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国油画史上被盗版最多的一副画,为什么多数人不认识它的作者?

旅游八戒行


首先,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谢楚余的这幅《陶》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油画史上被盗版最多的一幅画。

《陶》创作时间为1997年,作者采用了中西合璧的手法,画了一个半LUO的女性抱着一只陶罐。在画面上,我们看到人物是极致的唯美,黑柔的秀发,娇美的面容,如脂的皮肤,加上神秘变幻的画面,整个就是一仙女下凡。

在20世纪末期的中国,LUO文化还是个小心翼翼的敏感地带,谢楚余的作品《陶》在LUO与不LUO的中间地带,找到了合适的尺度。

于是,拍卖市场表示了欢迎,盗版市场更是欢呼雀跃。

据统计,《陶》在全世界被盗版印刷了不下1000万次。


这种传播并没有为作者带来多少正面的影响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盗版作品往往由于色彩失真,层次欠佳,致使其中人物失去艺术生命,那真是可悲又可叹!”

不仅如此,专业人士对谢楚余的评价也并不高,不少人认为这与他作品的内涵,功力有关系。

实际上,在1990年代初期,他的作品不过千元一幅,但在当时也算是高价了。但是,一直到2007年之前,在常规市场的交易价格,他的作品每幅也不过万元。


由此可见,资本市场并不喜欢他的作品,在很长的时间内,他的唯美美女系列作品,因为缺乏艺术价值而阻碍了他跻身于更高层级的艺术家行列。

大约在2007年之后,谢楚余开始尝试转型,部分人物肖像和人体绘画开始有早期的“画得像”向转向了“画得不像”的方向转变。


但遗憾的是,可能是囿于视野,也可能是囿于技能上的突破,谢楚余在后期的这些尝试不要说与国外的油画大师相去甚远,即便是与中国当代油画艺术人体画中的优秀作品来比较,最多也就算是一个模仿创作的阶段。

不仅仅是《陶》有人认为是安格尔圈《泉》的一种模仿,他还创作了一幅《圣水》,基本上也是在向大师库贝尔的《海浪中的女人》在致敬。


尽管《陶》成为中国油画史上被盗版最多的一副画,但他的作品在资本市场上没有炒作的动力,也就没有得到更多主流媒体传播,当然更不会被艺术理论界给予深入的研究和传扬,因此,作者不为大家所熟识就显得再正常不过了。


布谷公社


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全世界都知道,中国艺术家的绘画能力并不逊于西方画家,只是我们没有充分的释放和展示而已。

当代画家谢楚余就是一位才华横溢画技精湛的艺术家,他的代表作《陶》被人们誉为中国版的《泉》。

在中国,想必看到这幅画的人一定很多很多,因为这幅画的端庄秀丽优雅和浓浓的中国味道使得适合摆挂于多种场合,因而也大大提升了她的名气和影响。然而,也为盗版者提供了可乘之隙。

盗版的《陶》,如果不和真品对比,是很难分出孰真孰假的,一般人也很难判断孰优孰劣。这是一种难言的悲哀,也是一种难言的无奈。

据称,《陶》是市场上见之最多的一幅艺术作品,也是被仿制最多的一幅作品,它被大量印制于一些生活日用商品上,广受人们喜爱。但对于它的原创作者、画家谢楚余先生,知道的人并不多。

《陶》的作者谢楚余先生



灯影书画


几年前,表弟离家出走,我在旅馆找到他时,房间墙壁上就挂着一幅《陶》。那是,只是觉得这幅画很美,但却没有时间和心情驻足欣赏。毕竟,把这个叛逆的孩子领回家,才是首要任务。

后来,又几次见到同样的画,才知道这幅油画的本名和作者。原来,当初挂在墙壁上的画,就是谢楚余的《陶》。不过,自己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现实生活中和网络上,存着着不少模仿《陶》的作品。

可以肯定的是,原画仅有一幅。不过,现在除了一些能够以假乱真的仿制品外,还有不少山寨货。比如,有的画上给模特穿上了一件抹胸,使其“受众”似乎变得更广泛了。

如果不做仔细辨别,或许很多人都会把原画和仿制品相混淆。甚至我本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都有些怀疑自己的记忆,核实多次才最终肯定,穿抹胸的抱陶女实际上是翻版。

据说,谢楚余的《陶》,是目前国内被侵权最为严重的一幅油画,至今已有不下两百万次侵权行为。这着实反映出当前国内艺术品版权保护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疯狂的“侵权”,也反映出谢楚余这幅抱陶女艺术成就之高。如今,不少十字绣、家具装修甚至是一些产品包装,都曾使用过“翻版”的《陶》。可以说,侵权也着实令不少人记住了画中的模特,只是,却很少有人了解作者。

一代写实派绘画大师,谢楚余的声名却远不及盗版画出名,也着实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其实,艺术品在国内毕竟还是个非常小众的事物。更多地人,还多是在看热闹,而很少关注作品背后的故事及其作者。这是谢楚余被盗版画“埋没”的根源所在。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同样是世界名画的作者,大家对《蒙娜丽莎》的创作者达·芬奇的了解,要远比对《陶》的作者谢楚余的了解丰富的多。这虽然有些“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的讽刺,却也说明,谢先生的艺术成就仍小不小的发展空间。

↑谢楚余,真的很帅气。


史海烂柯人


人们眼里的艺术家有两种,1:艺术家自身名气比艺术作品名气大 2:艺术作品的名气比艺术家的名气大;中国油画史上被盗版最多的一幅画,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这就说明此艺术作品的名气比艺术家的名气还要大,这幅画叫《陶》,创作者是中国当代艺术家谢楚余。

《陶》是一幅人体油画,一幅好的油画作品被临摹模仿那是很正常的,毕竟艺术创作需要借鉴才有助于提升艺术造诣;谢楚余的作品竟然是被盗版,而且盗版次数也不知有多少次了,可以看出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幅画,遗憾的是没人知道原版画是谁创作的;然而盗版作品大多色彩都失真了,层次表现也没韵了,这样就导致作品人物失去了艺术生命,可悲可叹。



原画被盗版,不只是因为画的创意构思独特,更重要的是画的艺术价值太高了,谢楚余的油画《陶》被盗版次数高达上百万次,几乎都被运用于商业上,足以看出艺术市场有多么的复杂混乱,也可以说明一些创作者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艺术理念与见解,更不用说有艺术修养了。


诗夜城主


不好意思了,这里有话直说了——这副画之所以被盗版最多,恰恰说明我们民众审美水平有限!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想看美女,裸女,又要附庸风雅,不能太露骨,所以在高雅艺术的范畴内这副画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这种心态。看看没有结构的轮廓面光,大眼光洁的皮肤,不就是ps磨皮的原始版本吗?之前的学院画家是没人这么画的,因为太不专业了,怕同行笑话,但是老百姓不管,好看才是硬道理!

这副画也算是开了民俗油画的一代风气了,后来很多画家开始画民俗风的裸女,也过得不错,还得谢谢谢楚余老师哦。

因为跟谢老师多少认识,说到此为止了,还是希望老百姓有钱了,多花心思提高审美素养,除了美女还能欣赏更多有意思的艺术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