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诛杀安德海,丁宝桢为什么敢在慈禧太后头上动土呢?

睿儿妈有话说


史上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慈禧太后的贴身太监安德海,可谓是在宫内翻云覆雨,只手遮天。

尽管安德海只是小小宦官,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在慈禧太后近前伺候,不仅深得慈禧宠爱,也是朝臣巴结的对象。

可就是这样一位炙手可热的大太监,最后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就地正法。为何丁宝桢不惜得罪慈禧太后,诛杀安德海呢?有书君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丁宝桢刚正不阿,诛杀安德海有理有据,慈禧也无二话。

清代祖训有云:宦臣无皇帝圣谕,不得出宫。

平时威风凛凛,屡犯宫规都安然无恙的安德海偏偏不信邪。

趁着同治皇帝即将大婚,安德海恳请慈禧太后放他出宫,去江南置办婚礼所用之物。

征得慈禧太后同意后,安德海大张旗鼓地出宫了。他一路所到之处,草木皆兵。地方官府都好酒好菜,盛情款待,唯恐招呼不周惹来杀身之祸。

唯到山东之后,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没有皇帝圣谕私自出宫为由,逮个正着,后来就地正法了。

安德海明知道每次犯宫规,人人都因他是慈禧太后的心腹,忌惮他三分,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可他不知收敛,我行我素。

如今,却碰到了山东巡抚丁宝桢。丁宝桢为官清廉,治水患,立书院,深得民心。

刚正不阿的丁宝桢可不管你的靠山是谁,对就要赏,错就要罚。

丁宝桢诛杀安德海是证据确凿的,他确实是未经同治皇帝同意便私自出宫的,所以即使慈禧太后知道安德海被杀也不好为他辩驳,只能吃哑巴亏了。

二、丁宝桢征得了慈安太后的首肯诛杀安德海。

当然,丁宝桢虽是证据确凿抓的安德海,但也不会完全不顾慈禧太后的颜面,毕竟慈禧太后也是不好惹的主。

但丁宝桢之所以敢就地处决安德海,没有厉害人物指使也是不行的,不然以后很可能会被慈禧太后抓住小辫子不放。

指使丁宝桢诛杀安德海的人正是慈禧太后的劲敌慈安太后。

众所周知,慈安是咸丰帝的皇后,慈禧是贵妃,所以,咸丰驾崩后,慈安为东宫太后,而慈禧也是西宫太后,地位明显低于于慈安。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两宫太后各自为政,明争暗斗,都想置对方于死地。

安德海平时嚣张跋扈,慈安太后在宫中肯定早有耳闻。如今,安德海被抓,慈安太后肯定会新帐旧帐一起算,一来灭了安德海的气焰,二来断了慈禧的左膀右臂,一箭双雕。

既然慈安太后要取安德海性命,那么丁宝桢诛杀安德海势在必行。慈禧太后地位低于慈安太后,即便对丁宝桢恨之入骨,奈何是慈安的旨意,也只能打碎牙和血吞了。

因为比慈禧地位高的慈安太后下令要杀安德海,丁宝桢有了慈安的撑腰,才敢不惜得罪慈禧,将安德海就地正法。

三、同治皇帝也授意丁宝桢诛杀安德海。

当然,对安德海平时嚣张的做派忍无可忍的除了慈安太后,还有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

安德海本是太监,不能娶妻传宗接代,所以娶妻一般都是秘密进行。可安德海却在京城大摆宴席娶妙龄女子,一时间,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当时已满15岁却尚未娶妻的同治皇帝实在心里不好想。

加之安德海又经常在慈禧太后面前诋毁同治皇帝,导致同治皇帝常受母亲责难,母子关系紧张。

同治深知导致慈禧讨厌自己的罪魁祸首是安德海,因此,对安德海日渐不满。

如今丁宝桢状告安德海私自出宫,这不是给了同治皇帝惩治安德海的绝佳机会吗?如果不诛杀他,难泄同治皇帝的心头之恨。

况且,前朝但凡太监私自出宫的都被处以极刑,现在就算诛杀安德海也不过分。

所以,丁宝桢有了同治皇帝的授意,诛杀了犯罪的安德海,即使慈禧发难,也只能找同治而不是丁宝桢了。

安德海狐假虎威,在宫中鹤立鸡群,加之侍宠生骄,以致成为众矢之的,最后枉送了卿卿性命。如若他老老实实,安守本分,想必也不会死于非命了!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慈禧太后总揽大权,能废立皇帝,把一班大老爷们玩弄于股掌之间,是“甲申易枢”之后的事情(公元1884年之后)。而丁宝桢处死安德海时,是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当时慈禧还没有大权独揽,她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恭亲王奕訢和慈安太后的掣肘。

并且,处死安德海是慈安太后、奕訢和同治皇帝共同的决定!丁宝桢认真按照朝廷的旨意办事,慈禧也不能说什么。



安德海受宠的原因

安德海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在他17岁的那一年,恰好碰上了一件改变了他命运的大事件——辛酉政变

咸丰十一年辛酉七月十七日,咸丰帝病死在承德行宫。遗命皇长子载淳继承皇帝位,但鉴于载淳太小,咸丰帝将皇帝的披红和盖印大权交由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

同时咸丰为了避免后宫干政的问题,他还委任了以肃顺为首的八位顾命大臣,以制约两宫太后。

没过多久,肃顺等于便与慈禧和慈安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怒之下,慈安和慈禧打算暗中和恭亲王奕訢联合,发动政变,杀掉肃顺等人,夺取大权。

可是,当时恭亲王奕訢不在承德,他正在北京主持与英法联军商讨和谈的事宜。慈禧和慈安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让太监安德海偷偷的潜回北京城,去到恭王府,将夺权阴谋告诉给奕訢。

第二天一早,安德海就匆匆别去。他这次去北京,身上带了慈禧的密诏,并且还盖上了“御赏”和“同道堂”的印章。奕訢接到了密诏后,立即动身,打着奔丧的旗号,于八月初一日来到承德行宫。

之后,奕訢又在安德海的精密安排下,与慈禧和慈安私下会面,商讨夺权的阴谋。最后成功地发动了“辛酉政变”,夺去了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的权力。此后,慈禧开始了垂帘听政。



因此,辛酉政变能成功,安德海的功劳非常之大。正是因为他充当了两宫皇太后和奕訢之间的秘密联系人,后宫和藩王才能如此顺利的搭上线。否则在那个年代,如果肃顺派人把后宫和奕訢盯死了。后宫和奕訢搭不上线,政变肯定成功不了。

事后,慈禧鉴于安德海立下了汗马功劳,晋升他为总管大太监,成了朝中显赫的人物。当时的安德海还不到20岁!

辛酉政变之后,慈禧和慈安与奕訢又爆发了矛盾(奕訢取代了肃顺的工作,典型的皇权与相权矛盾)。

慈禧认为奕訢的威胁比当年的肃顺更大,便与慈安商量搞倒奕訢,两人一拍即合,没过多久便制定了搞倒奕訢的计划。而这个计划的执行人自然还是已经升为总管大太监的安德海了。

同治四年三月,在安德海的密谋下,慈禧借用一个御史弹劾奕訢的机会,突然发动政治上的袭击。她亲手写诏书,以“虽无实据,事出有因”的罪名,革去奕訢的议政王和一切差使,不准干预一切公事。

一个月后,慈禧又以奕訢“深自引咎,颇知愧悔”为由(知道错了),下令让奕訢“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无庸复议政名目”。

慈禧在这一贬一捧之间,既轻而易举地革去了奕訢“议政王”的名位和权力,又继续使用了奕訢,扫除了他对自己的威胁。

安德海在这次事件后,更受慈禧信任,一时间风光得意,忘乎所以。不过,他帮助慈禧搞倒奕訢,必然也会遭到奕訢的报复。这也为后来他被丁宝桢打死,奕訢乘机火上浇油弄死他,埋下了一个伏笔。

安德海的作死过程

安德海备受慈禧宠幸之后,他开始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同治七年冬天,他在北京最大的酒楼前门外天福堂大酒楼张灯结彩,大摆酒宴得迎娶年仅19岁的徽班名角马赛花为妻。慈禧太后为了表示对安德海的宠爱,特地赏赐了白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

太监都能明目张胆的娶妻,这在当时的北京四九城绝对是个大新闻。飞快的就在大街小巷传播开来了。

当然了,安德海娶妻生子,这本身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有点嚣张而已。有慈禧替他在后撑腰,他有这个嚣张的资本。

但是,他居然敢挑拨慈禧与同治皇帝的母子关系,这就让很多人不能忍了!尤其是同治皇帝本人。

据一些档案记载,安德海恃宠而骄,虽然他只是六品的蓝翎太监,却居然把同治皇帝不放在眼里。他经常搬弄是非,挑拨同治和慈禧太后的母子关系,使得同治常被慈禧太后训斥。一次两次也就罢了,经常这么目无皇帝,越权胡为,同治皇帝对他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同治皇帝当时非常想除掉安德海,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不过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并且还是安德海自己作死,主动送给同治的。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久在宫闱的安德海不知道怎么想的,他居然想出宫游玩,并借机敛财。便借口预备同治帝大婚典礼,再三请求慈禧太后派他到江南置办龙袍、预备宫中婚礼所用之物。虽然慈禧也知道这有违祖制,但最终还是许可了安德海的请求。

有了慈禧太后的支持,安德海便置大清不许太监擅出宫禁的祖制于不顾,带领着一班随从出京了。

出宫就出宫吧,有慈禧支持,安德海偷偷的去江南,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关键就在于安德海太嘚瑟,他不想偷偷的进村,偏要大摇大摆,前呼后拥的进城。

更要命的是,安德海虽然号称钦差,但却并未携带任何公文。在清朝,钦差大臣出巡也是有一套制度的。军机处要先外发公文,沿途地方官员接到公文后,要按礼迎送,以避免假钦差浑水摸鱼。也就是说,哪怕是钦差出巡,也要提前知会沿途官府衙门的,否则这就是不遵守朝廷制度。沿途的地方官员是可以根据大清律历进行弹劾的!(微服私访属于电视剧戏说,不能当真)

果然,安德海在途经山东德州境内时,就被德州知州赵新发现了不正常的情况:既是钦差过境,德州府却为何没有提前接到军机处下发的公文?并且安德海的仆役下船购买物品时,也未出示“传牌勘合”。(相当于工作证件,凭这个证件可以在途经各地时,不用花自己的钱买东西)

为了谨慎起见,德州知府赵新立即将此事上报给了山东巡抚丁宝桢。希望在丁宝桢那里打听一下这个罕见情况的虚实。

丁宝桢在受到奏报后,很快就明白了这是安德海在作死。他早就对安德海的仗势骄横感到不满意了,非常想收拾他。只不过安德海在皇宫里,平时不是他能接触得到的。但现在安德海居然敢跑到自己地盘上来,这正是收拾安德海的大好时机。

于是丁宝桢立拟密折,痛陈安德海在山东的种种不法行径,并强调自己是山东巡抚,列出了六条捉拿安德海的理由,请求朝廷准许他将安德海逮捕。

这六条理由如下:

第一、大清祖制规定宦官不准结交外臣,从顺治皇帝到现在将近两百年,从未有一例这种情况。而安德海居然敢破这个例,实在是大逆不道之举。

第二、安德海声称要为同治皇帝准备大婚用的龙袍。但是龙袍是御用之衣,自有江南织造负责,不用宫里的太监远涉靡费。并且皇太后和皇上都崇尚节俭,怎么会派宫里的太监大摇大摆的外出采购?

第三、就算真的是皇太后的意思,让安德海出宫来山东采办,也应该有明降谕旨,并提前下发文件传给我知道。可是我什么正式文件都没有见着。

第四、太监出宫办差,按例出宫和回宫往返应该有传牌勘合,也就是要有一个出宫办差的时间表。办差就专心办差,哪有像安德海这样一边走,一边玩的情况。

第五、安德海只是一个六品宦官,他居然敢打皇帝专用的龙凤旗帜。这是死罪!

第六、安德海此次来山东,在他的船上居然发现有女眷!太监和女人一起出宫游山玩水,这成何体统?丢的是皇家的脸面。

将以上六条捋成一条来说就是:安德海大摇大摆的打着龙旗,带着女人游山玩水。并且他还自称是钦差,但他又没有任何能证明自己是钦差的文件。现在我怀疑他是假的,请求皇帝准许我抓捕他。



安德海之死

丁宝桢的密折呈送上去后,批复很快就以军机处的名义送达下来——抓!

得到了朝廷的指示后,八月二日,泰安知县何毓福将安德海一行人抓获。随即安德海就与其随从陈玉祥等三人被先行押往济南,由丁宝桢亲自审讯。

又过了四天,即八月六日,丁宝桢接连收到了由军机处寄发的二份密谕。这两份密谕要求丁宝桢直接处死安德海。如果他跑了,就拿你丁宝桢是问。

“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著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著曾国藩饬属一体严拿正法。倘有疏纵,惟该督抚是问,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著严拿分别惩办,毋庸再行请旨。”

于是在八月七日,丁宝桢亲自查验了安德海的身份后,遵旨意将安德海就地正法于济南。此日距安德海被抓不过五天。

这样一说,丁宝桢处死安德海的情况就很明白了。他最早并没有搞死安德海的想法,因为杀宫里的奴才,他的级别不够。但是后来军机处的密谕要求他就地杀掉安德海!并且还特意强调,如果让安德海跑了就拿他丁宝桢是问。丁宝桢接到密谕后,他就算不想杀也是不行了。

那么,到底是谁指示军机处下密谕让丁宝桢杀掉安德海呢?从很多资料来看,同治皇帝和恭亲王奕訢都有参与到了其中。但最终拍板的人是慈安太后。是她批准了诛杀安德海的请求。


因为,清朝从上呈密折,到下发密谕的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大臣上呈密折,只有皇帝才能看。然而当时的皇帝是谁?就是恨安德海恨得牙痒痒的同治皇帝。

第二,同治还小,他不能亲自处理政务。像这种事情要给两宫皇太后先看,两宫太后都看完之后,再交军机处草拟解决方案。然而军机处的负责人是谁?就是当年被安德海给坑过,恨安德海恨得牙痒痒的恭亲王奕訢。

第三,军机处草拟方案后,要送回给皇帝披红和盖印。由于同治帝还小,披红和盖印的权力掌握在慈安和慈禧手上。如果慈禧不披红和盖印,那么军机处的草拟就无效。密谕最终就发不下去。

但是,军机处的密谕最终下发了,这就说明有人披红和盖印了。这个人有可能是慈禧吗?显然不大可能啊!所以,披红和盖印的人就只有可能是慈安。

至于慈禧太后,她当年就是个马前卒,实际地位要低于慈安太后。慈安坚持要杀掉她的心肝宝贝安德海,她也只能附和慈安。



不过,当慈安后来暴毙而亡后。慈禧也就再没什么掣肘了。

她先是通过“甲申易枢”彻底搞倒奕訢,提拔醇亲王奕譞一党。接着打压奕譞,把醇亲王直接给吓死了。等到老人们都一一被她打倒后,她也就无所畏惧。像什么囚禁皇帝、试图废立皇帝、向十一国宣战等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她都干了。


Mer86


安德海是晚清红人,堪称清宫最红大太监曾经是慈禧的红人,也正因为慈禧对他的宠爱,安德海嚣张跋扈得罪了很多不该得罪的人,但是奴才终究是奴才,最终还是难逃一死!


丁宝祯捕杀安德海与晚清独特的政治局势有着莫大的关系

晚清时期的政治格局特别奇特,朝中可以算是三圣临朝,三圣分别指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不过同治没啥权力,全靠两位太后垂帘听政,朝堂之上又有恭亲王这样的议政王大臣,所以当时晚清宫廷内部矛盾比较激烈,安德海作为慈禧的走狗,不仅未能处理好这里的关系,反倒颐指气使、各种打小报告,得罪了很多朝廷猛人!


丁宝祯捕杀安德海不是其个人行为,而是接受了来自权力顶峰的旨意

如果丁宝祯身后没有人撑腰,那他作为小小督抚还是没有胆量杀慈禧太后的大红人的,丁宝祯身后站着的是慈安太后和当朝议政王大臣恭亲王,这两位朝中大佬要安德海死!而丁宝祯只是一个具体的执行人罢了,不过有两位猛人站台,丁宝祯自然有胆子杀了安德海!


青年史学家


丁宝桢为什么敢杀安德海?因为背后有人撑腰。谁给他撑腰?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奕忻。慈安太后和恭亲王为什么要给丁宝桢撑腰?因为政治斗争,他们要压制慈禧太后。

安德海是谁?大太监李莲英之前,最受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头子,他甚至于敢仗着慈禧太后的权势,狐假虎威,干涉朝政,跟恭亲王奕忻对着干。

丁宝桢是谁?时任山东巡抚,一方封疆大吏,曾参与平定山东的捻军起义,弹劾过淮军首领李鸿章,也是不好惹的主。

这两个人,本来应该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因为一个是清宫内监,一个是封疆大吏。

按照清朝祖制,太监不得干政。所以,他们针锋相对到一起,必然是有一方犯了大错。

犯错的当然是安德海,因为他在慈禧太后的指示下,多次干预国政,并且骄横跋扈,不但得罪了慈安太后,恭亲王奕忻和满清勋贵,还得罪了满朝文武,不容于天下。

丁宝桢杀安德海的罪名是,安德海私自出宫,违反满清祖制。

按说,以安德海的身份,还有他的主子慈禧太后的权势,丁宝桢不敢轻易对安德海下手。

所以,丁宝桢抓到安德海以后,先是把他关押到济南,接着立即向朝廷里掌握部分实权的慈安太后和控制军机处的恭亲王奕忻密报。

由于恭亲王跟慈禧太后此时已经从盟友变成了政敌,而安德海曾经跟恭亲王对着干过,恭亲王奕忻对安德海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

所以慈安太后和恭亲王跟军机处里的大臣商议以后,数日之内就给了丁宝桢一道旨意:立即处死安德海。

安德海从在山东泰安被捕,到命丧丁宝桢手里,前后不过短短五六日。

安德海被杀以后,朝野上下一片欢腾。

安德海究竟做了什么,导致恭亲王和满朝文武对他恨之入骨?

安德海跟恭亲王奕忻渊源颇深。

咸丰帝驾崩以后,顾命八大臣欺负同治皇帝年幼,肃顺等人有意把持朝政。这令慈禧太后难以忍受。

于是,慈禧太后跟慈安太后商议,要垂帘听政,当然遭到顾命八大臣的强烈反对。

两宫皇太后无法,只能寻找外援。

他们瞄准了两个人,一个是醇亲王,一个是恭亲王。醇亲王就是光绪帝的老爸,慈禧太后的小叔子兼妹夫,掌握一定兵权。

恭亲王奕忻,当时号称鬼子六,善于跟洋人打交道,是洋务运动在朝廷和满清王爷里的最大支持者。有了鬼子六,两宫太后就可以获得洋人的支持。

但是,此时两宫太后还在热河,被顾命八大臣监视。为了拉拢北京的外援恭亲王奕忻,慈禧太后要派密使去跟恭亲王协商,这个密使就是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头子安德海。

安德海干涉内政,从此受到朝野百官的抵触。

本来,此时恭亲王和慈禧太后是盟友的关系。两宫皇太后在恭亲王的帮助下,迅速扳倒了顾命八大臣,顺利地垂帘听政了,而且恭亲王在朝廷里也掌握了一定实权,成为议政王大臣,控制了军机处。

可是,恭亲王也是有野心的人,他想学多尔衮,做摄政王,这就跟想靠垂帘听政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产生了冲突。于是,慈禧太后就开始打压恭亲王奕忻,在慈禧太后打压恭亲王的过程中,也有安德海的参与。因此,安德海得罪了恭亲王奕忻。

慈禧太后总共两次打压恭亲王,第一次就有安德海的参与。

慈禧太后本来找了个借口,解除了恭亲王所有的职务,但是,由于恭亲王已经控制了朝廷多日,突然把这个处理朝廷日常事务的人搞掉,朝廷就乱套了,而且恭亲王背后是洋人,慈禧太后还要利用他跟洋人打交道。

于是,过了没多久,慈禧太后认为他打压、惩戒恭亲王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便恢复了恭亲王一部分的职务,让他继续做跟洋人打交道的总理衙门大臣。接着又恢复了他军机大臣的职务。

但是,议政王大臣这一重要职务,还是没有恢复。

关于议政王大臣一职,慈禧太后没有给恭亲王恢复,据说背后就有安德海的参与。因此恭亲王对安德海恨之入骨。

而慈安太后呢?她本来是后宫正主,这时候慈禧太后这个偏房却自以为是同治帝生母,大权独揽,令慈安太后很不爽,她对慈禧太后纵容安德海干涉朝政也是强烈不满。

于是,1869年,安德海私自出宫,二人都想借此机会,打压一下慈禧太后的气焰。因而二人商议以后,迅速下旨到丁宝桢那里,让他迅速处死了安德海。归根结底,安德海的死,仍然是满清内部的权力斗争导致的。

丁宝桢手除大太监安德海,赢得满朝文武的喝彩,也只能说是适逢其会。

如果背后没有慈安太后和恭亲王的支持,丁宝桢绝不敢这么快就处死安德海。


西堤君


安德海依仗慈禧的信任和宠爱。屡次在慈禧和同治皇帝。恭亲王奕忻之间进言挑拨。清祖制太监出宫即死罪。安德海借去江南给宫里采购丝绸。大张旗鼓。恭亲王获悉后和同治皇帝商量后并征得慈安皇太后的同意。密令丁宝祯在山东境内截获安德海并就地正法。因为祖制的原因。慈禧没敢和丁宝祯纠缠。


鞍山貓王


首先是因为安德海破坏了清廷的祖制。为了防止太监专权,清代有祖训,不允许太监随意出宫。如果特殊情况必须出宫办事,必须以圣旨为凭介。安德海出宫到外地打秋风并没有请到圣旨。慈禧心里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当丁宝桢以这个为理由将安德海诛杀,慈禧也不能因此表示反对。

其次是因为安德海就算再得宠,本质上也是个太监。慈禧作为一个政治家,孰轻孰重自然心里有数。我们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对慈禧有一种妖魔化的印象。但是不要忘了,慈禧是一个有政治能力的人。否则她也不能一个人支撑晚清政局近半个世纪。

最后说一个野史中的解释。有野史记载,安德海净身不彻底,与慈禧有男女之情。而丁宝桢在诛杀安德海之前,因为要验明正身,所以知道了这件事情。丁宝桢很识相,没有将这件事情公布出来。慈禧因此不但不记恨丁宝桢,反而很感激他。丁宝桢在事后不但没有受到打击,官反而越做越大。因为是野史,可信度不高。但也不能完全否认这种可能性。


用户4325101516


慈禧太后先后有两个很宠爱的太监,分别是安德海和李莲英,那丁宝桢为什么要杀安德海?丁宝桢为什么敢杀安德海?我们一一说来。我们先来看看安德海和丁宝桢分别是怎么样的人。

安德海开始是咸丰帝的御前太监,咸丰帝死后就成为慈禧的贴身太监。咸丰十一年,咸丰帝在承德行宫病逝,让载淳继位,也就是同治帝,而且还任命了肃顺、端华等八人为顾命大臣。

慈禧与慈安太后想要从顾命大臣那边夺取权力,就让安德海偷偷的跑回京城,将她们的想法告诉恭亲王奕訢。奕訢就上了一道折子,想要到承德行宫奔丧,但是肃顺知道奕訢必有所图谋,就拒绝了,命奕訢必须留在京城。

慈禧与慈安写了一道密诏,让安德海再次到京城找奕訢,把密诏给了奕訢,奕訢接到密诏之后去了承德行宫,又在安德海的安排之下,见到了两宫皇太后,最后一起发动了“辛酉政变”,可以看出安德海在其中的功劳不小。

丁宝桢是咸丰三年中的进士,咸丰十年担任岳州知府,同治元年担任长沙知府。同治二年,丁宝桢担任山东按察使。同治三年,丁宝桢担任山东布政使。同治五年,丁宝桢担任山东巡抚。同治七年,捻军奔赴定州,丁宝桢率一千骑兵,三千步兵,前来勤王。捻军听说之后,往南逃跑,同治帝觉得丁宝桢功劳大,加太子太保衔。

清朝以明朝太监乱政的教训,对太监干政做了严格的规定,有一条就是规定四品以下的太监只有在御命在身,才能出皇城,否则就杀无赦,而安德海当时只有六品,但是恃宠而骄,连同治帝和恭亲王都不放在眼里,自然就遭到很多的嫉恨。

同治八年,安德海想出宫游玩并想到地方去收好处,就以为同治帝准备大婚用品为由到江南去采办,获得了慈禧太后的批准,就这样安德海一路大摇大摆到了山东的德州,丁宝桢本来对安德海的所作所为十分的气愤,就在八月二日直接把安德海给抓了起来。

丁宝桢向同治帝上了一道密奏,八月六日,丁宝桢接到了军机处的密谕,命丁宝桢严办安德海,八月七日,安德海在济南被正法。此事一出,朝野上下十分震惊,但是大快人心,连曾国藩也称赞丁宝桢是豪杰士。

从这个事情的经过,丁宝桢之所以敢杀安德海,首先是因为丁宝桢的刚正不阿和安德海的嚣张跋扈,再者就是得到了军处机的密谕,而这个密谕显然是恭亲王和同治帝的意思,也就是说真正杀安德海的这两个。

光绪二年,丁宝桢担任四川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和加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光绪十二年,丁宝桢在四川总督的任上去世,终年六十六岁,谥号文诚,追赠太子太保。


历史简单说


与其说是山东巡抚丁宝桢敢于太岁头上动土、诛杀慈禧情人安德海,还不如说是恭亲王奕䜣为报复慈禧而策划了这一出“打狗虐主” 的好戏。

同治四年(1865年),紫禁城里上演了慈禧、奕䜣叔嫂权斗的一幕文武大戏。自“辛酉政变”以后,慈禧和其曾经的“亲密战友”奕䜣明争暗斗了20余年,结果慈禧以不逊须眉的狠辣权谋, 一举罢黜了奕䜣的军机大臣重职,还将由他领衔的全体军机大臣一概革职。之后,慈禧已经没有任何顾忌了,庙堂上实无一人可以掣其遮天之手,她可以随心所欲的行使其独揽朝政、生杀予夺的大权了。

摧折了“才力聪明,举朝无出其右”的恭王奕䜣后,素来懦弱、一向唯太后之命是从的光绪帝更不在话下,西太后成了清王朝的实际掌权者 。

权位稳固后,盛年孀居的慈禧寂寞难耐,俗话说:权力是一剂最好的春药,不论男女,大权在握、富贵优裕之下便思淫欲,都会千方百计的寻欢作乐。慈禧太后大多生活在深宫中,宫禁森严,她在里面的寻欢场景,外人是无由得知的。但史料中还是有意无意地露出些许蛛丝马迹,让后世多少能了解一些。

因为身份特殊又深居后宫,慈溪淫乱的首选对象只能是宦官( 据说她和小叔子奕䜣、蒙古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也传过绯闻 )。宦官头子安德海和李莲英先后得宠、走红。文献记载,安德海虽是一太监,但长于媚术,以“娘炮”式的阴柔妩媚、善解人意取悦于寡居的慈禧太后。西太后对他宠溺无比,乃至有求必应,欢情胜过平常夫妻。此后,安德海独霸后宫,狐假虎威,逐渐忘乎所以。

清代宫中严禁太监擅自出宫。然而,被慈禧太后宠坏了的安德海却恃宠生娇,他无视宫中禁令,再三请求慈禧允许他出宫办事。西太后当然疼爱自己的“小鲜肉”情人,同意他南下采购 ,顺便游历、炫耀一番。

太监私自出宫,违反了大清律令,在当时是重罪。安德海是西太后跟前的红人,他奉太后之命南下采购,本可以低调一些,偷偷办完事后立即回京即可无事,可他偏不,在宫中压抑太久,好不容易出来一次,怎么能够不大肆释放、张扬、任性一番?

史载,安德海出京后沿大运河南行时带着乐班,船上还悬挂着龙旗,俨然是皇帝出巡的架势。对慈禧淫乱后宫早有不满的年轻同治帝得知此事后迅速找赋闲在家的恭王奕䜣商量,奕䜣知道报复的良机已到,他立即驰函山东巡抚丁宝桢,让他密切监视安德海一路的情况,并随时报告。他还授意丁宝桢,如果小安子在山东有任何不法之事,立即将其逮捕拘押。如果其罪行严重,可先斩后奏。

丁宝桢是林则徐的女婿,为人行事大有岳丈刚直不阿的遗风,他敢于任事,执法严厉,不避权贵,据说就连曾国藩都曾怵他几分。


安德海大摇大摆的进入山东境内,乘坐两艘太平船,并明目张胆的在船头悬挂着龙凤旗帜,船上还带着一班丝竹女乐和许多红男绿女,一路吹吹打打,叽叽喳喳,好不热闹。某日,是安德海生日,他竟忘乎所以,命人摆设龙衣,令随行人员跪地参拜。好个丁宝桢,他侦悉详情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擒杀了不知死活的安德海,并暴尸三日,让大家见识见识这位与当今垂帘视政的西太后寻欢的太监面首之真面目。数日后,丁宝桢才奏呈慈禧,说有人假冒安德海出京,还一路招摇弄权,臣已将其捕获处死。慈禧吃了个哑巴亏,只好承认现实。还有一种说法,是丁宝桢在驰函里陈奏小安子在山东的种种不法行为,尤其是私晒龙袍“僭越” 一条就够杀头的了,西太后想救又找不到理由,又正卧病在床,无奈之下,只好忍痛命丁宝桢将其就地正法。在叔嫂斗法中几无还手之力的奕䜣总算胜了一局,狠狠出了口鸟气。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


铁马冰河wu


同治八年,1869年,农历八月初二深夜,山东巡抚丁宝桢和山东按察使潘霨在济南的历城县监狱请王命旗牌,将内务府总管太监安德海和随行六人就地正法,旋即轰动了整个朝野,正在天津被教案弄的焦头烂额的直隶总督曾国藩惊讶不已,惭愧自责。

曾国藩当时对幕僚说,稚璜乃豪杰之士也。(丁宝桢字稚璜)。

今天的人们回顾这件事,大都从丁宝桢个人的性格去总结,像曾国藩那样把丁宝桢想象成一个打抱不平的热血青年,因此丁宝桢杀安德海也就成了引刀逞一快的侠义之举,尤其是看到后来慈禧太后并没有因此报复丁宝桢,大家都觉得丁宝桢很英勇,也很侥幸。

其实不然。

丁宝桢杀安德海绝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它其实是慈安太后,加上以恭亲王奕訢和瓜尔佳文祥为首的整个文官集团在向慈禧太后示威,慈禧不能也不敢进一步处罚或报复丁宝桢。同时,丁宝桢处理此事的手腕极其高明,充分彰显了一个成熟、干练又充满智慧的政治家品质,不仅让慈禧太后一点把柄都没有抓到,事后还要承丁宝桢的人情。

安德海被诛是咎由自取

安德海当时刚过二十五岁生日,还很年轻。他是直隶南皮人,十岁进宫,辛酉政变时,他曾与慈安身边的宫女联手,行苦肉计从热河进京为两宫太后给恭亲王奕訢送信,自此以为立了大功,开始娇纵不法,除了慈禧太后,谁都不放在眼里。

首先他没把小皇帝载淳当回事。小皇帝载淳极聪明,也极淘气。他和大公主荣安一起在慈安宫里长大,慈安太后对他们姐弟很宠溺,因此上房揭瓦、捉弄宫女太监、欺负姐姐荣安公主、与宫女早恋,甚至逃课,在课堂上惹师傅生气之类的,隔三差五他要不犯点事皮就会发痒。

但他每天都要去慈禧宫里请安,一天还不止一次。其间慈禧过问他的起居和功课时,安德海往往装作不经意,把他的种种不堪故意泄露给慈禧,令慈禧大为光火,经常加重了慈禧对他的责罚。

据说,每次小皇帝挨打就在心里喊,杀安德海 ! 挨一下打喊一句,有一次不小心竟然喊出了声。久而久之,杀安德海成了小皇帝最大的心愿。

有一次小皇帝过生日,有官员想讨他欢心,请教内务府总管大臣明善,皇帝有什么心愿可以帮他去了一下? 明善半开玩笑地说,你去把安德海杀了,等皇帝亲政我保你进军机。

安德海也是找死。他利用慈禧的宠幸,与内务府官员沆瀣一气,联系各省驻京的提塘官,公然说和官司,替人开复处分,从中收取大笔贿赂。安德海胆子特别大,有一次竟以太后的名义找到一个总督,直接交代他办某件事,该总督觉得事关重大,不敢怠慢,遂向军机处求证,安德海东窗事发。

当时的内务府总管大臣是恭亲王奕訢和军机大臣索绰罗宝鋆,奕訢正是安德海的顶头上司,他把安德海送到慎刑司,一顿皮巴掌打的安德海掉了好几颗牙。安德海就此恨上了奕訢,处心积虑地在慈禧面前挑拨,日子久了,慈禧太后开始对奕訢心生嫌隙。

同治二年,御史蔡寿祺为胜保打抱不平,上折弹劾恭亲王奕訢,说他贪墨、揽权,但查无实据。慈禧借力打力,褫夺恭亲王奕訢议政王头衔和赏食亲王双俸,辛酉政变达成的“太后垂帘、亲王秉政”的朝局被打破。

风波过后,朝中的汉大臣,尤其是翰林院出身的言官、御史和各省督抚,普遍为恭亲王奕訢报不平,认为慈禧不讲信用,明面上是收走了恭亲王奕訢的权力,实际上是打击整个文官体系。

当时京中名士们的饭局和花酒很多,正好借机传播小道消息,渐渐地大家都了解了内情,许多人开始惦记上了安德海,丁宝桢就是其中之一。

慈安太后的态度不容忽视

小皇帝载淳那一年十四岁,虽然还没到亲政的年龄,但已经不能把他当做懵懂少年了。

小皇帝的性格与他爹咸丰皇帝不大一样。咸丰皇帝是文静平和一路的,书读的好,文采斐然,但不喜欢舞刀弄枪。小皇帝相反,好动,喜欢热闹,没有他爹那样的定力。当然,他继承了他爹的文采,书读的还不错,这主要得益于他的师傅比他爹的师傅强的太多。

小皇帝想杀安德海不是一天两天了,宫里上到慈安太后,下到身边的小太监都知道,唯独瞒着慈禧和安德海。在这件事上,小皇帝是有帮手的,而且还很强大,宫里的一个是慈安太后,宫外是内务府总管大臣明善。其实他更强大的后台是他的师傅们,只是那个时候他还太小,这种事还不敢让师傅们知道。

杀安德海,慈安太后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

她素来不喜欢安德海,知道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红人,她犯不上为了一个太监得罪慈禧。但她是小皇帝的娘,舐犊情深,儿子多年的心愿她不能不考虑。更何况,小皇帝眼看就要大婚和亲政,安德海不除,会成为儿子将来的心腹大患。为此,她觉得即便是为此得罪慈禧也很值。

还有一层意思,是她对小叔子奕訢的深深歉疚。辛酉政变,事先商量好的,是两宫太后垂帘,她的小叔子以亲王之尊秉政。什么是亲王秉政?那是说,她的小叔子与她和慈禧三个人一起分享君上的权力,而不是像后来那样把他贬成一个臣子。

更何况,她眼看着在奕訢的谋划下,平定洪杨,克复江宁,剿捻,消弭满汉畛域,办洋务,一个崭新的中兴局面出现在面前。她们孤儿寡母,居然把丈夫留下的残破河山整理得有模有样,有朝一日她见了大行皇帝,终于可以说一句不负所托了。

所以,她对慈禧的揽权和整治小叔子的行为颇多不满。在奕訢面前她的心态与慈禧完全不一样。奕訢对于慈禧就是臣属,他们是朝堂上的工作关系,而慈安则是自比长嫂,看奕訢是家人,是一个非常能干还常受委屈的弟弟,慈安对奕訢多有不忍。

竟然连恭亲王奕訢都敢碰,简直是在太岁头上动土,慈安太后越发觉得安德海是一大祸患,要趁他羽翼未丰尽早除掉他。

安德海出京

安德海出京,实际上是得到慈禧太后的允许的,只不过,慈禧担心被爱管闲事的言官和御史知道,没有让安德海办理正式的手续。

所谓正式的手续是,先到内务府登记在册,然后由内务府行文知会兵部,再由兵部颁发出京的许可,俗称“勘合”,是一块类似令牌的东西,拿着这个勘合,出京以后所有的供应,都由兵部驿站提供,地方官也有招待的义务。

但这样一来,安德海就变成了钦差。大清早有家法,太监不经皇帝差遣,连紫禁城都不能出去,更何况是出京。给安德海一个钦差的身份,慈禧太后想都不用想,根本行不通,连内务府那一关都过不去。

于是安德海耍小聪明,以小皇帝大婚,需要到江南了解采办物品的行情为由,说动了慈禧。慈禧虽然也觉得不妥,但自从罢黜了恭亲王,她的权威渐渐竖立起来了,朝堂上往往一言九鼎,这让她比刚垂帘时自信多了,派一个太监出京,就像安德海说的那样,谅那些言官也不敢不知趣。

于是安德海出京了。他很高调,带着他从徽班娶的姓马的旦角媳妇和他的亲叔叔,还有一个大车队,拉着他从宫里偷出来的细软和准备贩到江南的东西,浩浩荡荡,迤逦出京。

安德海走之前,小皇帝有点沉不住气。但明善老奸巨猾,给安德海挖了一个大坑。

安德海本来应该先到内务府请假,征得明善的允许,才可以走。这个时候明善的态度就很重要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以安德海的人缘,不出京则已,一出京必死无疑。但这对明善来说是个大麻烦,安德海请假,明善如果不准,得罪的是慈禧太后,准了安德海的假,日后追究起来就有责任了,至少明善会撤职。

所以明善一点也不敢马虎,生怕行错一步。所幸安德海很倨傲,他平时是不怎么把明善放在眼里的。明善是他的顶头上司,论辈分明善的儿子文锡都比安德海大十几岁,可安德海平时见了明善只行平辈之礼。他大咧咧地对明善说,他奉了懿旨要出京,来与明善打个招呼。

明善早就料到他会如此,也非常希望他能如此。旋即装聋作哑,热情招呼,奉茶让座,对他要出京一事不置一词。安德海一走,立即命苏拉记档,写上某月某日安德海到内务府传懿旨,说他要出京。反正安德海也没说让他知会兵部,苏拉记下的是真实情况,安德海来传懿旨,他如果不准假岂不是抗旨?

明善生怕安德海知道内情不走了,那样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在明善看来,安德海不出京则已,一出京就是死罪,皇帝甚至可以直接下旨把他抓回来。不过那个时候皇帝还小,哪容他下什么旨意,所以明善把希望寄托在曾国藩身上。

明善叮嘱小皇帝,三五天内务必留意顺天府和直隶总督的奏报。这是因为,顺天府在北京城墙以外的地界,是直隶总督的辖地,由顺天府和直隶总督共管。太监出京那么大的事,即便顺天府不上报,直隶总督曾国藩也一定会上报。

小皇帝那时正在慈禧太后的指导下学习看奏折,每天放学以后,他都要到慈禧太后住的长春宫,把内奏事处送来的折子都看一遍,有不懂的地方问慈禧太后。慈禧也很有耐心,他认为看折子是皇帝必备技能,她看得很紧,小皇帝稍不专心就是一顿申饬。

正巧慈禧太后那两天生病了,慈安太后建议,为了让慈禧安心养病,小皇帝看折子由她指导,并且将地点改在皇帝专属的养心殿。慈禧哪知道他们娘俩的弯弯绕,不假思索地同意了。于是,慈安太后郑重其事地给军机处下懿旨,皇帝放学以后到养心殿看折子,有可能找军机处咨商不懂的地方,军机处要随时待命。

这是慈安太后深沉的地方。

处置安德海不能有一丝纰漏,时间是个关键因素。一旦皇帝看到曾国藩的折子,必须马上找军机大臣吩咐下去,这样恭亲王奕訢和军机处就必须随时待命。如果到了九转丹成的一刻找不到人,或者临时现到恭亲王奕訢的家里去找他进宫,慈禧马上就会知道,那样就麻烦了。

现在,总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慈安太后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可是,虽然曾国藩的折子天天有,但根本不提安德海,让小皇帝坐立不安,每天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丁宝桢的处置方式

曾国藩不是不知道安德海出京,而是根本不想管。

安德海出京第二天,在通州张家湾运河码头上雇船,就有专人向曾国藩报告,连雇了谁家的船,花了多少银子都一清二楚。

曾国藩那时是怕了。天津教案里,他先是被崇厚所误,接着又对法国公使丰大业过于软弱,以至于天津百姓动了公愤,朝中言官和御史骂声一片。曾国藩自觉“外惭清议,内疚神明”,每天内心深处都有一万匹草泥马在奔腾,完全不想节外生枝。

就这样,安德海顺利沿运河南下,进了山东地界。

第一个发现安德海行踪的是德州知府赵新。他手下的探马向他报告,有安姓太监一行,自称钦差,但一应供给均是自费,没有骚扰百姓和地方的行为。

赵新比较持重,得报后他亲自带着亲兵和办刑名的师爷,化妆成百姓,一路尾随安德海,就近观察。这一观察不要紧,赵新觉得非抓他不可了。

赵新是两榜进士出身,腹笥极宽。他发现安德海的船上挂着一面旗帜,上面画着一只三只脚的乌鸦。这分明是《淮南子》里的典故,“日中有三足乌,为西王母取食”。安德海走的时候心血来潮,找了一个高人指点一番,挂上这样一个幌子,暗示自己是为西太后办事的。

而且,安德海在船上过生日,弄了一个龙袍挂出来,让随行的人给龙袍磕头,说是替他尽孝心了,而他自己则大马金刀地在一旁坐着。

赵新马上给丁宝桢写奏报,别的一概省略,只说这两件事,连夜打发亲兵快马送省城。

丁宝桢得报,一刻也没有停留。那时运河在临清断流,所有的船只都需要上岸,在陆上走到济宁才能继续乘船。丁宝桢怕走岔了路,错过安德海一行,他一面以巡抚衙门的名义行文山东各州、府、县,发现安德行踪立即逮捕,押解至省城。另一方面派他的爱将王心安带着亲兵小队迎头赶上,与赵新汇合。王心安不负所望,第四天就把安德海一行连人带东西押解到了济南。

丁宝桢亲自审问,翻来覆去就问一件事,太监为什么出京,出京的手续哪里去了。

安德海说,他是奉了懿旨的,他与慈禧太后天天见面,私自出京还了得,太后第一个就饶不了他。可丁宝桢说,就是这话,既然太后派你出来,那手续哪去了?

丁宝桢审案极高明,他坚决不承认安德海出京以后的身份,甚至假装不知道安德海是谁,更否认他是慈禧身边的红人,只是一味纠缠安德海出京的手续。

这下安德海的麻烦大了,没有兵部的勘合就是坐实了私自出京,而就凭太监私自出京这一点,丁宝桢根本不用向皇帝报告就可以直接杀了他。不过丁宝桢没有这么做,这不是丁宝桢持重,而是他幕府里有高人。

丁宝桢是真的想直接杀了安德海。他是巡抚,照例署兵部侍郎和右副都御史衔,手握民间所说的尚方宝剑,想杀谁根本不用向朝廷请示,更何况他能坐实安德海的罪。

可是他的幕僚薛福臣劝他,说可以把此事做得更圆满一些,现在杀安德海的确很痛快,但安是慈禧太后的红人,日后慈禧肯定会报复。退一万步说,报到朝廷那里,如果朝廷的旨意是让押解回京,丁宝桢一样也可以杀他,就说是怕路上出现意外,先杀了了事,而且是因为朝廷不想杀我才杀的,至少占个理不亏。

丁宝桢深以为然,他亲自动笔给皇帝写奏折,言明发现安姓太监一行,自称钦差却没有兵部颁发的勘合,疑似招摇撞骗,特请旨办理。丁宝桢老奸巨猾,他字里行间不承认有安德海这样一个人,杀了安德海上面如果真的追究,他可以推个干净,就说他也不知道那真的是安德海。

他把德州知府赵新给他的奏片附在后面。然后,连夜六百里加急送北京。

丁宝桢的高明之处

小皇帝第一个发现了丁宝桢的奏折,他一刻也没有耽搁,立即按照明善教给他的路数,召见恭亲王奕訢。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没有引起任何人怀疑,尤其是慈禧太后布置在他身边的眼线。恭亲王奕訢是他六叔,他看奏折有不明白的地方,需要六叔指点。

叔侄俩心领神会,配合默契。奕訢第一次领教小侄子的“雷霆之怒”,心中发笑,但表面上不动声色,坦然承受,并建议侄子马上召见全班军机和步军统领荣禄。召见军机是要军机当面承旨,好给丁宝桢发廷寄,召见荣禄是为了抄安德海的家,并抓他的同党。

军机处的廷寄简明扼要,验明安德海正身,就地正法。而且严令兵部,六百里加急,火速送达山东巡抚衙门。于是,丁宝桢第三天夜里就收到了。

收到军机处的廷寄,丁宝桢热泪盈眶,他没想到两宫太后的处置方式竟然如此简洁明快,足见朝廷对他的信任和倚重。他远在山东,根本不知道这些信任和倚重是出自不满十四岁的小皇帝的圣意。于是他也毫不含糊,马上动手。

按惯例,处决安德海这样的钦命要犯,应该首先由巡抚衙门给臬司衙门行文,再由臬司衙门出告示,第二天午时三刻法场行刑。但丁宝桢怕朝廷变卦,安德海是太后的宠监,也许会有后文,于是一切从简,半夜就直接升堂,一刀砍了安德海的脑袋。

丁宝桢处理善后也很高明。

安德海随身携带很多行李,绝大多数是他从宫里偷出来的东西,也有部分是其他太监委托安德海处置的赃物。丁宝桢没有按规定的程序,把这些交给刑部或大理寺,而是原封不动,直接送到长春宫,让慈禧太后自己处理。这是一种变相的贿赂,安德海固然拿了慈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别人的,现在全部变成慈禧的私房。

安德海随身携带一些信件,大部分都是他结交外官的证据,还有一些京里大小官员请托的事项,如果这些文件交上去,不知连累多少吃瓜群众和大领导,那将又是一起风浪。丁宝桢只想杀安德海,不想得罪同僚,更不想给恭亲王奕訢找麻烦。他当着幕僚的面,把这些文件全部烧毁,谁也不给看。

剩下的,就全都是小皇帝的麻烦了,因为他要面对慈禧的责问。这就看出丁宝桢奏报的高明之处了。

关于怎么向慈禧太后交代,恭亲王奕訢已经替小皇帝想好了,只是以他长辈的身份,不好挑唆侄子去糊弄他嫂子。他把想好的话告诉内务府总管大臣明善,由明善当成自己的主意教给小皇帝。

于是,当慈禧在病榻上青筋暴起,怒斥小皇帝自作主张时,小皇帝跪在地上一味磕头,直到把自己磕得要发昏,然后才说,儿子这么做是为母亲分谤,安德海必须死。

他为慈禧详细解说《淮南子》日中三足乌的典故,言明如果不杀安德海,那就等于承认是慈禧太后派安德海出去打秋风,搜刮民脂民膏的。三足乌的典故很浅,随便一个参加乡试的举子都能看的懂,特别容易让天下人误会。他还讲了安德海让随行的人向龙袍磕头的事,慈禧惊出一身冷汗,连龙袍都敢偷,安德海莫非想造反不成?

慈禧无话可说了,不得不认可这个结果。不仅如此,她索性让内务府大肆整顿一番,把安德海在京的所有亲戚,以及宫里面的喽啰一并抓起来,打的打,杀的杀。

更深层次的背景

与大家想象的不同,慈禧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大权在握的。

辛酉政变时,朝政的格局是三足鼎立,即“太后垂帘、亲王秉政”,在上的皇权由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訢三人共同分享。其中奕訢的角色是双重的,即一方面他是皇权的代表,另一方面他是整个文官集团的核心领导人。

这样一来,慈禧的权力非常有限,理论上她只拥有三分之一的皇权,而且,某种程度上,她要看慈安太后和奕訢的脸色行事,因为那个时候她对朝政的运作方式还不熟悉,经验和资源远远不及恭亲王奕訢。

所以,在同治二年以前,皇帝实际上是奕訢在做,他承上启下,掌管着整个文官体系,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同治中兴。

但同治二年蔡寿祺事件中,慈禧借机收回奕訢的权力,把他贬为臣下,三驾马车体制崩塌,恭亲王奕訢精心构筑的文官体系开始解体。加上慈禧越来越熟悉政务,提拔和经营自己的人脉,并卓有小成,她越来越排挤奕訢和原来的文官集团核心,从而引起了公愤。

安德海被诛就是整个文官集团,尤其是朝中汉大臣对她的示威和发泄,也包括慈安太后借此表达不满,这一点,慈禧心知肚明。

那个时候,慈禧的政治生涯仍处在起步阶段,她根基未稳,还不能像她晚年那样为所欲为,她要做的不是发泄怒火,报复丁宝桢,而是安抚整个文官集团,收敛一点,向恭亲王奕訢和慈安太后适当地妥协,适当地让步。

就这样,慈禧太后不仅没有报复丁宝桢,反而在不久以后,提拔他任四川总督,让他去整顿被吴棠败坏了的四川吏治。


国史馆


我是方圆,文史专栏作者,欢迎关注我;

慈禧对安德海说:“小安子啊,你出宫去给哀家置办一下龙衣。”

“遵命!”

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心腹太监,这一天慈禧让他出宫去置办龙衣,这对安德海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为何呢?

很简单,因为他只要出宫去便可以顺道搜刮民财了,这一次出差,表面上是叫他去办事,实际上是叫他去收钱。

安德海出宫以后自然毫不客气,所到之处就是“横征暴敛”,当然了,这个词纯属是为了好表达一下。因为安德海每到一处,便会打着慈禧的旗号,来向当地的官员收取贿赂,当然了,对于这些地方官来说,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老佛爷一面,再说了,这个安德海又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所以要是自己能使两个钱,让这个安德海在老佛爷面前对自己美言几句,那么自己的的升迁不就不成问题了吗?

所以,一路上安德海所收到的贿赂还真不少。但是能不能指望他在慈禧面前美言几句就不知道了。

但是,安德海的这些行为可不是谁都喜欢的,其中就有一个为此感到十分厌恶,他就是山东巡抚——丁宝桢。丁宝桢立马把安德海的所作所为报告给了宫里,但是接到丁宝桢报告的并不是慈禧,而是慈安。因为现在慈禧生病了,所以这几天没有掌事。

慈安看到丁宝桢的奏折以后,马上拿去和同治帝商量,于是两人便决定,让丁宝桢把安德海给杀了。丁宝桢接到命令后,便直接将安德海绑起来,杀掉了。

那么,问题来了,丁宝桢为何敢在慈禧头上动土呢?难道他不知道,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吗?不,他当然知道。

丁宝桢自然知道安德海是什么人,但是对于现在的清廷局面来说,此时的慈禧只是两宫皇太后中的其中一个,而相对于慈安来说,慈安是咸丰帝的正宫皇后,其地位比慈禧要高一个等级。而慈禧只是因为“母以子贵”,才当上皇太后的。

再者来说,同治帝此时是大清朝的实际掌权人,当然了,这个权也并非实权,但是他所代表的就是皇权,就是清王朝最高的统治者。所以丁宝桢自然不用理会慈禧是怎么想的。

当然了,安德海确实做的很过分,所以丁宝桢的所作所为也不一定就会受到慈禧处罚。

后来的结果是,慈禧过了很多天才知道这个消息,气急败坏的她也没有立马说出来,而是把这些恨都积攒起来,最后再爆发出来、至于是怎么爆发的,我们看一下慈安的下场和同治的下场就清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