媽媽吃了過量的高蛋白食物,也可能誘發寶寶患上溼疹。

新生兒溼疹的原因及正確處理方法,建議新手父母收藏

三是周圍環境所致。寶寶所處環境的溫溼度和空氣質量,也是寶寶患上溼疹的重要誘因之一。許多家長看到寶寶那麼小,害怕寶寶被戶外的空氣和冷風傷害,於是,常常在家中門窗緊閉,可能會讓家中滋生細菌,反而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有可能引發新生兒溼疹。

3、溼疹的正確處理方法

那麼,如果我們的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患上了溼疹,我們該怎麼辦呢?沒有經驗的年輕父母,可能會感到束手無策,其實,寶寶溼疹是非常常見的新生兒疾病,家長如果搞清楚了原理,弄懂了治療方法,大可不必太過擔心。治療新生兒溼疹,只要避免以下3個誤區,就不會出現太多的問題。

新生兒溼疹的原因及正確處理方法,建議新手父母收藏

誤區一:不肯用藥

。許多父母聽老人說,千萬不要給孩子使用激素,而這些家長又不太分得清楚哪些藥物真正含有激素,所以不肯給溼疹的寶寶用藥。其實,只有長時間複用激素類藥物,才會產生副作用。如果新生兒溼疹較為嚴重,恰恰是激素藥膏,才能最快控制病情。當寶寶出現好轉的時候,可以再來採用普通藥物進行治療。

誤區二:不能洗澡。很多老人認為寶寶得了溼疹就不能洗澡,要保持皮膚乾燥。這種傳統觀念其實是錯誤的。寶寶的皮膚應該保持溼潤狀態,得了溼疹如果長期不洗澡,會讓皮膚得不到清潔,延緩寶寶病情。其實只要不給寶寶使用大人的保溼產品即可,要用兒童專用的沐浴露。

新生兒溼疹的原因及正確處理方法,建議新手父母收藏

誤區三:停止母乳。很多人認為寶寶溼疹是因為母乳不耐受造成的,其實,這種情況非常罕見。對於1歲以下的嬰兒,母乳能夠提供最好的營養,堅持母乳,能夠增強孩子抵抗力。所以,孩子患上溼疹,大可不必停止母乳。

新生兒溼疹的原因及正確處理方法,建議新手父母收藏

看完了本文,相信年輕的寶爸寶媽們,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剛出生的寶寶得溼疹了。

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動動手指分享吧,讓更多寶爸寶媽看到我們的育兒經驗。

- END -

這裡是Ai印象,關注私信回覆“親子”,讓我們給孩子更多的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