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委內瑞拉問題上,你認為俄羅斯是否已經變得更加主動了呢?

幸福地帶2


俄羅斯對委內瑞拉落難絕不會無動於衷!

第一,俄羅斯在美洲僅有兩個真心朋友,這就是古巴、委內瑞拉;還有一個可以一起喝酒的朋友,這就是巴西(金磚國傢伙伴)。


俄羅斯要在國際上混好名聲,就必須力挺真心朋友委內瑞拉。當年葉利欽派俄軍突入南聯盟,結果虎頭蛇尾,沒能阻止住北約對塞爾維亞科索沃的分裂,普京一直耿耿於懷。在支持敘利亞上,普京已改變了葉利欽軟弱做法,花血本表現了盟友的信用。現在馬杜羅有難,普京豈能無動於衷?

第二,俄羅斯對委內瑞拉既有石油、黃金開採投資,又是俄外銷武器的傳統大用戶,若美國控制了委內瑞拉,讓俄羅斯投資“打水漂”,讓俄羅斯武器滯銷;普京將無法向人民、向俄羅斯軍工業交代。


(委空軍蘇30戰機)

俄羅斯支持馬杜羅雖有這鞭長莫及、力不從心,但該做的都做了。

①,委內瑞拉經濟岌岌可危,馬杜羅訪俄,普京給予了50億美元投資輸血。(要知道,俄羅斯並不富裕)。

②,委內瑞拉感受到美國軍事壓力,普京派出“白天鵝”戰略轟炸機萬里赴委軍演。給馬杜羅壯膽。

③,美國推出傀儡瓜伊多,俄羅斯絕不承認,旗幟鮮明支持馬杜羅政府。

④,馬杜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普京派出了400名僱傭軍護駕。美國直接軍事幹預委內瑞拉威脅加大,普京再派出100名俄軍入委,顯示武力保護馬杜羅的決心。這樣做風險很大,而且這點軍人要保護馬杜羅也屬於“杯水車薪”。


(100名俄軍到達委內瑞拉)

但普京必須表明支持馬杜羅的強硬立場,光說不練絕對不行!

美國若糾結利馬集團的巴西、哥倫比亞對委內瑞拉動武,俄羅斯無法力挽狂瀾。

俄羅斯沒有主動,只能被動應對,或被迫撤軍委內瑞拉。但普京告訴了世界,俄羅斯現在做事對朋友負責,該做的已經盡了全力,他對得起馬杜羅!


諶人


俄羅斯正在複製敘利亞成功的模式。。

有俄羅斯撐腰的國家就可以對抗美國,這是俄羅斯在中東支持敘利亞、伊朗甚至背後支持土耳其和美國叫板成功後樹立起來的國家名片。。

現在,美國擾動自己的後院,俄羅斯友好有反美傾向的委內瑞拉、古巴、厄瓜多爾,就是在拉美重複中東的成功。。方式都是用展現軍力對抗美國的軍事威脅,然後靠在地的人民戰爭模式讓美國望洋興嘆。。

美國用這種模式在歐洲周邊與俄羅斯原勢力範圍的區域內給俄羅斯添了很多麻煩,惹怒了俄羅斯在美俄等距離的中東角力俄羅斯贏了,現在俄羅斯很愜意的在美國的後院開始給美國樹立出血點,美國全球掌控力下滑是不爭的事實。。

委內瑞拉周邊國家面對俄羅斯的軍事介入立刻就會三緘其口,這一過程可以看看中東這些小國態度的轉變,俄羅斯不出頭美國揮舞大棒這些小國就緊跟美國,一旦俄羅斯出手制衡住美國的軍事威脅,不可能倒臺的委內瑞拉政府就是搬不走的鄰居,拉美國家不能同時得罪強大的俄羅斯和古巴、委內瑞拉、厄瓜多爾。

美國貿易談判鋼鋁關稅施壓加拿大,加拿大就積極要和中國來談,說到底也是學著摸摸美國的軟肋,面對霸權,大家都需要學習對抗的思路和方法。。



砍大山車大圈


在委內瑞拉問題上,雖然是美國慫恿瓜伊多挑起的亂局,但俄羅斯一直佔據主動——


瓜伊多剛剛自封“臨時總統”,美國露出想推翻馬杜羅政權的嘴臉時,俄羅斯就警告美國:不準對委內瑞拉動武,否則將造成災難性後果;


隨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副總統彭斯、安全顧問博爾頓等人均揚言,對委內瑞拉的所有選項都擺到桌面上,俄羅斯再次重申,不準美國對委內瑞拉動武,否則俄羅斯不會袖手旁觀;


在瓜伊多離開委內瑞拉首都到全國各地巡講時,馬杜羅突然逮捕瓜伊多的大內總管馬雷羅,吹響反攻的號角。正在外界猜測美國會不會對委內瑞拉動武時,俄羅斯的將軍和士兵100人已經進入委內瑞拉。不管外界如何解讀,不管美國和俄羅斯如何針鋒相對辯論,在這個敏感時刻,俄羅斯軍隊進入委內瑞拉,無疑讓美國變得非常被動和尷尬。


俄羅斯軍隊進入委內瑞拉後,特朗普開始咆哮,彭斯開始咆哮,博爾頓開始咆哮,要求俄羅斯軍隊撤出委內瑞拉,但有什麼用呢?俄羅斯既來之,則安之,美國進退兩難:瓜伊多成為扶不起的阿斗,難堪重用;在自己的後院與俄羅斯大幹,吃虧的是美國,也不符合特朗普的生意人性格。所以,美國只能是咆哮,俄羅斯佔據絕對主動。


委內瑞拉問題本質上與敘利亞問題一樣,美國的野心難以得逞,註定是最後的輸家;俄羅斯看準時機、先發制人,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定是最後的贏家。近年來,美俄之鬥,美國很難佔據上風,斯諾登問題、克里米亞問題、烏克蘭問題、敘利亞問題、委內瑞拉問題,都是如此;奧巴馬、特朗普,都是“孔夫子搬家——全是書(輸)”。


毛開雲


實則不然。俄羅斯這次向委內瑞拉派出的百人軍事分隊的具體任務已經明確了。按照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諾娃的說法,俄軍百人分隊的專家是應委內瑞拉政府要求來履行軍事技術合作協議的。以俄羅斯與委內瑞拉的軍貿關係為基礎分析,俄羅斯方面給予的解釋是可信的。

只是俄軍技術專家在委內瑞拉出現的時間點有點“巧合”,正好是美國不斷威脅使用軍事幹預手段介入委內瑞拉事務的當口。所以不能不讓美國懷疑這次俄軍出現是有預謀、有準備的計劃。在去年12月底,俄羅斯兩架圖160戰略轟炸機編隊到拉美戰備巡航經停委內瑞拉空軍基地,就有傳言俄軍要在委內瑞拉建立海外基地。

俄羅斯官方當時就對“在委內瑞拉建戰略基地”的說法闢謠了,而在回應外界媒體關於美俄在委內瑞拉博弈對抗的分析時,俄羅斯外交部公開表示,拉美地區沒有也不會出現冷戰式的對抗狀態。但是無論俄羅斯怎麼說,都未必能消除美國內心的恐懼和擔憂,這是兩百年來美國門羅主義思維所決定的。

再次強調一個詞----近水樓臺先得月。委內瑞拉就在美國眼皮子底下,如果美國想要對其採取軍事打擊行動的話,不需要像伊拉克、阿富汗戰爭那樣進行大規模的前期準備工作。從技術上說,美軍的行動會極具突然性,利用短平快的模式迅速結束戰爭(最有可能的是科索沃戰爭模式,只炸不佔)。那樣的話,俄羅斯不但沒有出兵的機會,同時在委內瑞拉的俄軍也會陷入危險之中。

有人會問,既然不懼俄羅斯,那麼美國為何遲遲不出兵委內瑞拉呢?答案很簡單,時機不成熟,不管是委內瑞拉國內現狀、美國國內朝野分歧、國際大環境,還是戰爭綜合成本考量,美國當前都在謹慎評估。但有一點可以確認,是否軍事介入委內瑞拉事務,主動權掌握在美國手裡,而不是俄羅斯。


高峰軍事觀察


從開始與委內瑞拉合作,支持其經濟國防等領域發展,到在瓜伊多政變中,積極促成聯合國《50國反對干預委內瑞拉內部事務小組》成立,再到形成世界一邊倒反對美國軍事介入委內瑞拉事務的大趨勢,迫使美國不得不收斂其也野蠻明火執仗的武力干涉政策,俄羅斯的確是越來越佔據了主動地位。而在這輪網絡作戰與特種作戰密切配合的複合式隱形戰役中,俄羅斯的主動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俄羅斯經過此前與另一大國共同援助,讓委內瑞拉在美國經濟絞殺戰的圍剿下堅持下來,使美國通這種經濟重壓,迫使馬杜羅政權屈服的政策已成強弩之末,基本等於失敗。

瓜伊多在美國操縱並發動其強權附庸鼎力支持下,自封“自封總統”發動政變,從開始的氣勢如虹囂張跋扈,在美國“人道主義援助物資”屠城木馬的政治訛詐之際,被俄羅斯及新興大國等正義力量的積極支持下,聯合國組成了《50國反對干預委內瑞拉事務小組》,讓美國像操縱敘利亞局勢那樣徹底攪亂委內瑞拉的政治圖謀再次失敗,俄羅斯在這場支持委內瑞拉主權獨立的政治戰役中再次獲勝,它協同馬杜羅政府已經十分穩固的掌握了主動權。



而美國出於對自己在後院門羅主權強權的盲目自信,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肆無忌憚的公開宣稱: “ 委內瑞拉龐大的石油資源應該由美國控制”;

美國的所謂“人道主義援助物資”原來竟是鐵釘、鐵絲網、路障這些攪亂委內瑞拉人正常生活和社會秩序的屠城木馬,企圖以這種物資支持瓜伊多,搞亂委內瑞拉,或者作為美國對馬杜羅政府進行人道主義訛詐的政治武器;


美國副總統彭斯帶著傀儡瓜伊多要求利馬集團為組建14國聯軍,企圖以武力為美國奪取委內瑞拉獨立主權和石油財富;

操縱瓜伊多配合美軍網絡作戰部隊破壞委內瑞拉古裡水電站設施,力圖以這種強力攪亂委內瑞拉國計民生的手段,迫使人民屈服而推翻馬政權;

瓜伊多以這種暴力手段挾迫人民讓他當傀儡總統,出賣國家主權,出賣人民根本利益的神操作。

這種一步一步的走向政治裸奔,從道德高地上連滾帶爬的跌落到美式“民主”的狗屎坑,自動的把主動權奉送給了馬杜羅政府和俄羅斯,迫使美國自己不得不徹底展示出強盜本質,使用最後手段,特朗普的c計劃——電磁網絡戰和特種作戰這種複合作戰模式,力圖推翻馬杜羅合法政府,強搶委內瑞拉的獨立主權和石油資源。

而俄羅斯基於長期與美國霸權對峙,對其行為邏輯的掌握,在美國任命艾搏拉姆斯擔任委內瑞拉事務特使之際,就已判斷出美國即將對委內瑞拉發動這種複合作戰模式的面性戰爭。



在委內瑞拉第一次大停電事故後,俄羅斯在最短時間內就派出了由一位上將率領的網絡電磁作戰分隊,和特種作戰指揮機構組成的百人小分隊,攜帶35噸物資裝備趕到委內瑞拉一線,支援委內瑞拉抵抗美國這種隱形戰爭的侵略。相信美軍敘利亞戰場的老對手——俄羅斯的綠衣人早已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戰場,這支小分隊一到,就和他們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作戰體系,足以支援委內瑞拉打贏這場反侵略戰爭。


因此,老鐵也有足夠理由支持提問敘述的觀點——在委內瑞拉問題上,俄羅斯的戰略態勢已經越來越主動了,必將支持委內瑞拉人民打贏這場: 反霸權,反顛覆,反侵略,反對美國新殖民主義的複合式戰爭。


鐵嶺鋒


但是,隨著自上世紀中葉反殖民統治的浪潮席捲全球,世界各國獨立自主的意識也越來越強,美國在拉美地區的門羅主義也越來越不得人心,這就是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拉美地區左翼勢力能夠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國家就是委內瑞拉。

1999年委內瑞拉前總統查韋斯上臺以後,就旗幟鮮明地反對美國資本對委內瑞拉國家資源的長期壟斷和控制,反對美國資本在委內瑞拉獲取超額利潤。但是,在國內資本和技術弱小,還難於與美國資本和技術相抗衡的情況下,查韋斯只能動用國家權力將美國資本驅逐。當然,查韋斯反美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他希望自己的國家能獨立自主,不再受美國控制的強烈的政治願望所驅使的。

查韋斯的所作所為當然觸碰到了美國的所謂戰略底線,2001年,美國情報部門就曾徹動委內瑞拉親美勢力發動針對查韋斯的軍事政變,結果沒有成功,反而促使查韋斯為了反對美國霸權而在拉美和全世界尋求更加廣泛的反美聯盟,而這些盟友中間就包括一直被美國視為對手的俄羅斯。

美國一直在其它國家門前操槍弄炮,對俄羅斯更是步步緊逼,沒想到自己一手煽動的委內瑞拉危機給俄羅斯帶來了絕佳機會,果斷出兵委內瑞拉。如果說過去只是美國用槍頂著別人的腦門,這一次他自己的腦袋可也是被別人用槍頂上了。


十八子功


俄羅斯主動也好被動也罷,這是無法解決委內瑞拉麵臨的國內外的危機。

關鍵角色還是馬杜羅政府,是否需要放棄查韋斯的政策,打鐵還需自身硬,不通過一系列的國家重大改革,根本就無法扭轉當前所面臨的各方面困難重重的。

如果2013年馬杜羅就開始實行改革,那裡還有物價上漲十萬倍之苦果。

物價暴漲,貨幣貶值,這是市場供需矛盾尖銳的結果,不改變物資奇缺,光是印刷鈔票能管用嗎?馬杜羅搞的石油電子貨幣為啥也破產了。

說明了國家經濟政策法規,有嚴重的缺陷,無法克服國家經濟崩盤的嚴重的後果。

俄羅斯只是來保護馬杜羅的政權,但無法保住委內瑞拉的經濟危機不發生。

委內瑞拉麵臨著國內國外雙重危機,如何解決國家糧食藥品才是關鍵性的問題。

糧食充足人民生活有保障,物資充足,物價平穩,反對的人會越來越少。


隨雨飄渺


的確,俄羅斯在委內瑞拉問題上,再次體現了俄羅斯兵貴其速、天降奇兵的一貫戰術準則。

實際上俄羅斯這一招已經使用多年,也屢試不爽,為俄羅斯博得了不少利益。

最有名的,也是俄羅斯第一次實施此戰術的戰場是科索沃戰場。


1999年科索沃戰爭爆發,該戰爭本質上是北約發動的力圖徹底肢解南聯盟一場戰爭。

北約和美國對南斯拉夫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連續78天的轟炸,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傷,經濟損失總共達2000億美元之後,終於迫使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接受協議,同意以北約為首的多國部隊進入科索沃。

就在北約軍隊充滿喜悅的前往科索沃準備瓜分勝利的果實時,在戰爭中一直沉默不語的俄羅斯突然調派200名空降特種兵乘坐20輛BTR-80輪式裝甲車和20輛軍用越野卡車,強行闖過有美軍駐守的波黑邊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趕在英國裝甲部隊之前,搶在了去往同一地點負責接收該地區的英國軍隊前面,控制了科索沃的普裡什蒂納機場。

英國和北約大約7000名軍隊先後趕到科索沃之後,發現俄羅斯已經控制了科索沃具有戰略意義的普裡什蒂納機場,不得已只得承認了俄羅斯在科索沃問題上的地位和利益。

克里米亞半島事件是俄羅斯該戰術的另一大戰績。在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後,各方的關注點都集中在烏克蘭本土上之時,俄羅斯秘密派遣了俄羅斯部隊,既小綠人,以電磁干擾和偽裝為掩護迅速抵達克裡米亞半島,在美國還沒有來得及反應之前就全盤接管和控制了克里米亞,最終將克里米亞重新吞併。

而在敘利亞戰場,俄羅斯實際上也是運用了該戰術。

在美國以化武襲擊為由,準備介入敘利亞戰爭的意圖被俄羅斯以銷燬化武為計策,輕易化解之後,美國開始重新絞盡腦汁尋找藉口對敘利亞動武。俄羅斯則趁機直接出兵敘利亞,導致美國在敘利亞的既定戰略和路線被徹底打亂。

自此美國便無法直接向敘利亞政府軍開戰,即便是美國以反恐名義進入敘利亞之後,也因為投鼠忌器,沒有和敘利亞政府軍直接作戰。也以此錯失直接把握敘利亞走向的機會,敗北敘利亞。

所以這次俄羅斯99名軍事小組在美國天天叫囂軍事介入委內瑞拉局勢的當下突降委內瑞拉,提前出現在委內瑞拉,俄羅斯該舉動實際上和突降科索沃、突降敘利亞一樣,是搶佔先機之舉。
◎俄羅斯軍隊抵達委內瑞拉之後


,委內瑞拉情報總局總部發生離奇的火災。

雖然美國方面直接宣稱俄羅斯軍人出現在委內瑞拉是入侵南美之舉,美國不會善罷甘休。

但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稱他們(俄羅斯在委內瑞拉的軍事存在)是落實雙方軍事技術合作領域的協議。俄羅斯軍事力量要在委內瑞拉存在多久,是根據雙方協議的具體需要、按委內瑞拉政府需要多長時間而決定。

言外之意,即是美國一天不放棄軍事介入委內瑞拉的意圖,俄羅斯便一日不離開委內瑞拉。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強硬表態

雖然美國在南美佔據極大的地緣和主場優勢,但顯然,從科索沃、到敘利亞,俄羅斯哪次不是主動出擊,虎口奪食。

倒是美國,當前顯得有點投鼠忌器。一旦發動軍事行動,俄羅斯軍人被誤傷,有可能招致俄羅斯更大的軍事力量介入。

更為讓美國忌憚的是,俄羅斯通過軍機在抵達委內瑞拉之前先降落敘利亞(有可能這99名軍人就是從敘利亞戰場直接進入委內瑞拉)的舉動,向美國表明了這樣一個戰略意圖——俄羅斯可以通過自身兵力投送能力,將伊朗、敘利亞等國軍隊直接投送到委內瑞拉戰場,和美國周旋。
◎俄羅斯軍機抵達委內瑞拉路線,該路線實際上折射著俄羅斯對美國巨大的壓力。


俄羅斯的目的不是要和美國在委內瑞拉動武,而是通過軍事遏制迫使美國放棄軍事介入委內瑞拉危機的意圖。一旦美國軍事威脅解除,事緩則圓,委內瑞拉當局在俄羅斯和其他盟友(主要是東亞大國的經濟因素)的幫助下,委內瑞拉局勢未必不能被平息。

因為貿易問題,當前東亞大國在委內瑞拉問題上一直在幕後,但反過來,委內瑞拉問題實際上也是東亞大國在貿易問題上的一大籌碼。

實際上在敘利亞,該大國何嘗不是幕後玩家。俄羅斯之所以有底氣出兵敘利亞,背後是該大國對俄羅斯經濟上的輸血。明白了這層因素,就能更好的看待此次委內瑞拉危機的本質。


中評中語


俄軍進入委內瑞拉,和美國大兵進駐敘利亞敘東北坦夫地區的戰略如出一轍,一模一樣,美軍二千大兵,搞得大馬士革滿城風雨,日不穩定,夜不安寧,百多俄軍入委,馬杜羅政府有如虎添翼之感,對美國扶持的反對派瓜伊多有如遇到天兵天將悔恨交加,惶惶不可終日。

在道義上來說,俄軍入委是國與國的正常往來,旁人無可指責,但是,對美國來說就有如一把尖刀插在自己的後院的腹地上,趕不走,打還亂上加亂甚至還有可能一發不可收拾,無論如何評價,委內瑞拉局勢正朝著美國理想的反方向發展,解決危機,為有美俄坐回談判桌上,才能解決美俄兩國一連串的世界熱點所引起的各種問題。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


塘坳美如畫


這個問題,說不上俄羅斯主動與否,本身就是美干擾委國內局勢在先,俄只是被動應對而已。這實際上也是敘利亞局勢南美翻版。可以這樣形容:美就是一杆矛世界各地到處挑事,俄則扮演了盾的角色處處制其肘。這是一對既相伴相生,又無以調合的矛盾冤家。對我們來說,目前只要扮好漁翁的角色足矣,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強盛了之後才有說話的份量,才有支配世界局勢的能力。順便補充一句:只要俄的行為對我們有利,我們完全可以暗中施以援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