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紅白喜事的上菜順序是什麼,幾道涼菜,幾道熱菜?都有什麼講究?

電影不間斷番外版


大家好,我是川菜麥師傅!一個有著將近20年經驗的專業廚師。
本文是麥子的第293篇原創問答,希望能為你帶來一些烹飪方面的幫助!

關於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這裡分享一下麥子這邊的宴席菜式以及上菜順序,看大家的習俗是否一致!


先說一般的飯店菜品組成以及上菜順序~

現在社會,大家的紅白喜事一般都在酒店進行,菜品數量也根據餐標和消費的不同而變化!一般在20-26道菜之間。

比如我們鎮上888元一桌的宴席有22道菜:4葷4素8涼菜、炒菜6個、蒸菜2個、燉菜1個、點心2個、湯1個、素菜1個、水果1個,共計22道菜!

同樣的22道菜,在重慶市區的價格最低也是1288元。

大家在酒店包席用的最多的也是上面這個價位的宴席


而上菜順序為:涼菜→ 海鮮→ 主菜→ 炒菜→ 蒸菜→ 燉菜→ 湯→ 素菜→ 點心→ 水果。


接下來說說農村宴席。

我的老家是重慶雲陽,相對來說,紅事與白事在菜單上的變化不大!僅僅是豐盛的程度上面有所區別。


比如紅事大家辦的宴席菜品要更加豐富!菜品數量一般在16-18個之間,菜品成本大概在350-400之間,給到廚師團隊的價格是正餐50元/桌,副餐30元/桌。這個價格包含了餐具、桌椅、爐灶、上菜工人、廚師切配炒菜所有的工錢!(喜慶紅包大小視老闆而定)


唯一注意的是紅事上面的必須有全雞、全魚、全肘子,必須是整的!但白事的時候,大多為剁碎的!


而在白事上面,大家辦的宴席要稍微簡單一些,菜品數量也是16-18個,但是菜品質量要更低。一般在300元/桌。廚師團隊的工資也相應的降低了一些。正餐40/桌,副餐30/桌。


一縣之隔的開州,他們的習慣與我們截然不同!

我老婆是開州的天和鎮的,比較偏僻!她們鎮上的的宴席菜品在14-16個之間,每桌8個人。


相對來說紅白事的菜品上面也沒什麼分別,唯一注意的是紅事上面的必須有全雞、全魚、全肘子,必須是整的!但白事的時候,大多為剁碎的!


廚師或者切配小工的工資由老闆支付200元/人/天,租廚師團隊的桌椅的租金是15元/桌,不分正席副席,反正按桌算!他們那邊農村普通家庭紅白喜事,隨隨便便都能坐5-60桌!


我老婆她們那邊還有一個習俗:80歲以上的老人過世後,白事宴席上吃飯的碗,吃飯的人可以自己帶回家!據說可以沾一些福氣!所以她們那邊白事的時候,吃完飯桌上基本沒有飯碗!


不知道你們家鄉的紅白喜事,有哪些特殊的習俗呢?歡迎留言!



原創碼字不易,歡迎大家 點贊、轉發、評論。
更多內容,請點關注!謝謝大家!

川菜麥師傅


從前吃紅白酒席,叫吃八大碗。農家都是八仙桌,-桌八個人,八個冷盤,八個熱菜。俱皆四葷四素。冷盤葷菜不外口條.豬肝.豬耳.豬頭肉,素的無非蘋果.梨子.花生.糖醋蒜。熱菜必須全家福,吉祥魚,肉圓,其它大多是雞糕,甜肉.冬瓜海米.素圓子.雞蛋湯。總之,盡力而為,而又力所能及。

現在的酒席,那是不可同日而語了。大氣的大圓桌取代了端莊的八仙桌,精緻小巧的圓凳擠走了質樸古拙的長凳,各種時令昂貴的菜品也佔據了酒席,成了主角。

但是,無論時代如何改變,至少我們的文化底蘊沒有丟失,很多儀式和規矩得到了傳承。

冷菜是預先擺上的,沒有什麼講究。

第一盤熱菜只能是全家福,其實更應該叫 ̄盆菜,菜盤都有臉盆大。這首菜菜品搭配是極其豐富的,無論是白菜.竹筍.平菇.香茹木耳,還是精肉五花肉,雞糕.雞蛋.鵪鶉蛋.肉皮蘇,總之,各種葷素食材皆可入內。老人小孩,各色人等,皆有所愛,是真正的全家福。

中間一道菜,一定是喜慶的吉祥魚。這道菜通常選用紅鯉魚,寓意紅紅火火年年有餘鯉魚跳龍門。近年也有選用其它囗感更好魚類的,但是孩子滿月酒.生日酒.升學酒是一定選用紅鯉魚的,

吉祥魚上桌,主家就要燃放煙花爆竹,慶賀大喜,賓客應該暫停吃酒,感受濃濃的喜慶氣氛。

為了表示對主賓的尊重,吉祥魚魚頭要對著主賓擺放。主賓先喝兩杯魚頭酒,如不勝酒力,就淺酌兩囗,聊表意思即可,然後主賓舉筷帶領眾人吃魚。

最後 ̄道菜是肉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酒席也接進尾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