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清朝嬪妃侍寢的時候,為何要裹著被子擡進去?

wamg帥


清代奇特的嬪妃侍寢制度

據史料記載,清代宮廷制度規定,凡侍寢的嬪妃,都要赤身裸體裹在絲被中,由太監背到皇帝寢宮。但滿清入關之初,並無這項規定,這種奇特的侍寢制度,是在雍正帝薨逝後才制定的。也就是說,雍正以前從無此規定。這史上獨有的嬪妃侍寢規定,大概是因為和雍正神秘死亡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據一些私家筆記記載,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八月,有一位叫呂四孃的女劍客利用內廷招宮女的機會混入宮內,用飛劍取下了雍正人頭。清廷為了掩蓋事實真相,炮製了雍正病歿的假象。這大概是因為呂四娘抑或是別的與雍正有仇的女子潛入宮內,憑美色作了雍正的妃子,終於等到了一個侍寢的機會,趁機將雍正刺死梟首有關。雍正不明原因暴死後,宮裡規定所有侍寢的嬪妃都必須包在被子裡由太監背入皇帝寢宮,目的就是防止此類事件的再度發生。

雍正離奇死亡,死因成謎

《清史稿》載,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凌晨,被視為一代梟雄的雍正帝,突然暴死在圓明園離宮中。

為何用“暴死”這個詞?因為雍正死時58歲,身體一向不錯。他這個人生前就有許多事情籠罩在層層迷霧下,比如上位之謎, 就眾說紛紜,加上他的死在官修正史又記載的語焉不詳,致使他 的死因引發了朝野的猜測紛紛,詭譎傳聞不斷,竟成了清史上的一樁奇案。

在清代,雍正算是有作為的帝王之一。在位期間,他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整飭吏治,扭轉了康熙後期造成的財政虧空,加強了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但為了鞏固皇權,他誅年羹堯,圈禁隆科多,大肆清除異己,甚至不惜骨肉相殘,使清朝的統治波瀾起伏。

大興呂留良文字獄案

湖南郴州府落魄文人曾靜在著述中斥責雍正陰險狠毒 ,給他安上了“謀反、逼母、弒兄、屠弟”四大罪狀,尤其是他採取高壓政策,迫害漢人,使各地反清活動愈演愈烈。於是,民間出現了大批奇人異士,想要謀刺雍正,以雪心頭之恨。

流傳最廣、信眾最多的說法是呂四娘入宮行刺,並用“血滴子”取走雍正項上人頭的驚悚故事。呂四娘是明末清初學者呂留良的孫女。明亡之後,呂留良追隨顧炎武等人參加了反清復明的鬥爭,後因清軍殘酷鎮壓而失敗,就隱居在家鄉教書為生。清朝官員慕其大名,曾再三勸他出山為官,為清廷做事,被他堅決推辭了。後官員屢請,他不厭其煩,乾脆剃髮作了和尚,在廟裡潛心著述,其著作雖有反清思想,但並未正式刊印,所以內容沒有流傳出去。

雍正期間,湖南文人曾靜固守夷夏之防 ,派弟子游說大將軍嶽鍾琪,勸他舉兵造反,卻被嶽鍾琪告發。曾靜被逮捕後供稱自己深受老師呂留良反清思想的影響。雍正大怒,下令將已經死去的呂留良及其長子呂褒中掘墓開棺戮屍,次子呂毅中斬首,呂氏一門被殺了好多個,餘者全部發配邊疆。他覺得還不解恨,又將呂留良的弟子嚴鴻逵等人一一斬首。

呂四娘為報家仇刺雍正

呂四娘是呂留良的孫女,事發時她恰巧不在家,僥倖躲過了這場塌天之禍。身為呂家的唯一倖存者,呂四娘被一老尼姑收養,為報家仇她在深山古廟中練就一身驚人的好武藝,尤其善於輕功、劍術。

呂留良案是清代最大的一場文字獄,牽連甚廣,早已激起了公憤,在當時著名的大俠甘鳳池等人的積極協助下,她終於報得大仇,而且始終沒有被清廷捉住。

關於呂四娘怎樣行刺成功,一直以來有著各種說法。據說呂四娘是借招收宮女的機會混進宮裡去的,然後尋機將雍正一擊斃命,並用飛劍取下了他的首級。

還有一種說法:雍正被呂四娘用一種叫“血滴子” 的暗器套在脖子上,這是一種安裝了許多利刃的皮袋子,再抽緊袋口,把他的頭連皮帶骨剜下取走的。出宮後,在血滴子裡撒上一種特殊藥水,頭顱瞬間化為烏有。

因為雍正遇刺之說僅見於野史傳聞,所以還有一說,說雍正下葬時有身而無頭,為掩人耳目,清廷特地給雍正熔鑄了一個假頭顱入棺安葬。

正史記載的雍正之死

史載,雍正帝死於丹藥中毒。雍正一向崇佛好道,痴迷方術,對於道教的修練功夫異常感興趣,他即位後,夙興夜寐,日理萬機,操勞過度,加上後來在私生活方面不加節制,身體狀況亮了紅燈,健康日益惡化,於是開始寄希望於道家熬製的藥石。

《清史》記載,從雍正四年開始,他漸感精力不濟,就經常服用道士煉製的“即濟丹”。他先後召道士賈士芳、張太虛、王定乾等人入宮為他煉丹。雍正十三年八月,他下旨讓道教大師張太虛、王定乾在圓明園內用牛舌黑鉛兩百斤煉煮丹藥。鉛是一種劇毒物,古人卻沒有此認知。因此雍正之死,極有可能是服食丹藥過量,死於鉛中毒。

史載,雍正死後第三天,乾隆突然下令將煉丹道士全部驅逐出宮。他還嚴厲告誡太監、宮女,不得妄議雍正死因,否則“定行正法”。乾隆剛剛登基,需要處理的朝政大事異常繁重,卻迫不及待地處理幾個道士,可見,雍正確實是死於丹藥中毒。

雍正死後,一種從未有過的嬪妃侍寢制度誕生了

清朝官方文獻記載,雍正帝死於疾病,從患病到死去僅歷三天,發病的當日還在圓明園處理政務,晚上感覺病勢沉重,逐漸昏迷,終於宣告不治。

有當代學者推測雍正死於中風。根據是他上位後事必躬親, 殫精竭慮處理康熙晚年留下的內憂外患和皇室內部的激烈權爭,於是經常帶病處理政務,積勞成疾,心力交瘁,因而突發心腦疾病,驟然死亡倒也在情理之中。

總而言之,雍正的死因仍是一個謎,至今還沒有蓋棺定論。他死於呂四娘之手也好,死於丹藥中毒也罷,抑或是因病自然死亡,基本都已經不可考了。呂四娘刺雍正之說過於離奇,在宮禁森嚴的大內刺殺皇帝,還成功脫逃,一個弱女子能做到嗎?想想都不大可能。或許是雍正生前得罪人太多,人們對他又無可奈何、無處洩憤,只好編排故事來詛咒、唾罵他。個人覺得,雍正死於丹藥中毒的可能性最大。

詭異的是,雍正死後,清宮廷確實制定了一項新規定,舉凡侍寢的妃子,都必須赤條條裹在被子裡,由太監背進寢宮侍候皇上......在他以前的皇太極、順治、康熙諸朝確實從無此規定。

據說雍正的泰陵從未被盜掘過,至今仍然完好無損,假若有一天考古工作者打開泰陵的地宮大門,一切迷題不就立刻迎刃而解、有明確答案了。

呂留良像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