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這樣陪孩子寫作業,孩子的成績一次比一次高

這幾天和一位媽媽聊天,

她說:你猜我每天最怕什麼?我問:是什麼?她說:我最怕孩子放學回家。我問她:為什麼?她答道:因為要陪他做作業啊!而且每次都氣的我幾乎要發瘋!

每天孩子放學回來把書包一扔,就去看電視,要麼直接去冰箱裡找吃的,我在他屁股後面催他趕緊寫作業,然而,根本沒什麼用,一個小時的作業拖三個小時都沒寫完,看到給他講了很多遍的題還做錯,我恨不得一巴掌拍過去。

天哪!我該怎麼辦?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他怎麼還是不好好學習啊?

這樣陪孩子寫作業,孩子的成績一次比一次高

輔導孩子學習為何讓人苦惱?

不少家庭反映,輔導孩子學習降低了生活幸福感。上班、陪孩子學習無縫銜接,家長們感到身心俱疲,這感覺就像每天都打兩份工

其實給孩子輔導學習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任何人都一樣。它的背後涉及到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育…… 這件事就像每個人都會說話一樣,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會說話的人往往都不簡單,陪孩子學習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甚至比會說話更復雜,但是很多人並沒把它當成一回事仔細研究,一直以來都是媽媽們在孤軍作戰。打完罵完氣消了,媽媽們還會自我安慰一下,為了孩子的未來這些付出是值得的。

其實想讓孩子好好學習,不磨蹭,解決孩子的學習動力是首要條件,學習的動力就像一輛汽車的發動機,發動機動力強勁,就使得汽車能夠順利前行。學生有了強烈的學習動力,就能夠激發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解決學習動力,90%的學習問題就迎刃而解。

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動力呢?

這樣陪孩子寫作業,孩子的成績一次比一次高

1. 陪伴者

我們都知道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是很大的,年紀小的孩子更甚。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千萬不要把孩子撂在一邊讓他們自己翻書,然後自己就去忙其他事情,孩子年紀還小,如果沒有家長的陪伴,難免會沒有方向,無所事事。從這個角度來看,親子之間的學習和閱讀不但能夠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而且還有助於孩子的學習。

2. 鼓勵者

小孩子學習,興趣是勝過一切的。但傳統的中國教育下產生十分具有爭議性的”虎媽”、”虎爸”,他們常常會強迫孩子“你必須做”。但對於孩子的教育特別是年紀較小的孩子一定是鼓勵多於指責。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把”你怎麼這都不會“換成”你只要再努力一點就可以做到的“,把”你怎麼這麼笨”換成“媽媽相信你”。具有相同目的的一句話,表達的方式和語氣不同,就會造成完全不同的效果。經常鼓勵孩子,賦予他們更多的信心和動力,學習將不再是被迫進行,而將會變成一件非常熱血的事。

3. 引領者

在小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他們幾乎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那麼家長就需要扮演著為孩子指導學習方向的角色,為孩子們的學習保駕護航,這裡所說的引領並不是代替孩子完成今天學習任務,而是替他們規劃學習,告訴他們今天需要做什麼,引導他們逐漸養成學習的好習慣,這些習慣一旦養成,相信對於後期的學習會非常有幫助。

這樣陪孩子寫作業,孩子的成績一次比一次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