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紅白喜事,場面和儀式感必不可少,對於新式禮儀和傳統殯葬習俗你怎麼看?

王喜來1



wu吳金泉



魯松青


現在,無論紅喜事,還是白喜事,形式還是沿用著傳統習俗,但性質大不一樣了。以前,辦紅白喜事,就是請親戚、鄰居過來幫下忙,熱鬧一下,出於禮貌,親戚、鄰居隨便送主人家一點禮物。簡簡單單,隨隨便便;現在則完全變成斂財了,份子錢成百上千的送,送少了,主人會不高興。客人送份子錢積極,主人心裡高興,酒席也就辦得氣派。結果,一場酒席下來,沒有幾萬塊錢是下不來臺的。

最諷刺的是,以前辦喪事主人家的人一個個哭得悲痛欲絕,現在辦喪事居然花錢請人去哭,哭喪者哭天喊地,主人家的人卻無事人一樣,還美其名曰:”風流的孝子”。這是人話嗎?


開心快樂206821601


謝謝提問!

紅白喜事中的白事,就是葬禮。一個人一生的“熄燈號”怎麼去吹響,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風俗和程序,這個程序都有自己民俗民風的說法。如果我們讓大家接受一個新的葬禮程序。這個新的程序也必須在舊程序的基礎上進行簡化。不能一刀切讓大家去接受一個從沒有見過的葬禮。

五十年代我們國家就開始執行了火葬,但是大多數農村都設有去執行,還繼續延用土葬。後來有的地方強制執行火葬,鬧得大家人怨沸騰,最後還是走舊路子。火葬乾淨衛生卻執行不下去,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在中國農村人死後的葬禮,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老傳統,這個傳統根深蒂固,你要去改革它的確很難。

我們常說,人活一口氣,人死如燈滅。人死了怎麼辦都可以。你是這樣想的,但是如果有一天你走了,你的後事自已經管不了。這個必須是你的後代按照當地的風俗給你去辦。他們絕對不會草率的簡單化,他們也想給你畫好這個句號,以表孝心。同時他們也怕鄉鄰說三道四的笑話他們。

所以葬禮的改革是一個慢長的道路。集體去舉行不一定被大多數人所接收。你所講的是葬禮已經舉行過了,僅僅是進入墓園後,入土為安的那個儀式。這是我個人的意見,請指正!


柯子28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勤勞智慧的先人給子孫後代積累了豐富的文化遺產,特別是紅白喜事,不管時代如何發展,程序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交通工具越來越先進,娶親過去是用太平車,文革中改用騎馬,七十年代改用自行車搬親,而現在一般是十二輛轎車,並配有錄像人員,電子炮車跟隨,嗩吶隊沿途經每一個村莊即吹奏一會,否則村民不會放行,上午十一點即可搬親成功,然後舉行結婚儀式,一般在飯店舉行,主家會聘請專職主持人,婚禮完畢,賓客各自就座,每席一般坐10人,每席大致500多元。賓客可不是白吃,每戶代表至少拿100元,也有200元,500元,甚至1000元,有的拿2000元。程序是:1,迎親起程禮,2,實接賀,3,虛接賀,4,迎親禮,5,護送嫁妝,6,送客。新婚可收賀禮多少不等,有的只收三萬五萬,富餘人家可收十萬左右。再說喪事,本家族主要代表先議事,做出計劃,確定人員及各司何職。一,送信,由年輕人騎摩拖到主要親戚家報喪,遠途用電話聯繫。二,弔孝,三,盛殮,四,辭靈,五,殯葬。殯葬那天,各家親戚先依次弔孝,再依次祭供,祭供結束後是陸祭,行二十四拜禮,六,去林上殯埋。喪事收賻禮多少不一,有收一萬兩萬的,還有收十幾萬的。我村大致情況如此,我認為,老人走了,應簡辦,唱戲,吹嗩吶,還不如生前多行孝,即厚養薄葬,喪事簡辦。


嶽陽樓記


結婚是生命長河中一朵美麗浪花!

我們的生存、我們的永恆、我們的創造,那朵浪花也許可以解釋。

婚姻就是為了種族的延續。它將構成社會最小的組成部分。

而婚姻儀式就是向親朋好友正式宣佈一一我們結婚了!
(貴州苗族迎親儀式)

無論新郎新娘採用何種方式,都充滿了喜慶與歡樂。與金錢無關。

經濟允許,你們可以豪華,驚豔,無可厚非。

對婚姻的儀式,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老百姓對喜事都持樂觀態度。
祝福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關於白事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農耕文化中,喪葬文化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我把白事看成是一一告別過去的歲月時光的儀式。

當人們走進歲月飄搖的殘年,人生就被殘酷的輪迴了。所以,我們要盡情享受快樂的生命,然後坦然迎接死亡。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把喪葬看成是家族中一件大事,漢族的喪葬在周代己初具規模,經過二千多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了一係列龐大繁雜的禮儀。葬禮體現出人們對死亡的理解和所持態度。也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心理特徵。

歷史上曾有火葬、土葬、水葬、天葬、樹葬、塔葬、甕葬、船棺葬、木乃伊、懸棺多種安置遺體的方法。
其中,土葬是漢族最為通行的方式,入土為安是人們的傳統觀念。

山西南部黃河汾河交匯處一個農村,人們為一個老者逝去的喪葬儀式,簡單說分為小殮、報喪、封棺、守靈、降香、衝靈、出殯
安葬等環節。整個喪葬過程莊重蕭穆,隆重。

從葬禮過程中看,文化的因素浸於其中,是多種文化交織而成的產物。
第三天,所有親朋好友及村人齊來為死者合蓋釘棺。於是還有一係列過程,限於篇幅就不祥述。

多年以來,政府一直提倡火葬,而社會也基本理解認同,但是究竟是否"一刀切",我久居深山,對世事不大清楚,中國地大物博,無法完整回答。只好求教各位。


良人執戟2


——現如今,做殯儀服務工作的人們大有人在,無論年齡大與小、經驗多與少、會與不會做、都在社會上開了門臉,不斷張羅著“殯葬一條龍服務”,而且幹得轟轟烈烈、熱火朝天,也被許多群眾所默認,當然他們也許會取得民政和工商的許可。

往些年,大多都是村裡的長輩們、企業裡的工會、事業部門的老幹部處代辦,忙活三天就完事,基本上出殯完後不用答謝宴,火化完“下葬”完畢就算入土為安。這些年不一樣了,白事紅事都是大事,個別地區白事比紅事搞得還要排場;連續三兩天(大三天小三天)守靈、護靈、等流水宴席,螃蟹大蝦、大魚大肉,座不虛席(燕郊);尤其是農村,聽到報喪炮後各路人馬相繼而到,管事、主事(大了)們主動幫忙,不用派人去請。然後,按照習俗開始張羅請吹喇叭的(唱戲的)、哭喪的、做流水宴的(包括桌椅板凳鍋碗瓢盆等等;這就是很多農村死人後的風俗習慣。當然,可能還有一些偏遠比較落後的農村仍然還有土葬的風俗,家族的墳墓、報喪、哭喪、弔喪、追魂、叫魂、喊魂、招魂、喊路等舊習慣。現在說起來令行禁止,已經被嚴禁了,可是,不少地區仍然還存在著舊的封建禮俗。

現如今,破除迷信、移風易俗、綠色殯葬、屍體不外轉運、禁止焚燒等新風尚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實行,各地也同時成立了殯儀協會和商會,均在不同程度上為民眾辦了些實事。

人生一輩子,生於父母,終於迴歸與大自然,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我們不能忽視人的生老病死,我們也不能不尊重農村的風俗習慣。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老百姓的大事就是我們首當其衝的大事,決不允許在紅白事上出現任何差錯,尤其是白事,逝者已去,突然家中“頂梁倒塌”,勢必會傷心欲絕。此時此刻,很是痛哭流淚,感覺天在塌、地再轉、人在旋。大腦一片空白,如何折騰面前喪事,一無所知。只有依靠殯儀人員前來幫助。

具體需要何等後事,都有殯儀公司與喪家主客商量決定,會根據當地的習俗習慣統籌安排前後銜接環節。

從逝者歸西后,便聯繫遺體儲存,然後佈置靈堂、迎接弔客、安排事宜、銜接環節、舉辦儀式,辭靈起靈、承辦業務、焚燒接骨、“入土為安”、答謝宴客。

整個下來持續三天,送走“老人”心安理得。

總之,感謝頭條給我這次機會。

新式禮儀和傳統殯葬習俗有區別,也有相同點。新式禮儀可以結合傳統殯葬習俗實施,這就要看人們的觀念是否能夠改變,是否能夠認同。



992舒暢


紅白喜事,人生在世一般都會經歷的。紅事人生中大事,組建家庭,新人新事,辦得風光點,隆重點,是家長的心願,是親朋好友的祝福,也是新婚夫婦新的生活的開端,預示著未來的幸福。但是也可以實際情況,可繁可簡,畢竟是兩個人的心心相印,一些革命前輩,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也會綻放愛情的光芒。就連美國電影巜魂斷藍橋》演繹的愛情故事為幾代人所銘記。白事,辦得隆重壯嚴點,這是對逝者的追悼,他們或是生前建有豐功偉業,或是樂善好施,或是留下不世之作,更多的是小輩思念自己的長輩含辛如苦的養育之恩。但是做長輩的臨終時不少人留言節哀順變,喪事從簡。不一定是他們是多麼地高風亮節,他們是勘透人生,活人不要在這些虛擬的說辭中虛擲寶貴的金錢和時間,他們是明智之舉,是高人。適當的儀式,譬如舉行一個小型的簡單的告別儀式,人非草木 誰能無情?重要的是把逝者的優秀的思想作為品質傳承下去。作為生者,我認為還是必要的,特別是對自己的親人故友。


劉聲90883005


紅白喜事,指的是結婚典禮和喪葬殯儀之間的請客送禮。

對於喜事,風俗方面講究一個場面,喜歡辦的大方熱鬧些,在親戚朋友臉上有光,最怕被人說小氣,這是大眾心裡。喜事嘛,就圖這個喜慶氣氛。現在的問題是,有些地方攀比風越來越盛,你搞得好,我比你搞的還要好,一定要超過你,人前顯擺。現在的土豪也多,格外講排場,這樣的風氣多少有點讓人無奈。因為並不是大家都有錢,有些人家買樓本來就貸的款,月月要還房貸的,再要遇上,孩生日娘滿月這些人情事,就覺得難以招架。尤其農村有些地方彩禮特重,動軋幾十萬,還要買轎車再加上結婚的錢,直讓人苦不堪言。想簡單辦一下婚禮,又怕別人笑話,舉債太多了只怕承受不起。一個字——難!

我們這兒還好,當地的風俗習慣,不論誰家結婚,特別是親戚,遠一層的不能超過最親的,輩分差不多的商議個數,有錢的要照顧沒錢的,商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份子錢。你要真有錢的,想幫人家可以,但不要在紅包上分高低。幫是幫的,看喜的錢屬於人情,以後還要還人家情的,你交的多,以後人家也要多還你的多。

我們單位風氣好,不論誰家結婚,統一四百元,以後你有事,也還你四百,輕來輕去的,表示一下心情就好,搞虛的沒用。

再說白事。有些地方當地風俗也很講究,把場面搞得很大,這多是有錢人,還要請戲班子唱戲,頗有些不倫不類的。主要是人家有錢,你不多花點錢,他也不樂意。

有些人不行,也不是沒有錢,平時對老人不管不問,死了卻大講排場,花天酒地的,大家一樣會笑話你。

你要確有錢,平時對老人孝順,老人去世了,場合上搞的大一點,這個也沒人說你,成就擺在那兒,搞的太小氣了,人家也會說你。這就是說,各人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儘量把事情做的完美一些就好。

不論紅白喜事,有條件的只要不是太過,搞得好一點無可厚非。條件差的,不要攀比他人,吃飯穿衣量家當,畢竟以後的日子還要過,適度就好!





閒雲野鶴23754147


不過我們這裡的白事還是比較傳統的,基本沒有特別的變化,有個別家庭化錢叫人哭靈,增加悲哀氣分,說到這裡我覺得會產生兩種情況,一,這家人賢子孝的話,眾人都會承贊,也都會表示哀掉,二,這家人如鄰里關係差,對老人不孝,就會讓大家看不起,少來往,併成為茶前飯後的笑柄,為人所不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