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土木堡之变”后,被俘皇帝朱祁镇的传奇人生,令人感叹!

说起明英宗朱祁镇,大家往往就会联想到一个事件——土木堡之变。正是这个事件彻底改变了朱祁镇的一生,可是,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竟然也会随之上演。

“土木堡之变”后,被俘皇帝朱祁镇的传奇人生,令人感叹!

土木堡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它坐落于长城的内侧,是长城防御体系一个组成部分,“土木堡之变”就发生在这儿。这个事件的发生,至今都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明军在大太监王振的胡乱指挥下,二十万精兵竟然被瓦刺首领也先率领的二万人给打了个全军覆灭,导致朱祁镇被俘,五十多个大臣被杀,损失的骡马多达二十多万头,兵械辎重损失更是无数,大明数十年的积累毁于一旦。

“土木堡之变”后,被俘皇帝朱祁镇的传奇人生,令人感叹!

朱祁镇做梦也不会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他肠子都悔青了,从心里也恨死了那个死太监王振,自己怎么就这么相信他呢?也先其实也没想到胜利到来的如此突然,而且还俘虏了大明的皇帝,这可是棵“摇钱树”啊!什么时候缺钱了往对面咋呼一声,他们还不赶紧着来送钱啊!真是想想都让人高兴!

于是,也先给大明下了通知:“赶快来送钱,送晚了你们的皇帝可能会被‘撕票’。”可是,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对方竟然毫无动静。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也先实在沉不住气了,便打发了个人去打探消息,时间不长那人就回来了,告诉也先:“大明立了新皇帝了,这个皇帝被提前退休了,成了太上皇。”把个也先给气的够呛,他想:这新皇帝也太狠心了吧!连老皇帝的死活都不管了啊!

“土木堡之变”后,被俘皇帝朱祁镇的传奇人生,令人感叹!

接下来的朱祁镇,让也先犯了难。杀了吧,有点不甘心,毕竟他也曾经是个皇帝,万一以后有用处呢!不杀吧,还得每天管他吃饭,本来草原上的粮食就紧张。最后,也先干脆眼不见心不烦,把朱祁镇交给了他的弟弟伯颜帖木儿看管。

朱祁镇到了这步境地,也就想开了。家人已经不要自己了,也先说不定哪天不高兴了还会“撕票”。与其战战兢兢的活着,还不如潇洒地过好每一天。于是,他变得不卑不亢,对那些打骂他的士兵都以礼相待,有机会还和他们聊天,给他们讲故事。渐渐的这些士兵都喜欢上了朱祁镇,大家觉得这个人其实挺好的,没事儿就找他去听故事。

“土木堡之变”后,被俘皇帝朱祁镇的传奇人生,令人感叹!

伯颜帖木儿是一员勇猛的武将,曾经多次立过战功。他原本十分瞧不起这个弱不禁风的俘虏皇帝。可是,自从自己负责看管他以来,他发现这个人在如此糟糕的环境下,仍然能做到从容不迫,诚恳待人,从不屈膝逢迎,是个有骨气的人。渐渐的他开始欣赏并喜欢上了朱祁镇,他有时也去找朱祁镇聊天,两人还常常会聊到深夜,朱祁镇广博的知识和与众不同的见解让他折服。朱祁镇同时也十分喜欢伯颜帖木儿这个豪爽的草原汉子。于是,他们二人竟然成了好朋友。

朱祁镇被俘后,他在北京的钱皇后日夜思念自己的丈夫,牵挂他的安危。朱祁钰是朱祁镇的弟弟,哥哥被俘后他便做了皇帝。钱皇后不断的去找他哭诉,希望他能把自己的丈夫给接回来,并承诺回来后绝对不会再做皇帝。同时,朱祁钰也迫于大家的压力,最后,他决定做做样子给大家看,于是派右都御史杨善去看望一下朱祁镇。

“土木堡之变”后,被俘皇帝朱祁镇的传奇人生,令人感叹!

也先一直觉得养着朱祁镇是个“赔本”的买卖,他听说大明派人来看望朱祁镇了,虽然什么礼品也没带。他叫来了杨善,对他说:“你既然已经来了,就把朱祁镇领回去吧。”这时,没想到伯颜帖木儿站出来,提出了条件:“你们必须保证朱祁镇回去后能当上皇帝,我们才能放他走!”从伯颜帖木儿和朱祁镇的关系来看,他是怕朱祁镇回去后会受到自己弟弟的欺负,所以他要求朱祁镇回去后必须做皇帝。在毫无利益牵扯的情况下,能设身处地的为朋友着想,伯颜帖木儿的友情实在是难能可贵!可是,也先已经答应了放朱祁镇回去,也不能反悔,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土木堡之变”后,被俘皇帝朱祁镇的传奇人生,令人感叹!

伯颜帖木儿预感到这次与朱祁镇分别后,再见面的机会几乎已无可能。他陪着朱祁镇走了一天的路,一直到野狐岭才停下。因为这里已经是瓦刺和明军的边界线了。伯颜帖木儿拉着朱祁镇的手,想到自己可能终身再也见不到这个老朋友了,竟然抑制不住的大哭起来,他声泪俱下的说道:“今日一别,何日方的再见,珍重!”然后他转身上马飞奔而去,从此二人再未见面。四年后,伯颜帖木儿被人所杀,这一去确是永别。

朱祁镇被俘一年后,他终于又毫发无损的回到了北京。在被自己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钰软禁了七年后,他又重新被推上了皇位。

1464年,弥留之际的朱祁镇在病榻上召见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深,他对朱见深说出了自己的遗言:“自高皇帝以来,但逢帝崩,总要后宫多人殉葬,我不忍心这样做,我死后不要殉葬,你要记住,今后也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

朱祁镇之所以会打破这个残忍的传统,会不会与那一年的被俘经历有关呢?也会不会是伯颜帖木儿真挚无私的友谊,使他顿悟了人生的真谛呢?这个已经无从考证,恐怕只有朱祁镇自己心里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