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点击蓝字关注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开启终身学习之旅。

文源 | 东西儿童教育

作者 | Echo 艾蔻 编辑 | Myra

当妈后,我们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得空看的文都是如何养育孩子。

今天这篇会不太一样。我将自己的一段经历及读过的一本书记录下来,想说,作为妻子、妈妈的我们,别忘了自己的才华和梦想。身不由己离开职场也好,身兼数职轮轴转也罢,尝试“微习惯”策略,在不影响现有节奏的情况下,舒服、悄悄地变更好。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老二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先生忙工作,我成了全职妈妈。根本就不是时尚杂志里写的那般美好,我变臃肿、皮肤差、脾气臭,还生了场不小的病,吃斋念佛都躲不过。

彼时,我父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恶狠狠地凶我:白读了那么多年书啦?不上班!

关上门,我嚎啕大哭。自己不是不难过,好好读书,努力混在最好的城市,却在最好的年龄,一切归零。

我尝试改变,但是,真的很难。

暗下决心:每天健身一小时,坚持写作和烹饪!

送完大大,等小小睡觉时,我开始健身,10分钟就气喘吁吁;接了一堆私活儿,提笔没有神,10分钟就思路飘啊飘;为家人做顿晚餐,怎么丰盛怎么来,没吃就很累了……

每天都在拧巴,不知道哪儿没对,就觉得哪儿哪儿都没对。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那天,看到的这个封面,很打动我。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每天只做一点点的无负担习惯养成法。

什么理论这么神奇?

立马下单取书,作者Stephen Cuise(斯蒂芬·盖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培养好习惯的方法——微习惯。

就是强迫自己每天实施1到4个“小得不可思议”的计划行动。小到不会失败,小到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就被你轻易放弃,

激励你继续做下去,成为习惯。

读完后,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拧巴。

你说,我好不歹猛地强迫自己每天健身一小时,大脑抵触不说,操作极费力,整个身体铁定是硝烟四起的战场,屡战屡败,精疲力竭,怎么可能坚持成为习惯?

于是写下:认怂、匹配、微妙。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认怂:改变自己的第一步

是承认自己不能改变

还没开始改变,就首先承认自己搞不定,这……会不会显得太怂啦?

是的,我先认怂不行么?

不煲鸡汤,也不励志。我们强调人的劣性——大脑是一个安于现状的懒鬼,它最抗拒的就是做出改变,尤其是突如其来的巨大改变。

OK,承认了自己的大脑抗拒改变,这就引出思考:怎么才能改变呢?或者,怎样的改变是大脑察觉不到的呢?

在反复测试中,作者得出答案——我要做一些与我匹配的改变。

如果目标定的太高,主观疲劳就会产生。客观的实施又太难熬,铁定坚持不了。

我要慢一点、缓一点,我不要从0到1,我要从0到0.1,甚至0.01。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匹配:找到适合自己的习惯和计划

什么适合自己?一定要客观。

把你想拥有的习惯,列成清单,作为参考。你还可以参考作者在minihabits.com上列举的备选习惯。

这个习惯的度是自己把握的,不管“微”还是“稍微”,是跟自己的时间、体力相匹配的。

需要考虑的是:

我们最艰难的一天会是什么样?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还能完成那个小小的习惯?

如果OK,就加进去一个。

切记两点:不能设想最轻松的一天!不能中断!

作者建议,习惯的数量不要超过4个。数量多了,精力会分散,也可能忽略或忘记其中一个。

接下来,我们从一个计划开始吧,坚持一周,评估并选择一个长期计划。

比如我,是从健身10分钟开始的,很好坚持。

大家可能会说:

每天健身10分钟?毫无价值啊。

或者一天写50个字?什么都发表不了啊。

照这本书说的做,找适合自己的小习惯,只有足够小,大脑才觉得毫无威胁,才不会抵触,才能更好养成习惯。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微”妙:察觉不到的改变

微习惯的“微”,我理解为更小的存在,它的绝妙之处在于,因为微到不可思议,就像每天刷牙一样简单,所以,才有可能一下跨越双重阻碍——大脑的认可和身体的接受。

当时,一度流行的马甲线、A4小蛮腰,健身潮飙升。我身边有好几个姐妹,跟打了鸡血一样,请私教,每天去健身房,饮食苛刻之极,然后呢?几天后便没了下文。

太用力啦,用力到大脑和身体都强烈抵触。虽然她们内心很想做好,前期也付出了很多,但很容易不了了之。

微习惯不一样,它游走于人的本性和我们想改变的那个点,因为极微小,所以不被察觉,很好操作。

恰恰是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怎么去改变呢?书中明确了八个步骤。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改变八步曲

接下来,给大家来点儿书中的干货,聊一聊微习惯养成的八个步骤。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咦,当我画完上面的图,恍然,前五步和最后一步不仅针对“微习惯”,是所有习惯养成的过程。微习惯之所以“微”,重点体现在第六步和第七步的。

我着重记录分析一下“微”特点的两步。

第6步 微量开始 超额完成

微习惯是设定一个微小目标,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完成的目标。

我对于超额完成的理解是:

恰好超额的部分,就是礼物和惊喜。

没有超额也没关系,只要按时完成微目标,就会形成习惯,就容易接下来超额完成任务。

更觉得新颖的是作者的另一个观点:微习惯没有上限,你甚至超额到精疲力尽都没关系,只要保证第二天达到微目标这个底线就OK。

第7步 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绝不跟高期待值较劲儿!

如果设置好一天健身10分钟,某天你突然达到60分钟,健身完你可能会很有成就感,但你的大脑会“暗中膨胀”,小心它重设的期待值并非你的意愿。

所以我们一定要想清楚,把期待值放在既定的目标上。

某天健身了60分钟,很了不起,但没有,我仍然很了不起。

就要这么傲娇。

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也给列出来,方便大家判断:

没有抵触情绪:不做反而有点难的那种感觉。

认可身份:可以信心十足地说“我是健身达人”或“我是作家”。

行动时无须考虑:自然而然的行为。

不担心了:一开始会担心漏掉一天或者害怕放弃,习惯后完全不会。

常态化:习惯是非情绪化的。

它很无聊:好的习惯不会令人兴奋,只是对你有好处而已。

当你走完这八步,恭喜你,一个好习惯养成了,so easy!

最后,给大家择出作书里的一个精彩例子。

脱口秀主持人Jerry Seinfeld的很有名的做法——每天写一些笑话,任务完成后,在日历上打个X。他的经验之谈是:

“几天后就会拥有一个行为链。你只需维持它,随着时间,这个行为链越来越长。再有了几周,你看到它就会很高兴。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不破坏它。”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微习惯是如此简单、微小,唯一能破坏它的只有遗忘,可是遗忘这个借口实在蹩脚,日历上一清二楚,每天都能看到。

所以你只需睡前问一句:今天完成微习惯了吗?

如今,我每天健身10分钟,一周写两篇文,一晚只做一个菜,踏实又满足。

艾蔻碎碎念:

女人们聚会,经常说自从当了妈,成天围着孩子、先生转,心血来潮时也常常立志,却坚持不了。

于是自黑说什么,自己是无志之人——“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这句话有毒。

“常立志”可能是因为“志”太大,我们不妨来立一些“微志”,这样我们都是有志之人。

忘记谁说过:一个女人,随着时间,总有一天所有人都会要求你去做妻子做妈妈,可你不能忘了提醒自己,你还有才华。

立微志,展示你的才华,我们都慢慢来。

作者简介:转自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公号:我们是一群行走在中美两地,一边带娃一边思考怎么带好娃的家长。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和实践,和超级靠谱的国内育儿经验攻略。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长按二维码关注,开启终身学习之旅

回复 大礼包还可免费领取价值千元资源包

— 猜你爱看 —

再见2018|牛娃养成|纪录片

STEM资源|英文书单|学习方法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点这儿,逛原版书!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从被家人嫌弃到活出自我,她靠这8个微习惯完美逆袭

点好看的人会越来越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