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高速公路是不是用納稅人的錢修的?為什麼要收費?

我國從80年代開始經濟飛速發展,但法制建設一直都跟不上,收費公路行業從零開始,摸著石頭上路,不規範的東西肯定有、打擦邊球的動作肯定有、一些媒體揭發出來的問題也的確存在,但總體來說,在經費短缺的情況下,交通人還是努力按時完成公路的建設任務(要貸款不容易啊,求爺爺告奶奶的,把銀行經理當大爺供著……),沒有因為發展滯後而拖經濟發展的後腿……收費公路行業本身也一直在完善。2011年五部委進行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整改和清理,並公佈了收費公路的諸多數據。這兩年,媒體已經很少炒作收費公路問題了,這也算一種進步吧。

“沒有收費公路的政策,就沒有中國交通的現狀……”——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

高速公路是不是用納稅人的錢修的?為什麼要收費?

依照通行費收入用途不同,中國高速公路被分為政府還貸公路和經營性公路(這倆是重要概念,下文會多次出現)。政府還貸公路通行費收入只能用於償還貸款(或有償集資款)以及必要的養護支出,收費年限不超過20年(東部地區不超過15年);經營性公路通行費收入用途不作限制,收費年限不超過30年(東部地區不超過25年)。

投融資體制方面,目前我國高速公路大多通過債務融資籌資修建,建設主體主要是各省級交通投資集團,建設資金來源一般為項目資本金+銀行貸款。其中,項目資本金不得低於25%。有些情況下,除企業自有資金外,政府也會撥付一部分財政資金作為項目資本金。

收費政策方面,中國高速公路行業的收費政策均由政府制訂,指導文件為國務院交通運輸部2004年發佈的《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主要分為收費標準與收費年限兩方面,原則一致:保障貸款償還(政府還貸路)或實現收回投資並有合理回報(經營性公路)。

高速公路是不是用納稅人的錢修的?為什麼要收費?

收費標準上,政府還貸公路的收費標準主要考慮貸款(或有償集資款)總額及償還期限;經營性公路則主要考慮投資總額及一定的合理回報率(在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基礎上上浮一定幅度)。在此原則的基礎上,由各地方政府參考交通流量、當地物價指數、融資成本及法定收費期限具體制訂並監督執行。

高速公路是不是用納稅人的錢修的?為什麼要收費?

收費年限方面,政府還貸公路收費年限不得超過15年(中西部地區不得超過20年),經營性公路收費年限不得超過25年(中西部地區不的超過25年)。還貸、經營期滿後,可根據“兩個大修週期進行核准”,延長收費期限以滿足基本養護管理支出。受國家免費通行政策影響的經營性公路,《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正案徵求意見稿)》允許適當延長收費年限以補償這部分損失。

最簡單粗暴的答案:簡單地說,高速公路不是納稅人的錢修的,而使用納稅人的錢修的那些(比如城市快速路)不收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