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有可能被洩露嗎?

醉心創作


在現在的這個社會,大數據已經是一種趨勢了。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是可以解決很多難題的。比如在網約車裡面的運用,通過大量的收集數據,進而系統會分配就近的車輛去接單。



這個工作要是讓我們人的大腦來操作的話,那估計是會非常混亂的。除了網約車領域外,其他的醫療、交通這些也是有著廣泛的運用的。不過它們首先的就是需要收集用戶的信息,沒有這些信息,那等於是人沒有了大腦一樣。

在我們最常見的智能手機中,裡面的很多app是會獲取我們相關的權限的。位置信息、通訊錄、攝像頭等,但是我們對於它們的自身卻是非常的不瞭解,有的app是不開通這個權限是根本無法使用的。

可以間接的認為它們在獲取我們的個人信息,當然這個有好處也有壞處的。像我們手機中的導航地圖,一般都是用高德的。在一些陌生地方,我們是會打開地圖來導航的。有個問題你們有想過嗎?

就是這個線路為什麼會存在,難道是系統它自己規劃的。答案肯定不是的,我們知道在使用高德地圖時,是會打開定位的,這樣也是記錄了我們的軌跡。等到下一個用戶和你的線路差不多時,系統是會推薦使用你之前的軌跡的。

而且也是有那些專業的記錄師,他們拿著儀器記錄著每條路上的情況。再結合我們的使用過的軌跡,也才有這麼精準的線路出來。但是其他的一些app,則是希望獲取我們的通訊錄的。

因為我們知道,電話號碼是我們每個人特有的,能有聯繫方式的話,對於精準推送是特別的幫助的。通過其他的一些渠道,進一步獲取到另外的一些信息,再進行人工的干預,會比盲目的打電話效果要好很多的。

所有我們時長會接到一些陌生電話的,打過來都是問你有沒有什麼需要的。另外在酒店住宿、快遞、外賣這些方面,也是我們個人信息洩漏的重要幾個方面。就這些曝光出信息洩漏的事情,我們去網上找找,是非常多的。

就說一個最近的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自己是有2個號碼的。一個號等於是養著的,基本不打電話來著,養著它的原因是支付寶、淘寶這些賬號不想更換。用2個號碼也是有一些作用的。

這幾天在上午都覺得非常的餓,就點了外賣。號碼是我那個不長用的,基本也只是會街道外賣員的電話,其它的電話是根本打不進來的,或者他們不知道我這個號碼還用著,最近卻是接到一些陌生的電話。

還是號碼歸屬地那邊的,當然基本也都是直接掛了的。為什麼這個時候會出現這麼多的陌生號碼打進來,你們有想過原因嗎?還有我們會接到一些陌生的電話,不是推銷保險的,就是賣房子的,這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答案應該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的信息被洩漏了。至於是什麼原因,自己想想也是大概可以明白的。這個現象我們是不能去制止的,因為不是我們個人力所能及的,唯一的辦法估計是加強自身的防禦性。

在對手機app的授權上,要多注意。一些不長用的軟件是沒有必要讓它獲取通信錄、位置信息這些的,除非是我們要用的。比如高德地圖,這個肯定是需要讓它獲取位置信息的,不然根本沒法用啊。

對那些調用攝像頭、錄音的,我們更是需要謹慎。自己用不到的是可以完全關閉的。另外就是在快遞、外賣這些方面,我們多注意下,儘量不要把完整的個人信息隨意丟棄,要做好保護措施。

另外在我們接到一些陌生的騷擾電話以後,一定要記得標記。就目前我們自己能做的應該就是這麼多了,其他的還得靠相關部門的監管。保護個人信息,從自己做起,一起加入到這裡面,捍衛自己的個人權益。


17看科技


信息洩露是當代的人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不僅是臉書會洩露你的個人信息,只要你給任何一個官方留下你的信息,可能對你個人而言都會帶來很多的影響。比如我曾經買房子的時候,將自己的個人信息在售樓處登記過,結果在未來長達三年的時間裡,經常會收到裝修公司、賣家電以及裝修材料的推銷人員打電話,我想在這電話的背後應該和開發商的信息洩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甚至曾經在我報考研究生的時候,不知道這些培訓機構是怎麼獲得我的手機信息的,還會頻繁的給我打電話,問我是否需要參加培訓班。甚至有人說在淘寶最賺錢的,其實不是網絡購物平臺,也許商家和用戶給他們提供的流量費用並不是他們最看重的,可能淘寶平臺最看重的是這些客戶的大信息。比如不同地區的人們消費的習慣是怎麼樣的,他們的購買偏好是如何,以及飲食結構習慣等都是可以通過你的購買東西來進行大數據的分析預測,所以淘寶背後所產生的價值可能遠比他為大家買東西的平臺服務要高很多。

在電子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可能有的時候不只是因為你的手機號碼在某平臺登錄過,甚至我曾經就在公司裡面辦公的時候,和同事一起收到了很多群發的垃圾短信。據說有一種信號車,這些人把發信息的設備會放在車裡面,通過汽車的不斷移動這些人就會給車附近幾公里之內的人發一些垃圾信息,可能會向車打一些小廣告。

在雙11期間,如果你曾經在某家店鋪買東西,那麼你會在此頻繁的收到商家的短信,今年雙11的這種廣告騷擾體驗,特別明顯。在臨近雙11的前一週內,就會頻繁的收到各大旗艦店給我發來的各種宣傳促銷的信息。每天都有幾條,而且越臨近雙11的那一天,這些信息更新的越頻繁,每天手機都會響個不停,甚至在雙11的零點至一點之間,收到垃圾短信的頻率更加的頻繁。因為可能他們會認為這個時候很多人都在搶打折的商品促銷信息,會有大量的空餘時間,這個時候給用戶發廣告信息成交率會很高。

我身邊的一個朋友在今年的時候,有一次需要和中介打交道,賣房子每天也都是會接到很多網上的中介信息,不勝其煩的騷擾你,為此他擔心以後會影響自己的家庭生活,在找中介賣房子之前,他特意新開了一張新的電話卡,當把房子順利的賣出去之後,就會把卡取消。


季小童


不是有可能被洩露,事實上根本沒有隱私。

我認識一個開發網貸APP的朋友,直接這樣說嘛。只要你安裝了這些APP,並且成功貸到款。那麼你的隱私就不存在了。

我就網貸類APP來說一下你的隱私是如何被盜取的。

1、訪問通訊錄

訪問通訊錄的意義就是在你不還錢的情況下爆你通訊錄,有過網貸逾期的朋友肯定有這樣的經驗。

2、開通支付寶權限

這個的意義並不僅僅是看你芝麻信用分有多高,而是調取你的交易記錄,這樣你買的什麼商品,這些商品發往哪裡,接收人是誰,手機號多少,全部一清二楚。

3、信用卡交易記錄

同理,直到你在哪裡消費,消費金額,消費用途。

這裡我僅僅說網貸APP,你以為你點兩下屏幕就把錢貸給你了?其實你的社交圈、生活圈已經被後臺摘取完了。

在你逾期的情況下,它就成為逼著你還錢的利器。

以上~~~~~~~~~~~~~~~~~~~~~


漆小柒


作為一名大數據領域的從業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在大數據技術的推動下,隨著數據價值的不斷提高,關於個人隱私的安全問題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關於如何在大數據時代保護個人隱私(數據安全)也是目前不少研究生的研究課題。

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數據是有可能被洩漏的,而且目前關於個人隱私的洩露問題依然存在,但是隨著各種安全措施不斷完善和發展,個人隱私的洩露問題將得到有效的遏制。

從當前大數據的整個產業鏈來看,涉及到個人數據安全的環節包括數據的採集、傳輸、存儲、分析和應用,其中數據採集是第一步,所以要想保護個人的隱私數據安全,首先應該從源頭抓起,儘量避免自身的隱私數據被隨意採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個人隱私數據的採集變得越來越方便,所以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儘量避免在網絡上洩露自身的隱私數據。

大數據應用環節是導致數據洩露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隨著大數據平臺的陸續採用,一些大數據平臺自身的漏洞也很容易被利用,從而造成大量個人數據的洩露,比如之前FaceBook出現的數據洩露問題就是典型的代表。由於大數據平臺,尤其是大型互聯網企業的大數據平臺上,往往會有大量的個人隱私數據,所以保護好平臺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大數據的核心訴求之一就是數據的價值化,而要想實現數據價值化,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完成數據交互,所以數據交互過程往往也會導致個人隱私數據的洩露,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從源頭抓起,也就是要保證數據在交互之前要完成脫敏。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應該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個人數據被洩露的概率會越來越大。應該說現在大部分互聯網都參與進了大數據應用。我們在安裝每一個APP的時候,經常會要求讀取通訊錄、要求讀取短信內容、要求讀取儲存卡數據。他們獲取的數據基本上都是為了後臺的大數據分析,分析你的喜好、分析你的需求等等。但是這些數據存儲是否規範、安全。在我看來用戶信息洩露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數據被盜,一個是主動出售數據。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公司獲取的基礎數據越多,其對用戶的刻畫就約精準,越能知道用戶的需求。出於公司發展的目的,很多互聯網公司會向其他公司購買用戶數據,甚至僱傭黑客盜取數據。互聯網公司數據洩露在如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如果被盜用的數據是用於更好的服務用戶,那麼危害還是比較小的,但是大量的數據被用於非法活動,比如精準推送詐騙信息、賭博信息。很多詐騙公司也是購買了用戶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合適的詐騙對象。

早在2017年6月份,中國就出臺了《網絡安全法》,其中明確規定了網絡運營者有義務防止網絡數據洩露或者被竊取、篡改,網絡運營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洩露、毀損、丟失。但是我們看到的眾多數據洩露事件,基本沒有看到被處罰的,違反成本太低了,每次都是公司聲明或者道歉,並未真正讓公司重視用戶數據的保護。

應該說有利潤就會有人犯罪,當用戶數據可以為互聯網公司帶來巨大利潤時,不管違法成本多高,都會有人為了利益去盜取、出售用戶數據。


夜夜寧


互聯網時代造就了大數據信息時代。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數據也存在著很多洩露的隱患。近些年大數據洩露可謂頻繁。

無論國外或者國內,大數據洩露已經成了家常便飯的事了。

2008年,哈特蘭支付系統公司遭黑客攻擊,數據信息洩露。

2013年,塔吉特百貨遭黑客攻擊,數據信息洩露

2013-2014年,雅虎遭黑客攻擊,被盜走10億賬戶,數據嚴重洩露。

2014年,eBay遭黑客攻擊數據洩露。

…………

不僅僅是黑客的攻擊,包括一些平臺本身的洩露,最為典型的58同城,京東,騰訊等對用戶信息的大面積洩露。

相對來說,阿里巴巴的信息保密包括承受黑客攻擊的能力就大了很多。

那麼如何更好的規避個人信息的洩露呢?

當然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互聯網時代在這放著呢。我們能做的,就是範圍之內。近幾年,區塊鏈火了,實際很多不過是一個圈信息數據的套路,包括很多app也是想盡辦法套取客戶信息。包括金融行業,我們平常不停的接到的一些銷售電話等等。管理好自己的手機號,因為現在都是實名認證了,不要亂註冊平臺,填寫身份證信息,這些已經是最好的規避了。

小小拙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然芬芳


在大數據技術的推動下,隨著數據價值的不斷提高,關於個人隱私的安全問題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關於如何在大數據時代保護個人隱私(數據安全)也是目前不少研究生的研究課題。

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數據是有可能被洩漏的,而且目前關於個人隱私的洩露問題依然存在,但是隨著各種安全措施不斷完善和發展,個人隱私的洩露問題將得到有效的遏制。

從當前大數據的整個產業鏈來看,涉及到個人數據安全的環節包括數據的採集、傳輸、存儲、分析和應用,其中數據採集是第一步,所以要想保護個人的隱私數據安全,首先應該從源頭抓起,儘量避免自身的隱私數據被隨意採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個人隱私數據的採集變得越來越方便,所以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儘量避免在網絡上洩露自身的隱私數據。

大數據應用環節是導致數據洩露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隨著大數據平臺的陸續採用,一些大數據平臺自身的漏洞也很容易被利用,從而造成大量個人數據的洩露,比如之前FaceBook出現的數據洩露問題就是典型的代表。由於大數據平臺,尤其是大型互聯網企業的大數據平臺上,往往會有大量的個人隱私數據,所以保護好平臺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大數據的核心訴求之一就是數據的價值化,而要想實現數據價值化,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完成數據交互,所以數據交互過程往往也會導致個人隱私數據的洩露,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從源頭抓起,也就是要保證數據在交互之前要完成脫敏。


臻子森


感覺是有的,我的手機每天都有收到一些六合彩的短信,還推薦買那個那個,第二天就說都說是買這個的啦,然後又推薦下一期的號碼,真不知道現在的騙子是吃飽撐了,還是智商停留在上世紀的,這樣的騙人手段還存在,實在佩服,而且還天天發。

雖然大數據時代,我們都很擔心個人信息會被洩露,不過只要我們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就不會那麼容易上當受騙了,記得不要貪便宜,世界上沒有那麼大的蛤蟆隨街跳的。往後幾年大數據時代科技技術會越來越安全的,所以,也不用過於擔心。


不為打翻的醬油而哭泣


時時刻刻都在洩露,只是國人隱私意識不強!


LBwang008


容易洩露,而且現在這個信息時代,辦理什麼事情都需要登記信息,提交複印件等,又沒有可靠的保密措施,所以信息被洩露是肯定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