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未來3年內房價還會暴漲嗎?

劉全戰略研究


房價暴漲是不會,但是房價增長,很有可能,特別是一二線城市,以及東部發達地區城市,增長肯定在所難免,如果這些地方放開限購,暴漲也有可能,好的地方都想搶著去,而且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有錢人,過去買房,就是因為限購,才把這些地方的房價穩定住,要麼本地常住人口就沒法活了。



為什麼說房價肯定會增長,不會暴漲,因為房價暴漲,一定是想去庫存,一定是想增加交易量,2015年到2018年已經經過了這一波,貨幣,金融,政策,同時上馬,除此之外,不可能爆漲,循序漸進的增長,還是有可能的,至於說縣城,也會增長,因為農民真的沒有地方種地,只能進城打工,很多村裡邊連學校都撤了,只能去鎮裡或者進城,那麼縣城裡面的房價,縣城裡的小戶型,就會暢銷。

為什麼現在很多縣城房價,漲價的餘溫還在發熱,還在持續的發酵,就是這麼一個結果,農村進城買房的人太多,而且他們單純,村裡邊一群一夥,都進城買房,形成了一種趨勢,這種勢頭,正好是開發商所需求的,於是他們漲價,他們購買,這也是為什麼縣城房價,也會增長的最大原因吧!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投資購房,還有其的一他的疑問,可以隨時關注公眾號,樂福居,這裡會有一系列關於購房的一些小常識,等你來啊!


樂福居


不會的可能性非常高,具體分析如下:

1、現在主要剛需為90後,那麼他們的父母大多70後、60後,而這部分人,有在城裡購房意願的大多已經購房,所以子女再購房的可能性就小了;

2、90後要買房的,主要是自己父母沒有在城裡買房,結婚與組建家庭需要在城裡買房;

3、現在好多龍頭房企都在降價賣房,其實已經有個信號出現了,他們想把手頭的房子變現金轉行不做地產了。最後可能就是些傳統有實力的房企或者央企地產能夠好好經營,小房開現在大多別資金鍊套牢,工地看不到動工,真擔心爛尾!

總結:未來3年內,房子的總供應量還是大於需求量,所以房價暴漲的可能性較低。


瑞道


未來三年房地產暴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第一、政策

1、我們先來看一下全國範圍內的政策。

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2019年12月23日在京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全面總結201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分析面臨的形勢和問題,提出2020年工作總體要求,對重點工作任務作出部署。

王蒙徽表示,2020年要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期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方案,著力建立和完善房地產調控的體制機制。

2、疫情期間個地方政策解讀

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遭受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房地產行業銷售降至冰點。很多城市出臺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主要內容是:疫情期間減免房地產企業稅費、適當放寬預售政策、緩交土地出讓金等。內容主要針對房地產企業,目的是解決企業資金困難問題。

2月12日,河南省駐馬店市出臺類似政策,同時公積金購房客戶,可以提高貸款額,降低首付比例,增加購房補貼。

2月28日,就被談話了,要求把握好“住房不炒”的原則,堅決不要把房地產行業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這些說明,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的堅決的,也是持續的,不會因為疫情進行改變。

第二、市場

目前房地產市場受疫情影響嚴重,主要是資金壓力。房地產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資金斷流時間太長,很多企業將無法支撐。

而作為購房者,在兩個月時間是沒有,或者降低收入的,所以投資和購房熱情並不會太大。那麼在2020年,很多企業勢必要降價求量。

如果在4月份有購房需求,有可能能夠撿漏。

第三、目前房地產形勢

房地產行業從2014年開始,已經進入了紅利後期。行業逐漸穩定,國家政策逐漸完善、人們的選擇也更加理性。

雖然局部地區還會出現一些價格波動,但是整體上,不會出現暴漲,暴跌的可能。

所以結合以上情況,房地產以後都不會出現暴漲的可能,2020年會有些許下降,以後逐步緩慢上漲。

我是老賈,一名只說實話的房地產從業者,歡迎大家關注,我們一起學習房地產知識。


老賈房產說


下面我來回答下房價3年內還會不會保障,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不能,為什麼?

第一、經濟基礎不允許房價在這麼繼續肆無忌憚的漲下去了,已經嚴重掏空了老百姓的褲袋,不敢生病,不敢買衣服,三月不知肉味。

第二、隨著棚改政策逐漸消失,房地產也隨之迴歸瘋狂,比如菏澤整個城基本拆完了,現在呢,大量的土地入市,競爭激烈,庫存驚人,房價怎麼漲。

第三、保民生,奔小康,在高房價下怎麼實現,勢必會更加嚴格遏制房價大幅上升。

第四、政府也在大力供地,加大入市,最起碼要供求平衡,不能供不應求的局面,否則房價仍然會漲。

總的來說不具備暴漲的基礎。喜歡我就加關注,持續的優質的房地產知識和大家一起分享


談樓觀市


房價的效應永遠晚於gdp的增長,至於你說的暴漲我認為從時代上來看一直都沒存在過。

算個賬

10年前北京房價:1.45萬 今天大概 6萬

10年前北京白菜價格2毛多 今天價格 9毛多

價格差距多少? 4倍多!

其實除了製造業和部分傳統行業,很多東西都是漲幅在4倍(甚至是平均工資)

08年廣義貨幣總量47.52萬億 18年廣義貨幣總量:182.67萬億 也是4倍的樣子.

正因為房價表現的滯後性,造成房價暴漲的假象,其實在國家宏觀調控下一直保持在相對的平衡.但是由於各種政策的出臺時機不一致,造成了短期上漲過快,其實一到調控期到來就意味著階段漲幅已經結束了.

說個題外話,很多人都在抱怨炒房客..說實話我內心也不喜歡,但是要說是他們把房價操縱了卻是高估他們了.這個鍋不該他們背.


AricDeng


由於中國經濟在2018年四季度經濟增長乏力,從2019年開始,為了提高國內消費能力,促使實體經濟特別中小企業發展,將會進一步放鬆銀根,增發貨幣。房地產行業是一個很大的行業,產業鏈從煤碳、石化、鋼鐵、建築、土地、水泥、裝修、家俬、家電,都會受其牽動,企業眾多,就業人員最廣,一旦過分萎縮,就會有大量人員特別眾多農民工失業,企業虧損甚至倒閉。對於國計民生國家不可能不關注。從保民生的角度看,百姓吃飯問題比住房更重要。因此,總體方針是穩房價,防止房價暴漲暴跌。貨幣的寬鬆、房地產的發展都需要房價有一定上漲。所以,我認為今後若干年內房價仍是緩慢上漲趨勢,房價下降不符合國家大政方針。


用戶104940493418


房價在未來三年內可預見的情況暴漲的可能幾乎沒有了。

房價現在處於高位嗎?是的!現在也許很多人買房並沒有很大的壓力,但是也應該看到由於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拉大,國內現在的收入水平差距是很大的,大多數家庭的收入是低於平均水平的。人們的購買力其實是在一步步“被削弱”的,2018年的居民消費報告就出現居民購買力下降的情況,很多學者認為是購房支出佔用了人們的購買力,但深層原因是貧富分化加劇。富人擁有的財富越多,窮人的數量就越大。這種情況下的窮人剛需型,幾乎已經失去了購買房子的能力。而富人,幾乎都已經手裡幾套房了吧?

政策層面,國家2018年制定“房住不炒”的政策,是屬於偏中性的策略,穩房價,既不能大漲,也不能大跌,這樣做一是把房子投資屬性去掉,逼走“炒房團”,二是可以穩定社會,不會讓近期拿地的企業不會“賠錢”,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但這種政策形式下,由於炒房團的退出和剛需型購房者的觀望情緒,幾乎可以斷定房子的銷量會下降,而在資金的壓力下,很多地產企業肯定會首先推出“購房送xx”或者其他隱形降價策略,來保證資金鍊。

那麼房子的價格會下降嗎?也會也不會。眾所周知國內地產市場是政策性很強的市場,在穩房價的基礎性要求達不到的形式下,政策的鬆綁幾乎是必然的,後來出現的“因城施策”的解讀或者就是政策鬆綁的第一步,但是個人判斷,意義不會太大,2019年會有新的鬆綁政策出現來支持房價的穩定。

關於大趨勢,很多人從人口方面來看房地產市場,現在主力用房人群是20-45歲的人,而買房主力則基本是30-55歲人群,這個人群對應60-70-80後,這個人群也是社會的主力,社會壓力大,而且60-70-80後人群的數量基數總體上是不斷減少的,原因大家都懂,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需求也會越來越小,所以從市場需求來說,總體上房價也沒有上漲的基礎。

關於地產行業,自進入21世紀以來,我們的地產行業經歷了大發展的20年,各種類型的地產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越來越多的地產公司進入市場來分蛋糕,但是現在蛋糕越來越小了,越來越不夠分了,應該到了地產公司去蕪存菁的階段,這個階段會有多久,由市場穩定程度來確定,畢竟弱肉強食的法則最適用於市場,而另一個影響因素則是國家政策調整,如果這個淘汰過程造成的社會影響比較大,國家會出手穩定社會來拉長這個過程,來儘可能緩和帶來的不利影響,畢竟房地產對國家經濟的拉動力是很強的,所以只能走著看了。當然,國家也早就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其他如“新能源”,al智能等方面的推動,也是在一步步弱化地產經濟對國家經濟的影響,但這些也並非一日之功,在新的增長點出現前,誰都不能忽視地產經濟的力量。


天際之北


想讓房價跌是不可能的,想讓房價大漲也是不可能的,只能區域很重要,一個學區房,一個江景房,一個湖景房這是未來發展增長趨勢動力所在,這幾個優勢優點的話不可複製的資源的話,以後上漲的潛力是巨大的。


淡定207176271


70年代開始計生/80.90後已經成家立業。成為了社會主為軍/70.80後。他們的孩子現在到了談婚論嫁的個年令了/但已是第二代獨生子女了/這一群體的人數不是遞減/而是倍減丨

50.60這二十年/中國達到了八億人/而後這五十年增加了六億/平均一年增加兩千萬(一年減少一千萬)現在適婚人口每年也就是兩千萬/可組織家庭是一千萬/農村人口以一半計算/城市買房一年也就是五百萬人/這還沒算爺爺奶奶們留下的房子/全國一年賣幾百萬套/平均到省市縣能有多少:?每個省不到十七萬套/平分至各市,各縣是多少?可以說中國房子已經飽合/

5.6這二十年/出生四個億/中國人壽平均73歲/現在最大的已70歲/三年後減員最大值將突破兩千萬/而家庭結構是4+2+1模式/以後城裡每個獨生子女會有三套房子/

賣給誰?弄幾套換著住?怎麼漲?日本人的例子已經有了!


大莫僧人


會的,中國城鎮化道路已經鐵定的了,以後農村基本沒人,大家都在城鎮,目前城鎮化率才百分之六十,只有超過百分之八十,對房子需求才會減少,這個過程至少還會維持15到2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