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BIM技術在中國工程上大放異彩——交通領域

近幾年,我國的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是BIM技術的出現,給交通領域增添了新的活力,更高的設計質量,更快的施工速度,更流暢的溝通體驗,更低的建造成本,更通透的運營……BIM技術正在造就更加傑出的交通基礎設施,拉近人與人甚至國與國之間的距離,讓我們走的更快、更遠!

BIM技術在中國工程上大放異彩——交通領域

1.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一座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及澳門。歷經14年籌建,是中國建設史上歷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被業界譽為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

作為世紀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項目運用BIM技術,提前解決了土建、機電各類碰撞問題;保障了項目設計與施工之間的有效協調,合理安排進度計劃,大大提前了工期。並將BIM應用延伸至運維、監控等實際過程,顛覆了傳統的數據維護及管理方式。而就在前兩天,面對16級強颱風“山竹”一夜肆虐,大橋安然無恙,經受住了檢驗。

BIM技術在中國工程上大放異彩——交通領域

2.滬通長江大橋

滬通長江大橋是滬通鐵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大橋主跨1092米,是世界上最大跨徑的公鐵兩用斜拉橋,也是世界上首座超過千米跨度的公鐵兩用橋樑。其主體結構(鋼樑)用鋼26萬噸,結構複雜、體系龐大。

在主塔施工深化中應用BIM技術,涉及支架建模、預應力管道、鋼筋、錨座碰撞分析、整體吊裝模擬、施工虛擬建造等內容,將BIM技術應用到施工實踐,推進了主塔施工向工廠化、預製化、裝配化、信息化方向發展,提前發現工了序銜接問題,優化了施工組織設計,提高了現場工作效率。

BIM技術在中國工程上大放異彩——交通領域

3.武襄十鐵路

武襄十鐵路新建工程孝感東—十堰北段線路長395.121km,共設大中橋159座,橋樑長度佔線路全長的51.7%;隧道22座,佔線路全長的14.3%;路基134.453km,佔線路全長的34.0%。武襄十鐵路BIM試驗段選取武當山西—王家莊隧道出口區間,正線長度8.3km,該區間地質結構最複雜,含橋樑10座,長約3.5km;隧道6座,長約2.3km;路基工點13段,長約2.3km;中間站1座,即武當山西站。

該項目採用Navisworks和Infraworks360進行各專業模型的整合。整合過程中出現問題相對較多,如座標不一致、模型較大無法導入、文件數據丟失、多個專業設計的內容有碰撞等。整合中針對上述問題分別提供了不同解決方法,如設計中統一座標、採用輕量化模型、通過其他方式導出數據或二次開發、對專業間或專業內的碰撞採取不同修改方式,專業內的可直接根據碰撞點進行修改,專業間的則需要反饋到相關的2個或2個以上專業同時進行修改等。在模型整合基礎上進行了相關專題研究,如動畫漫遊、施工模擬等。

BIM技術在中國工程上大放異彩——交通領域

4.深圳梅觀高速公路

深圳梅觀高速公路清湖南段是國家高速公路G94中的一段,位於深圳市中部,全長8.5公里,起於“梅林關”,終於“石清大道”,共設互通式立交8處、橋樑37座、綜合管廊總長約17.6公里。

該項目通過應用Bentley解決方案,將大場景複雜環境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實景建模技術用於設計,實現了設計基礎數據和設計方式的創新;自主研發定製適合我國市政道路的40多種參數化標準斷面和設計建模工具,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利用LumenRT進行場景動畫展示,並搭建了BIM協同設計和管理平臺,實現了各專業、各參與方、各階段設計數據與模型的高效協同。通過採用BIM技術,設計修改工作量節省了120人日,初步設計成果校審工作量節省了60人日,管線設計錯誤檢查工作量節省了150人日,縮短項目交付時間43天,節約成本220萬元。

BIM技術在中國工程上大放異彩——交通領域

PS:BIM眾包網“一鍵完成【服務商認證】,限時領取50G獨家BIM精品資源”活動正在進行中↓↓↓

活動通道:

1.登錄BIM眾包網,在【個人中心】完成服務商認證;

2.服務商認證完成後即可在【BIM資源】版塊尊享獨家BIM優質資源,永久享用。

BIM技術在中國工程上大放異彩——交通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