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羽妈幸福成长记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大概是我们从小到大,每位家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尽管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自立的本领。但是在最终结果和教育方向上却大径不同。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立能力呢?


一、家长要从思想意识上明白,从孩子一出生的那一刻,孩子就是个独立的个体。要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等年龄来和孩子相处。


  • 1、孩子不是你的私有,从孩子呱呱落地这一刻起,你的作用是来辅助和成就孩子的,未成年之前,你是辅助孩子成长的,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分清楚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要以孩为本,把孩子和你放在同等的地位上。


  • 2、家长要放低身价,不能以自己的年龄段思维方式来要求孩子。要捕捉孩子每个年龄段的敏感期,而不是一概而论,拿自己几十年的阅历,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来要求和命令孩子如何如何。


二、要想孩子独立,首先家长要独立。

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家长管的越来越多,包办的多。本该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不是心疼溺爱孩子受苦,就是犯急躁毛病,嫌弃孩子磨蹭,干的不好,浪费时间等等。经验永远代替不了体验。家长总是拎不清,这样的家长不但没有把孩子培养出力所能及的本领,还天天把自己累个半死,这是家长不独立的一种表现。


三、依据生活,有策略有方向的培养起孩子独立的本领。


培养孩子独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试想每个孩子一出生就会吃奶,那是求生的本领,一种天性。


  • 1、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需要吃饭、穿衣、同人交流交往,需要看外面的世界,需要学习等等,这些过程家长都要关注,循序渐进,从生活细节培养锻炼孩子,切忌急于求成,包办一切。什么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什么都会了,什么女大自巧,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思想都不可取。不经过风雨锻炼的树苗长不成参天大树。


  • 2、立足实际情况,有策略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记得我女儿在上小学一年级之前的那个暑假,跟着外婆单独去参加钢琴夏令营,整个暑假我们母女两人两地相隔,女儿有好几天想妈妈想的哭着睡着了,我也是克制住想念孩子的心,每天电话联系,多鼓励打气,一天天的坚持度过了那个暑假。随着女儿的成长,随后的无数个外出的日子,她都能在思念家的同时,照顾好自己。



  • 3、趁着大人的目光还能在孩子的左右徘徊,还能呵护孩子周全,趁早给孩子设计无数个培养独立的机会。比如安全教育,逆商教育和适度的挫折教育,这一切都要立足孩子的实际情况。内向的孩子采用什么方法,外向的孩子采用什么方法。大人都要多动脑。

四、家长不要过度的溺爱孩子,否则必定会养出巨婴型、啃老族的孩子。

  • 农村有句老话,惯子如杀,害人害己。我们都看到和听到很多对孩子过度溺爱酿成的恶果,有残杀父母的,有不顾父母安危,抢劫的。百度一找一大把。这些问题孩子都是从小娇生惯养带来的后果。


  • 我家有门远方亲戚的孩子,30多岁的人了,在单位得过且过,一家小三口在父母家吃喝,非但不久交钱,父母给她们带孩子不好了还辱骂和伴随肢体暴力。出现这么多类似的事件,我们做家长的是不是应该多反思?


五、不但要培养孩子日常行为方面的独立,更要培养精神层面的独立。

不是说日常行为方面孩子力所能及就可以了,大人更要注重孩子精神层面的独立。一个独立的灵魂要比一个唯唯诺诺有趣得多。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莫太强势,凡事要孩子都听话,顺从。遇到事情多和孩子沟通,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帮孩子多分析问题,共同商议出最好的解决方法。逐渐培养起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即便孩子有时候的决定是错误,让孩子多磨练几次,又何妨。

六、开拓眼界,多接触外面的世界更有利于培养独立意识

没有什么比开拓眼界,拓展思维更让孩子有自信和独立起来的。跳脱开平常的生活,也是让孩子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的好机会。让孩子独立的设计旅行线路,组织并实施,准备旅行用品,三五成群的外出旅游,参与一次购物,和小伙伴一起郊游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虽然是句老调常谈的话,却蕴藏着深厚的哲理。教育好的,孩子终生受益;教育不好的,全家痛苦。


所谓父母一场,和孩子最好的姿态便是像紧挨的大树一样,在地下紧密相连,在空中互相观望欣赏。


三毛的教育视界


端午小长假,朋友带孩子来玩,说是来玩,主要诉苦:被老板炒了。为嘛?拜熊孩子所赐。

她家孩子不仅挑食,而且做事拖拉,自理能力差,早上叫N遍才离开床板,发会儿呆,磨磨蹭蹭地洗漱,在朋友的催促声中往嘴里塞几口饭然后上学。经过她这番磨蹭,朋友送下她后再去上班,每每迟到,每隔几天中间接到电话不是落了这个就是落了那个,要回家拿了送到学校去,次数多了,老板终于受不了了,下了逐客令。

朋友觉得孩子害了她,我倒觉得她害了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好吗?

我女儿,从小我就培养她的独立自理能力:

1)首先从吃饭开始,吃饭是最本能的一件事了,如果连本能的事情都做不好,就不要奢望其他方面了。不到一岁给她个小碗小勺,挥舞着就往嘴里填啊,吃完一看,脸上,身上,桌子上,地上,到处是饭粒子和菜渣子,这有什么关系啊,只要她自己能喂饱自己。

2)上幼儿园前自己的玩具自己整理,上幼儿园后,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

3)自己的内裤,袜子自己洗,一开始洗不干净,很正常,交给她洗的方法好洗干净的标准就好了。

4)家务也要适当承担,因为她也是这家里的一份子。

归根到底 ,孩子所有的事情都依赖于家长,实际上是家长不舍得放手的缘故。


米0817




这个要从小培养起来。吃饭穿衣服穿鞋子等等在孩子会做的时候都让他自己做。

先说吃饭,一岁半的时候,我就让我儿子自己握勺子吃饭了。尽管吃得到处都是饭粒,地上一片狼籍,也还是坚持没有喂饭。所以两岁后,基本都是自己吃了。很少喂着吃了。有些孩子五六岁了还看到有喂饭的,这个就是独立性很差的了。

其次关于穿衣服鞋子,孩子基本上两岁多就可以开始学了,三岁后基本都会穿了。不会穿的都是家长做的太多。也许你会嫌他穿的慢怕上学迟到,等不及了就帮他穿了,久而久之就习惯代劳了。其实孩子虽然穿的慢,但是也就迟个十来分钟的事。要是他自己会穿了,次次都给他自己穿,熟能生巧,很快就速度跟上来了。

其他的,收拾东西,也是提前和孩子约好让他自己做,玩具自己收拾好,书包里的东西,自己收拾好。一开始就不要代劳。做得好的就多一些鼓励。孩子其实都很容易满足。


琉璃巧育儿


我家孩两岁半,现在很多事情都自己做,我觉得主要是因为:

一:巧虎给她做了个好榜样!巧虎里面教给她自己刷牙,吃饭等!那天人家还骄傲的告诉我:她自己可以洗手,刷牙,拉粑粑。

二:平时多问问她,我每次打好鸡蛋,就会喊姑娘,要不要来搅鸡蛋?每次我洗衣服就会喊姑娘要不要洗自己的袜子……让她有参与意识,感觉劳动是一种乐趣!



为你踮起脚尖



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发生在我们家的有这样的故事给大家分享:

想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要善于给孩子提供自己做事情的机会。我家妞妞在上小学六年级时,有一天她突然说:妈妈,我饿了,想吃鸡蛋煎饼呢!我赶紧就说:你想吃,妈妈教给你,你自己来做好不好,这样以后你自己会做了,无论妈妈在不在身边,想什么时候吃都可以啊,况且你那么爱吃鸡蛋饼,也可以以后给你的孩子们做啊!这样说着,我就拉着妞妞的手走进了厨房,手把手的教她如何把鸡蛋顺利的打开倒在碗里,力度的大小和用力的方向都讲解的清清楚楚,这时候孩子掌握了要领,信心满满的,早已经在一边摩拳擦掌了。

然后又教过她如何把握好锅里的温度和油量,以及翻炒鸡蛋的时机,接下来就把厨房完全交给她掌控。但一会儿就从厨房传出尖叫声,妞妞用还夹杂着一些胆怯的声音说:老娘,鸡蛋饼不知道怎么就糊了!

毕竟是第一次做,孩子有愿意做的勇气已经不错啦,这时候我帮助妞妞分析一下原因后说:那两个就是你学习好这个技能交的学费,没事儿的乖,来,咱结合刚才的经验,再打两个来试试。姑娘高兴的继续努力着,不一会儿就听到从厨房传出她兴奋的声音:外焦里嫩的鸡蛋饼来了!一脸的幸福和骄傲,用妞妞自己的话说:这个鸡蛋饼比任何一次吃的都香——因为有孩子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在里面!错误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机会。


玉兰花156783707


养孩子的这几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而其中,“身教”重于“言传”。在培养孩子自立性上我也遵循这个法则。

而且,父母要懂得放权,要信任孩子,不要因孩子达不到自己要求就对其发火,讽刺甚至打骂孩子,这只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并且损害了孩子自己尝试做事的热情。

拿吃饭来说,我家的两个孩子,都是在一岁左右就开始尝试自己拿着勺子吃饭。最开始,她们当然拿勺子的姿势不舒服,吃得也比较慢,甚至吃不到嘴里或很少吃到嘴里,而且会弄得满地狼藉,衣服也不能幸免。

我知道这是孩子在吃饭这事上要经历的必然过程,也知道要付出一些代价,所以我坦然面对每次饭后收拾地面,给她们换洗衣服这些事,没有抱怨没有责怪,我做好自己该做的,然后静待花开。

有了我的鼓励和默许,两个孩子在吃饭这事上慢慢渐入佳境,从一开始的狼狈不堪,很少把饭吃到嘴里,饭菜洒一地,到后来的逐渐从容,她们基本掌握了吃饭的技巧,饭菜洒的越来越少了,吃得越来越像回事了。二宝甚至在这几天(一岁七个月)尝试用筷子了,而且有时候都能夹起菜来。

当然,如果某天孩子不想做某事,也大可不必发火,不必坚持必须让孩子做,谁还没有偶尔的懈怠呢?孩子本性善良,家长帮孩子做事情不会让孩子养成偷懒、凡事依赖父母的心性。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在她女儿小学时就帮孩子写过作业,这不妨碍她女儿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综上所述,我觉得对这个问题,一是家长做好表率,给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二来家长切不可着急,允许孩子慢慢地掌握某项技能,甚至允许孩子出错,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成长中的事,体谅孩子;三要允许孩子偶尔的懈怠,成年人还有偷懒、拖延和坚持不下来的时候,凭什么对小孩子就不能多些同理心呢。

我就是这样慢慢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当然,有的事情过程缓慢,进展曲折,我会慢慢调整心态,或者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而不是一味指责孩子。

我相信,父母越平和,心态越开明,孩子也会越来越阳光,越来越独立的。


漂凌育儿


家长要慢慢的引导,从小就培养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家里一般都是一两个孩子,作为家长还有爷爷奶奶的都不舍得让孩子做一点事,什么事都要给孩子做好,还做的方方面面滴水不漏的,这样孩子自己也没有表现的机会,时间长了他就会觉得你们帮他做的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感恩的心。我家孩子从一岁多能自己拿勺子的时候就让他自己吃饭,及时弄的身上到处都是饭菜也坚持让他自己吃饭,从平时的一些小事开始慢慢培养他,现在一般只要是他自己能解决的事都由他自己来。



用户6616759425632


首先,看孩子的年龄是多少,我觉得两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先从培养意识开始。即每次孩子玩的玩具,帮他收拾的时候可以引导他,告诉他,自已的东西要放好,放回原来的位置。稍微大一点。就可以用游戏的方法,比如,比赛谁收拾的快。这样孩子就有兴趣一起收拾自已的东西。

再大一点,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里老师都会教育大家,自已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有的孩子做的很不错。比如自己吃饭,自已叠自已的下被子等,但是回到家就不会自己做了?为什么呢?因为有时候妈妈没有像幼儿园老师那样严格执行要求。所以,在家的时候,妈妈也要严格要求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时期。

我家孩子有时候玩的玩具丢在地上不收,我也不说他,直接拿扫把扫走。他哭了几次,没有用。后来再也没有乱丢东西了。


全职二胎妈妈育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实很早就有自主意识,只要大人不压制不束缚,孩子的独立做事能力就会发展的很好,而且还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孩子几个月时开始会吃手,这是baby尝试自己做主的开始,自己决定想吃手的时候就可以吃。但往往这个时候大人因为怕手脏,拒绝孩子吃手,每当看到孩子在专心享用他的小手美味时就无情的挪开甚至还要打一下小手。

学会爬、走路以后,往往就想根据自己的意愿探索他未知的人领域,爬到某一个脏乎乎的角落、爬到椅子底下,或者会走了就要走水坑、走沙土多的地方等等。但这个时候往往又被大人阻止,“太脏了”“快出来”“不要去”,热情又一次被打击。

等到孩子三岁以后,能自己做的事情就更多了,自己穿衣、简单拖地、洗碗、擦桌子等很多小事都可以放手让孩子做。做的过程中自己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也逐步加强,自信心越来越强!如果家长对孩子束手束脚,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摸,就难怪十多岁以后连基本的自理能力也退化了,看看这个过程家长都在起了哪些作用!

孩子成长中在尝试探索世界,只要不会发生有危险隐患的事情(摸电源、开关等),就大胆让孩子尝试吧,做大人的就做好全心地陪伴和积极地关注就ok了。当他发现一个新大陆,欣喜的要和你分享,寻求你的眼光时,你一定要及时地给他一个肯定的微笑和点头,这是对孩子莫大的鼓励。对于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依然是鼓励尝试加肯定!这个比任何要求、施压、说教都管用!


满意妈妈2


如果孩子能够做到自己身边的事自己做的话,就帮了母亲的忙了。但是,最好不要只考

虑母亲的方便。自己能做自己身边事情的这种自信,给了孩子作为人的独立感觉。对孩子来说,养成做人的独立意识,比养成动作快的习惯更重要。因此,即使孩子系上衣扣子时慢慢腾腾地需要很长时间,母亲也不要急着伸手帮忙。如果平时做事手脚麻利的母亲,总是伸手帮忙的话,孩子就会到什么时候也不会做自己的事。如果周围人不去帮他,4~5 岁的孩子,很多自己的事情都能自己做。

当然,孩子在刚开始时的一段时间里,那些自己的做的行为不得不需要母亲的“检查”。早晨洗脸、刷牙,虽然不能做得那么好,但都可以对付着自己做。有的男孩子洗澡时可以自己洗头了,可以洗手能够到的身体的部位。当然,一起洗澡的父母,孩子自己洗过的地方还要帮忙再洗一洗。穿衣服,夏季比较容易,但到了冬季小扣子就系不好,不过稍加帮忙就可以了。脱衣服比穿衣服容易些。能脱下袜子,系鞋带则有的孩子能系,有的孩子不会系。饭前洗手,只要家里的大人有这个习惯,孩子也能做到。吃饭也完全能自己吃了。关于饭前的一些礼仪做法也应该教给孩子。擤鼻涕、漱口,到4~5 岁这个时期都能自己做。上幼儿园之后,就必须脱外衣、解饭盒带、把饭盒装进饭盒袋里。这些物品,母亲要精心设计成能让孩子自己就能做得好。玩具玩完了、书读完了都要放回到原处。为此,必须给孩子固定放玩具的箱子和放书的书架。当然是否会收拾房间、整理东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性格。过于吵吵嚷嚷地对孩子唠叨,可能孩子会有种逆反的心理,更不收拾了。一般来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多少,取决于母亲对孩子的放手程度和忍耐力。孩子到了进幼儿园的时候,即使不情愿,但一离开父母就会迅速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