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事业单位混迹一生,无行政职务是一种什么体验?

刘屹珺


事业单位工作一辈子混不上领导职务的人很多吧,毕竟岗位有限,能提拔到领导岗位的是少之又少。

事业单位领导岗位其实就是管理岗位,管理岗位职务就相当于公务员单位的领导职务。管理岗位从最低的管理十级到最高的管理一级,共设置10个岗位,管理十级到管理一级依次对应公务员的办事员、科员,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副厅级、正厅级、副部级、正部级。担任管理八级岗位就相当于公务员副科级领导职务,管理九级、管理十级就相当于公务员科员、办事员职务。事业单位很多工作一辈子也只能混个管理九级,和公务员工作一辈子只能混个科员是一个道理。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提拔比较困难,主要是和岗位设置及事业编人数太多有关系。比如,在县以下的事业单位,规格最高只能是正科级,按照一正二副配备领导职务,也就只能配备一个管理七级岗位和两个管理八级岗位,其他人员只能担任管理九级以下岗位。大家知道,在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事业编是公务员编的10倍左右,但科级事业单位连科级行政单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也就是说,事业单位人数特别多,但是管理八级以上的单位太少,这就导致在事业单位想要晋升为领导岗位就变得特别艰难。

总之,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工作一辈子混个科员退休的人是很多的,所以现在开始探索职级并行政策。职级并行政策普遍实施以后,即便得不到提拔,也是可以享受相应岗位或职务的工资待遇的。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中省直遴选


看了很多朋友都自身经历,其实,芸芸众生,普通人居多。想开了,就那么回事。

我倒很庆幸在九十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在家人和朋友同事的不理解,不支持下,投靠了当时中航工业在惠州的公司,开始了打工生涯。一路走来,辛苦伴随着着掌声,做到了保险公司分公司总经理……现在经常有猎头找我。

我有个师兄,90年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到北京某重要部委的研究中心,他报到第一天,问旁边的人(年纪有点大)来咱单位有发展吗?对方说,像我这样,几十年就退休了……,于是他第二天就和单位领导说放弃工作,自寻出路。那时候有很多外国机构在华想招聘高端人才,非常困难,人才流动几乎没有。后来在英美烟草(555)干到了中方最高职位。


李先生啊87237663




我们单位是参公单位,行政编制就5个人,其他的都是事业身份。同事A,前几年工作兢兢业业,能力强,对单位各种工作都特别熟悉,辛辛苦苦干了几年,依然还是股长。现在四十出头,奈何身份限制,很难有被提拔的可能,也许是看开了吧,自从我进入这个单位便不再做事情,来了就看看手机,打打瞌睡,下班就走,最近也以生病为由没来上班。

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看似没多大区别,其实想转变身份真的难于登天。我们现在一个小单位办公室主任任职要求都必须是公务员身份,事业编制即使能力强也不能担任行政职务。



同事B,三十出头,自去年就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中任第一书记,人老实能干,为人坦诚。前几天组织上来考察,询问了我们所有人的意见,我们都认为他要换单位工作了,没想到最后组织上没弄清楚他的身份,虽然我们单位是参公,但他是事业身份,“美丽的误会”之后,一切又不了了之。

体制内的工作就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背景,混迹一生顶破天也只能弄一个副科级职务,一步登天到达核心,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能是幻想。所以,一般到了四十岁还没有担任职务,基本上一辈子就定型了,没有前途可言,就只能坐“冷板凳”,还谈什么努力工作?



以上,梅常输。


婚姻杂货铺


一、事业编制转到公务员副科.

我有认识一个人,他基本上是在乡镇事业单位上呆了一辈子,现在已经基本上快到退休年龄了。

据说这个人以前是属于事业编制管理岗的,在乡镇上基本上是做了一辈子。后来是受到一些政策方面的影响,把他的事业编制管理岗的身份转成了公务员身份。再后来好像是公务员身份的人,有一个政策是工作期满多少年以后,他的待遇就转换成了副科级待遇,所以我认识的这个人基本上是在乡镇事业单位混迹一生,但是基本上没有混到什么领导职务,到了最后即将退休的时候拿到了副科级待遇而已。

这个人即将到退休年龄,本来前几年是想申请提前退休的,不过他们单位的领导给他说,如果退休的话工资可能会低很多,所以让他们先在单位呆着,而且他们分配的事情相当的少,基本上这个人在他们单位每天就在那里干坐着不做事情,而且工资水平还是挺不错的。



二、工人身份一辈子.

还有认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的身份比较特殊,他以前是从部队当了十几年兵,转业回来到乡镇政府的事业单位;一般从部队转业回来,没有学历的话都是工人身份。

在乡镇政府事业单位中,如果身份是工人身份的话,顶多只能当一个主任,不能够当领导,所以这个人基本上是在乡镇做了一辈子,但是最终也没能够当领导。



饕餮视听


我的经验是:不提副科与能力无关,与你自己会不会讨好领导或领导是不是生意人有关。

一辈子快下来了,在参公单位,参加工作不久就是办公室主任,后来科研室主任,电教室主任,培训部主任,就是没提副科,从开始年长的同事说:后生可畏,前途无量……领导说好好干给你个后备干部……结果30岁没后备,40岁没后备,30岁时组织部考核让提名两个后备干部,单位只推荐一个,40岁还是推荐一个,在45岁不再是考察对象了,单位才又推荐两个。一直想着当副科,结果过了50还没提副科,记得40岁左右时,友邻单位考察,对方单位的领导特别欣赏我,问我,你怎么不是副科呢?我说我也不知道,连个后备干部也不是。领导说,等待!我说今年40多了,领导说:忍耐!我说45就不考察了。领导说:那就放弃……副科这件事情上真的很纠结,很绝望。可是到五十岁时,实行职级并行,一下成了乡副科19级!有种开云破雾,绝处逢生的感觉!

小单位,大道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这样的遭遇都是你的领导所赐,关键是因为没笼络住一把手,逢年过节不去探望,平时不围绕左右吹拍,只信通过努力工作得到组织选拔。怕因为走暗道提拔辱没自尊。

后来有过来人提醒说,你过年一定要去领导家探望,并明白地提出:我想上个台阶了!不然人家怎么知道你想进步呢?我说:我鸟他了!不提也不去。

现在是不去也不误享受副科待遇!改革真的会让人变得更加有尊严!


心如止水57743976


我来说说我们单位吧,没有背景,就没有实际职位,就算是有能力一级一级的升,也要很多年!!我一个同事研究生毕业,能力也不错,家里是有强大背景的,来单位3年直接转副科了,同样一个各方面能力非常强的同事,8年了才是科员级干事,这还是能力强,多任领导都非常喜欢他的情况!!其他的都是熬资历,有的一辈子也就弄个股长级的科员或者干事就没了。唯一的一个可能是代表单位去北京参加全国性的比赛或者全大区(几个省)的比赛拿了名次,回来以后就是股长级(技术员)。我们是5线小单位(不是5线城市)单位行政干部7个已经很多了(编制4个)其余干部编制但是没有行政职位的光我们小单位就有7 8个左右等着排队的,还不算上级4线主管单位和其他3个平级的5线单位那边的空降的可能性。所以现在领导岗位竞争太大!!很多领导就是混日子,只管自己这一块的事情不出问题就行,不需要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多余的事情一律不闻不问,有问题来了就推脱,有很多事情,往年是如何做的,今年一样就行,基本不会改变。等到熬资历到了,就会找点关系看看能不能升,不能升就选调一个轻松的岗位去。这就是我们单位


挖掘机天才


其实上面那些回答和评论很多都是非体制内的人写的。事业单位里没有行政职务的人大量存在,而且很多人主动不要行政职务。

首先,现在的形势是,当领导不敢拿钱,还要担责任,所以当领导并不一定是好事。

其次事业单位也分走职务路线的参公和走职称路线的专业技术编制。参公的要提拔没那么容易,专技岗只要踏实点,好好工作几年拿到中级职称还是相对容易的。

拿到中级以上职称待遇不比科级少多少,而且不用像科级领导那样天天写材料,忙各种行政的事情。这个时候就会有了另一种财富——时间。

所以很多专技岗位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有大量的时间去搞副业。这类人很低调,很多到退休了还是中级职称。别人觉得他们没有行政职务而觉得窝囊,殊不知他们暗地里还笑你傻。


旅行国师鸠摩智


某市直单位事业编管理九级,不知不觉已经毕业工作快8年了,谈谈自己的体会吧。事业编中有三类岗位,管理岗,专技岗,工勤岗,目前来说专技和工勤岗的晋升渠道已经相对成熟,可以通过进职称获得待遇的改善,管理岗除了提干以外没有任何晋升渠道。但一个单位的领导职数就那么几个,僧多粥少,做一个平凡的职员是大多数人必须面临的命运,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有放宽心态,接受现实,但也不能就此放弃自己,做好工作是为了对得起自己领的这份工资,不是为了别的,同时,提升自己很重要,仕途不顺并不代表人生就失败了,你还可以在其他很多领域证明自己的价值。


案牍茗香


在事业单位工作,没有行政职务很多,特别是在大型医院高校比比皆是。事业单位走专技路线中级职称收入相当于科级,副高相当于副处,正高则更高。

在我们单位有一些人在担任正处副处级行政职务与回所在专业从事医疗工作中转换,周围的人没有觉得有什么违和感。

一个单位可能有几百正高副高专技人才,而正处副处只有那么几个,所以谈体验其实没有机关单位那样会有落差,所谓的刻骨铭心。远比机关或企业要显得洒脱。





十年饮冰x


我就是你说的这种人啊[呲牙],我总结就是三无一有人员。三无就是无职务、无职称、无学历;一有就是有年龄[抠鼻]。我骄傲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