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在郑州之南100里左右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具茨山,这是上古人文初祖黄帝的核心活动区,周围散布着丰富的黄帝文化遗存。在具茨山北新密市苟堂乡刘庄村东头的一片岗地上,有一座土冢掩映于草木之中,这就是后梁“铁枪大将”王彦章墓地。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据新密当地方志《溱洧文物》记载:“王彦章墓位于新密市东南22公里,苟堂乡刘庄村东侧岗地上,墓座南朝北,墓高7米,周长四十米”。据清嘉庆版《密县志卷六》记载:“王彦章墓在县东南”。

这里的王彦章就是大名鼎鼎的“铁枪将军”。当代人对对王彦章的记忆,主要源自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关于铁枪庙的一系列故事,杨康的父亲杨铁心死于铁枪庙,杨康也毙命于铁枪庙,穆念慈死后也葬在了铁枪庙外。铁枪庙成为了金庸武侠世界里较为著名的悲情故事发生地。铁枪庙在作品中的高频度出现,也体现出金大侠对铁枪大将的某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很多人不禁要问,铁枪将王彦章到底是何方神圣,究竟干过什么丰功伟绩值得后世专设庙宇进行纪念?

身居乱世,一双光脚,踏出坎坷英雄路

铁枪大将名叫王彦章(863年―923年),字贤明(一作子明),生活于五代的后梁时期。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王彦章祖籍郓州寿张县,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他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祖父王秀和父亲王庆宗都未曾担任官职。也许是当地习武的风气比较浓厚,他年少时喜武力,好练枪,便四处学习枪法,而且王彦章的力大无穷也深受他人敬畏。

那时候中国正处于一个分裂动荡的年代,南方处于十国纷争,北方则处于唐朝末年至梁唐晋汉周五代交迭时期。当时梁王朱温正在北方招募士兵,王彦章从军投到朱温帐下,以骁勇善战而著称。当初王彦章应募从军时,同时有数百人一同参军,王彦章请求自己做队长,众人都不同意,恨恨地对他说:“你王彦章是什么人,刚从山野草莽之中出来,就想跳到我们的上面做队长,你也真是太不自量力了吧!”王彦章听了,根本没有搭理他们,却径直对当时在场的主将说:“我天生的一身雄壮之气,觉得你们确实比不上,所以请求做你们的队长,以后一起杀敌立功。没想到你们这样不领情,反而咄咄乱说。看来不给你们开开眼分个胜负,你们就不会心服口服。大凡健儿开口便言生死,但今天没有在两军阵前,我就先给你们看看我脚上的功夫,光脚在有蒺藜的地上走上三五趟,再看看你们有谁也能来试试?”大家开始以为他在说大话糊弄众人,没想到王彦章真的走了几趟,脚上一点事儿也没有。众人不禁大惊失色,没有人敢上前效仿,都暗暗佩服不已。朱温听说之后,视王彦章为神人,因此提拔重用了他。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由于战功卓著,王彦章受到朱全忠建立的后梁政权重用。最初王彦章任开 封府押牙(押衙),公元908年(开平二年)十月迁任左龙骧军使,次年兼任左监门卫上将军。公元911年(乾化元年)再兼任行营左先锋马军使,并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及检校司空。次年(公元912年)朱友圭加封王彦章为检校司徒。朱友贞(即后梁末帝)夺得政权后,王彦章于公元913年(乾化三年)被委任为濮州刺史及马步军都指挥使。次年(公元914年)迁任澶州刺史,并被封为“开国伯”。

披坚执锐,一根铁枪,扫平后梁半壁江山

公元915年(乾化五年)三月,后梁朝廷决议分魏州为两个镇,为防备当地人叛变,派遣王彦章率领五百骑兵驻守邺城金波亭,预防突发情况。魏州人于该月月底叛变,投降晋国(后唐前身) 。王彦章因军队受到攻击而率军向南逃走,其家属被晋军俘虏。晋国方面为了招降王彦章,优待他的家属,又派人离间王彦章。王彦章把晋国的使者斩首,断绝往来。同年九月,王彦章被委任为汝州防御使、检校太保。公元916年(贞明二年)四月,迁任郑州防御使。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后梁失去魏州后,不时与晋国(后唐)军队于黄河两岸战斗,王彦章常在这些战事中担任先锋。公元917年(贞明三年)十二月,王彦章迁为西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傅,继续留守郑州。不久兼任行营诸军左厢马军都指挥使。公元919年(贞明五年)五月,迁任许州两使留后,并保留之前的军职。次年(920年)正月,正式担任许州匡国军节度使,加封“开国侯”,随后担任北面行营副招讨使。公元921年(贞明七年)正月,改驻滑州。

此时,晋国军队已占领黄河北岸全部地区,并于德胜口设立铁锁截断航道及跨河筑城。而后梁朝廷的执政者赵岩、张汉杰等人向后梁末帝建议疏远资历较深的大臣,故王彦章虽然身为高级将领,但朝廷并未采用他所提议的战术。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公元923年(龙德三年)四月初,后唐军队攻占郓州。该消息使后梁朝廷产生恐慌。宰相敬翔在后梁末帝前自杀被阻,随后向梁末帝建议起用王彦章。梁末帝采纳其建议,于五月委任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取代戴思远,并派段凝作其副手。王彦章向后梁末帝表示用三天时间即可击败敌军,梁末帝身边的大臣不相信他的保证而发笑。王彦章认为赵岩等人败坏朝政、令国力削弱,临行前向亲信表示,若得胜回朝,将要处死朝廷内的“奸臣”。赵岩、张汉杰得知后,感到恐惧,并认为与其被王彦章处死,不如被沙陀人(后唐军队)杀死, 于是与段凝合谋,设法阻挠王彦章的军事行动。

王彦章离开朝廷,两天后到达滑州,在设宴的同时,暗中派遣六百名斧手,及冶铁人员,乘船前往德胜口。王彦章在宴会中途托言更衣离场,率领数千人沿黄河往德胜口。船上士兵烧断铁锁、并以斧斩断浮桥,王彦章则率兵攻破南城。这时距离王彦章离朝之日刚好三天。李存勖得悉王彦章被任命后,认为王彦章会立刻攻击德胜口南城,立刻引骑兵增援,但在到达时,南城已被王彦章攻占。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李存勖拆掉北城,建造木筏,退守杨刘,沿途与王彦章隔河对战超过一百次。战事持续约两个月,期间王彦章的军队曾几乎攻陷杨刘,直至李存勖于博州的黄河东岸建造堡垒协助防守,形势开始改变。王彦章之军队先进攻该堡垒而未能攻入,及后重新进攻杨刘而战败。

后梁朝廷得到战报后,即召还王彦章,委派段凝代替其招讨使职务。史称段凝向朝廷大臣行贿,又与赵岩、张汉杰等人合谋向后梁末帝隐瞒王彦章的战功,又于王彦章战败时诬陷他饮酒轻敌,因此得到兵权。及后由于段凝无法抵御后唐军队的进攻,后梁在他就任后不足一百天灭亡。

王彦章回到汴梁后,在朝廷上力言自己的战功。赵岩等人指使有关部门弹劾他“不恭”,迫令他回家。

忠肝义胆,一腔热血,洒向黄沙留英名

其后,后唐军队向兖州进攻,后梁末帝再委派王彦章迎战。这时后梁的主力皆随段凝出征,故朝廷把首都汴梁剩下的五百名新经招募的骑兵守御都交给王彦章,另委派张汉杰监军。王彦章率军渡过汶水,计划进攻郓州,于递坊镇被后唐军队袭击。 王彦章因兵少战败,撤退至中都。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后来,李存勖率领军队到达中都,与王彦章军交战。唐军将领夏鲁奇曾为朱全忠效力,与王彦章相识,听到王彦章说话后将他认出,以槊刺伤后将其擒获。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这一句成语就是出自这个时候的王彦章之口。王彦章最后兵败被俘后,李存勖很赏识他,想让他做将领。王彦章说:哪有当将领的人,早上替这个国家效力,晚上又为另一个国家做事的所以请大王给我一刀,我没有怨言,只会感到很荣幸。豹子死了留张皮,人死了留下好名声。请大王成全我的名声”。李存勖在劝说王彦章投降被拒绝后,又派李嗣源劝说他。王彦章因伤重不能起床行走,李嗣源走到王彦章的病榻前,王彦章叫着他李嗣源的小名说:“汝非邈佶烈乎?王彦章岂是苟活之人?”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次日,李存勖只好命人以肩舆送王彦章至任城,王彦章以伤患痛楚为由不肯出发。李存勖派人问王彦章此行能否成功,王彦章称段凝麾下六万军队并不会轻易叛变,因此难以成功。

李存勖知道王彦章肯定不会归顺,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把他斩首,享年六十一岁。

红牙白板,一曲悲歌,江湖犹颂将军事

王彦章在大梁建国前后事迹史书所载不多,仅凭后期魏博、德胜口、杨刘、中都等悲壮战事,并不能奠定王彦章的历史名将地位。《残唐五代演义》、京剧及地方戏传统剧目《双观星》、《五龙会》、《看兵书》、《太平桥》、《王彦章撑渡》等文艺作品中,王彦章作为忠勇之将的形象却生动鲜活,深入人心。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京剧王彦章脸谱

罗贯中把王彦章描写成仅次于五代猛将之首李存孝的著名勇将,施耐庵《水浒传》中描写:宋江对着卢俊义、吴用慨叹:“我闻五代时大梁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今日张清无一时,连打我一十五员大将,虽是不在此人之下,也当是个猛将。”吴承恩《后围棋歌赠小李》写道:“横飞平寨王彦章,据险当阳张翼德”。秦腔《苟家滩》的故事情节和《残唐》基本一致,其结局都是“五龙逼死王彦章”,后世平书诸如《杨家将》又由此扩张为“五龙二虎困彦章”。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当属王彦章的第一知音。王彦章死后百余年,他撰写《新五代史》,推王彦章为《死节传》第一人。他访王彦章故里阅其族谱身世,撰写《王彦章传》。他过滑州铁枪寺,作《王太师画像记》。这些著述反复彰显其忠勇之事,极力表达出对忠臣的怜惜、推崇与敬慕:“呜呼,天下恶梁久矣!然士之不幸而生其时者,不为之臣可也,其食人之禄者,必死人之事,如彦章者,可谓得其死哉”!

宋代觉范禅师所著《智证传》提到,“魏将张辽,唐将王彦章皆有威名。当时小儿啼不止。其母呼两人者名,而儿啼止。”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元初翰林学士郝经《题汶阳王太师彦章庙》,盛赞匹马单枪敌五王的王彦章忠勇,而以视丧君亡国不倒翁的老冯道为不屑:“不许乾坤属李唐,孤军直与决存亡。大梁仅得延三日,匹马犹能敌五王。谁意人间有冯道,幸因身后遇欧阳。千年豹死留皮在,破冢风云绕铁枪。”

明末书画家、民族英雄黄道周特作俚句:“梁将彦章,惯用铁枪。入魏虞变,魏已改常。虏其妻子,招归晋王。章怒斩使,一意保梁。晋横铁锁,夹寨逞强。章期三日,一火烧烊。功成虽易,谗毁难当。段凝邀赏,彦章无偿。画地陈说,反加中伤。兵少善斗,被擒逼降。留皮留我,忠早酌量。死得其所,死又何妨。”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清代桐城派领袖姚鼐亦有《过汶上吊王彦章》诗:“杨柳兵渡大梁危,饮泣犹当奋一麾。乱世鸟飞难择木,男儿豹死自留皮。天连白草横残垒,日落阴风拥大旗。莫问夹河征战地,浑流徙去黍离离。”

康熙年间,武全文留下两篇诗文。《怀古》:“谁把弹丸留刚寿,黄流几度寿张分。郊原汉杰遗丘在,堤上前贤负米闻。索纸从容书忍字,挺枪慷慨忆将军。登高频问梁山险,极目寒烟猎日曛。”《吊王铁枪彦章》“呜呼,将军今已矣,铁枪陵陵,五代以来,儿童走卒谁不知。人生天地间,举眼尽男儿,战死沙场亦常事,马革裹尸本无奇,孰有如将军,一片心肝如铁石,千回万转总难移。将军不惯读书史,常把俚言慰所期,说来至今三叹息,人死留名豹留皮!”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清代郭锡光《咏王彦章》诗曰:

将军忠节凛冰霜,岂仅威名播铁枪。

师驻夹河谗已入,祠临汶水姓犹香。

残碑剥落埋秋草,故址荒凉剩夕阳。

我本桑梓怀国士,衣冠整肃尊椒浆。

当代作家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多次提到嘉兴铁枪庙,足证王彦章忠勇保国精神已在大江南北落地生根。台湾著名社会批判学者柏杨一贯挑剔,也承认王铁枪是“使人敬重的勇汉”。

附:王彦章画像记

文\\欧阳修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公既死而梁亦亡矣。悲夫!

五代终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国而八姓。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至于公传,未尝不感愤叹息。惜乎旧史残略,不能备公之事。

康定元年,予以节度判官来此。求于滑人,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颇多于旧史,其记德胜之战尤详。又言:敬翔怒末帝不肯用公,欲自经于帝前;公因用笏画山川,为御史弹而见废。又言:公五子其二同公死节。此皆旧史无之。又云:公在滑,以谗自归于京师,而史云“召之”。是时,梁兵尽属段凝,京师赢兵不满数千;公得保銮五百人之郓州,以力寡,败于中都。而史云将五千以往者,亦皆非也。公之攻德胜也,被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及破南城,果三日。是时,庄宗在魏,闻公复用,料公必速攻,自魏驰马来救,已不及矣。庄宗之善料,公之善出奇,何其神哉!

后二年,予复来通判州事。岁之正月,过俗所谓铁枪寺者,又得公画像而拜焉。岁久磨灭,隐隐可见,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惧失其真也。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犹以名其寺,童儿牧竖皆知王铁枪之为良将也。一枪之勇,同时岂无?而公独不朽者,岂其忠义之节使然与欠?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王彦章画像记》


令金庸魂牵梦绕的铁枪大将军原来就葬在郑州这个地方!|郑风苑



分享到:


相關文章: