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張儀與蘇秦,鬼谷門徒的縱橫之道

張儀與蘇秦遊說方法的差別

其實我們從史料中對比兩人的履歷來看,張儀的才能是要高於蘇秦的。司馬遷這樣認為,就連蘇秦他自己也是這樣認為。《史記》中說:“蘇秦自以不如張儀。”

既然都說張儀比蘇秦要學的好,那麼張儀比蘇秦好在那裡呢?筆者認為是對於人情世故的達練,曹雪芹曾經說過一句話:“處事洞明皆學問,人情達練即文章。”蘇秦善於用言曉明厲害,通過自己雄偉華麗的詭辯而達到遊說效果,而張儀則更通達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在人與人,集團與集團之間左右逢源,遊刃有餘。

張儀與蘇秦,鬼谷門徒的縱橫之道

張儀

比如鄭袖勸釋張儀的案例,就說明了張儀是一個極善於使用各種利益關係,而達到目的的人,也正因如此,才讓張儀屢屢犯險但依舊能夠保全自己。這個故事如果有的朋友不瞭解,我會在後文進行詳細講述。

《史記》中蘇秦張儀唯一一次交集

在《史記》中張儀與蘇秦的交集只有一次,那就是張儀下山之後去謁見蘇秦。那時的蘇秦已經是六國之相,相當於聯合國秘書長,位高權重,只要肯幫自己一把,那榮華富貴唾手可得,後半輩子都不用愁了。

張儀與蘇秦,鬼谷門徒的縱橫之道

可是這個時候蘇秦正在為六國聯盟而憂慮,往往一個共同體的外部有隱患,內部才會團結。而外部的隱患褪去,內部便會因為利益相互爭鬥。六國聯盟看似來勢洶洶,其實暗地裡其實暗地裡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勾心鬥角。即使定出了:一國背盟五國伐之的條約,也只能延緩六國聯盟瓦解的一個制約,因此他需要一個人,去幫助秦國強大,只有秦國強大了,六國才能更加的團結,繼而才能達到天下制衡。

此時的蘇秦得知自己的師弟出山,不禁大喜,因為他知道,這位師弟才能不在自己之下,而幫助秦王制衡天下的重任只他才能完成。於是暗中使人把張儀引來,又故意拒之不見,接連數日都給他食用奴僕食用的飯菜。

那一邊張儀原本以為,自己得師哥的幫助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怎知一進蘇秦的府邸就吃了閉門羹,心也涼了半截。時間一長,張儀坐不住了,心想:都說同門情誼深似海,我下山不遠千里投奔你,你現在這麼對我?天下這麼大,難道就沒有我的容身之處了麼?於是拂袖而去,另尋門路。

這個時候蘇秦見時機成熟了,於是暗中又差人去引導張儀,出資幫他引薦到秦國。

因為當時蘇秦是六國的秘書長,六國都是蘇秦的地盤。張儀盤算來盤算去,他發現想要徹底擺脫蘇秦,為自己爭口氣,只能去秦國發展。後來張儀真的通過自己的才華和能力,成為了秦相,靠著自己的實力取得了成功。

張儀入秦的時代背景

其實故事講到這裡,有一個問題:為什麼當時蘇秦選擇秦國時,被秦國懟了回去,而張儀選擇秦國卻取得了成功了?

張儀與蘇秦,鬼谷門徒的縱橫之道

秦王

這就需要我們從當時的歷史環境來分析,之前秦國因為商鞅的緣故,討厭說客,而趕走了蘇秦,結果沒曾想,蘇秦竟然成功遊說六國組成合縱聯盟而與自己抗衡,把自己鎖在了函谷關以內,當年小看說客,結果造成了今天這個局面,想必是腸子都悔青了。

也正是這個緣故,當秦國因為蘇秦而開始重新審視說客這個群體時,張儀出現了。又因其和蘇秦是同門師兄弟,擁有卓越的才華和能力,才促成了張儀的成功。

蘇秦的“欲高反下”之術

張儀成功之後,想要報答當時出資幫助自己的那個人時,那人才說:其實這些都是蘇先生的一手安排的,因為他知道你的才能不在他之下,如果就這樣讓你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反倒會讓你貪戀享受,停滯不前。所以才故意冷淡你,卻暗中出資來幫助你。也就是這個時候張儀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師兄用心良苦。

張儀與蘇秦,鬼谷門徒的縱橫之道

蘇秦

他感慨道:“嗟乎,此在吾術中而不悟。”意思就是我在蘇秦的謀劃中而我自己卻毫不知情。

其實關於蘇秦明辱暗助張儀的故事,充分的體現了鬼谷子反應篇中的智慧。《鬼谷子·反應篇》中說:“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

其實,人就好像是皮球一樣,捧得越高只會讓他摔的越慘。是打擊卻會讓人反彈的更高,取得其該有的成就。其實到今天這個智慧也依舊值得我們去思考,幫助一個人究竟是應該捧,還是應該打擊,我們或許這件事情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

不過是捧是貶,都需要這個人本身就具有真才實學,蘇秦正是看明白了這一點,知道自己的這位師弟有大才,才使用了激將法使他獲得了成就。

我們回過頭總結一下:蘇秦的激將法,分明暗兩條線路進行,暗線為使人引導張儀而見自己,明線以傲慢的姿態激怒張儀,又以暗線使人出金銀資助張儀,將其引導至秦國。明暗轉化,絲絲入扣,一切盡在蘇秦的掌握之中。即幫助了自己的這位師弟,也達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這就是蘇秦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